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使命。与之相适应的是,政府领导力的理念价值与实践路径亦要求随之而变。适应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任务,依循建构与演化相结合的政府领导力创新理路,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界面以及实、时、式、试四个维度出发,在坚持党的领导、领导干部主导、制度完善与人民主体相结合的进程中不断推进政府领导力创新。  相似文献   

2.
在乡村治理体系中,自治即基层群众自治,法治即依法治国,德治即以德治国。在实践中,三者形成了各自的发展逻辑:自治要求自治主体具备法治素养,需要国家配套完善法律制度,需要乡村社会发挥内生动力;法治一方面需要通过自治载体实施,另一方面需要德治配合致相得益彰;道德具有价值引领和支撑功能。三者具有不同的功能定位:自治是乡村治理体系的核心,法治是乡村治理体系的保障,德治是乡村治理体系的价值导向标和支撑器。三者有机结合,同向聚力乡村治理体系的完善,助推国家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是观察和研究社会治理的重要视角。在中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经历了单一主体管治、以政代社管理和政社互动治理三个阶段,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面对当前日益复杂的社会治理局面,只有正确把握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逻辑规律,才能准确定位基层社会治理主体的角色和责权,从而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促进良性互动,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思路与启示。  相似文献   

4.
社会治理的基础和工作重点在基层,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最为基础的组成部分。加强新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有利于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有利于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的整体水平;有利于增强基层社会自治能力,对实现新疆长治久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新疆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没有实现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话语体系转换;二是基层社会治理片面化;三是社会组织发育不健全,社会治理主体缺失;四是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不畅,效果不佳。要构建多元化的社会治理主体,承认社会的相对独立性,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推动形成社会治理主体平等关系;有机地把国家、社会、公民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维护新疆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5.
<正>开篇的话"农村治、天下兴。"乡村是国家的细胞,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三农"格局发生了变化,迫切需要一个现代化的农村基层治理体系与之相适应。农村基层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点,也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在深化农村改革中,我省各地就探索农村基层治理进  相似文献   

6.
一切的产生都源于一种真切的需要。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呼唤着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选择。这种道德选择应该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受社会经济性质所决定,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另一个是受社会经济形式所决定,必须  相似文献   

7.
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关系着国家治理全局。新形势下,基层社会治理中面临许多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转变治理理念。那就是需要寻找一种解决问题的中国之道,即协商民主,去实现内生性的政党与社会的互动,从而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相似文献   

8.
《实践》2014,(9)
<正>一、什么是政府治理体系政府治理体系从广义上讲,涉及到政府本身以及社会、市场三个主体,本质上是指政府如何有效地、合理地处理好与市场、社会在国家管理中的关系问题。它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前提,以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并有效发挥市场体制的自主作用为关键,以发展和完善社会自治组织、培育公民社会为重要补充。狭义上讲,政府治理体系更多是相对政府系统内部而言的,是指政府有效履行其职能所依托的一系列制度体  相似文献   

9.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参与直接关乎国家文化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也构成国家对乡村社会再整合的重要基石。然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参与面临式微的困境,即参与的主体趋于分化、参与的内容趋于私性化、参与的内涵趋于简单化。应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参与式微需要厘清文化参与的三个维度、重拾文化参与的民主价值、建构科学系统的公共文化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10.
国家安全是保障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面对日益复杂的安全环境,国家安全的系统工程要从多个维度协同发力,其中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是国家安全的社会基础。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政治保证作用,为自下而上的国家安全治理体系夯实方向指引、活力之基、稳定之源;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要着力突出人民群众的参与,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积累的宝贵经验,也是新时代社会治理坚持的基本方略;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要依靠专业社会组织的全过程嵌入,实现精细化治理;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其有助于及时发现安全风险点,提升社会治理效率。总的来看,新时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实现了讲求合作的“协同治理”、讲求高效的“敏捷治理”以及讲求覆盖全局的“整体性治理”。在“三治”合一中,社会治理共同体得以构建,也为国家安全夯实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1.
<正>一、社会组织肩负的使命随着国家治理体系理念的逐步完善、国家对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的调整,社会组织的数量逐渐增加,其历史使命也日渐清晰。社会组织应定位为实现社会协同的重要支撑、参与社会治理的主体之一、构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一环。在当前改革的推进过程中,社会组织发展完善、发挥积极作用以实现其使命和价值,是一个重要且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我国而言,当前面临着政府职能转变继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方式是简政放权,简政也好,放权也好,均需要有承  相似文献   

