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6 毫秒
1.
几年前,我开始从电视上认识李咏。两年前,出于工作原因,我从电话里认识李咏,记得第三次给李咏打电话的时候,他告诉我,她的太太怀孕了,一个月后就要临产了,所以他要带她去度假,大概要请一个月的假。我突然觉得,屏幕上热情奔放的李咏此时的话语饱含柔情,我祝福他和他的太太快乐。第四次打电话的时候,正是在一个月后,李咏话语忙碌,"我的太太就要生孩子了,我天天忙着照顾她。"我仿佛看见李咏辗转反复于医院和中央电视台之间匆忙的身影。第五次打电话给李咏的时候,他的快乐之情通过话筒传过来,他说他正在给他的宝  相似文献   

2.
友情如鞭     
一次,一个陌生口音的人打电话来,请求我的帮助,很肯定地说我们是朋友(我们就称他为D吧),相信我一定会伸出援手。我说我不认识你啊。D笑笑说,我是c的朋友、我不由自主地对着话筒皱了皱眉,又赶紧舒展开眉心。因为这个c我也不熟悉,幸好我们的电话还没发展到可视阶段,我的表情传不过去,避免了双方的尴尬。  相似文献   

3.
妇联男兵     
黄平 《中国妇运》2001,(11):46-47
屈指一算,我从行政单位到妇联工作已有5个年头了,已经不能再以新兵自论。其间的感受一言难尽,借“流金岁月”这个栏目,就从几个小事说起吧。在妇联工作,使我学会了怎样接电话,乍听起来似乎有点故弄玄虚,可我却有着深切的体会。记得有一次,我正在办公室为写一个工作材料苦思冥想,突然清脆的电话铃声扯断了我的思路,我极不情愿地拿起话筒,电话里传来一个沙哑的女声,说是基层妇联的,找机关的某人联系工作,恰好那人外出,我说声不在,没等对方说完话就搁下话筒。还有一次,是个老人咨询有关法律问题,我说出一个咨询电话号码,老…  相似文献   

4.
任建民 《乡音》2011,(7):34-35
我是1987年从部队转业到大名县政协工作的,24年来见证了县政协开拓进取、发展壮大的历程,令人感慨。电话刚到县政协时,机关只一部摇把电话,每次打电话都像开手扶拖拉机,一通体力劳动过后才打到总机话务员那里,她再给转接。那时政协开常委会、座谈会、协商会,可不像现在  相似文献   

5.
今年3月9日晚上,我正在灯下改稿,"叮铃铃--"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忽然响起。我拎起话筒,电话的那头传来一个妇女的低低的抽泣声。 是谁,在夜晚如此伤心地啜泣? "徐先生,是我,魏超云。3月5号,我父亲魏凤江去世了……" 我的心头不由一阵紧缩,手握话筒,久久地竟无语凝咽。一瞬间,双泪涌出眼眶,打湿了衣襟……  相似文献   

6.
电话!     
《台声》2015,(11)
<正>话筒才放下,不到一分钟,忽然又响,我整个人跳起来,指着电话机:"说!说我去开会了!"我想买一个血压计,是像心电图那种,有荧幕,可以看到血压升降变化的,然后就可以看到,一接某些人电话,血压立刻九十度仰角上升!电话,我真的怕接电话!从事副刊编辑以来,接过各式奇奇怪怪的电话,可惜没有一一记录下来。"告诉你哦!我是某某某,我写了一篇《XX》,这篇文章如果不刊  相似文献   

7.
我是2003年8月调到南和县政协任办公室副主任的。两年多来,我接过无数次电话,也见到主席接过许多电话,但有一次电话使我久久难以忘怀。那是2004年2月初的一天下午,我正在薛秀杰主席的办公室汇报工作,主席办公桌上的电话突然响起。汇报只好暂停。只见薛主席拿起话筒,“喂”了一声,便不再说话,专注地听着电话。一会儿,就见薛主席  相似文献   

8.
小题大做     
苏梅 《中国减灾》2010,(1):23-23
上班后不久,林厂长的电话就响了起来。“早上好!”他熟练地拿起话筒。“小林吗?我是老安。”话筒里传来公司安总经理熟悉的口气。“老上级好。”林厂长马上致意之后,就毕恭毕敬地耐心聆听着。  相似文献   

9.
石守京 《世纪行》2008,(7):41-42
一天晚上。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我拿起话筒,便听到:“喂!你是老石吗.接你明天到我家吃早饭,玩一天。”还有,今年春节,一个残疾人提着重重的礼物来给我拜年。  相似文献   

10.
电话情思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军人的孩子最先学会打电话。 我的女儿早在刚满月时,便和我进行了第一次“通话”,就在她快要出生的时候,正赶上部队组织演习,我奔波在演习场上,只能把那分期待、那分牵挂化为心底默默的祝福。好在天遂人愿,很快妻子就在电话里告诉我,女儿平安地诞生了。  相似文献   

11.
一个极偶然的机缘让我结识了远在美国的眼科大夫王森林。说起来,这段机缘,实际是“眼缘”。因为一切是从我的眼病开始的。那是去年秋天的一个晚上。我的一个好友谢天成从美国洛杉机打电话给我。他总是这样,往往搞不清美国的白天恰好是北京的夜晚,总是选择在晚上给我打电话报告他的新消息。这天他打来电话,我正在害眼病,左眼痛得死去活来,我一手捂住左眼,一边有气无力地接  相似文献   

