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随着大数据等新型技术的迅猛发展,"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应时代要求及教育需要逐渐生成,其概念内涵经由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数据化与大数据的思想政治教育化交织融合而逐渐明晰,形成了数据化、覆盖化以及混杂化的特征。"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数据共享"延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性,"数据画像"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性,"数据建模"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性。"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践应用,为实现好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承担起培育时代新人的教育重任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是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弱化的原因,得出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对策如下: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环境;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3.
《求知》2017,(11)
<正>读书需要起点,思想引领需要切入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要立足受教育者的迫切需要,找准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给侧"介入点",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黏合力",突出隐性德育作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渗透力"。荐读作为读书育人的载体,是解决"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碎片化阅读危机、提高深度阅读水平和独立思考能力的需要,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有效举措。天津外国语大学围绕"天外书单"项目,通过"新生书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6,(6)
如今,网络大数据时代已悄然而至,它正变革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工作模式和思维方式。网络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技术及效果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因此,揭示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及其带来的挑战,探索网络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新方向对于高校辅导员队伍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关系着祖国的未来,同时也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依据。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对策: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与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相结合;重视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提高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素质。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大数据时代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暴露出的问题,提出"智慧型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探究了智慧思政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针对智慧思政建设实行的路径提出国家层面、高校层面、辅导员层面、学生层面四个方面的建议,进行初步的智慧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尝试。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7,(12)
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关键,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指明了方向。文章探讨了"95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引领作用,提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95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新途径如下: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作用;发挥校园文化的文化育人功能;搭建实践平台,实现实践育人;加强网络新媒体阵地建设。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修养的主要方式之一,思政课教育的实效性从实践操作层面上,主要取决于思政课教师在课堂和课外如何有效运用与掌控自己的话语权对学生进行影响和引导。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与时俱进,通过增强理论话语权、改善教学话语权、拓宽传播话语权等实践路径,提升教师自身话语权,及时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巩固思政课在大学教育中的育人时效性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6,(1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的研究,不且必要而且可行。应从优化激励机制、创新方法机制和健全评估机制三个方面为"教辅联动"的建构和实施创造有力条件,继而营造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5,(24)
"大学工"教育观是一种从全局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总的看法和根本方法。育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作,必须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咨询服务工作有机地统一于学校整体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才能真正做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本文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例,探索构建"大学工"教育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5,(1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现实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引导功能弱化,思想功能弱化,德育功能弱化。为了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得到彻底有效的发挥,必须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学生内心,坚持三贴近的教育原则;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正高校二级学院党委副书记作为专职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同时,他们作为学院党委副书记,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线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是高校构建"三全育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3.
沈小丹  叶定剑  张逸阳 《学理论》2012,(25):221-222
自中央16号文件颁布以来,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年龄结构、视野与生活环境发生了一定的改变,给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为此,提出基于大学生志愿服务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强化志愿服务实践育人.  相似文献   

14.
白培虎 《学理论》2012,(30):199-200
高校学生公寓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社交的综合场所,是高校开展德育工作的"第二课堂",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学生公寓管理要秉承育人为本、与时俱进的理念,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强化内部管理,提高服务水平,积极发挥公寓管理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的职能,跟上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15.
翟少荣 《学理论》2013,(32):379-380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环境变化的需要,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完善。对策有:确立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理念;重视"双语"教学师资队伍的培养;把人文关怀的内容融入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7,(3)
大学生作为国家的宝贵资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前途命运。实践育人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是课堂教育的拓展和深化。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改革,切实提出有效的改革路径,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徐瑶  李朗 《学理论》2013,(15):386-387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利用呈现出"意见领袖"主导、向"用户时代"迈进、拟态环境特征显著等态势,并呈现普及性、日常性、便利性等特征。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利用研究,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能密切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关系,能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周臻 《学理论》2011,(23):233-234
高等学校开展军训教育活动,通过各种方式开展一系列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充分发挥大学生军训的全面育人功能,是高等学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军训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激发大学生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大学生集体主义情感;训练意志品质;增强大学生组织纪律性等,军训蕴藏着巨大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搞好军训,让军训为育人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高校军训组织者的重大责任。  相似文献   

19.
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全员育人应把高校、社会、家庭、大学生都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范畴,形成教育合力。这既是破解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现实要求,也是构建网络育人质量提升体系的必要途径。高校、社会、家庭和大学生应该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协调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育人格局,全面统筹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  相似文献   

20.
丁海丽  吕聪玲 《学理论》2015,(7):246-247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微时代"的到来。微时代如同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大学生迅捷地掌握各类信息、及时查找各种学习资料提供了最佳中介和途径;另一方面,它作为网络载体之一,对大学生思想和道德层面产生了负面影响。如何有效规避"微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并提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影响,成为本论文研究的主要论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