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好声音     
<正>封建迷信之所以对某些官员存在吸引力,很大程度上是给官员们制造了"不依靠廉洁奉公就能步步高升,吃拿卡要也不怕法律严惩"的幻觉假象——《中国纪检监察报》治,是中策;防,才是上策。通过立法让使用不洗煤的企业、无净化设备的柴油车公司和司机倾家荡产,才能走出先污染再治理的恶性循环——新华网政府部门不能以传统思维对待新生事物,更不能  相似文献   

2.
(一)中国革命运动正确的理论基础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说过;当着1927年冬天至1928年春天,中国游击战争发生不久,井冈山的同志们中有些人提出“红旗到底打得多久”这个疑问。“这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不答复中国革命根据地和中国红军能否存在和发展的问题,我们就不能前进一步。”只有回答了这个问题,中国革命运动“就有了正确的理论基础”。那么,中国革命运动正确的理论基础究竟是什么呢?它包含了哪些内容呢?我的理解是:中国革命运动正确的理论基础就是把列宁主义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关于不平衡的原理运用于中国,把不平衡的原理与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战争结合起来。它的主要内容包括:承认中国革命  相似文献   

3.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党新时期思想路线的核心,是贯穿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全部观点的精髓。"思想路线不是小问题,这是确定政治路线的基础。正确的政治路线能不能贯彻执行,关键是思想路线对不对头。"(《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76页)正确地确立和贯彻党的思想路线,对革命和建设的发展关系极大。正确确立党的思想路线不容易,积极、准确、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思想路线更不容易。我党70多年的实践  相似文献   

4.
电影戏曲片《村官李天成》中的《吃亏歌》唱道:“当干部就应该能吃亏,能吃亏自然就少是非;当干部就应该肯吃亏,肯吃亏自然有权威;当干部就应该多吃亏,多吃亏才可能有作为;当干部就应该真吃亏,真吃亏才能有人追随;肯吃亏不怕吃亏,工作才能往前推;常吃亏多吃亏真吃亏,在人前你才好吐气扬眉;吃亏吃亏能吃亏,莫计较多少赚与亏;吃亏吃亏常吃亏,你永远不会把  相似文献   

5.
1.思想工作的对象,是现实的、社会的人、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这是尽人皆知的常识。可是有时候,常常正由于是常识,而容易被忽略;乃至于不是被个别人、少数人所忽略,而是被整个社会所忽略。这就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样,本是一个常识性问题,却在一段不短的时间里,被全社会所忽略了。可见,对于某些常识,不能因其是常识而可以不屑一顾。  相似文献   

6.
大众文化的崛起与文化产业的兴盛带来了许多理论话题与现实问题.西方大众文化理论的先后引进,刺激了中国大众文化批评的开展,也能解决一部分中国的大众文化现实问题.但要警惕和防止以"他者"的文化眼光来遮蔽中国本土的问题情境,或把西方社会的文化问题硬性移植到中国而变成"假想敌",所以,必须结合中国实际将西方文化理论"再语境化",结合中国当前的"后革命"特色坚持适时而积极的文化批评.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毛泽东的哲学名著《实践论》、《矛盾论》写作六十周年。《实践论》、《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革命经验和中国传统哲学精华三者融合创新的产物,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认识论和辩证法。1960年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曾说过:任何国家,任何时候,单靠老的东西是不行的。《实践论》、《矛盾论》是适应当时时代的需要而不能不写的。现在我们已进入社会主义时代,出现一系列新的问题,如果不适应新的需要,写出新的著作,形成新的理论,也是不行的。毛泽东希望能写出新的实践论和矛盾论。 一、实践理论的凸现是时代的需要。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是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为开端的。建  相似文献   

8.
<正>对于被革命导师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的王安石,毛泽东从学生时代起就开始研究,并有独到的见解。1915年9月6日,就读于湖南一师的毛泽东致信萧子升说:王安石"欲行其意而托于古,注《周礼》,作《字说》,其文章亦傲睨汉唐,如此可谓有专门之学者矣。而卒以败者,无通识,并不周知社会之故,而行不适之策也"。早年毛泽东研究王安石变法的经验教训,对他日后改造中国、从事革命和建设不无影响。毛泽东总结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教训是"不周知社会"。"不周知社会"内涵很多,其中自然也包含了"吏不得人"的问题。因此,毛泽东赞成"治国就是治  相似文献   

