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与高放教授相识已久,20世纪80年代读研究生的时候就曾认真拜读过他的《社会主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深受教益。怀着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满腔热情,高放教授立志为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这样"首要的科学领域"奋斗终身。"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数十年来,他笔耕不辍,已在报刊上发表文稿300多篇,撰写、主编、参与编写论著47部,个人成果约计500万字。1994年高放教授汇编文稿115篇,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2.
<正>高放同志长我5岁,是我敬重的长者。今年,是高放同志九十华诞。最近,高放同志几次同我通电话,在通话中,我感到他头脑清醒,思维敏捷,语言流畅,状态很好。高放同志高寿又健康,真是莫大的幸事,也是莫大的喜事!我与高放同志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交往。多年来,我多次同高放同志一起参加会议,探讨各种问题。这也是我向他学习的好机会。他赠送我的多本著作,我都认真拜读。读这些书,我既注意汲取  相似文献   

3.
<正>高放老师是我素来景仰的大理论家,也是我引以为傲的闽籍乡贤长者。在他九秩寿辰之际,我向高放老师献上深情的祝福、致以诚挚的庆贺!时光如水,岁月如梭,值此祥瑞美好的日子,我想起了他所给予我的很多深刻影响的事情……——我崇敬高放老师,早在福建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读书的时候。那是1979年大学课程的最  相似文献   

4.
<正>我与高放教授相识于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已有35个年头。在1982年,我所在的江苏省委党校举办了全国党校系统第一个科学社会主义大专班(两年制),由我具体负责。因当时校内专业课师资力量不足,我们从中央党校、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校聘请了一些名师来我校授课,其中就有高放老师,他主讲的课程是专为研究生开设的  相似文献   

5.
<正>高放教授九十大寿,很值得庆贺。他是我们这个学科的实际总领队,六十多年来,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现在仍在不懈奋战。据我所知,目前他除了在《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连载国际共运史纲之后,还在主持两三个大项目。每次见到他,我总是劝他“悠着干”,把精力用在更尖端的课题上。看来他似乎不以为然。这种精神确实很值  相似文献   

6.
喜读高放同志新著《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心声》,十分振奋、受益匪浅,感受颇深。我们和高放同志共事已半个多世纪,对他的治学态度、学术观点、思想发展轨迹以及坎坷经历都有比较深的了解。高放是中国人民大学一位著名的资深教授,长期从事研究和讲授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科学社会主义和政治学等,是一位十分勤奋、喜爱思考的学者。他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对有关专业的重大问题,敢于解放思想,独立思考,并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因此在过去“左”的路线的影响下,受到过不公正的待遇。但他为了追求真理,依然默默地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道路。自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他将研究重点放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这一关系我们党和国家成败的根本战略问题上。重庆出版社出版的他的新著《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心声》中,集中地反映了他在这一学术领域的新成果,同时也体现厂他的赤子情怀,赤胆忠言。正如他在此书的“自序”中写道:“我时常想起宋朝诗人王今在七绝‘送春’中留下的千古绝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同’,……但愿我呕心沥血,忧思含泪呼唤政治体制改革的心声得到东风的回响。”读后感人至深。《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心声》一书,除“自序”外,共汇集了作者从1979年以来在公开和内部刊物上发表的以及在当时重要研讨会和座谈会上所作的发言和报告与答记者问共42篇,分为五编。即:第一编,政治体制改革总论;第二编,民主、法治与政治文明;第三编,关于共产党党内民主;第四编,关于人民民主;第五编,关于多党台作的党际民主。此书内容极其丰富,几乎涵盖了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问题,掌握的资料翔实,观点鲜明,论证精辟,严谨务实,给人以深刻地启示和沉思。可以说,这本书不愧是当今关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部力作,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可读性。第一,作者在第一编“政治体制改革总论”中,首先提出政治体制改革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明确指出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是正确处理集权和分权的关系,改革的热点、焦点、难点是过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具体提出了政治  相似文献   

7.
<正>高放老师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资深教授,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政治学家、社会主义学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学科泰斗级、大师级的人物。今年适逢高老师九十华诞,特撰贺文向高老师表示敬意。我1978年从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困退回京参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民大学高放教授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和政治学等众多领域都颇有建树,曾主编多部教材和辞书,出版了8本文集,被多部辞书称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学家"、"政治学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又被海外人士誉为"中国大陆杰出思想家",其研究成果常受到理论界众多人士关注.最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高放学术思想评论集>是第一本对高放教授学术思想进行评论的文集,也是首本对马克思主义领域内大师级人物的学术思想进行评论的文集,因此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9.
谢狱 《瞭望》1996,(24)
许杰先生是教授,可在我心目中,他是一位坚定的现实主义作家,一位从事文学评论工作颇有成就的学者。 说起来已是半个世纪以前的事:1943年初陈虞孙先生辞去他所兼任的浙江丽水版某报副刊《笔垒》主编职务,报社聘我接任。那时在外地做教授的许杰先生常在天台出版的《青年日报》副刊《语林》撰写短文,题作《鲁迅小说讲话》的万字长论,也刊载于该报。我读了以后,觉得能把鲁迅作品中的人物、情  相似文献   

