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正让农民群众享受更优质的公路出行服务,使得通组路不仅成了一道美丽的景观,更成为百姓的致富路,持续助推乡村振兴。武陵深处的德江县荆角乡岩底村,因为通了公路而变得热闹起来。昔日村民们眼中的穷山恶水,如今游人如织,贫困村摇身一变成"神秘傩寨"旅游景点。通组硬化路的建设,让贞丰县北盘江镇的者颡村卢家高山组村民黄国兴笑容满面:"路直接修到家门口,种植的烤烟和食用菌再也不愁运输了,省了不少  相似文献   

2.
2月1日,世代居住在恶劣环境中的村民们移民县城,住上新房、安置新家、欢度新年,开始了崭新的生活。"我们上拉力寨有40户要生态移民到县城了,要不要来看看?"计埃小学校长的潘平龙打来电话,邀请笔者见证乡亲们移民县城的全过程。潘平龙所说的上拉力寨是距月亮山主峰最近的一个寨子,属于贵州省榕江县计划乡摆拉村,是这个省级一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63岁的周庆亮,是枣庄市峄城区经管局的一名退休干部,也是国家级核桃示范基地——寨山核桃产业园的创始人。自2007年退休创业以来,历经10多个春秋,和村民们共同克服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重重困难,历经了开山修路、打坝造田、引水上山、选培果木、试点种植、园区示范、集约发展、分片管理等阶段,共同见证了寨山核桃种植产业园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帮助乡亲们实现了"核桃致富梦"。  相似文献   

4.
正岜沙,苗语中意为"草木繁盛的地方"。在从江县丙妹镇岜沙,目所能及尽是郁郁葱葱的树林,清冽的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树香;公路边的大寨——也称老寨——是岜沙最古老的寨子,寨前寨后都是遮天蔽日的千年古树,风吹过时卷起松涛阵阵。黔东南的许多苗寨都有一片不得随意砍伐的"保寨林",而树在岜沙不单备受呵护,甚至还被崇拜和祭祀。这里的每棵树下都有一个岜沙人的灵魂,岜沙人寨子里有人出生时,家人为他的生命诞生种下一棵树,在人生长的过程中这棵树也渐渐长大。当他死去时,这棵陪伴他一起长大的树,砍下来成为他的棺材。在  相似文献   

5.
贵州平坝县马场乡关口寨是个人多地少、偏僻贫困、文化落后的村寨.村民不知做过多少次发财致富的梦.都被无情的现实打破了.一天,山寨农民张言雄从报纸上获得一条信息:具有贵州民族特色的芦笙舞和安顺地戏在外国很受欢迎.他心头一动,想到关口寨的男女老少人人都能歌舞等,如果把寨子开设成苗族风情旅游点,以具有民族特色的人文风光;吸引外国游人,一定能摆贫困.……很快他们根据外国游人的喜好,推出了芦笙  相似文献   

6.
<正>去哪儿寻找城市生活的精神资源?去南龙、去本寨,去高华、去麻鸟,去大南山吧!去大南山吃"最美年夜饭"年关将至,我们翻过银装素裹的金银山浪风丫口,来到了山腰里的毕节市七星关区大南山苗寨。这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古朴、习俗保存较好的传统村落,承载着川黔滇苗族方言标准音点,与世界70%以上苗族风俗同宗同源,因此被各界称为"世界苗源故乡"。此刻,芦笙、皮鼓、歌声、炮声,还有穿着盛装的苗家儿女们雀跃欢声,声声入耳,苗寨里一片欢腾。这是怎么了?村民组长再辉说,今天寨子里5个村民组杀了十几头肥猪,要举行祭祀先祖的"解簸  相似文献   

7.
<正>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泥凼镇的老寨村石漠化严重,属国家级一类贫困村。盘旋在山间的通村通组公路,是村民"一炮一炮炸出来的"。当地的土壤是"三跑土"——跑水、跑土、跑肥。多年来,村民们在仅有的耕地和山上的石头缝里栽种玉  相似文献   

8.
祥云县素称彩云之乡,站在一马平川的坝子里仰望天空,天空真的那么蓝,蓝得清彻纯净,朵朵白云悠悠飘过,渐渐堆积在坝子的尽头青山之上。我们走进一个叫下庄的村子,冬天的阳光暖暖地照在村民崭新的楼顶上,照在正在串着红辣椒、拣着南瓜子的村民们喜气洋洋的脸上。村里的老支书、全国劳模普发兴陪我们信步在像城市一样的街道上走着,一边向我们介绍,今年科技措施落实,烤烟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村里集镇建设上了一个台阶,第三产业发展很快,农民人均纯收入和村集体收入都有较大增长。为下庄操劳了快20年、头发花白的老支书微驼着背,微笑始终挂在脸上,不时和村民们打着招呼。  相似文献   

