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八月的晴隆,金风送爽,气候宜人。在二十四道拐和安南古城,人流如织,热闹非凡。2014年8月,大型电视连续剧二十四道拐》在晴隆圆满杀青。该部片子的成功拍摄,让晴隆平添了许多神秘感和诱惑力,二十四道拐景区、安南古城及其他外景拍摄点,让众多游客流连忘返。"峰回路转,翠华晴隆"——一个响亮的文化旅游品牌,即将传递出晴隆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时代强音。  相似文献   

2.
正8月12日,2019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晴隆分会场系列活动之致敬·中国-环中国自驾游集结赛(ACSC)晴隆站弯道王挑战赛在"抗战生命线"二十四道拐激情开赛。"沿着蜿蜒曲折的二十四道拐一路飞驰而上,不仅体验到弯道的惊险刺激,同时,也感受到晴隆人民在抗战时期不屈不挠的精神。"在历史的弯道中穿行,参加比赛的赛车手石晶热血澎湃。  相似文献   

3.
黄伦 《理论与当代》2016,(12):30-31
晴隆县按照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到晴隆县调研时提出“以大景区、国际化的理念加快二十四道拐建设,将晴隆县打造成贵州重要旅游目的地”的指示和贵州省省长孙志刚到晴隆调研时提出“要将二十四道拐遗址公园打造成老百姓增收致富的‘无烟工厂’”的要求,晴隆县实施大山地旅游战略行动,坚持“政府经营环境、企业经营市场、民众经营文化”的原则,围绕“车子一二十四道拐体育赛事”“羊子一晴隆模式”“茶籽一世界茶籽化石”三子把草做特、把路做长、把水做响,做到农业与旅游、旅游与产业互动融合、共生发展,通过以路为核、以特促旅、以旅脱贫,着力打造民族特色山地旅游高端品牌。  相似文献   

4.
正依托自身资源,贵州念好"山字经",书写"水文章",建设一批徒步、骑行、越野、滑翔、攀岩、漂流、野钓、露营等户外体育设施及山地休闲体育旅游小镇,推动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实现体育生态化、生态体育化,体育旅游化、旅游体育化。8月13日上午,2016雷山苗岭之晨国际徒步大会在雷山县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3600余名体育爱好者,徒步18公里雷公山,共同领略了贵州风光的独特魅力。近年来,贵阳国际拳击季、晴隆24道拐汽车自行车  相似文献   

5.
正这里有被誉为抗战生命线、史迪威公路形象标识的晴隆二十四道拐;这里有民族风情小镇阿妹戚托小镇和被盛赞为"东方踢踏舞"的彝族原生态舞蹈阿妹戚托;这里有世界唯一距今百万年以上的茶籽化石;这里有蔚蓝清澈的光照湖与天然草场三望坪;…………  相似文献   

6.
李旎  桂茂博 《当代贵州》2014,(25):56-57
正8月23日,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晴隆县开展了"越野e族"重走抗战生命线——晴隆24道拐、文艺汇演、晴隆盘县两地书画联展系列活动。活动吸引了众多媒体、百余名摄影爱好者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参与,成为宣传晴隆、宣传抗战生命线晴隆24道拐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7.
赛车     
正黔西南州地处云贵高原,尤其是晴隆县境内山高谷深,是举行爬坡赛等摩托车、汽车赛事的理想场所。近年来,晴隆县将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等优势资源有机结合,成功举办了中国首届史迪威公路晴隆二十四道拐汽车爬坡赛、跨界车王挑战赛暨赛车公益嘉年华等一系列重大文化体育赛事,初步  相似文献   

8.
正"磅礴数万里,为西南奇胜。"游阅过千山万水的徐霞客,把一生中最惊叹的诗句抒写在这绵延不绝的群山深处。万峰林,因此在天下风景中脱颖而出。以万峰林为首,在黔西南的奇山秀水中,能够轻易找到一大串"显赫"的名单:马岭河峡谷、双乳峰、万峰湖、二十四道拐、三岔河、奇香园、巴谷山、放马坪等,都能够给人带来丰富独特的山地旅游体验。  相似文献   

9.
二十四道拐     
正二十四道拐是一个地名,也是一段有二十四道弯的公路,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城南郊1公里处。它是抗战公路,也是"史迪威公路"的形象标识。此地古称"鸦关",雄、奇、险、峻,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从山脚至山顶的直线距离约350米,垂直高度约260米;在倾角约60度的斜坡上以"S"型顺山势而建,蜿蜒盘旋至关口,全程约4公里。二战时期,美国的援华物资经过滇缅公路到达昆明以后必须要经二十四道拐的滇黔线才能送到  相似文献   

