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冠肺炎疫情骤然暴发,迅速蔓延全国。防控疫情已成为当前全国的头等大事。能否骤然加之而不乱,有效防控和战胜疫情,不仅是对我国公共卫生和医药卫生体系的考验,而且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考验。  相似文献   

2.
1月23日,大武口区委和政府决定成立大武口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张惠忠被任命为副组长。随着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的启动,防控工作领导指挥体系的升格完善,张惠忠被再次任命为大武口区委应对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兼办公室主任,同时担任大武口区应对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疫情防控救治组组长。  相似文献   

3.
本刊综合 《今日民族》2020,(3):F0002-F0002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云南省民族宗教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结合实际做好思想认识、防控措施、宣传引导三个"确保到位",多措并举抓实疫情防控工作。思想认识确保到位。启动全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后,省民族宗教委迅即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制订了《全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4.
汤蓓 《半月谈》2020,(7):84-85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暴发是对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一次重大考验,当前,疫情发展迅速,情况非常复杂,各国各地区应对水平参差不齐,形势可谓严峻。以世卫组织为中心的国际传染性疾病防控机制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亟需改进完善。同时,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全球卫生治理的援助模式正在转变。  相似文献   

5.
新冠肺炎疫情对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出了严峻挑战。在打赢这场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同时,也迫切需要我们审视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暴露出来的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在疫情信息报告与预警发布方面缺乏规范程序,导致错过控制疫情的关键时期;有的领导干部应急能力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6.
伊航 《人大论坛》2020,(2):45-45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对法治建设、法治能力的重大考验。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的重要文章《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明确指出:“坚持依法防控,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切实推进依法防控、科学防控、联防联控。”  相似文献   

7.
一次突如其来的疫情,一场生死攸关的考验:新冠肺炎疫情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一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迅速打响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全国530余万保安员不言辛苦,日夜守护着一条条生命通道,筑起了一道道安全屏障。  相似文献   

8.
2020年开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迎面袭来。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国举全国之力,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1月24日,云南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至3月3日,指挥部连发12个通告,一系列防疫措施全面覆盖云南省各个角落。  相似文献   

9.
陈军 《北京观察》2020,(4):42-43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疫情防控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给我们以诸多启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发生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在疫情防控关键节点及时提出战略策略,作出重要指示,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决科学有力有效打好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疫情防控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给我们以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0.
美国拥有世界上先进的医疗卫生体系,但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表现不尽人意。美国公共卫生体系受到执政者短期政治利益牵制,疫情防控工作深陷政治化漩涡,错过了疫情防控的最佳时机。联邦体制下的联邦与各州、各州之间公共卫生体系缺乏必要的协调行动,只能采取零敲碎打式疫情防控。美国公共卫生体系严重受制于既有疾病的相关疫情防控经验,迟滞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有效推进。  相似文献   

11.
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赢得这次大考,要求我们既立足当前科学精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更放眼长远从体制机制上创新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举措,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一、出台《关于加强村(居)民委员会公共卫生委员会建设的指导意见》的主要考虑是什么?社区防控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环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抗击疫情有两个阵地,一个是医院救死扶伤阵地,一个是社区防控阵地。坚持不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关键靠社区"。村(居)民委员会公共卫生委员会(以下简称"公共卫生委员会")是组织群众参与做好社区防控工作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3.
徐组轩 《群众》2020,(5):37-38
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强调:“能不能打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是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重大考验。”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考,我们紧密结合组织部门职能职责,以更好激发党员干部人才担当奉献为切入点,有效强化组织激励、考核激励、精神激励、关爱激励,最大限度地发挥组织的优势,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民政》2020,(6):37-37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积极响应中央号召,踊跃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成为抗击疫情的重要力量。根据当前疫情防控新形势、新要求,对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有关工作提出如下指引。一、做好个人防护1.及时关注疫情发展趋势,了解掌握最新防控政策。2.注意学习新冠肺炎病毒潜伏时间、传播特点等知识,保护自己。3.注意作息饮食科学,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参与志愿服务。4.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工作时采取符合要求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沈和 《群众》2020,(5):8-10
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我们来说,这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习近平总书记这一精辟论述,既实事求是指出了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性,又高屋建瓴吹响了决战决胜疫情防控的冲锋号。在“危机”和“大考”面前,我们必须义无反顾、迎难而上,以更大勇气、更高智慧和更强担当,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为全国大局多挑担子多作贡献,在“大考”中交出高质量发展过硬成果。  相似文献   

16.
回望2020,全球抗疫,刻骨铭心。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国率先报告、率先出征,全面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相似文献   

17.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总结前一阶段农工党参与疫情防控的工作情况,对下一步全党参与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动员,农工党中央召开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专题会议。2月17日下午,农工党中央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专题会议。  相似文献   

18.
朱亚 《群众》2020,(7):52-53
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以来,江苏按照中央部署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实施分区分级精准防控,坚决守住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防线,持续打好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全省疫情防控形势继续积极向好,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江苏"早、实、细、新、严"多维并举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措施运用得当.  相似文献   

19.
杨永纯 《人民论坛》2020,(12):90-91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以来防控难度最大的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中国在相对短期内实现了对疫情卓有成效的控制,其中以全面依法防控理念提升治理体系的秩序保障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自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在防疫决策、防疫施策、防疫效果方面,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持全面依法实施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坚持以法治方式保障社会稳定,坚持在国际法框架下履行大国担当。  相似文献   

20.
正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1]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基石,是国家治理在市域层面的具体实施,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从这层意义上说,抗击新冠疫情也是对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一、市域社会治理提交新冠疫情防控的优质答卷新冠疫情防控是市域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