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自俄国十月革命发生以来的百年间,国内学术界围绕这一焦点问题的争论持续不断,学术的争鸣推动了研究的深化,特别是在十月革命的历史合理性、革命性质、历史意义、内在精神等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在关于十月革命的基本问题、研究盲点、研究视域等方面还有深入挖掘和继续拓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80周年,这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可庆贺、可纪念的光辉节日。 俄国十月革命是20世纪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最重大的事件。十月革命的胜利把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的社会主义制度,开创了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新篇章,从此,打破了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开始形成“一球两制”的世界政治大格局,从而,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因此,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所具有的划时代的伟大历史意义,已载入人类文明与社会发展的史册。  相似文献   

3.
十月革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特殊时期和非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俄国发生的一次大变革,这场革命改变了俄国和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从十月革命本身看,虽然俄国生产力水平低,很多人认为俄国不具备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但在临时政府无法解决危机的情况下,布尔什维克提出了目标明确的主张,在国家处于危机的时刻担当起了历史职责,为俄国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之路;从社会主义实践的视角看,列宁虽然领导社会主义建设时间不长,但他探索出了一条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路,即把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结合起来,与农民一道建设社会主义;从世界历史发展的视角看,在20世纪发展史上,苏联社会主义对人类发展与进步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不仅促使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走上了新的发展道路,也使资本主义国家借鉴了社会主义的许多经验,改善了工人阶级的待遇,缓和了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7,(8)
农民是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容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通过从社会条件、组织情况、农民参与程度三方面对巴黎公社与十月革命中农民问题进行比较,便可以总结出十月革命对于农民问题的重视程度。农民在革命过程中可以壮大革命力量、扩大群众基础,这尤其在经济文化落后以及农民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显得尤为重要。其中,农民问题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俄国成为诸多矛盾的集合点,以列宁为核心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把握革命形势,领导人民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十月革命开创了历史的新时代、新纪元,使社会主义由一国发展到多国,特别是使得社会主义在中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也为世界各国人民求得完全解放指引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十月革命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靳辉明十月革命是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实践的一次伟大的创举。在人类历史上,一种社会形态取代另一种社会形态的巨大变革,几乎都是通过革命而实现的。就像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资本主义革命的开端一样,十月革命在实践上开辟了...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左翼学者В.萨普雷金在俄罗斯《共产党人》杂志2005年第6期上发表题为《伟大的十月革命并非是全世界历史和文化中的暂时现象》的长文,针对俄罗斯国内外一部分人对十月革命的歪曲论断,如"十月革命根本不是一场革命,而是以列宁为首的一小撮恐怖分子非法夺权的政变","十月革命不是历史的必然,而是偶然的历史事件";"革命已经遭到了毁灭性的失败,社会主义的实验已经被证明是空想的"等等,进行了批驳。作者主要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在俄罗斯及其人类历史上的作用及其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十月革命已走过了90个春秋,亲历十月革命战斗场面的目击者都逐渐离开了这个世界,很多人随着岁月的流逝对十月革命也淡忘了,当代青年人的大多数则不了解什么是十月革命。约翰.里德在十月革命后不久发表的《震撼世界的十天》一书真实记录、报导了十月革命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为后人留下了经久不衰的珍贵遗产,相信今天读来会更有味道、更有意义。约翰.里德是美国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真正的共产党人;是一名才华横溢、有高度责任心、又极端热情的记者;他品德高尚、爱憎分明,为了追求真理,为了亲身体验什么是无产阶级革命,什么是十月革命,为了向世…  相似文献   

9.
十月革命的时代意义和历史价值中央党校张中云80年前发生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及其取得的伟大胜利,是本世纪具有划时代世界历史意义的重要事件。然而从十月革命发生的那一天起,就有肯定和否定的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这从根本上来说,是立场、观点不同使然。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10.
一段时间以来,关于十月革命和列宁的错误论调不断发酵。究其缘由,在于苏东剧变以来西方意识形态的攻势,经由网络新媒体炒作传播,加之部分民众和学者的思想认识存在偏差,在十月革命胜利100周年这一特定历史时点产生了话题效应。这些错误论调的政治危害不容小觑,诸如动摇人们的社会主义政治信念、削弱共产党的执政基础、颠覆民众的历史观等。因此,树立正确的十月革命历史观,对于科学评价十月革命的历史功绩、保持思想认识上的高度清醒、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和坚定"四个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郭春生 《理论视野》2007,(11):31-33
十月革命是俄国无产阶级遭受暴力压迫而进行暴力反抗。列宁等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家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的理论,在二月革命后复杂的形势下,适时地选择和平与暴力的手段,最终以暴力形式获得革命胜利。他们没有一味地强调暴力手段,也没有滥施暴力,诟病十月革命的暴力形式是没有道理的。  相似文献   

