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疫情类网络谣言混淆社会视听,引发公众恐慌,严重危害社会稳定。疫情类网络谣言治理是对我国网络舆情治理能力和国家现代化治理水平的重要检验,需要全社会有关方面的共同参与、联手应对。建议在认清疫情类网络谣言的特点规律、影响危害基础上,从政府、媒介和个人的多元主体出发,完善疫情类网络谣言的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2.
惩处造谣者     
张西流 《瞭望》2020,(5):80-80
疫情无疑是现在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但有关疫情的信息形形色色,其中夹杂着许多不实传言。有媒体将谣言归为三类:第一类是虚假散布政府有关举措;第二类传播新型冠状病毒的不实信息,如“新型冠状病毒被命名为SARI,是SARS的进化”等;第三类谣言是病毒的预防知识,此类谣言最多,如乳铁蛋白能预防、抗流感药物可以预防等。方家言,阻止谣言传播,既要政府及时发布权威信息,还需科普工作者及时发声充当谣言粉碎机,更需依法从严从重惩处造谣者。  相似文献   

3.
网络谣言是通过网络传播的没有事实根据的信息,谣言依托网络平台,具有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受众更多、影响更难以消除等特点. 网络谣言既可能伤害个人,使之名誉受损、有口莫辩,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又可能使企业、单位甚至行业名誉受损,经营受挫,困扰不断,蒙受巨额经济损失,甚至面临破产倒闭;还可能激起民愤导致社会动荡、生灵涂炭.谣言通过网络如同是蝴蝶翅膀煽动的阿拉斯加飓风,数量惊人且无孔不入,以人类有限的认知能力,想要完全不被网络谣言干扰是不可能的.但只要从我做起,人人都可以成为网络谣言的终结者.  相似文献   

4.
移动互联网时代,每逢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必然伴随有网络舆情,有效治理网络舆情是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的重要内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场前所未有的战役,网络舆情热度、烈度、扩散度、敏感度和破坏度也远超以往。在事件本身及利益相关者、政府、媒体、网民以及网络环境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新冠肺炎疫情网络舆情呈现出井喷式发展、病毒式传播、舆论场对冲激烈、次生谣言层出不穷等特点。新冠肺炎疫情网络舆情启示我们,必须要将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治理纳入国家治理层面考虑,采用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和差异化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5.
宫春科 《党政论坛》2012,(13):61-61
网络谣言是通过网络传播的没有事实根据的信息,谣言依托网络平台,具有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受众更多、影响更难以消除等特点。网络谣言既可能伤害个人,使之名誉受损、有口莫辩,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又可能使企业、单位甚至行业名誉受损,经营受挫,困扰不断,蒙受巨额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移动互联网时代,每逢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必然伴随有网络舆情,有效治理网络舆情是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的重要内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场前所未有的战役,网络舆情热度、烈度、扩散度、敏感度和破坏度也远超以往。在事件本身及利益相关者、政府、媒体、网民以及网络环境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新冠肺炎疫情网络舆情呈现出井喷式发展、病毒式传播、舆论场对冲激烈、次生谣言层出不穷等特点。新冠肺炎疫情网络舆情启示我们,必须要将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治理纳入国家治理层面考虑,采用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和差异化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7.
《党政论坛》2012,(20):29-29
印度阿萨姆邦种族冲突在全境引发恐慌,上演了印度城市数以万计的人员大逃离,印度政府认为社交嘲站上的谣言起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8.
4月,北京市爆发大规模非典疫情。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应对,果断指挥,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使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缓解。突如其来的疫情对社会政治生活进行全方位的考验,不仅衡量政府部门的危机应对能力,同时也检验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由于病毒来源不明,传染性极强,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这场疫情使原有的社会秩序受到破坏,引起全社会的普遍不安。很多人紧张忧虑,大量进补,自我封闭,盲目消毒,集中抢购,听信流言,出现群体性心理恐慌。心理学家认为心理恐慌比灾害本身危害更大。宁夏有8位住院病人,因为害怕传染非典,不顾医生劝阻,坚持出院回家,结果因延误治  相似文献   

9.
环境事件中的网络谣言及其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事件中网络谣言的特征表现为:其目的主要是通过网络造势赢取声援,其内容主要是对政府、警察、解放军、官员的妖魔化,其后果多表现为加剧社会对抗。谣言产生的心理动机是争取舆论支持,其发酵与传播基于刻板印象的"强弱"情景构建,其扩散基于从众心理下的集体行动。着眼于谣言的发生机制对其进行治理,要从源头上预防网络谣言,为公众提供可供查询的环境信息,建立公众参与环境决策的长效机制和环境补偿机制;在网络谣言传播过程中及时进行阻截,要建立官方"第一发声"反应机制,依靠社会力量多方联动净化网络谣言;还需提升公共理性。  相似文献   