10.
10月1O目至13日,2011年“史迪威公路”踌隆“24道拐”汽车爬坡赛和晴隆观赏石暨大广彩玉会展在晴隆顺利举行,两项活动作为第六届旅发大会系列话动的收官之作,为黔西南自治州承办的本届旅发大会划上完美句号,更好推动了旅游。文化和文体赛事的融台发展。  相似文献   

11.
《支部生活》2013,(1):52
在60多年前那段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里,有一条运输动脉,从印度经缅甸,到达当时中国的"陪都"重庆,将中国与世界反法西斯阵营连接起来,被誉为"抗战生命线"。位于贵州晴隆的"24道拐"公路就是这条运输动脉上的一个重要节点。  相似文献   

12.
国保档案     
《当代贵州》2012,(36):64-65
天蓝、地绿、水清、人和的中国金州——黔西南,不仅有秀美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还有丰富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如距今2.4亿年的“贵州龙”化石,出土“抚琴陶俑”、“铜车马”等国家精品文物的汉代交乐墓群,作为二战时期形象标识的晴隆“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等,无不充分展现了黔西南的历史变迁和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3.
正雄、奇、险、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晴隆"24道拐"始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全长4公里,直线距离约350米,垂直高度约250米,在倾角约60度的斜坡上以"S"型顺山势而建,蜿蜒盘旋24道弯后到达关口,是现存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区公路原貌的唯一路段。作为抗日战争中国援华军需物资运输的大通道,为抗日战争取得全面胜利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被誉为"中国抗战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14.
正贵州充分利用独特的山地资源优势及气候条件,全力推动冬季旅游发展,引领冬季旅游经济不断升温。随着全国旅游景区景点的不断开发、旅游产品的不断拓展、旅游观念的不断更新,冬季旅游热点不再是北方地区的"传统专利",在西南地区,同样也能够感受到浓浓的冬韵。近年来,贵州省瞄准冬季旅游市场,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培育了一批优质的冬季旅游产品,全力打造南方冬季旅游新目的地。丰富产品做大市场  相似文献   

15.
正野玉海山地旅游度假区位于水城县南部玉舍镇境内,由野鸡坪亚高原户外运动基地、玉舍国家森林公园和海坪彝族特色旅游度假小镇组成,形成"一核两翼"发展构架,规划总面积509平方公里,核心区68平方公里,概算总投资62亿元,景区定位为山地运动、休闲度假、生态探险和民俗体验,是贵州省委、省政府重点打造的100个旅游景区之一。  相似文献   

16.
正雄、奇、险、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晴隆"24道拐"始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全长4公里,直线距离约350米,垂直高度约250米,在倾角约60度的斜坡上以"S"型顺山势而建,蜿蜒盘旋24道弯后到达关口,是现存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区公路原貌的唯一路段。是抗日战争中,国际援华军需物资运输的大通道,为抗日战争取得全面胜利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被誉为"中国抗战的生命线"。2006年被国务院评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再次被国务院评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关岭自治县坚持全域旅游、生态旅游、山地特色旅游思维方式,按照"全域景区化、景区精品化、文旅一体化、业态多样化、营销数字化"的要求,打出一手旅游好牌。7月的关岭,关山滴翠,岭上欢歌。7月18日,以"关山岭秀·黔程安顺"为主题的第四届安顺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关岭自治县永宁镇冰雪小  相似文献   

18.
正老景区"颜值"没变,位置没变,通过深化旅游品牌建设、创新提升旅游产品供给,不断焕发新活力,助力全省旅游产业"井喷"发展。景点景区仍较依赖"门票经济",在配套设施、公共服务等优化提升上动力不足,特色休闲业态缺乏……在向观光休闲度假复合型旅游转变的当下,这些是贵州旅游业曾经"成长的烦恼"。近年来,随着全省"100个景区"建设大力推进,贵州旅游品牌建设与深化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提升旅游产品供给水平相结合,集中推出一批新景区、新项目,把景点变成景区、景区连成线路,助力旅游产业破浪前行。  相似文献   

19.
正一、山地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近几年来,六盘水开启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工业城市的生态旅游突破。尤其是于2013年8月成功举办"贵州省第八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后,围绕建设"大健康旅游目的地城市和国际标准旅游休闲度假城市"的目标,谋划全域旅游,推动一业振兴",无中生有"打造了一系列令人称奇叫好的景区景点,打造旅游发展升级版,寄希望于旅游,带动转型、推动跨越是六盘水市大力发展山地旅游,实现百姓富和生态美有机统一的生动实践。产业规模呈现  相似文献   

20.
正黔南州将旅游业作为先导产业来打造,以旅游"九大工程"为抓手,推动黔南旅游产业从高速增长向优质转变,以奋发赶超的姿态全力迈向优质旅游发展新时代。近年来,黔南州将旅游业作为先导产业来打造,以旅游"九大工程"为抓手,即着力系统地建立宣传和营销机制工程、改造提升一批重点旅游景区景点工程、谋划打造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工程、完善配套旅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