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列宁对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最伟大贡献,在于他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帝国主义理论,并将这一科学理论付诸实践,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它不仅是马克思的科学巨著《资本论》基本原理的运用和发展,而且是《资本论》研究方法的系统把握和成功再现。但是,对于列宁在研究帝国主义理论时,究竟是不是全面地再现了马克思《资主论》的  相似文献   

2.
列宁关于世界革命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革命论的划时代发展。其基本理论观点及体系,形成于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到十月革命胜利的几年间,正是它成功地指导了十月革命的胜利。但十月革命胜利后到一九二○年的一段时间里,列宁在论述世界革命状况、预测革命前景、规定世界革命任务时,却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些失误,并对共产国际初期工作和各国革命产生了很大影响。列宁正是通过纠正这些问题,才使这一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所以实事求是地认识列宁这一时期关于世界革命的论述,对于全面认识这一理论的科学性,正确认识问题出现的原因以总结历史经验,对于开展共产国际历史研究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就指出:“对俄国来说,根据书本争论社会主义纲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深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天只能根据经验来谈论社会主义”。 (《列宁全集》第27卷,第480页)列宁在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历兔经验的基础上,在他逝世前写的最后几篇文章中,创造性地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对党、国家和社会主义前途的高度责任感列宁的最后几篇论文是在历史的重要转折时期写出的。十月革命以后,在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英勇的苏联红军和广大群众,经过三年浴血奋战,粉碎了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和白卫反革命的武装叛乱,取得了军事上的伟大胜利。但是,经过四年帝国主义战争和三  相似文献   

4.
王相如 《学理论》2012,(2):9-10
1 91 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科学社会主义由抽象理论应用于具体实践。列宁领导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拉开了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序幕。列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所积累的经验,对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运用马克思关于必然性与偶然性关系原理洞察俄国社会革命的必然性,利用革命发展中的偶然性,在帝国主义时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沙俄战败的有利时机之际,推翻沙皇专制政府,夺取二月革命胜利,之后又善于争取群众,利用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发生严重危机,巧于领导十月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处理好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是俄国革命胜利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列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俄国具体国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积极探索革命所面临的紧迫问题,提出帝国主义论、社会主义革命首先胜利论、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社会主义革命的战略策略和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建设的理论,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并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十月革命.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十月革命胜利的行动指南.纪念十月革命,就要继续坚持十月革命的精神、道路和基本制度,也要继续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贬低乃至否定列宁主义,不仅会割裂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体系,而且会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  相似文献   

7.
十月革命胜利后,由于帝国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和经济封锁,苏维埃俄国在国际上陷于孤立,在经济上濒临崩滞。为了捍卫新生的革命政权,苏俄人民在粉碎外国武装干涉的同时,展开了积极的外交活动。在外交斗争中苏俄政府以列宁的和平共处思想作为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通过发展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贸易联系,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对列宁对外开放思想的创新和发展中央党校理论部王小辉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十分强调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实行对外开放。在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同志的对外开放思想则是对列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对外开放是社会...  相似文献   

9.
列宁对执政党建设理论的主要贡献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赵云献十月革命胜利后,布尔什维克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执政的无产阶级政党。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党的建设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列宁为此进行了开创性的富有成效的探索,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一、执政党要...  相似文献   

10.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以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为指导,在俄国首创了社会主义人权制度,并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将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和实践推上了一个新的阶段,成为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的第二座里程碑.列宁人权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关于选举权和罢免权、受教育权、生存权和发展权、妇女儿童的权利、民族自决权等诸方面.列宁的人权理论虽然未能穷尽对社会主义人权理论的科学认识,但他提出的一系列观点和原则却极为深刻和前瞻.  相似文献   

11.
以往人们公认,列宁创立了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他在1915年提出的“一国胜利’学说,就包含了这个思想。近年来不少人对此提出异议,认为列宁的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形成于十月革命胜利之后。笔者认为,这种出新之说,仍值得研讨。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代世界工业强国之一的苏联,青少年犯罪问题也相当严重。本文就苏联青少年犯罪、青少年犯罪研究及其对策问题作一评述。一、历史与现状从历史的回顾中,我们清楚地看到,自十月革命至今的六十多年过程中,苏联青少年犯罪大致可分两个大的高峰阶段:1917年至1925年时期,即革命胜利后的最初年代;1958年至现在,即大致从赫鲁晓夫到勃列日涅夫时代。第一个大的高峰的出现,有着其明显的国际国内的历史原因,也是沙俄时代青少年犯罪的延续和发展。列宁称之为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沙皇俄国,政治上极为反动,对外侵略扩  相似文献   

13.
张国安 《理论探讨》2007,3(6):25-28
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它首创了公仆原则,即普选制与撤换制、低薪制、民主监督和群众利益等原则。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结合苏维埃政权建设的实际,从制度层面上对公仆原则进行了创新,提出了具有时代意蕴的公仆思想,丰富和发展了巴黎公社的公仆原则。  相似文献   

14.
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担负着组织和管理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教育的重大任务,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就必须建立一个新型的、高效率的国家机关,为此,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后用很大的精力探索苏维埃国家机关的建设问题。他于一九一八年十二月  相似文献   

15.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逐步形成了利用资本主义来建设社会主义的思路。列宁的这一思路主要包括要利用资本主义目的、利用资本主义的内容、利用资本主义的途径和利用资本主义的立场等。列宁利用资本主义的思路,对于我们在新形势下正确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1977年是十月革命胜利60周年,11月7日,苏联举行了隆重的纪念仪式,在声势浩大的群众游行队伍中,第一次出现了和列宁像制式、大小一模一样的勃列日涅夫肖像,站在列宁墓观礼台上的勃列日涅夫喜不自禁。  相似文献   

17.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革命胜利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既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在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中也没有具体答案可找,正如列宁说的,“这是一桩书本读不到的、历史上没有见过的新事业”(《列宁选集》第3卷第422页,以下只注卷数和页码)。列宁亲身经历了六年多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在这期间,列宁领导苏维埃人民在恢复经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寻找自己应该走的道路,取得了尽管是初步的但又是非常宝贵的经验。列  相似文献   

18.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探索出了一条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路.列宁关于落后国家的无产阶级率先夺权政权,利用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迂回过渡,建设和发展本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和观点,对于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列宁在他的名著《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科学论断: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腐朽的资本主义。从这个论断提出到现在已是68年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证明这个论断是正确的。它仍然是我们分析现代资本主义的思想武器。不过,历史发展也提供了许多新情况、新材料和新问题,这有待于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研究,并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列宁的理论。一、帝国主义是一个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0.
郭春生 《理论视野》2007,(11):31-33
十月革命是俄国无产阶级遭受暴力压迫而进行暴力反抗。列宁等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家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的理论,在二月革命后复杂的形势下,适时地选择和平与暴力的手段,最终以暴力形式获得革命胜利。他们没有一味地强调暴力手段,也没有滥施暴力,诟病十月革命的暴力形式是没有道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