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举民主的合法性功能问题一直是西方政治学争论的焦点。对选举民主的结构要素及其与政治合法性的理论分析揭示出,选举民主为政治合法性的建构提供了"多数者同意"、"竞争性选举"和"择优性授权"三方面的合理依据,因而选举民主可以增强政治合法性;然而,选举民主在政治合法性的建构上存在"同意困境"、"规则困境"和"绩效困境",因而选举民主的合法性建构功能是有限的。辩证地看待选举民主的合法性建构功能有助于理解民主建设的路径选择和合法性建构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2.
政治认同是政治系统得以持续稳定运行的前提,国家认同是政治认同的最高形式。政治认同的建构与形成是认同主体、认同对象及相关因素的"三位一体"互动过程,政治认同主体是集多种特性于一身的"社会复合体",社会存在性是政治认同主体的基本特质,其具有一定的利益与意义追求,并集理性和非理性于一体。政治认同对象是由内(政治价值理念)、中(政治制度规范、政治组织机构)、外(政治行为)三个层次构成的"四位一体"结构。政治认同主体从心理(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评价、政治态度)和实践(政治参与)两个维度,体现着其对政治体系的认同状态。  相似文献   

3.
关于政治合法性问题,不同学科对它的解释都代表着一种对建构政治合法性理论的研究图式.伦理学以道德理念为逻辑起点,形成政治对正义等基本价值的信仰,成为衡量现实政治制度和政治秩序是否具有合法性的终极价值标准;合法性在法学中保留有"与法律一致"的涵义,因而法律实证主义将合法归结为合乎法律;社会学家认为,在符合一定价值规范基础上的支持和忠诚或依据于被统治者是否相信或赞同某种统治,来确认政治统治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4.
吉鹏 《理论导刊》2023,(7):60-67
网络空间政治认同是在网络这一新的空间场域中,网民个人以及网络虚拟群体在政治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政治系统的政治认知、政治态度、政治情感和政治评价。网络空间的形成有力拓展了政治认同建构的空间维度,其特定的话语传播方式为价值认同生成提供了重要支撑,网络空间政治情感传递加速了政治认同的生成,多渠道网络政治参与拓宽了政治认同的建构路径。然而,网络空间政治认同建构也面临非主流意识形态渗透动摇政治认同根基、浅表性思维方式弱化网民理性政治认知、认同主体的圈层化加剧政治认同的分化、网络空间制度建设的滞后性影响政治认同的效果等多重困境。鉴于此,应增强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地位,提升网民的政治认知与道德素养,培育健康向上的网络空间政治文化,完善网络空间法规与制度建设,从而凝聚网络空间共同体意识,持续增强民众的向心力。  相似文献   

5.
民生政治:国家治理体系建构的合法性向度与发展理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行政论坛》2016,(6):30-34
民生政治是考量国家治理体系合法性的重要价值面向,在民生政治建设过程中,政府扮演着"主导者"和"协调者"的双重角色,政府围绕公共服务这一条主线,逐渐实现民生政治建设的整体性治理。民生政治是行政善治与国家治理合法性的价值诉求,善治回应是以民生政治为基础的国家治理程式。落实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现代政党的理性执政是国家治理体系合法性自身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民生政治发展理路,主要呈现为民主与民生的互动对公民理性的吸纳与塑造,在政治话语与法治论域中民生权利的调适与转换,民生建设与民权保障的价值寻绎与审视,民生改善与政治认同的治理导向和运行逻辑。  相似文献   

