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史炜 《法制与社会》2011,(17):29-30
证人出庭率低是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一大问题。证人不出庭不仅影响了审判的公正性,不利于查明事实真相,也影响了司法权威的树立。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中美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及分析我国证人出庭制度存在的问题,来探讨如何完善我国证人出庭作证制度。  相似文献   

2.
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范小军 《法制与社会》2012,(11):128-129
证据是刑事诉讼中核心和灵魂,证人出庭作证有利于查明案情、核实证据以及正确的定罪量刑,但司法实践中证人、鉴定人出庭率极低,严重影响审判的公正性,需要进一步予以规范。《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针对上述问题对证人出庭作证制度进行了完善,明确证人出庭作证的范围、规定强制出庭制度、完善了证人保护制度,本文结合我国刑事司法诉讼司法实践,分析我国刑事诉讼证人出庭制度面临的困境,并结合刑诉法修正案的规定,进一步提出部分完善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证人出庭作证,是现代庭审改革的迫切要求,是促进司法公正的基本措施。证人不出庭的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制约了刑事审判方式改革,妨碍了诉讼目的实现.因此,完善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免证特权是相对于一般证人必须出庭作证的义务而言的,是证人作证原则的例外。我国很多学者提出应当借鉴、移植西方刑事诉讼中的证人免证特权制度,以解决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人出庭难问题。本文通过对证人免证特权制度目前在我国建立该制度的现实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在我国构建有限度的证人免证特权制度。  相似文献   

5.
姜婕 《法制与社会》2015,(4):113-114
在刑事诉讼中,作为诉讼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是庭审案件查明的重要方式之一.“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司法原则能够通过证人出庭作证予以体现,同时证人出庭作证是实现罪责刑相适应、保护被告人权利的重要刑事诉讼制度.但是在当前情况下刑事诉讼证人出庭率低,已经成为困扰我国刑事审判的一个难题.本文从司法现状入手,分析我国目前刑事证人出庭作证率低的原因,结合新刑事诉讼法,提出完善证人出庭制度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证人证言作为最原始的证据之一,从古至今都受到司法部门的高度重视.纵观各国立法都有关于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规定,但是,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人制度规定却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当前,证人出庭率低的问题已经严重干扰了我国法院工作的正常运行.在此情况下,本文从证人出庭作证的必要性入手,探讨了我国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现状,最后深入分析应当如何完善我国的证人制度.  相似文献   

7.
王楠 《法制与社会》2013,(12):63-64
在我国的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率极低,而证人不出现在庭审现场就会使得证据调查程序被虚置,控辩双方的对抗也就失去前提条件,进而影响事实认定与程序公正。本文从两大法系证人出庭作证制度谈起,继而通过对国内外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比较分析,探讨我国证人出庭率低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完善该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8.
证人出庭作证直接影响到案件事实的查明,是公正司法的重要内容。我国一直沿用的刑事证人作证制度在设置上存在诸多缺陷特别是立法方面的不完善导致了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率低,直接影响了刑事案件的公正审判。本文主要从立法层面分析刑事证人不出庭作证的原因并相应提出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9.
刑事证人不出庭作证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律师世界2001年第8期无论英美法系或是大陆法系,证人证言在诉讼中均被广泛运用。证人出庭作证,是现代庭审制度的基本要求,也是保障司法公正的关键。在我国的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都普遍存在证人不愿出庭作证的问题,这是长期困扰审判工作的一大难题。证人不出庭作证在这三大诉讼中带有一定的共性,本文拟就刑事证人不出庭作证的原因作出一些分析与探讨。一、刑事证人出庭作证的现状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证人证言是七种法定证据之一,证人应当出庭作证。但据有关资料显示,1997年1至4月份武汉市法院庭审中证人出庭…  相似文献   

10.
无论英美法系或是大陆法系,证人证言在诉讼中均被广泛运用。证人出庭作证,是现代庭审制度的基本要求,也是保障司法公正的关键。但在我国的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都普遍存在证人不愿出庭作证的问题,也是长期困扰审判工作的一大难题。本文拟就刑事案件证人不出庭作证的原因及对策作一些分析。刑事证人出庭作证的现状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证人证言是7种法定证据之一,证人应当出庭作证。但据有关资料显示,1997年1至4月份湖北省武汉市法院证人出庭率仅占开庭案件总数的30%,其中有的法院几十件案件通知证人出庭,…  相似文献   