12.
"活了 54年才知道,原来说话也是要学的." 我叫李兰兰(化名),患有双相情感障碍,30年前我第一次发病,今年已经54岁了,一直自己独居在家.在2021年9月底,街道残联的工作人员给我打电话,邀请我去参加北京市残联的社会心理课程,我对她们说了句"我现在没犯病,我不参加你们的活动"就挂了电话.第二天下午,社区主任带着一名...  相似文献   

13.
2007年9月8日晚,我的手机铃声响了.我问道:"你好!哪位?"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王老师,您好!我是王勇.教师节到了,祝您节日快乐!""我在美国一切都好,只是很想家,很想老师和同学."那声音清晰逼真,好像王勇就站在我面前和我讲话.这些年,每逢教师节,我都会接到我的学生从国内各地及国外打来的电话,接完电话后,我也总会回忆起当年我在国外给家里打电话的情景.  相似文献   

14.
每当看到农场的男女老少用手机通话的时候,我就万般感慨,不由得想起过去那连手摇电话都是奢侈品的岁月。我的家乡在农八师135团场的一个偏远的连队。1963年出生的我,长到15岁,连手摇电话都没见过。连队里,谁家有个红白喜事什么的,通知亲戚朋友,惟一的办法,就是一家一家上门讲,远的就得骑上自行车去通知。团里如果通知连队干部去开会,基本上都是  相似文献   

15.
吴毅 《人民公安》2014,(12):49-49
<正>今年五一节放假前一天,我接到分局政工科科长电话,要我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去陪同我局全国公安机关群众工作先进典型汪勇同志到公安部去参加一个全国性的宣讲活动。说实话,一开始我有一些抵触情绪,一是因为虽然我和汪勇同志是一个分局,但我从没和他打过交道,对他的事迹也只是略知一二;二是因为我们派出所和自己家里的事情确实太多,这次出去的时间又很长,所以产生  相似文献   

16.
她——酷“李安得了金熊奖报喜,林惠嘉被电话吵醒还很不爽。”“酷”是李安形容太太林惠嘉的词。他在《十年一觉电影梦》中,回忆自己第一次以《喜宴》获得金熊奖时,想着太太支持她这么多年,如今电影获奖要赶紧给太太打电话报喜才对,于是就拨电话回家。当时是美国时间早上5点多,太太被电话吵醒很不爽,“我说:‘我们拿金熊奖了’,她说:‘喔’,我说,跟内地电影一起拿的,她问:‘没有别国参加吗?’我说:‘有,有’,她就挂电话了。她就是这么酷,这么多年来,这些外在的东西对她好像没有一点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两封举报信     
1999年10月中旬 ,广州市流花地区公安分局一名民警给《南方都市报》写了一封举报信 :站南路的电话怎么回事 ?这个问题已萦绕在我心头几年之久。在情况复杂的流花地区 ,打电话被宰的顾客特别多。大都是“一个市内电话收我48元” ,“一个长途电话收我198元”。而我们的处理方式只是劝客人回去再商量 ,叫档主少收一点 ,便完事。其实就是去也没用 ,冯老板的小车就停在那旁边 ,谁敢动他。今年7月起 ,站南路的电话宰客更疯狂。打一个电话要400元、500元 ,只要顾客有钱 ,1000元也敢收。不给便打人 ,打到给清为止。9月27日…  相似文献   

18.
善款要善用     
<正>没有很好管理的善款,是达不到善心期望的效果的。近日,我在上海的一个"老同学"给我打电话,说很想念我,他的表弟最近到北京来,给我带了点礼品。本来早应该给我送来,因为车祸肇事,所以,这一两天才能来。过一会,他的表弟来了电话,说交通队正在协商赔偿事宜,下午2点协商完后就过来。这两个电话疑点不少,但有人要来看望我,也不好拒绝。下午两点  相似文献   

19.
夜里 10点多钟,电话铃突然响起。我拿起一听,是母亲的声音。至今, 72岁的老母亲仍住在离县城 120公里外的大山中,家里没有装电话,母亲打电话要翻过屋门前的那座山,离家有两公里远。母亲告诉我,她头天打了一整天电话,我这里就是没人接。回家后一查,是她记错了一个号码,于是第二天又跑了一趟。   母亲在电话里说,近两个月来,她的腿总是抽筋,情况跟当年外祖母一样,疼得难受。一开始,为了不影响我的工作,她不想将病情告诉我,以为挺一阵就会好些。谁知却越来越严重,不得已她才打了电话。   我听了,心中一阵愧疚。此前,我…  相似文献   

20.
爱情保险     
我有睡午觉的习惯,几乎雷打不动。午休时我最恨谁来敲门或打电话,如果有一把手枪,谁敲门我就想给谁一枪或蹬他个跟头。这天睡午觉,小梦做得正香时,电话骤然响起,仿佛一只上足了劲的玩具青蛙一样,在床头柜上蹦个不停。我发誓不接。停了一会儿又蹦起来,我还发誓不接。可一会儿又响起来……对方的耐心把我激怒了,我抓起电话,大声喝问:“谁!”“你是赵文辉吗?”一个甜甜的女声,仿佛加了糖。“我是赵文辉,请问你是……”我刚才的怒火顿时烟消云散。“我在打印部见到你的名片,知道你是作家,我想和你认识一下,你能记下我的电话吗?”是个文学爱好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