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务服务已成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新引擎。政务服务质量高不高、企业群众满意度如何衡量,长期以来缺乏制度化保障。公共管理学界已经认识到,构建科学合理的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已提上日程。基于政务服务助力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宏大视角,本文探讨了现阶段我国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的政策意蕴,基于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阐释了政务服务“好差评”与服务型政府的理念映射,并从价值取向、评价机制、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四个维度勾勒出了其建构路径。本文研究既丰富和发展了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理论体系,亦有助于在实践中为加快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提供方法论借鉴。  相似文献   

2.
论“省管县”体制实施的困境与障碍及其消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省管县"业已成为我国地方政府体制改革的大势所趋。然而,现有的理论研究多以克服市管县体制的弊端作为出发点和视角,鲜有对"省管县"体制实施的障碍进行研究,因而缺乏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为了使我国的地方政府体制改革不再重蹈历史的覆辙,从而陷入"省管县——地(市)管县——省管县——地(市)管县"的怪圈循环,本文从心理层面、操作层面和体制层面等三个不同的视角对"省管县"体制实施的困境与障碍作出全面的梳理,并进而提出改革我国地方政府体制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20,(8)
新时代加强和创新农村社区治理是摆在当前的重要问题,农村社区治理的成效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当前农村社区存在集体力量薄弱,社区服务水平较低,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等问题。为此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在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村社区治理等方面进行路径探讨,以此推动农村社区治理的进一步发展,促进农村善治局面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精准扶贫,是在农村扶贫开发中实施精确识别、联动帮扶、分类管理、动态考核以及配套措施的减贫、治贫方式。它的形成,既受到国外扶贫开发模式的影响,也是国内扶贫开发的经验总结,更是回应当前扶贫困境的必要之举。湖北恩施龙凤镇的七项"到户到人"制度,便是基于当地实际的有益创新。恩施龙凤镇的扶贫实践启示我们:在精确识别基础上联动帮扶、对症下药,加强分类管理和动态考核,注重外联以实现内生转型,辅以组织队伍建设,才能实现精准扶贫的常态化。  相似文献   

5.
基于精准扶贫目标下的"第一书记"扶贫制度,使"第一书记"与"村支书"为代表的村干部形成了"国家治理"和"基层治理"的两股治理力量的交叉和融合。"双轨"合作扶贫可能会产生双方的不平等合作关系,产生外来资源的依赖性、项目制扶贫工作催生的形式主义和追求短期效益等问题;也可能会产生双方合作的分离甚至是不合作的关系,导致"双头政治"下的扶贫低效和信任危机。改善"双轨"合作需要在"精准扶贫"政策上进行完善:明确双方的职权分工与责任主体,并建立约束、监督和晋升激励机制、建立目标瞄准机制和扶贫长期化规划、改善扶贫资源依赖关系并提升基层治理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6.
7.
8.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具有内在统一性的、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应该而且必须有一个反映其本质属性与理论全貌的科学定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定义,它不仅必须且能够全面反映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即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涵、发展变化、研究对象、阶级属性和价值目标;而且必须且能够成为人们甄别一切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的或者自称为马克思主义的其真马克思主义还是伪马克思主义的标准与准绳。因此根据这一基本原则和要求,可以把马克思主义的定义表述为:"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由其追随者和信奉者不断发展和丰富的,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的,以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为研究对象的,以无产阶级解放和全人类解放为最终目标的完整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9.
建构政府问责制的困境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政府问责制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制度创新,是民主政治的必然。然而现实存在的一些困境阻碍了政府问责制的有效推行:传统的行政文化难以冲破、政府内部职能边界模糊、行政透明度不高、公民问责意识淡薄、对行政权力监督不力等。针对上述困境,本文试提出构建政府问责制的有效路径:加强行政文化建设,明确职责权限,提高行政透明度,增强公民的问责意识,加强权力监督,完善问责机制的立法等。  相似文献   

