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青 《党史纵横》2000,(1):32-34
1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创建的第一块抗日根据地。聂荣臻作为这块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者,自1937年11月到1943年秋,从五台山地区开始,率领近三千人的八路军队伍,艰苦奋斗,英勇作战,经过分兵挺进、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政权,创建并发展了拥有晋察冀(后改称北岳)、冀中、冀热察3个战略区,人口约1500万,主力部队约11万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在晋察冀根据地创立、巩固与发展中,聂荣臻身兼党政军重要领导职务,先后担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晋察冀边区临时行政委员会委员、中共晋察冀分局书记等。在这期间,他创造…  相似文献   

2.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民族存亡的紧急关头,聂荣臻奉命率部从山西开赴河北创建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从此,军地两相依、军民水乳融,在太行深  相似文献   

3.
抗战一周年,第一本毛泽东著作在河北太行山中出版 1937年底,受中共中央委托,八路军一一五师副师长聂荣臻率部来到太行山北部,在晋察冀地区开辟了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同年,中共晋察冀区党委机关报《抗敌报》诞生.到达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不久的邓拓任《抗敌报》主编.  相似文献   

4.
<正>创建、扎根和发展于太行山脉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建立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在抗战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期间,聂荣臻司令员率领部队在风景秀丽、溪水长流的山西五台县金岗库村先后工作、生活了一年多时间,同村里的父老乡亲结下了深厚的感情,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亲民爱民故事。修建爱民桥建爱民桥1938年初,晋察冀边区党政军机关由河北阜平县迁驻山西五台县金岗库村。  相似文献   

5.
正一阜平是一个拥有光荣革命历史的地方,是我党我军历史上创建的第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根据地的首府,是晋察冀边区政治、军事、文化中心。聂荣臻元帅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和生活了11年。1948年4月,毛主席率领中央机关从陕北来到阜平的城南庄,在这里召开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调整南线战略,为三大战役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调研时多次到访革命纪念地,瞻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反复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阜平是一个拥有光荣革命历史的地方,是我党我军历史上创建的第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根据地的首府,是晋察冀边区政治、军事、文化中心。聂荣臻元帅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和生活了11年。1948年4月,  相似文献   

7.
晋察冀边区     
1937年到1948年,聂荣臻同志领导晋察冀军区,以阜平为中心,创建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这是我党我军历史上创建的第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它不仅是华北抗战的坚强堡垒,也是对日寇进行战略反攻和解放战争时期我军进军东北、夺取华北的前沿阵地。晋察冀边区创立的崭新的民主制度和完善的建构,为新中国政权建设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因此晋察冀边区被称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雏形”“新中国的雏形”,被毛泽东同志亲笔授予“抗日模范根据地”的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8.
1937年7月7日,日军进攻卢沟桥,中国全民族全面抗日的序幕拉开了。1937年10月,聂荣臻率领3000人的部队,创建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领导边区人民一边与敌人进行军事与政治斗争,一边进行经济建设,为发展边区经济,打破敌人的封锁,巩固壮大根据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 阜平是一个拥有光荣革命历史的地方,是我党我军历史上创建的第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根据地的首府,是晋察冀边区政治、军事、文化中心.聂荣臻元帅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和生活了 11年.1948年4月,毛主席率领中央机关从陕北来到阜平的城南庄,在这里召开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调整南线战略,为三大战役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阜平和阜平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相似文献   

10.
《奋斗》2021,(10)
正一阜平是一个拥有光荣革命历史的地方,是我党我军历史上创建的第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根据地的首府,是晋察冀边区政治、军事、文化中心。聂荣臻元帅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和生活了11年。1948年4月,毛主席率领中央机关从陕北来到阜平的城南庄,在这里召开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调整南线战略,为三大战役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阜平和阜平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相似文献   

11.
<正>给《抗敌报》《晋察冀画报》题词新闻出版机构是边区文化战线上的一个很出色的部门,重视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的聂荣臻对此十分关心。1937年11月7日,晋察冀军区成立,党中央委任聂荣臻为军区司令员兼政委。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刚刚创建一个月,日军就对边区发动了第一次围攻。在这次反围攻作战非常紧张的时候,聂荣臻找来当时担任晋察冀省委书记的黄敬和军区政治部主任舒同等人,商讨创办  相似文献   

