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要,必须改革传统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大力推进经济发达镇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其中,江苏在扩大和深化经济发达镇行政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改革的逻辑、改革的动力、改革的扩散、改革的战略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反思和探索。  相似文献   

2.
董娟 《理论与改革》2014,(3):188-192
基层治理是近年来学界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以中国期刊网篇名含"基层治理"的文献为考察对象,对基层治理的研究内容、研究视域、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等相关问题的具体分析,不难发现,当前我国的基层治理存在着研究内容严重倾斜、研究视域过于狭窄、研究方法过于单一、研究结论雷同重复等问题,因此,未来研究应着力完善内容、视域、方法的基础上,本文认为还应对基层治理中的行政分权、府际关系、地方自治等关乎当前基层治理中政治秩序的重要议题进行推敲、分析。  相似文献   

3.
中国式“监管国家”的问题与反思:以食品安全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监管国家的兴起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在中国,有限准入的市场理念使监管者将发证看作是监管的主要途径,同时,以大企业标准设立的过高准入标准下,监管者将大量精力投放于围堵无证生产经营活动,获得许可进入市场的厂商缺乏有效监管,再加上低端市场的广泛存在诱发厂商的机会主义行为,监管者陷入管不胜管、防不胜防的困局。破解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困局,不只是监管机构撤并的问题,更承载着政府与市场关系建构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4.
实体性思维方式因预设了过多的“本体论承诺”而存在着学术和现实的局限性和困境.基于此,布迪厄和吉登斯试图破解实体性思维方式所预设的二元对立,尝试以“关系主义方法论”实现对“实体性思维”的超越.辩证地看,“关系性思维”虽具有较强的阐释优势,但其尚不能实现对“实体性思维”的彻底超越.两种思维方式的辩证互补将为二元存在的关系阐释开启新的境遇.  相似文献   

5.
村庄自治制度认同研究必须基于制度逻辑、村庄外在条件和内生基础等要素考察之上,而非纯粹的理论预设和逻辑推演。以处于城镇化前沿的浙江省瑞安市的农村社区为考察对象,探索村民自治制度参与的现实驱动力、现代秩序生成和文化心理嬗变,以期把握我国村民自治制度认同的逻辑进路。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很多重大的食品安全事件都是新闻媒体在第一时间曝光的,新闻媒体在食品安全舆论监督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同时,不专业、不科学、采访不深入、报道不全面、渲染炒作甚至部分失实等一系列突出的媒体行为失范问题,形成了我国食品安全报道中一道独特的媒介景观——“新闻伤农”现象,这一现象不仅折射出了我国食品安全信息传播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食品安全对媒体责任和专业水准的新考验.因此,媒体应该深刻反省,从加强自身的职业规范做起,为彻底杜绝“新闻伤农”现象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7.
在充满不确定性、复杂性、差异性的基层,如何借助数字平台推进基层敏捷治理成为当下基层治理创新的重要命题。既有研究大多局限于宏观层面的理论阐述或微观层面的经验分析,对于中观层面的作用机制语焉不详。文章基于数字平台及敏捷治理的特性,建构了数字平台助推基层敏捷治理的机理框架,并结合“云享乌镇”数字平台的案例分析发现,数字平台在治理方式上,以链接机制促进主体互动和资源集约;在治理结构上,以融合机制持续性激励而实现主体利益包容;在治理过程上,以动员机制确保秩序与活力的统一。其中,前两者凸显了“接点聚合”逻辑,而后者则彰显了“稳态运作”逻辑。更有效、更合理地助推基层敏捷治理,仍需要强化数字平台合法性、增强数字平台在基层复杂场景应用中的人本价值、推行全时性的分布服务以及寻求高效透明的前置管理。  相似文献   