6.
政治生态分析视角主张将政治系统放置于外在情境和多元化条件中进行考察,从政治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关系出发,全面、系统地阐析情境变化对政治系统的影响以及政治系统的回应机制,强调场域性、包容性和动态性之间的协调统一。基于这一视角,可以看到在中国当前政治生活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多样的、多元的、弹性化指涉内涵的复合现代性,在这种传统、现代与后现代元素奇异结合的现代性情境中,诸如价值对立、认同消弭、利益多元以及行为失范等问题频现,从而对政治合法性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在建构政治合法性的过程中,就既要从政治参与和政策绩效两方面着手,实现政治合法性在输入与输出过程中的系统建构,又要同时兼顾价值管理与制度型构,促进合法性在价值与制度两方面的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7.
政治认同是政治统治合法性的理念基础,是实现和推动社会政治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动力,对维持一个国家的政治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众的政治认同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基于物质和情感需求的满足程度而始终处于动态状态,围绕"基本认同"上下波动。总体来看,我国民众的政治认同主要围绕物质利益的获得与受保护情况、社会政治生活的有序与否、情感与尊重的满足情况以及未来期望能否逐步实现等四个基本向度展开。利益失衡、情感上的落差以及政治权力异化是导致民众政治认同不稳定的主要诱因。培植民众政治认同就要从民众利益的实现与保障、民众情感的维系与加强以及政治权力的规范行使等三个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8.
实现政治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政治层面的坚实保障已是当代中国的必然抉择。而政治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又离不开意识形态工作的及时跟进和有效扶持,主流意识形态政治功能的升级是推进政治可持续发展的必需环节。意识形态政治功能的升级策略选择为:建设更具包容性的主流意识形态,有效促进社会政治整合;推进意识形态现代性转向,重构政治合法性认同。  相似文献   

9.
吴鹏 《理论探索》2020,(4):50-57
建构性正义旨在为我们当下的社会生活提供一种事实上可行和价值上应该的正义原则,强调以渐进性的方式来推动人类的正义实践和正义追求不断走向更加完善的状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应该走向建构性正义,这种判断的逻辑依据在于:一方面,当代中国的建构性特征及其所面临的公平正义挑战呼唤着一种建构性正义理论;另一方面,学界对正义问题的研究缺乏一种建构性取向,与当代中国的建构性特征发生了"脱嵌"。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所凸显的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是建构性正义的逻辑起点;以"贡献原则"为主体、"平等原则"和"权利原则"为两翼的"协同正义"是建构性正义的基本原则;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中国传统政治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为建构性正义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0.
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秩序建构面临着路径选择的问题。由于民主与政治秩序、国家能力之间的张力,民主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运行存在困境。民主具有"非自足性"特性,即民主作为一种制度不能自我运转,作为一种价值也不能自我实现。它依赖于宪政的保障。宪政为解决政治争端提供了一个制度框架,可以实现权力的有序传承和增强国家能力,从而能有效地规范和保障民主制度的运转和民主价值的实现。通过宪政建设来推进和保障民主才是建构政治秩序,实现政治发展的可行之道。  相似文献   