12.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处于华北抗战的最前沿,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敌后创建的第一个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创立、巩固和发展,对坚持华北敌后抗战和全国持久抗战起了坚强堡垒的作用,对战略反攻及配合苏联红军作战、收复东北失地起了前进阵地的作用,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2007年11月7日,是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成立70周年纪念日。70年前的11月7日,时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副师长的聂荣臻将军,在佛教圣地五台山的普济寺郑重宣告晋察冀军区正式成立。晋察冀军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在晋察冀抗日前线创建的第一个军事指挥机构,也是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最高军事领导核心。它在八年抗战和三年解放战争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军事作用,为晋察冀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巩固和发展壮大乃至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70年后的今天,重新回顾这段光辉的历史,必将激励我们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晋察冀抗战精神,  相似文献   

14.
正凡是了解中国抗战历史的人,都熟悉"模范边区晋察冀"这个光辉的名字,都了解其创始人聂荣臻元帅。在抗日战争时期,聂荣臻和他的战友们经过艰苦努力,在华北敌后开辟了晋察冀根据地,使之成为敌后抗战最早、最坚强的堡垒,成为新中国的雏形。70多年过去了,如今在河北的许多地方还流传着聂荣臻司令员生动而感人的事迹。  相似文献   

15.
<正>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是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开创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也是当时各敌后根据地建设的模范。1938年10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主席团在致聂荣臻等人的慰问电中称:你们"已经创造晋察冀边区成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晋察冀边区成为模范区,离不开聂荣臻的巨大功劳。聂荣臻在晋察冀边区几乎踏遍了北岳区的山山水水。有一段时间,军区领导机关驻在唐县和家庄,中央分局在阜平易家庄,聂荣臻  相似文献   

16.
<正>抗日战争时期,聂荣臻领导创建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他非常重视文化工作,是当时聚集于晋察冀的文化工作者的良师益友。摄影家沙飞辗转来到晋察冀后,得到聂荣臻的关怀和厚爱。聂荣臻在政治上对他大胆使用,业务上大力支持,生活上关怀备至,为沙飞在革命摄影上脱颖而出创造了宽松的条件,使之成为“中国革命新闻摄影第一人”。  相似文献   

17.
这本小册子,是1939年聂荣臻总结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情况,向党中央写出的一份详尽而系统的工作报告。毛泽东看后十分赞赏,挥毫为此题写了书名。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为拯救中华民族,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下辖三个师,聂荣臻受命于危难之际,担任一一五师副师长兼政治委员,和师长林彪一起率部开赴抗日前线,迎击气势汹汹进犯的日军。9月25日,他和林彪共同指挥了扬名中外的平型关战斗。之后,奉命留在五台山区,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在挺进五台山的途中,聂荣臻看到,田野荒芜、人烟稀少,集镇上来…  相似文献   

18.
正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聂荣臻五台受命,扩大武装,发动群众,在晋察冀边区创建了华北敌后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晋察冀边区被党中央誉为"抗日模范根据地和统一战线模范区",聂荣臻创造性地执行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依靠基本群众在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最广大的群众是农民群众。在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的晋察冀边区,仍然是这样。必须依靠农民群众,把根扎在农民群众之中,只有这样,统一战线才有  相似文献   

19.
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创建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也是中国国民党政府承认的地方性合法政府。当年边区政府的创建者们在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十分复杂的敌后特殊条件下所进行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有益探索。不仅对动员全民族抗战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而且为我们党在当今复杂国际局势下执政能力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正>铁骨铮铮、戎马一生的聂荣臻是一位功勋卓著的开国元帅。他早年漂洋过海赴法国勤工俭学,回国后投身北伐、参加南昌起义,从此胸怀救国大志四处征战。他曾在上海、香港从事秘密工作,在红军长征途中打先锋。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刻,他为创建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做出了特殊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聂荣臻又为国防科技事业,特别是"两弹一星"的研制殚精竭虑、鞠躬尽瘁。这里特别披露的则是他在抗战时期留下的文物背后一段段生动感人的故事。这些文物从多个侧面展示了聂荣臻当年领导军民抗击日本侵略军与开展根据地建设的伟人风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