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7月1日,在举国欢庆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伟大历史时刻,柳工以上半年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同比增长约30%的历史新纪录,向党的生日献上了一份厚礼!近年来,柳工积极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2.
王海波 《当代广西》2008,(19):52-53
2007年,对于柳工来说无疑是丰收和喜庆的一年。当年,柳工各项经济指标再创新高,特别是在国际贸易方面,全年整机出口2731台,创汇1.3亿美元,相当于公司前7年产品出口销量的总和。柳工正脚踏实地地朝着国际化之路迈进。  相似文献   

3.
《今日广西》2008,(22):21-23
金秋送爽桂飘香。2008年9月,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柳工)荣获“全国质量奖”的喜讯从北京传来,公司上下欢欣鼓舞。经过多年努力,柳工终于登上了中国质量管理最高领奖台,这是中国经营管理质量最佳公司的标志,也是柳工实现了从优秀走向卓越的新跨越的标志。  相似文献   

4.
钟振 《当代广西》2008,(7):46-47
走过了半个世纪的柳工,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西部国有企业,发展壮大成为一个现代化的装备制造企业。回顾50年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十多年来的快速发展,柳工不仅完成了企业改制,以自身的资源优势成功向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东扩”,更喊响了“世界柳工,源自中国”的口号。  相似文献   

5.
冷文 《当代广西》2009,(3):42-43
1999年,王晓华担任广西柳工集团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成为了柳工“当家人”。其间,柳工业绩突出,荣获“全国国有企业创建‘四好’领导班子先进集体”、“世界工程机械50强企业”、“中华诚信鼎”、“CCTV2005年度中国最具价值上市公司”、“全国企业文化先进单位”、2008年全国质量奖等多项荣誉。  相似文献   

6.
苏星 《当代广西》2008,(4):48-50
50个春秋,柳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变化惊人,成为了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排头兵。50载寒暑,柳工人团结拼搏,不断战胜自己,不断超越自己,终于实现从量变到质变,建成了一个开放的、国际化的柳工。  相似文献   

7.
苏星 《当代广西》2008,(15):50-51
一流品质,知名品牌,超值服务,使柳工一跃成为国际品牌,这不仅增添了柳工神秘魅力的沉淀与积累,更成就了柳工在工程机械行业的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8.
《当代广西》2012,(15):53-53
一个以“开放、国际化”为目标的国有大型企业,走出一批具有国际一流管理能力的精英。70后、80后的他们,以自信、实力在全球范围与同行展开竞争,攻城略地、硕果累累,他们是来自广西柳工,拥有国际视野的新生代。今年4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访问波兰。4月25日,温家宝总理与波兰总理图斯克在华沙共同出席了柳工与波兰工业发展总局战略合作的签约仪式。代表柳工方签约的,是一位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他叫谭佐州,柳工股份公司总裁助理,柳工波兰公司执行总裁。  相似文献   

9.
谭金红  邵强 《当代广西》2013,(14):36-37
<正>今年3月28日,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周新建率团到位于迪拜南部工业园区的柳工中东公司考察时,对柳工的国际化业务扎实有力,在国际市场已经建立坚实基础,柳工员工在海外市场拓展中自力更生、勤勉创业的精神予以赞赏,认为其不愧为广西乃至中国制造业企业"走出去"的典范。近年来,柳工党委扎实开展海外党组织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引领并打造一支高意志力、高战斗力的海外营销团队,柳工海外销售业绩连年攀升,已连续6年保持  相似文献   

10.
朱金莉 《当代广西》2008,(11):54-55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伴随着新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进步与发展,50年来,柳工成为我国装载机行业的龙头企业,产销量跃居世界第二位,被评为行业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一大品牌。去年,柳工以其经营业绩的稳定性、持续高增长性以及产品的市场影响力,荣登《新财经》第三届“中国漂亮50”榜。  相似文献   

11.
《当代广西》2010,(20):16-16
以国际化思维设计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创新人才开发机制2002年柳工提出了建设“开放的、国际化的柳工”战略目标后,聘请国际著名咨询机构,对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出台了《柳工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国际化人才培养与发展实施方案》,提出了着力培养经营决策管理、运营管理、营销管理、技术专家、服务工程师、技能专家等六类人才,  相似文献   

12.
冷文 《当代广西》2012,(4):38-38
在柳工股份公司,人们常能见到一个大胡子的外国人,尤其是他鼻翼下的那“一撮毛”特别抢眼,几乎能给人留下过目不忘的深刻印象。这个满脸络腮胡的洋人,就是来自大洋彼岸的美籍专家、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大卫·闭同葆先生。  相似文献   

13.
《当代广西》2009,(7):34-35
近年来,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开放的国际化柳工”目标,从强化理论武装、打造优秀管理团队、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狠抓自主创新人手,着力提高公司领导班子领导科学发展和建设国际化柳工的能力,促进了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1999年,王晓华担任广西柳工集团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成为了柳工"当家人"。其间,柳工业绩突出,荣获"全国国有企业创建‘四好’领导班子先进集体"、"世界工程机械50强企业"、"中华诚信鼎"、"CCTV2005年度中国最具价值上市公司"、"全国企业文化先进单位"、2008年全国质量奖等多项荣誉。  相似文献   

15.
黎静  谭金红  邵强 《当代广西》2011,(10):30-31
重视责任,是一个企业最有智慧的选择。回顾过去,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柳工)在追求效益,努力提升业绩,回报投资者的同时,始终坚持将绿色产业的发展、社会的和谐和员工生活的改善放在与企业自身成长壮大同等重要的位置,柳工在“责任道路”上跑得越来越快。  相似文献   

16.
钟振 《当代广西》2008,(17):50-51
50年的风雨兼程,柳工成长为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的龙头企业。然而,一个龙头企业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的聚集效应,却远远大于企业自身创造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7.
黄吉遇 《当代广西》2008,(13):50-51
从生产我国第一台装载机开始,半个世纪以来,广西柳工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一直以振兴中国民族装备工业为己任,引领着中国装载机行业的发展。无论在外还是在内,柳工党委都被誉为“产业强国”的核心领导者。  相似文献   

18.
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柳工)在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试点工作中,确定推动科学发展,打造世界柳工的鲜明主题,紧密联系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把解决企业的生存、发展、壮大问题,作为学习实践活动首要  相似文献   

19.
谢青  谭金红 《当代广西》2004,(18):33-34
被誉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领跑者”的广西柳工集团,从研制生产中国第一台装载机到组建广西第一家上市公司,目前已成为我国最大的轮式装载机生产基地。自2001年以来,柳工已连续3年实现跨越式发展,公司主要经济指标年平均增幅在62%,产销量从2000年的2800台跃升到2003年的11800台,创行业奇迹。尤其是今年上半年,产销双双突破1万台,跃居世界第二位,各项经济指标遥遥领先全国同行,核心企业股份公司荣膺深交所“最有投资价值的上市公司”。此外,柳工还先后荣获“全国大型  相似文献   

20.
正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柳工集团)建立了一支由近百名队员组成的柳工民兵应急分队,他们一手抓联防联控,一手抓复工复产,是一支政府和人民群众高度信任的民兵队伍。柳工集团是国家重点联系的首批300家国有大型企业集团之一。面对来势汹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