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术界对两次攻打娄山关关注较多,对两次放弃娄山关则从未考察。中央红军突破乌江,黔军已成惊弓之鸟,因而红四团夺取娄山关的战斗并不十分激烈。随着中共中央决定将战略重点转向川西,中央红军主动放弃娄山关。因为渡江计划一再受挫,中共中央打算重新在黔北建立根据地。血战娄山关,奠定了遵义大捷的基础,而娄山关的失守则使得遵义顿失北部屏障。由于处于敌军直接威胁之下,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踏上新的征程。娄山关保卫战之所以模糊不清,一方面是因为有关资料极为稀少,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研究者对现有资料存在明显误判。  相似文献   

2.
《党史文苑》2020,(2):45-45
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娄山关景区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板桥镇北10公里与桐梓县交界处,距遵义市区约50公里。娄山关,又名太平关,亦称娄关,关口处于大娄山山脉主峰。娄山关是川黔交通要道的重要关口,自古被称为黔北第一险隘,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1935年1月初,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长征占领遵义后,一部继续北进,攻克娄山关,确保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  相似文献   

3.
娄山关,扼川黔要道,两侧峰插云天,谷底路通一线,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1935年1月,西风烈烈,霜月寒天。娄山关上又一次响起了声声战鼓。中央红军在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张闻天、朱德等人率领下,突破乌江天险进军遵义城,红一军团几经战斗夺下娄山关。遵义会议后,红军二渡赤水再次激战娄山关。战斗激烈之时,一度短兵相接、白刃相搏,将近傍晚时分,终于攻下娄山关,打开了唯一的人川通道。红军没有成为第二个石达开,这支勇不可当的队伍在遵义打了漂亮的一仗,夺取了长征以来的第一个大胜利,让蒋介石的“咒语”最终成了一个笑话。这座古来“鏖战急”的关隘,也因这两场战役而被载人中国革命史册。  相似文献   

4.
中央红军长征转战贵州遵义期间,胡耀邦先后担任中央红军军委二纵(又称红星纵队)中央工作团共青团总支书记、红三军团第十三团党总支书记、红三军团收容队队长。他认真学习、贯彻遵义会议精神,积极参加娄山关战斗并在遵义城郊英勇负伤。新中国成立后,胡耀邦以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身份,多次专程到遵义视  相似文献   

5.
胡启涌 《党建》2021,(2):60-61
黔北高原,峰峦叠嶂。乌江水长,蜿蜒东去。红色遵义,转折之城。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在这里与敌周旋三个多月,经历两进遵义、夺取娄山关、四渡赤水、突破乌江等战斗。其间,遵义会议的召开,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6.
我从军团领导、团营领导到基层指挥员在娄山关战斗、遵义战役中的表现,验证了我们党长期以来的一个观点: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干部带了头,群众有劲头,事业有奔头。领导领导,既要“领”(指挥动员等),还要“导”(带领、带头等)。  相似文献   

7.
我问遵义,当年党中央在哪里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我问遵义,当年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住在哪里? 蒙蒙细雨,习习凉风,引我步入老城琵琶桥。 高墙重门,巍巍峨峨,带我迈进子尹路87号。 迎着温柔的凉风,轻抚着路旁的棕榈树,我的眼前闪现着云贵高原逶迤的山峦峰壑,我的心上翻滚着乌江的层层浪花,我的耳畔轰鸣着娄山关的战斗枪响……  相似文献   

8.
1935年2月26日:在娄山关阻击川军我们九军团于今日突然接到紧急命令:截击北面川军的任务放弃,与红五军团迅速兼程南下,立即向娄山关前进。当时娄山关已被我红三军团第五师在击溃黔军6个团(二十五军)后占领了。从川南到黔北的遵义,桐梓县是大门,而娄山  相似文献   

9.
4月20日至23日,由中宣部组织中央媒体赴黔开展的"新思想引领新征程·红色足迹"行进式调研采访活动走进遵义。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10家中央媒体的32名记者以及省、遵义市媒体的9名记者,先后走进遵义会议纪念馆、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仁怀市茅台镇、习水县四渡赤水纪念馆、赤水市复兴镇凯旋村等地,就红色传承、乡村振兴、城镇建设、文化旅游等进行了点多、线长、面广的深入采访,充分展示遵义在新时代长征路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10.
《湘潮》1989,(9)
在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漫漫征途中,有位年轻的红军将领是被抬着走完长征路的。他就是我省平江格的钟赤兵中将。钟赤兵原名钟志禄,1929年加入共青团,1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随军参加长征,12月底,时任红三军团五师政委的钟赤兵,在率领部队强渡湘江,阻击桂系军阀的战斗中负伤。1935年2月,在攻打娄山关,二占遵义城的战斗中,他率部冲锋,右腿连中九弹,被迫载肢。考虑到他伤势严重,行动不便,部队曾决定将他与其他伤病员一起留在当地养  相似文献   