11.
欧洲一体化自1952年煤钢共同体生效以来一直是由政治精英推动的进程,根据哈贝马斯和德里达的分析,作为改革动力的"对共同市场及欧元区的功能性需求"如今已消耗殆尽。2005年法国与荷兰对《欧盟宪法条约》的否决揭示出目前欧盟面临的两大政治问题——民主赤字与合法性危机。欧洲一体化理论之社会建构主义和话语分析的学者们认为,建构一个兼具文化与政治维度的欧洲认同是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有效途径,其研究成果暗示着欧盟成为欧洲认同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政治合法性既是一个政治学范畴,又是一个社会心理学范畴。政治合法性建构具有直接性、自发性、广泛性、民族性等社会心理特征。政治服从、政治认同与内化作为人们政治行动的内在心理依据,构成了政治合法性获得的社会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
意识形态通过"合法性"与政治认同相联结。意识形态为政治权力提供合法性证明,为政治认同的生成提供稳定环境,为政治认同的发展提供持续动力。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近代主流意识形态的渐变以及现代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曲折发展均对其所在时代的政治认同产生了深远影响。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利益分化、虚拟网络化、社会思潮多样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乏力等弱化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和生命力,对政治认同产生了消极影响。为此,应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推进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巩固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政治认同是政治合法性的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获得广泛的政治认同,才能为我国社会政治体系的正当性、合法性加以诠释和说明。为此,执政党必须实现价值自觉,在理论层面构筑能掌握群众、说服群众的"理论自觉体系",在实践层面构筑五位一体的"实践自觉体系",夯实社会认同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合法性资源,因其自身革命理念的巨大惯性和执政之后的意识形态趣尚,被"代入"到和平建设时代,一直在现实社会与政治生活领域践行其"剩余价值",发挥其剩余效力。由于历史合法性资源本身固有的时效性和易耗性特征,使得寻求现实合法性资源,进而谋求现实合法性与政治认同,以便补充历史合法性在现实时空的持续性消耗,成为执政者所面对的必然的历史选择。党的现实政治合法性诉求,对于执政党的党社关系建构理念的逻辑要求,是基于现代化建设之现代性视阈,从革命化的"阶级思维"转向社会性的"阶层思维",从"阶级化社会观"转向"阶层化社会观",以寻求其社会基础的更加广泛的拓展空间。而执政党的现实合法性资源获取路径,也宜顺应社会发展的阶梯式步履进行代际转换,在保持"经济绩效合法性"的基础之上,向着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社会绩效合法性"升级,并最终走向以自由、法治和民主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旨的"政治绩效合法性"。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的政治认同状况关系到自身政治素养的完善和国家政治的稳定发展,调查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现状,并提出提高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对策:大力发展经济,努力实现共同富裕,为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提供经济保障;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为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水平提供政治保障;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提高大学生政治认同水平。  相似文献   

17.
<正>当代中国农民的政治认同与其利益的满足息息相关,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共同对农民的政治认同发挥作用,其中经济利益为政治认同提供物质前提,影响政治认同的状态;政治利益为政治认同提供民主基础,影响政治认同的形成方式;文化利益为政治认同提供精神动力,影响政治认同的内容。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民的政治认同达到一次高峰,根本原因是农民的利益需求得到满足。伴  相似文献   

18.
当下公民道德建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公民道德人格的缺失。本文就此问题提出建构"道德主体"制度体系的设想,认为道德主体是社会主体在道德建设领域的体现,道德主体制度建构不仅仅是道德问题,更是法律问题和政治问题。道德选择权是一种保障公民参与社会道德建设的法律权利,是道德主体地位的基本权利表现。道德选择权的制度建构实现了道德建设的法律制度支撑,形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与法治建设的互动与协调发展,展现了道德建设"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具体制度设想。  相似文献   

19.
杨嵘均 《政治学研究》2020,(2):38-51,M0003,M0004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网络空间政治安全治理是主权国家必须担负的政治责任和时代使命,也是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它体现着主权国家的现代治理能力。事实上,在网络化、信息化、技术化和全球化时代,网络空间国家政治安全已经发生了很多不同于物理时空环境中的变化。这是建构网络空间政治安全观以及国家治理责任的根本前提。在此前提下,网络空间政治安全观以及国家治理责任的建构,还需要以网络空间中技术环境、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利的结构与配置、各政治主体的利益诉求与表达以及心理认知等为核心要素。因此,网络空间政治安全的国家治理应从两个方面进行:即在物理层面上,国家对于网络和通讯通信基础设施的保障和创新;在治理层面上,国家应从网络空间政治安全的制度化能力、控制能力和控制智慧、国家认同与国家合法性以及治理体系建构能力等方面理性、科学、协同地维护和捍卫网络空间政治安全。  相似文献   

20.
政治仪式的国家认同建构功能是学界的研究热点,运用CiteSpace软件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旨在为解决现代国家认同建构问题提供理论参考。分析结果显示,学者们对政治仪式与国家认同的建构这一主题关注度持续升温,但大部分作者仍处于独立研究状态。基于关键词共现、聚类和突现图谱的分析发现,政治仪式与国家认同的建构研究大致经历了起步、稳步发展和迅猛发展三个阶段,热点主题包括政治仪式的功能、政治仪式建构国家认同的逻辑与路径等。从可视化分析结果来看,未来研究需要与时事政治紧密结合并向多学科领域延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