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英,张闻天同志的夫人。她和张闻天结婚,毛泽东是他们的媒人。刘英与毛泽东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即使在1958年庐山会议上张闻天被打成“彭、黄、张、周反党集团”后,毛泽东与刘英的友谊仍依旧。毛泽东的一句话,让刘英避免了被错划成“右派”的命运。  相似文献   

2.
张闻天与毛泽东相识并共事于1933年1月中旬,在严酷的革命斗争中,张闻天越来越真诚地服膺毛泽东。遵义会议上,毛泽东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张闻天取代博古当选为总书记。由此如张闻天所说:"实际上开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领导中心的中央的建立。"由张闻天到毛泽东,党中央一把手真正顺利完成名义领袖向实际领袖的过渡是1943年3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被推选为中央政治局、中央书记处主席。  相似文献   

3.
毛儿盖会议     
《党史天地》2007,(8):58-59
毛泽东主张向东、向陕甘边界发展 陈昌浩发言支持毛泽东主张 1935年6月25日下午,张国焘、陈昌浩和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朱德、博古、王稼祥在川西茂县两河口镇相会了。  相似文献   

4.
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的第一个伟大转折。在历史的转折关头,毛泽东和张闻天的亲密合作,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黄平桔园谈话,张闻天提议毛泽东出来指挥军事深秋,贵州黄平一个桔子园里。两副担架抬进园来,并排放在树下。担架颇为别致,上面有油布做成的半圆形的顶盖,可以抵挡日晒雨淋。担架上躺着两个“眼镜”:一个张闻天,一个王稼祥。此时,他们都无心观赏桔园秋色,头靠头说起话来。王稼祥问:“这次转移的最后目标,中央究竟定在什么地方?”这一天是12月20日。前两天,即18日,中央刚在黎平开过政治局会议,张闻天和毛泽东一起同博古…  相似文献   

5.
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长征中会师后,党中央于1935年8月4日,召开了历史上著名的毛儿盖会议。一方面军的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等领导人,四方面军的张国焘、徐向前等人都出席了会议。会上,又一次把“北上”,还是“南进”提出来让大家讨论。双方又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主持会议的毛泽东、周  相似文献   

6.
许多人都知道,我党著名的女革命家刘英是曾担任过中共中央总书记的张闻天同志的夫人.张闻天和刘英二人是在革命时期、战争年代结合在一起的,但是当初他们的感情之路并不一帆风顺,幸好有一个人在关键时候帮助了他们,使得他们的爱情得成正果.许多人可能想不到,这个关键人物就是毛泽东.  相似文献   

7.
1933年1月,张闻天作为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中央宣传部部长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首府瑞金,开始直接与毛泽东共事.在从瑞金到延安的革命战斗岁月中,他们虽然有过分歧与矛盾,但随着张闻天对毛泽东了解的加深,他逐渐与毛泽东建立起真诚友谊,开始了真诚的全面的合作,特别是他们在中国革命转折关头的合作,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长征开始后,按战斗序列,中央红军组成两个纵队。中央、军委机关及直属部队组成军委第一野战纵队和第二野战纵队。根据毛泽东的要求,毛泽东、王稼祥、张闻天都编在第一纵队,一道行军,故又称中央队"三人团"。王稼祥因在作战中受重伤,只能坐担架随队行动。毛泽东由于大病初愈,没有完全恢复,也坐担架随队行动。张闻天身体稍好,主要靠骑马行军。长征之前,他们仨就对  相似文献   

9.
1969年毛泽东在党的九大召开期间的一次讲话中,谈到张闻天时曾经指出:张闻天在遵义会议是和我合作的;遵义会议后也是好事做得多;还说,王明回国后他没有站在王明一边,是站在我一边的。笔者在编辑《张闻天文集》过程中,涉足到这方面的许多资料,深感毛泽东所说的张闻天在这一时期同他的合作具有特殊的历史作用,是实事求是的。值此纪念毛泽东100周年诞辰之际,笔者在此谨举一些重要史实,对毛泽东与张闻天在1935至1938年若干重大事件中的合作(以下简称毛张合作)及其作用加以论述。一、毛张在遵义会议上的合作有力地促成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实现了党的历史根本转折  相似文献   

10.
党史、理论界对张闻天的研究 ,是从 1979年平反庐山会议冤案之后开始的。2 0年来 ,张闻天的思想和实践一直是党史、理论界研究的重点与热点课题之一。为交流信息 ,推动研究工作进一步深入 ,本文拟对近十年来国内张闻天研究的重点与热点问题进行综述。一、张闻天对遵义会议的历史贡献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张培森对张闻天对遵义会议历史转折的重大贡献 ,作了详细的叙述和分析。第一 ,在当时红军面临向何处进军的方向问题上 ,是张闻天首先站出来带头支持毛泽东 ,对中央通道会议通过毛泽东关于向贵州进军…  相似文献   

11.
正湘江一战,博古、李德看到红军损失太大,又不断听到红军指战员对他们的错误指挥提出批评,而敌情又很严重,两人不免垂头丧气,一筹莫展。但他们不肯检讨和纠正错误,仍坚持北进同红二、六军团会合的主张。张闻天、王稼祥虽然过去同博古有许多共同观点,但在残酷的事实面前,也开始对博古、李德表示不满和提出批评。毛泽东出于对党对红军的高度责任感,  相似文献   