10.
吉鹏 《理论导刊》2023,(7):60-67
网络空间政治认同是在网络这一新的空间场域中,网民个人以及网络虚拟群体在政治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政治系统的政治认知、政治态度、政治情感和政治评价。网络空间的形成有力拓展了政治认同建构的空间维度,其特定的话语传播方式为价值认同生成提供了重要支撑,网络空间政治情感传递加速了政治认同的生成,多渠道网络政治参与拓宽了政治认同的建构路径。然而,网络空间政治认同建构也面临非主流意识形态渗透动摇政治认同根基、浅表性思维方式弱化网民理性政治认知、认同主体的圈层化加剧政治认同的分化、网络空间制度建设的滞后性影响政治认同的效果等多重困境。鉴于此,应增强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地位,提升网民的政治认知与道德素养,培育健康向上的网络空间政治文化,完善网络空间法规与制度建设,从而凝聚网络空间共同体意识,持续增强民众的向心力。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地方党组织监督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与国家昌盛。地方党组织监督的核心在于有效规约地方党组织的执政权力,防止滥用,确保执政科学、合理。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举世闻名的成就,但是,问题相伴而生。不少地方党员干部甚至少数地方党组织经不起利益的诱惑,贪污腐化、权力滥用令人担忧,加强对地方党组织的监督显得十分迫切。问题在于各政治主体与社会主体对地方党组织监督不尽完善、各有欠缺。因此,消解监督困境,有利于我们党的执政力提升与领导力完善。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党外干部队伍建设有了新的发展要求。有效化解当下党外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选用机制不健全、教育培训不给力、监督管理不到位、人才储备不充足等问题,必须抓住机制构建,综合施策,以大胆用人为导向,完善党外干部选任机制;以精心育人为导向,完善党外干部培养机制;以全面树人为导向,完善党外干部监管机制;以合理选人为导向,完善党外干部储备机制,打造满足新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党外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13.
精准扶贫是我国扶贫开发进入新阶段的重大战略,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内容。但是精准扶贫也面临着精准识别困难、农村干部队伍责任缺失等挑战,如何破解这些困境?本文从增加农村消费品有效供给,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减贫机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建立和完善考核机制、提高识别能力等方面进行路径建构,以期为精准扶贫提供助益。  相似文献   

14.
15.
农村基层干部"微腐败"主要是指少数农村基层干部利用体制赋予的极其微小的职权影响力为自己或他人牟取数额相对较小的利益的腐化堕落行为,其具有实现腐败的职权较小、腐败的程度较低、群众的被剥夺感高等特点。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干部"微腐败",后果不"微":它侵害贫困农民的切身利益,啃食贫困农民的获得感,诱发贫困农民对党的信任危机。导致农村基层干部"微腐败"的原因主要有:农村基层干部纪律意识淡薄,权力过分集中,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有效监督缺失。治理之道在于增强农村基层干部的纪律意识,完善农村基层干部管理制度,强化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执纪监督。治理农村基层干部"微腐败"不是为了惩治几个"微腐败"分子,其根本目的在于把精准扶贫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地实现和发展农民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16.
张洁云 《求知》2012,(2):11-13
重视学习、勤奋学习、善于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面对世界的新变化、形势的新发展,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各级党委要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对于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更好地肩负起执政党的历史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梦”凝聚着亿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景,彰显着对民族复兴的希望。但在开放性、共容性的全球化时代,新的“世界结构”生成与重构给予了实现“中国梦”十分丰富的时空场域。因此,重新审视和反思作为历史性条件的“世界结构”体系便成为解构和诠释“中国梦”价值意蕴与逻辑理路的基本前提。从“全球化”视野来看,复兴“中国梦”的基本前提是坚持“主权性中国”基础上的“主体性中国”建构;核心要件是加强党的自身能力建设;关键条件是推动“三个自信”的大众化;根本途径是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8.
精准扶贫是新时期我国扶贫工作的重要战略思想,开启了我国扶贫工作的新阶段。扶贫对象精准识别作为精准扶贫的前提和基础,对精准扶贫最终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在扶贫工作的实施过程中,扶贫对象精准识别面临着诸多挑战。文章通过探究扶贫对象精准化面临的实践困境,从技术、思想与制度层面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据此提出要从明确程序、改革标准、完善制度、加强监督等方面改进工作,进而使扶贫对象精准化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9.
陈曦  邴正 《理论探讨》2024,(1):103-110
伟大的党铸就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滋养伟大的党。在中国共产党百余年的征程中,不同阶段、不同岗位中涌现的英雄由共同的精神因素聚合成一个共和国英雄群体。这个英雄群体所书写的英雄事迹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所彰显的英雄精神是马克思主义英雄观中国化时代化的现实呈现,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精神以及中国共产党红色血脉的赓续与传承。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英雄精神对于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以及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新时代新征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必须坚定地传承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英雄精神,以数字赋能不断推进英雄宣传方式的智慧化重塑,以阵地加持逐步实现英雄教育方式的全方位变革,以顶层保障持续加强英雄精神制度体系的系统性建构,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精神支撑、注入持久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20.
"有限政府"的意蕴及其建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着力倡导的“服务型政府”与“有限政府”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有限政府”的价值取向就是“服务型政府”。善治视野下的“有限政府”,政府的权力、职能、规模以及行为方式等都应该依法受到规范,不能超越法定界限。正是基于对“有限政府”的这种理解,规范政府行为、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的根本出路在于构建“有限政府”。因此,重塑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培育健全的“第三部门”,推行公共服务市场化,理应成为我国构建“有限政府”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