9.
鉴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特殊的"笔记体"性质,一直以来人们对其所涉及的一些理论观点和概念范畴的理解存在较大分歧,特别是对关乎马克思主义理论全貌的一个核心范畴"实践"的认识,学界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从社会历史维度、主客关系维度和哲学革命维度对"实践"概念进行全方位的阐释,才能够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历史地位进行更准确的把握,从而对马克思的思想脉络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前线》1959,(9)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我们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如果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指导的南针,如果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要想取得历史性的伟大胜利,是不可能的。我们的党,在毛泽东主席的领导下,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创造性地运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使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不断地获得了伟大的胜利,同时也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工作在我国有了巨大的发展。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跃进,我们党的理论工作还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新长征》2007,(4)
问题一:你认为家庭与事业之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吗?这是一个老问题,也是一个难题。招聘单位自然非常希望你以事业为重,但也希望你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后院不失火",才会使人无后顾之忧,集中精力干工作,才能发挥出你的聪明才干。显然,直接回答事业与家庭之间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或根本不存在矛盾,都是不合适的。建议你这样回答:"我以为无论在工作上还是在家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一书中批判蒲鲁东无法把握"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社会有机体",这根源于蒲鲁东的研究方法,蒲氏套用了黑格尔的方法,把人类社会区分为十个前后相继的"环节",虽然作为诸"环节"的概念是可以把握社会有机体特征的,但其方法决定了他不可能完成这一任务。马克思更多地用唯物辩证的方法把握社会有机体,他既强调共时的系统性,又强调历时的发展性。马克思不仅在《哲学的贫困》中涉及到了社会有机体理论,还在其它著作中探讨了社会有机体理论,把人类社会看作一个活的有机体是马克思一以贯之的观点。这一理论对当代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3.
书荐     
正作者:楼宇烈出版:中华书局《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摘录: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一方面强调人不能做神的奴隶,也不能做物的奴隶,而要做自己,保持人的主体性、独立性和能动性;另一方面强调人不能狂妄自大,不要去做天地万物的主宰,要虚心地向天地万物学习,尊重、顺应自然。"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结合,保证了中国文化中的"人本主义"不可能异化为"人类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14.
六十年前,毛泽东到中央苏区模范乡——上杭才溪作调查,写下了著名的《才溪乡调查》,明确地回答了在国内革命战争环境中,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这篇光辉著作不仅为反对王明"左"倾机会主义提供了有力武器,而且对整个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春节,陈云同志约请计委负责同志座谈经济工作问题。陈云同志说:人民生活是要改善的,第一要吃饭,而且要吃饱,不能吃得太差,但是也不能吃得太好。第二要建设,一个国家吃光用光,那这个国家就没有希望。只有吃饱后,国家还有余力来建设,这才有希望。 (见一九八二年一月二十六日《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16.
《德法年鉴》时期是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马克思的社会革命思想已初步生成。从生成理路来看,马克思将人的解放确立为革命的最高目的,并致力于探寻社会革命实现的具体路径。将马克思的社会革命理论置于西方实践哲学传统中,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人的本质与全面发展的实现路径探讨以及马克思最终选择了"社会"而非"政治"的根据,彰显马克思社会革命思想的实践品质,以及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对西方实践哲学传统的发展与超越。  相似文献   

17.
从1929年至1933年间毛泽东多次到闽西,在这块红色土地上,进行了艰苦卓绝而又富有成效的革命实践及理论探索,写下了古田会议决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才溪乡调查》、《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等光辉著作,形成了一系列指导中国革命的正确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及人民军队发展壮大,最终取得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对于《前线》恢复刊名五周年,特别是这五年来取得的巨大成绩,我表示衷心的祝贺。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具有高级理论形态的科学论断,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整体。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基础,是根本出发点。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这一运动的起点。因为任何一个社会都不能停止消费,从而也就不能停止生产,所以生产力总是在不断变化与发展着的。生产力的这种变化和发展,必然要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发展,并迟早要发生社会变革。社会革命的实质是改变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19.
阿尔弗雷德·施密特在其代表作《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一书中,根据马克思不同时期的著作,结合黑格尔、布洛赫、弗洛伊德等人的相关论述,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的某些内涵进行了一定的解读。虽然他的某些解读有失偏颇,但是为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马克思的"自然"概念提供了一种视角,为我们更加理性地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一个窗口,使我们在深入思考马克思的"自然"概念时,能够得出更加全面、合理的认识和结论。  相似文献   

20.
正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人才一词出于古老的《易经》"三才之道",孔子及孔门弟子的《易传》讲:"《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是一项很有创意和富有影响的工作。指的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