12.
张闻天和博古都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风云人物,都到过莫斯科留学,归国后都曾经在中共党内负总责;他们都曾经犯过严重的“左”倾错误,又先后觉悟,在中国革命史上书写了自己新的一页。莫斯科:张闻天和博古都是莫斯科中山大学的留学生,一个以学识渊博著称,一个以能言善辩闻名。张闻天,1900年生,上海南汇人。青年张闻天经历十分曲折、丰富。1915年,张闻天高小毕业后曾先后在江苏省立水产学校、海河工程专科学校、上海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科学习,加入过少年中国学会,实验过工读互助的“新生活”。1920年7月,张闻天东渡日本游学,次年1月返…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毛泽东一开始并未居于党的最高领导地位,而是随着他在党内的影响逐步扩大和他的正确思想为人们逐渐认识而确立起来的。其中,他与张闻天之间的权力移交最具代表性。 毛泽东当着人们的面说张闻天是“明君”,叫刘英为“娘娘”,背后也赞扬“洛甫是不争权的”;有人对张闻天尊重毛泽东有议论,甚至说他是“泥菩萨”,他也不为所动  相似文献   

14.
遵义会议后,担任总书记的张闻天竭力发扬民主,坚持集体领导,摒弃了个人包办和独断专行。为了党的事业,他曾经两次主动让贤。一次是长征途中,张国焘拥兵自重向党争权,张闻天主动提出“让权”,将“总书记”职务让给张国焘;二次是六届六中全会上,张闻天遵照共产国际“要以毛泽东为首”的指示精神,提出“让位”给毛泽东,推举毛泽东为党中央总书记,体现了一位真正革命家的高尚胸怀。  相似文献   

15.
遵义会议关于变换领导的决定,除了以张闻天代替博古之外,最为重要的就是军事领导权的变换。张闻天支持毛泽东的军事指挥,为确立毛泽东在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作出了贡献。虽然其间不无小的曲折,但总的说来,从遵义会议起,中经二占遵义,四渡赤水,毛泽东在红军中的领导地位由确立而稳固,经过会理会议最终得到完全巩固。在遵义会议上,毛泽东被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这时常委共5人:张闻天、周恩来、毛泽东、博古、陈云),但还没有正式决定参加军事领导。会议结束后的第二天,即1月18日,在遵义又接着召开了政治局会议,会上常委进行了分工,决定“以泽东同志为恩来同志的军事指挥  相似文献   

16.
《先锋队》2001,(3)
中国人大都知道毛儿盖这个地方。而毛儿盖之所以著名,是因为就在那块弹丸之地上,张国焘曾拥八万精兵而自重,与在长征途中连遭强敌围追堵截的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进行了一场激烈的“南下北上”之争。党内路线斗争,同样是风云激荡,杀机毕现,刀光剑影……  沙窝激烈的论争 在接下来的一天多时间里,毛泽东、张闻天、朱德、周恩来、博古像走马灯一样来住所找张国焘谈话。但张国焘和他们除了争吵还是争吵,在我的印象中,他们没有一个人是愉快而去的。   第三天中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出发前往毛儿盖。张国焘送他们走后,又召见了驻扎…  相似文献   

17.
<正>张闻天在《从福建事变到遵义会议》中说:"遵义会议在紧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这是一。第二,遵义会议改变了领导,实际上开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领导中心的中央的建立。第三,遵义会议克服了‘左'倾机会主义,首先在革命战争的领导上。第四,教条宗派开始了政治上组织上的分裂。"遵义会议增补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后分工为周恩来军事指挥的帮助者。会后不久,选举张闻天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可是,张闻天为什么如此评价遵义会议呢?这到底又有着怎样的历史背景和真相呢?  相似文献   

18.
张闻天在《从福建事变到遵义会议》一文中说:“遵义会议在紧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这是一。第二,遵义会议改变了领导,实际上开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领导中心的中央的建立。第三,遵义会议克服了‘左’倾机会主义,首先在革命战争的领导上。第四,教条宗派开始了政治上组织上的分裂。”遵义会议增补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后分工为周恩来军事指挥的帮助者。会后不久,张闻天被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可是,张闻天为什么如是评价遵义会议呢?其中到底又有着怎样的历史背景和真相呢?  相似文献   

19.
正无论是在遵义会议期间党和红军面临灭顶危险的重大转折关头,还是在西安事变这个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重要历史关头,张闻天都坚持真理,一心为公,为党的事业做出了重大历史贡献。促成遵义会议召开的第一主角根据党史资料记载,对遵义会议产生重大推动和促进作用的应该至少是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王稼祥四人,其中张闻天尤为关  相似文献   

20.
张闻天是“开明君主”,这话是毛泽东说的。张闻天听到了以后高兴地说:“这是毛主席对我的最高评价。” 毛泽东的这句话是怎么来的呢? 我们常说,中共在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召开的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从而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的确,毛泽东在遵义会议上当选为政治局常委,开始进入党中央的领导核心。在之后的革命斗争实践中,毛泽东在政治、军事等方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