10.
唐芳  杭宇 《党政论坛》2013,(19):40-42
近年来,谣言这个东西仿佛获得了某种“能量”,总是时不时地出现,时不时地给人们造成一种冲击,一种震撼,众多荒诞鬼魅的谣言已经从网络段子上升为公共危机事件,成为破坏社会稳定、左右公共利益、制造社会恐慌的巨大力量,应该引起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当今的全球化仍然是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人类至今未摆脱资本所导致的二律背反的自由困境,新冠病毒蔓延加剧资本全球化中已有冲突的同时,也在制造新的矛盾,二者相互呼应使作为"自由存在物"的人受困于双重境遇的悖论,这是人类面临的共同困境,人类命运的共同性也由此深刻显现。资本与病毒导致的迭代自由困境引发人类对生命与自由、全球化等问题的思考:在疫情等全球性问题面前,人类只有达成"命运共同体",以汇聚对抗全球化风险、战胜疫情的合力,才能在流动的现代性中彰显人类不断追求自由的本性。  相似文献   

12.
正瘟疫是什么最近发生的新冠肺炎,给全世界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经济损失。现在,中国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全球抗击疫情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新冠肺炎的发生,造成了人们普遍的心理恐慌。人们之所以恐慌,原因在于对瘟疫不了解,超出日常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张康喆 《瞭望》2020,(9):38-38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如同一把尺子,衡量着每个人的规矩意识、法治意识。当全国上下正在同舟共济、合力战疫时,也有少数人拖后腿、瞎添乱。有的制假售假发起了“疫情财”,有的隐情不报成为了“传染源”.有的信谣造谣制造了“恐慌点”,还有的拒不接受查验、拒不接受隔离,甚至辱骂殴打防控工作人员。这些行为不仅干扰着抗疫大局,更违反了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谣言这个东西仿佛获得了某种"能量",总是时不时地出现,时不时地给人们造成一种冲击,一种震撼,众多荒诞鬼魅的谣言已经从网络段子上升为公共危机事件,成为破坏社会稳定、左右公共利益、制造社会恐慌的巨大力量,应该引起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 一、网络谣言作为突发公共事件的特征 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把突发事件分为四大类,即自然灾害事件、事故灾难事件、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以往,谣言往往只是重大突发事件的副产品,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对各类突发事件发生后蓄意编造、传播有关突发事件虚假信息的行为有相应的惩处规定和应对预案.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使得公众的心理问题成为了一个显性问题,而公众心理与疫情的有效防控密切相关。因此,分析、引导和调适重大疫情中产生的公众心理问题,对于战“疫”的胜利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公众容易产生恐慌情绪、焦虑心理、消沉心态和认知偏激等心理问题,引导公众自我调适、重视组织内部调适和加强社会总体调适,有利于解决疫情中出现的公众心理问题,从而为全面战胜疫情提供心理上的支撑。  相似文献   

16.
刘奇 《瞭望》2021,(5):12-14
2020年以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催发了世界各国对粮食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部分地区出现恐慌,部分粮食出口国甚至出台严格的粮食出口管控措施。面对波诡云谲的国际大势,我国应提高警惕,站在大食物安全观的高度,多措并举、全方位保障食物安全供给。在强调粮食安全的同时,把粮油菜肉蛋奶、鱼虾蟹食用菌及瓜果类等一切有营养、利健康的可食之物。  相似文献   

17.
常谭 《党政论坛》2013,(13):36-36
2009年国庆节前后,上海公安机关对接连发生的“儿童在小区内被拐”和“欢乐谷死人”两宗网络谣言,迅速进行调查,及时通过媒体进行辟谣,未引发社会恐慌。新华社就此事拟写了一篇参考材料,请有关专家作深入分析、出谋划策。专家指出,制造网络谣言是一种成本低、传播效应大、破坏社会安定的手段,应严密防范和及时查控,并提出了重点关注传播力强、影响力大的互联网媒介形式,做到舆情的提早防范、提前处置;  相似文献   

18.
《行政论坛》2016,(5):8-13
互联网为谣言提供便捷快速的传播平台,一定社会情境下的消极社会心态是谣言产生与传播的重要诱因。网络谣言产生具有客观性和难以预测性。在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背景下,网络谣言映射部分社会心态,这包括负面情绪、弱势心态和信任危机等。社会心态与网络谣言相互作用:消极社会心态下的人们更易信谣传谣,消极社会心态在网络谣言中传播扩散,在网络谣言动员中容易转化为集体行动等。网络谣言必须加以治理。基于社会心态层面的网络谣言的治理策略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建设法治国家和提高公众的理性辨识能力。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春节前后,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恰如一场没有硝烟却在人们心间战火弥漫的全面战争。武汉失守、湖北告急、全国防控、世界堵截,导致社会公众普遍恐慌。这是一次非常典型、特别重大、事关亿万人民生存生活和生命安全健康的社会公共危机。面对此次疫情,公众最关注的还是在这场疫情大考中前线领导干部所展现出的领导力问题。  相似文献   

20.
谣言是一种据称是真实但没有确切证据证明的说法。影响谣言可信度的因素通常有个体所持的态度与谣言是否一致、谣言的来源是否可信、谣言传播的次数以及针对谣言举出的反例。从个体层次来说,谣言有吸引人们注意事件、还原最初的解释、激活知识结构以解决问题、增加人们探索世界动机的功能。从群体层次来讲,谣言的功能在于对模糊情境做出有意义的解释、应对威胁等。未来的研究除进一步探讨谣言及其可信度之间的关系外,需要从不同角度探究谣言在群体性事件中的发动机制及如何平息有害的谣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