12.
《科学社会主义》2007,3(4):8-10
今年是俄国十月革命90周年纪念.作为开创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深刻影响了人类发展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每逢重要的历史时刻,尤其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转折关头,十月革命总要进入人们的视野,引发思索和争议.  相似文献   

13.
90年代国外学者论十月革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0年代国外学者论十月革命中央编译局刘淑春十月革命是20世纪的重大历史事件,自其发生之日起,即成为东西方政治家、历史学家关注和争论焦点。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由于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剧变,国外关于十月革命的争论表现得尤为激烈,那么,国...  相似文献   

14.
《理论视野》2021,259(9):86-93
《论俄国革命》是罗莎·卢森堡在狱中写就的关于俄国十月革命的著作。驳斥教条主义者的歪曲与毁谤、论证十月革命的伟大成就和世界意义、展现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坚定信念,是这本著作的主旨。对革命成功后俄共(布)实施的土地政策、民族政策与国家政权建设政策的批判性分析,则体现出一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高度自觉的革命精神与批判精神。卢森堡在批评俄共(布)具体政策时显露出的历史局限性,她关于民主、人民积极参与公共生活与社会主义关系的思考,都是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5.
俄国十月革命主观设计虽有所误判,但客观开创了人类历史上"三个第一次";苏联模式成功之处在于运用政治权力发展经济,失败则归因于没有正确对待政治权力;中国改革推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过政府更好发挥作用继承了十月革命成果,通过全面从严治党避免了苏联模式弊端。  相似文献   

16.
列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俄国具体国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积极探索革命所面临的紧迫问题,提出帝国主义论、社会主义革命首先胜利论、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社会主义革命的战略策略和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建设的理论,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并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十月革命.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十月革命胜利的行动指南.纪念十月革命,就要继续坚持十月革命的精神、道路和基本制度,也要继续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贬低乃至否定列宁主义,不仅会割裂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体系,而且会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  相似文献   

17.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体现马克思哲学变革的重要文本。在这本著作中,马克思确立了以生产逻辑为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构架,这一构架特别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为我们反思意识形态、实现社会历史批判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二是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特别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这为我们认识当代社会的走向,特别是全球化时代的社会走向提供了方法论指导;三是在生产力发展与世界历史格局的基础上,实现共产主义,这为社会发展确立了方向。重读《德意志意识形态》,不仅需要展现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内在逻辑,还要展现这一文本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过去十年,我国学术界围绕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性、历史意义、十月革命道路、苏联模式等问题展开研究,同时也进一步探索了十月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系问题。国内学术界关于十月革命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有待进一步深化研究。对于当代中国而言,研究十月革命的最终目的是要沿着十月革命开辟的道路继续思考和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列宁在十月革命后的六、七年间,是他一生理论和实践活动最光辉的时期。那时正值人类历史新时代肇端的大转变时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深远影响下,西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东方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世界革命形势蓬勃发展。新崛起的苏维埃政权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它逐步巩固起来,并在开拓中前进。时代赋予世界革命运动的内容是如此丰富多采,而发展过程又是如此迂回曲折和瞬夕万变,这就为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有关人类发展前途的问题,创造了广阔前提。 1922年3月,列宁在《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一文中指出:“马克思把这个辩证法运  相似文献   

20.
十月革命对人类的贡献北京大学教授钟哲明整整八十年前的11月7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作为新世纪的第一个强音符,早已在历史上悠悠时空中消逝远去;十月革命的故乡和第一个“载体”──苏联,也在历史的风云变幻中易旗改辙。然而,确如弗·依·列宁在《十月革命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