11.
正位于遵义大娄山脉的板桥镇娄山关村立足当地藤编产业,依托娄山关、海龙屯等邻近景区发展农家乐和乡村旅馆,外出务工的村民纷纷返乡就业创业,昔日的一类贫困村变成贵州省小康示范村。地处大娄山脉的遵义市汇川区板桥镇,曾是红军与当地军阀战斗过的地方。如今走在板桥,柏油路两旁是整洁的黔北民居,小青瓦、坡面屋、穿斗枋、转角楼、雕花窗、白粉墙……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独具魅力的美丽乡村。藤编技艺传承百年大娄山脉不仅是一片红色圣地,还是一块绿色宝地。当地生态良好,植被覆盖率高,青藤和方竹资源  相似文献   

12.
1935年元月初。中央红军突破200里乌江敌军防线.先后进占遵义、湄潭、绥阳、桐梓等县。四渡赤水,二进遵义.娄山关、红花岗、老鸦山大战,红军在黔北转战达3个月之久.足迹遍及黔北大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13.
<正>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在贵州遵义老城柏辉章(黔军第25军2师师长)的公馆紧张召开。为了构筑遵义北部防线,保证会议胜利召开,红一军团攻克娄山关、占领桐梓县城后,其先头部队继续向新站、松坎方向挺进,近逼川黔边境的綦江(今重庆市綦江区),以防止国民党大部队从川南进入,对遵义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14.
萧强 《当代贵州》2011,(20):43-43
遵义战役,使贵州军阀王家烈的老本基本输光,部队损失过半,王家烈也险些被红军活捉。 娄山关又名太平关,位于黔北大娄山脉主峰旁,海拔1400多米,关口两侧山高岭峻,地势险要,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中国工农红军曾先后两次攻克娄山关。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与茅台酒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3万余人,在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指挥下,于土城重创川军4个团,一渡赤水,进入云南扎西。蒋介石急调重兵围堵。红军为争取主动,转头东进,二渡赤水,将围堵之敌甩在后面;接着,以一部分兵力将敌军引向温水方向,主力再占桐梓、娄山关、遵义城。敌军两个师急驰遵义。红军将其主力歼灭于城南忠庄地  相似文献   

16.
正渝贵铁路穿越大娄山山脉,横跨长江、乌江"主动脉",途经"红色之城、转折之都"遵义,集中了抗战文化、红岩精神、长征文化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是一条独具"红色旅游基因"的高铁。在这条线路中,娄山关、遵义、息烽等地红色文化尤为凸显。2月1日,早上11点28分,记者乘坐G2886次列车到达遵义站。遵义站的设计灵感吸收了遵义会议会址三段式立面风格,保留柱廊、拱劵等特色元素,突出了城市的历史沿革和  相似文献   

17.
正《毛泽东年谱》(一八九三—一九四九,上卷)记载:"(1935年)2月28日,同军委纵队过娄山关,到达大桥。随后,有感于娄山关战斗胜利,作《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忆秦娥·娄山关》是毛泽东的代表作之一,  相似文献   

18.
遵义战役是红军四渡赤水之战中的首次大捷,是长征红军从战争被动走向胜利的转折点。而作为红三军团十一团的政委张爱萍,不仅积极参加了这一光辉战役,而且为这次战役屡赋诗词,热情歌唱。《渔家傲·抢夺娄山关》:回首征程赤水远,铁流北上复南转。万仞插天中一线,依地险,“小猴”剪径双枪杆。山路崎岖残夜暗,滂沱那顾泥泞溅。天降飞兵板桥畔,惊敌胆,娄山关上红旗展。这首词的头两句,概写红军二渡赤水,回师黔北,南下直奔娄山关。第三句“万仞插天中一线”,具体写娄山关的险要形势。《明史》谓娄山关:“万峰插天,中通一线”。娄…  相似文献   

19.
娄山的梦想     
出遵义城往北50余公里,便是娄山关。这里,雄关耸立,云雾绕绕,盘山公路境蜒曲折。1935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战胜围追堵截的凶恶敌人,一举攻克娄山关。从此,险峻、苍凉的娄山关便与长征、与毛泽东那气势磅的词章《忆秦娥·娄山关》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千百年来,大娄山始终是荒凉、贫困的。“关山草木无依,关下地贫人饥。”便是其荒凉景况的真实写照。由于社会、历史、自然环境的多方面原因,地处大娄山区的桐祥县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直到1992年,全县财政收入仅2000多万元,农民人均收入仅430元。且不说与发达地区发展水平有天镇之别,就…  相似文献   

20.
正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彝越历史,映照未来。黎平、遵义、苟坝、盘县;娄山关、赤水河、乌蒙山……每个地名都对应着一幕威武雄壮、瑰丽神奇的活剧,每个地名都是长征这一英雄史诗的重要篇章。贵州遵义,中国共产党人在这里开始独立自主,开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序幕,开始形成中国革命的坚强领导核心,奠定了长征胜利的基础,中国革命在这里实现伟大转折。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映照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