10.
值此著名学者高放教授的八十华诞,读他的重要著作<政治学与政治体制改革>感受很深.其史证的研究方法、求真的学术风格、精研的治学精神寓于全书各篇文章之中.  相似文献   

11.
我曾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大学采访过儒·塞·马拉蒂教授——巴西一位有声望的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除了请他介绍巴西印第安人情况外,我还向他请教美洲古代文明起源问题。他说:“根据已有的考古发现,美洲印第安人来自亚洲,约在四万年前到达北美,很晚才到达巴西,约在一万二千年前。”  相似文献   

12.
本报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高放最近在上海同空军政治学院领导、教员和华东师大政教系研究生交谈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的一些问题时,着重讲了不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规律问题。高放教授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社会主义国家在前进中确实遇到了不少挫折,根本原因在于对不发达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的特殊规律认识不清楚。不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尤其要弄清四个主义间的关系,即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为我国读者所熟知的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今年4月上旬在瑞士去世了,享年86岁,这不能不说是世界文坛的一个损失。这位作家多才多艺,因此头衔众多,人致可以说他是位小说家,旅行作家,剧作家,文学及电影批评家,散文家和政论家。他的作品销售了几乎  相似文献   

14.
瞭望哨     
《瞭望》1985,(21)
幼儿园外的议论 北京 陈小平 某幼儿园实行改革以来,扩大了招收儿童的名额,不料却遭到了众多家长的非议。其原因是:提高了入托儿童的收费标准,但却降低了儿童饮食标准;幼教人员工作马虎、失职,体罚、训斥孩子的现象时有发生。最近,一位家长对我说,他的孩子过去活泼健康,现在却不愿去幼儿园了。我听后感到愕然。 当前,国家十分重视兴办集  相似文献   

15.
谈“比”     
记得有位名人说过:人生的快乐和痛苦是比出来的。细想想,这话颇有道理。有位盲人,性格开朗,生活愉快。有人问他:“作为盲人,你不感到痛苦吗?”他笑着回答:“我痛苦什么呢?和聋子相比,我能听见声音;和哑巴相比,我能说话;和下肢瘫痪的人相比,我能行  相似文献   

16.
读聂绀弩     
聂绀驽一九四五年初在重庆写过《伦理三见》,其一其二是对钱穆、冯友兰两位教授的辩驳,这里不去复述;其三则批评了重庆坐滑竿或轿子的老爷太太们,他说当碰到上面坐着的是十来岁的小少爷、小小姐的时候,“我对于这种儿童的父母的憎恶和鄙视的情绪,远过于看见那儿童的父母们自己坐的时候所有的。”  相似文献   

17.
雨鑫 《侨园》2013,(10):25-25
<正>我在美国遇见过这样一件事,我在大学的一个教授第一次到香港旅行,回来后他赞叹香港真是一个消费王国,但他和妻子在香港却只买了几件中式服装和一些很不起眼的小商品作为纪念。当时我很奇怪,就问他为什么不买亚洲人非常喜欢的金银首饰。他看了看我笑着说:"对我来说,金银首饰没有任何价值;而对我妻子来说,只有结婚戒指的价值最高。"听了他的话,更让我确定了这就是美国人典型的消费观念——务实。  相似文献   

18.
陈新 《侨园》2002,(2):38-39
高中时他与后来考入哈佛大学的美丽少女刘亦婷一道以文化小使者的身份出访美国,成为众多美国同龄人追捧的明星;考上托福到美国读书不久,他不仅成为了学校的英文写作指导和权威教授的助教,而且还分别在美国地方长官联合会及美国国会打工,且赢得一片赞誉;他甚至还受到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称赞,与美国地方长官联合会主席拉瑞·内克、民主党参议员拜伦·道根是忘年交。他就是欧鹏——一位看似普通,却又非同凡响的年轻人! 欧鹏1981年4月出生于成都无缝钢管厂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1992年9月,小学毕业的他从成都无缝钢管厂子弟学  相似文献   

19.
民主集中制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组织原则。但它究竟怎样形成,其实质是什么,理论界说法不一。高放同志的《民主集中制的由来和实质》和《无产阶级政党党内民主建设的历史经验》(以下简称《实质》和《经验》)提出,“民主制和集中制是水火不相容的”。“马克思主义建党的组织原则本来是民主制”。“马克思、恩格斯一直是主张民主制,反对集中制。民主集中制的实质和核心是民主制”。笔者对此有不同看法,愿与高放教授商榷并  相似文献   

20.
世界看中国     
《侨园》2011,(9):37
法新社:瑞典要求所有小学教汉语法新社斯德哥尔摩7月6日电:今天,瑞典教育大臣扬·比约克隆德说,今后10年内,瑞典所有小学都应当教授汉语课。他强调,此举对增强竞争力是必需的。他说:"我希望看到瑞典成为第一个在所有中小学都教授汉语课的欧洲国家。"他说:"并非每一个商人都说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