12.
党的二十大提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是有效承载体。在深刻理解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内涵基础上,立足乌鲁木齐市社区治理实践,从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以人人有责为基础,增强居民共同体意识;以人人尽责为抓手,培育社区治理多元主体;以人人享有为目标,聚力保民生聚民心等方面探索乌鲁木齐市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3.
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在社会治理中面临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治理体制尚待完善、治理方式落后、治理人才匮乏等问题,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对社会治理体制改革予以深化:应加强公共服务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构建全新治理模式;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打造公共安全体系,维护社会安定有序;培养专业人才队伍,为社会治理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4.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目标。社会治理共同体突出"人人",既强调全体社会成员都是治理主体,均有参与的责任与义务,又强调人人共享社会治理成果的价值理念,是刚性管理与柔性治理相统一的有机联合体。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规律深化与拓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需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重点从群众下单出题与党委政府接单办理、打破"体制内外"利益壁垒、营造良好治理软环境等方面着手,着力推进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5.
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是与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相对接的区域社会发展模式,是国家在推进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模式方面的重要探索。国家治理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维度。立足于历史经验、本土实践和社会事实,讨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路径,是在社会转型与社会发展新时期,不可回避的社会公众议题。在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中,在国家治理层面,充分引入市场和民众两个主体,实现治理体系多元化,对于完善现有国家治理体系具有较大现实意义,同时对于探索城镇化的中国道路以及社会科学研究中建立中国话语体系都有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确立国家现代治理体系、提升国家现代治理能力角度,讨论审计技术背后存在的政治功能,需要处理三大矛盾:一是审计机构定位为国家行政部门,却发挥着明显的宪法功能;二是审计机构作为比较"软"的行政部门,要发挥"硬"的行政功能;三是审计还是一种以行政权力发挥法治作用的权力。因此,国家审计部门定位为发挥宪法功能的行政部门,可谓是撬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杠杆,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直接动力,有必要大力提高审计部门的技术水平,促使审计部门成为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引导力量。多元治理体系中的多元治理主体,是对多元共治的一个主体支撑。但多元治理主体,必须处在一个相互制衡的状态,才能真正发挥出提高国家治理绩效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在国家审计的配套体系上,支撑起一个普通公民监督公共机构的空间、开辟一个有力的监督渠道。这些,当然是从审计政治角度的考量,审计的行政性、技术性考量,需要审计专业人士另外谋划。  相似文献   

17.
作为国家治理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治理,因内在运行机制不同而分别形成三个抽象的宏观主体系统:政府、市场和社会。推进国家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政府必须承担"元主体"责任。在国家文化治理体系当中,政府与党有着紧密联系,但也存在定位、分工和方式等诸多差异。政府对文化产品提供者具有保护其合法权益的义务,文化产品提供者又是政府市场规制的对象。文化领域第三部门可以有效弥补政府和市场的不足;在公益性文化服务领域,第三部门产生和活动的内在动机和公共精神充分地体现出社会本位理念;在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方面,第三部门更加贴近公众心理需求。政府文化宏观管理的终极目标是为实现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社会本位理念下,政府与公民的关系由原来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逐步转变为平等、协作、相互监督、相互推动的新型关系。  相似文献   

18.
胡承槐 《前线》2016,(2):27-29
正科学理解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命题,有两个大的互为观照、互为补充、互为支撑的视度,一是从概念的本性即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国家形态发展一般规律出发界定和把握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命题的本质涵义,二是从实践的角度即从我们党和人民所面临的现实问题、现实任务、奋斗目标出发去理解和把握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命题。  相似文献   

19.
国家治理现代化改革总目标的明确提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的重要标志。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质是实现制度现代化。制度现代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逐步完善和发展的过程。推动制度不断走向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是全面深化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现代化具有人民性、适应性、包容性、开放性、改革性等本质特征。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突出完成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推进政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改革、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三个方面改革任务。  相似文献   

20.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是国家治理体系要随社会的发展进步而不断改革调整、国家治理能力要随日益复杂的发展要求而不断优化提升,从而不断适应现代化建设和发展需要的过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民主政治进步、社会治理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为此,应从不断培育现代治理主体、更新治理理念、完善制度体系、创新治理方式等多方面着手,系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