8.
长时间的"城乡分治,一国两策"使得城市和乡村成为中国公共治理及其学术研究的两个必然横截面。城市和乡村成为中国地方治理与公共管理实践的两个不同范本,但乡村治理远比城市社区治理多样而复杂,因而乡村治理的研究也更富有吸引力和挑战性。在分析乡村公共治理研究的学术演进的基础上,以1998至2008年间的CSSCI检索论文与主要论著为研究对象,多学科揭示乡村治理研究的基本论域、主要内容与发展趋势,从而展现十年来中国乡村公共治理研究的思维场域与学术景观。乡土中国的"学术井喷"成了最近十年来中国的学界盛景,反映出国家政策变迁过程中的学术张力以及问题意识、底层关怀和公共精神的弘扬,同时亦隐喻着地方治理中"乡村问题"的持续性逻辑。在新农村建设的政策语境下,中国乡村公共治理研究的学术盘点、理论推进与实践指导值得进一步诠释和深入。  相似文献   

9.
党内法规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制度,这意涵着党内法规不仅对政党治理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也深刻影响着国家治理效能。通过提高党内法规制度执行效力,实现政党治理与国家治理良性互动,是推动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转化的基本逻辑。在深入分析党内法规执行逻辑和问题症结的基础上,提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机制、强化党员干部的制度意识和规则意识、提高党内法规制度质量等路径,进而推动党内法规制度优势不断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0.
《行政论坛》2015,(5):58-63
"限购令"是现代社会发展到新阶段的一种社会治理手段,虽然其直接实据是城市交通堵塞与大气污染,但其隐喻的是实施"限购令"地区风险社会的到来。"限购令"作为一种治理手段,确实存在诸如"限购令"内在质的规定性与外在逻辑的一致性的差距,法律的有效性与伦理的正当性的阙如,现实性与效益性的欠佳等不足。职是之故,"限购令"肇致了其失灵与异化、政府公信力流失等一系列的后果。由此现代社会需要治理上的创新:思维方式随情势的变迁而创新,政府随语境的转换确立延展本质的服务理念与责任理念,不断地扩大民主、平等、积极参与等。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城乡及区域之间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以及劳动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碎片化和分散化日益成为阻碍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突出问题。基于"服务三角"模型框架设计的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完整结构,对于推动城乡及区域间公共服务均等化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郑家昊 《理论导刊》2012,(3):13-15,19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虽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均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社会转型时期的特质依然导致了各种治理缺陷和问题的出现,这对政府治理提出了严峻挑战。基于对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政府治理现状的省察,转型时期的政府治理必须在科学发展观、和谐发展理念和服务精神的指引下,正确处理好政府与社会、市场、公民之间的关系,建构和完善"中国特色的政府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政府管理模式下,"整体政府"理念正深刻的影响着我国的灾害管理实践。以整体性治理理论框架为视角,结合四川汶川县地质灾害治理的实践,总结提炼汶川县地质灾害防治的成功经验,以期实现灾害治理体系和机制的优化探索,推动我国灾害治理模式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4.
李毅华 《学理论》2013,(8):9-10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信息传播机制发生了颠覆性变革,加之公众权利意识的觉醒,公众"微监督"在社会监督体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随着微博时代的到来,公众微监督的"微"特征在微博平台中更是大放异彩。在公众微监督汹涌澎湃发展的同时,政府也顺势改变着自己的施政方式,将互联网当作了解民意、汇集民智的重要平台,可以说官员转变是公众"微监督"的胜利。  相似文献   