11.
证人证言是刑事诉讼中的重要证据,证人出庭作证是现代庭审制度的基本要求,也是保障司法公正的关键。但司法实践中,刑事证人作证难和出庭难一直是困扰我国刑事诉讼的一个老大难问题。新刑事诉讼法虽然做出了重要证人强制出庭作证的规定,本文试在介绍相关的概念之后,在法实证主义的基础之上来探析证人出庭作证难的深层次原因,并在证人保险制度和相关的错案追究制方面予以改革,以寻求一定的突破,希望与司法理论界和实务界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2.
证人证言是刑事诉讼中普遍运用的一种证据。为充分发挥证人证言的作用,保障司法公正,许多国家都在刑事诉讼法中明文规定证人必须出庭作证。但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刑事证人出庭作证的很少。某检察院统计显示,《刑事诉讼法》实施以来,刑事证人到庭率只有5%。当前我国刑事诉讼中证人作证出庭率非常之低,已经严重影响了证言的真实性,这对发现案件的客观真实非常不利。 为什么刑事证人不愿意出庭呢?原因之一是有些司法工作人员官僚作风严重,不尊重证人的人格,使素来畏官、畏法、怕事的百姓不愿出庭作证。证人不出庭作证还有一些现实原因。例如,证人及近亲属的人身及财产安全是证人出庭作证时最有顾虑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证人出庭作证在我国刑事诉讼中一直困难重重,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证人出庭作证的比例极少。大多数庭审均由审判人员宣读证人证言,而控辩双方也无法就证言进行直接的言辞质辩。显然,这种情形与修正后的刑诉法所要求的庭审功能有着较大的差距,必须改善和改进现行的证人出庭情况,以确保庭审功能。为使证人出庭作证达到刑事诉讼及庭审调查的内在要求,我们有必要对我国刑事诉讼中证人不出庭或拒绝出庭作证的情况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探究对策,以健全和完善我国刑事诉讼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一、证人不出自或拒绝…  相似文献   

14.
廖兴存 《法制与社会》2013,(24):121-123,125
警察出庭作证身份的确定,涉及到其在诉讼中的权利义务。警察的证人身份确立不仅根植于制度的存在,又与不同法律体系下的证人概念与理论有涉。本文探讨了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在我国刑事诉讼法确立后,出庭警察应当具备完全的证人身份。同时,与普通证人相比,又独具特征,其证言豁免应限定在一定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完善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证人证言是刑事诉讼中的重要证据,证人出庭作证是现代庭审制度的基本要求,也是保障司法公正的关键。然而证人不出庭作证在我国的刑事审判中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其结果是损害了审判的公正性。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出庭要求与社会文化心理,证人的权利与义务,证人的保护等多方面的矛盾无法正当调和造成的。本文在简要的分析了上述原因后,就这些矛盾的解决提出了相关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证人出庭作证是我国刑事诉讼法明文作出的规定,但是长期以来,这种规定往往处于一种名存实亡的尴尬境地,证人出庭作证在实践中大多停留在口头表达,仅限于文字形式。本文拟从目前我国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的现状、证人出庭作证的意义、证人出庭作证难的原因三方面入手,通过分析论证,提出解决证人出庭作证难这一瓶颈的构想。  相似文献   

17.
在行政诉讼中,证人一般情况不出庭作证,因此不利于法院公正及时的审理行政案件。本文通过对证人不出庭作证的现状分析,提出几点建议,目的在与完善行政诉讼中的证人出庭制度。  相似文献   

18.
我国1996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确立了新的庭审模式,证人出庭作证成为这种审判方式得以顺利实施之重要基础。但目前我国刑事证人出庭作证难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困扰了我国刑事审判的顺利进行。本文在分析我国刑事证人出庭作证难的现状的基础上,针对证人出庭作证难的症结——证人出庭作证的法律制度不健全,提出确立直接言词原则、明确证人出庭作证范围以及完善强制证人出庭制度三点对策。  相似文献   

19.
石煜 《江淮法治》2009,(16):46-47,49
在我国,证人出庭作证一直就是个棘手的问题。特别是在刑事诉讼中,证人的出庭作证率就更低了。据新闻报道,根据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的统计,该院辖区2005年度审结的刑事案件共计5500件,其中,证人出庭案件只有29件,所占比例不到1%。而即便是这出庭作证的29名证人中,大多也都是出于职务需要和存在利害关系的原因才出庭作证,缺乏证人的中立性.削弱了其证言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20.
证人出庭作证是诉讼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大的意义。但就目前现状来看,证人不出庭作证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干扰着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成为困扰我国刑事审判的一个重要问题。建立健全合理的证人出庭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