15.
博士论文是马克思第一部完整的、公开出版的哲学著作,是马克思思想成长历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文本,也标志着马克思哲学思想中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此前,或受限于文献的缺乏,或受制于解读模式的偏颇,马克思早期文本往往被认定为意义不大而不被重视,作为马克思学生生涯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博士论文自然也被冷落。为了从整体上全面把握和评价马克思学说,对马克思早期思想进行研究是必要的,博士论文作为承载马克思早期思想的重要文本,对其进行文本上的解读是重要的。在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仅对博士论文第一部分《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一般差别》的第一节"研究的对象"进行文本解读,并做简单述评。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3,(31)
关于诉讼活动中的证明对象,我国传统理论一直将其界定为案件事实。但这种解读却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人们对它容易产生理解上的混乱,使得证明对象的具体指向无法明确。而以事实信息理论为视角进行研究,将证明对象界定为待证事实,可明确描述诉讼证明活动的具体过程为"证据→事实信息→证据事实→待证事实→案件事实"。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区规模的扩张,临沂市的"城中村"治理问题日益凸显。临沂市在"城中村"治理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人民的居住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然而,"城中村"不仅仅是一种房屋形态,更是一种社会形态。"城中村"的治理是一个涉及户籍制度、土地利用制度、集体资产处理、村民自建住宅政策、投融资体制等多方面的复杂系统工程。借鉴总结已有的经验,临沂市在"城中村"治理问题上,要更注重"城中村"社会形态的改造,把加强"城中村"改造与城市社区建设相结合,促进"村民"向市民的转变。在治理时要注重民意,关注民生,坚持依法处理土地权属和改造集体经济组织形式。另外,要坚持"城中村"改造与保留城市历史相结合,注重城市历史记忆的开发,建设具有自己独特历史发展轨迹的文化名市。  相似文献   

18.
以"馒头国标"事件在我国引起的公众和媒体的热议为出发点,结合了政策学习和社会建构的理论,从政策学习的地方性即承认不同的行动者由于其不同的传统和利益对相同的政策学习范本有着不同的认知的角度,对我国传统食品行业通过标准化的形式进行食品安全规制的过程进行了分析。认为行动者对于标准的异质的地方性认知,导致了标准在形成之前、之中和之后所承载的社会功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而这种偏离也最终背离了实现保护消费者食品安全的初衷,在标准的执行中也注定面临着一定的困难。结合行动者产生地方性认知的背景,认为,社会对于标准的片面认同来源于通过规制获得资源的计划经济的遗毒,以及"超一流企业做标准"口号下标准相关知识匮乏的延伸;结合案例进一步反思了对于政策学习的地方性的"忽略",以及对于标准的社会功能的"夸大"所可能造成的危险。  相似文献   

19.
赵慧  刘君 《公共管理学报》2013,10(1):128-136,144
近年来",信息孤岛"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政府网站建设与发展、阻碍网络公共服务应用与完善的重要瓶颈之一。在梳理并整合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文章对政府网站"孤岛化"现象进行细分,提出并着眼于政府网站自身信息资源碎片化所导致的"内孤岛化"现象。基于信息构建理论,本研究建构了政府网站信息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行动研究和案例分析两种研究方法,对网站组织系统、网站标识系统、网站导航系统和网站搜索系统四方面进行评价和干预,旨在通过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网站资源管理系统,强化网站信息资源组织的逻辑关联性与定位准确性,提升网站交互界面的功能易用性和检索准确性,实现政府网站信息资源的"去孤岛化",强调以用户为中心的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理念。本研究创新之处在于:一是提出了政府网站信息资源的"内孤岛化"问题;二是基于"信息构建"理论设计了政府网站信息资源评价指标体系;三是运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对案例政府网站实施了"评价-干预-再评价"的研究,籍此呈现了所提出的"内孤岛化"问题以及解决该问题的可能路径,为提升政府网站公共服务的有效性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使普通民众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表达意见和愿望的话语权。"网络民意"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给党和政府科学化、民主化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但虚拟空间的"网络民意"失真问题,特别是"网络水军"遮蔽、搅浑甚至操纵"网络民意",极大地影响了正常的"网络民意"表达,引起广大网民的不满。有效治理"网络水军",防止"网络民意"失真,对于我们党和政府对各种不和谐因素做出准确的判断和迅速的反应,及时化解矛盾,增强社会整合功能,创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