9.
正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拉长了徐健章夫妇在茶园忙碌的身影。"一天下来,采了6斤左右茶青,直接卖到村里的加工厂能收入300多元。"余庆县白泥镇春景村桥底组村民徐健章种植苦丁茶已有10余年,一年收入最多时能达到近10万元。"在桥底,家家都是茶农、人人都是采茶工。"桥底村民组组长杨光权说,寨子上户户种茶,多则十几亩,少则三五亩。  相似文献   

10.
正"把‘扶贫会’开到田间地头,把‘办公桌’搬到贫困户家。"2018年以来,极贫乡镇六盘水市水城县营盘乡决战脱贫攻坚进入新阶段,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和就业培训攻坚、"三变改革"助农增收,营盘乡的脱贫工作正在全方位推进。"这条小路最初是村里人用脚踩出来的,只够一个人通过,弯来绕去,桃子成熟的时候,背一篓桃子出去卖,回到家天都已经黑了。"说起营盘乡高峰村的红梁子寨,村民谢梦金说,那时候,喝水靠背、运货马驮、娃娃上学磨破脚。通组公路修建完工,村民们因为交通堵塞带来的苦日子随之结束。  相似文献   

11.
<正>初秋的花茂村,黔北民居分布乡间,层次分明,干净整洁;宛如玉带的白腊河穿村而过,清澈见底;油亮发黑的通村公路上,客车往来穿梭;旅游核心区的陶艺街,游客们熙熙攘攘……曾几何时,花茂村被称为"荒茅田",村民们"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相似文献   

12.
丹寨县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部。东接雷山县;南连三都水族自治县;西界都匀市;北邻凯里市。总面积940.095平方公里。有苗、汉、水、侗等民族。 丹寨,原名八寨,系苗语Yaf Vangl(押羊)的意译,意为8个寨子。因丹江与八寨二县合并,取两县名首尾二字而得名丹寨县。今县域在元代时置天坝长官司。明洪  相似文献   

13.
"如今,村集体经济壮大了,群众腰包鼓起来了,村班子凝聚力增强了。我们这里家家户户都种油橄榄,按照2009年的收成估算,收入30多万,人均在4000元以上。"陇南市武都区石门乡草坝子村党支部书记、村油橄榄协会会长李栓信高兴地说。近年来,草坝子村党支部积极探索创建"支部+协会"的经济发展模式,把党支部的政治优势与协会的经济优势结合起来,推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使之逐步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有效载体。草坝子村共有群众286户,是石门乡第一大村。以前村上群众主要种植  相似文献   

14.
正2019年,对张家口市桥东区周顶屯村来说,是收获的一年。周顶屯村依托村企联盟,改变原有种植模式,村民们靠投资分红和在蔬菜基地打工,不少家庭增收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给村民分完红,又用卖菜的收益给"五保户"发了补助,村里账上还多出近5万元。蔬菜种植的成功实践,让村民种植热情格外高涨。不少村民今年刚开春就到村委会打听今年种植安排,是继续照着去年的模式种植,还是选择新的种植品种,对村民来说,是尝试,也是挑战,村民心里都有点儿忐忑。"王书记  相似文献   

15.
<正>长顺县摆所镇热水村是一个偏远的少数民族村寨,由原来的热水、坝地、冗云三村合并而成,九成以上村民都是布依族。十年前,我们热水村因为山多地少,土壤贫瘠,是出了名的穷山沟,被村民们叫做"下三村"、"黑三角"。"好男上门上三村,有女不嫁下三村"成为当时我们村生活的最真实写照。2008年,我升任贵州移动长顺县分公司的营业厅经理,过上了"白领生活"这时,原乡党委书记万红梅  相似文献   

16.
王雪 《当代党员》2020,(1):16-17
☆"四好农村路"建设——截至2019年11月底,全市通组公路建成通达工程6833公里、通畅工程15675公里,解决了3460个村民小组通达、8356个村民小组通畅问题,全市通组公路通达率、通畅率分别达到96.34%、73.58%。普通干线公路实施7600公里改造任务。普通干线公路、"四好农村路"分别完成"三年行动计划"总目标任务的76%、75.78%。  相似文献   

17.
正早春的阳光暖洋洋地洒在大地,柳树已经抽出了嫩绿的枝条,记者来到赫章县辅处乡辅处社区罗戈组,只见坝子种满了早熟马铃薯,几名村民顶着太阳忙个不停。"人勤地有恩,土地变黄金,过了年我们就来地里干活了。"村民余万红一边挥着手里的锄头一边告诉记者,今年他种了3亩早熟马铃薯,4月份便可上市。"这个是错季马铃薯,价格贵着哩,预计每斤能卖两块钱。"  相似文献   

18.
边境线上党旗红——记瑞丽市顺哈村银井一组党支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翔 《支部生活》2009,(8):34-34
姐相乡顺哈村银井一组是瑞丽市一个风景秀丽的傣族村寨,著名的“一寨两国”景区和中缅边境71号界碑便位于寨子中央。多年来,两国边民在这条无形的国界线上来往穿梭,耕种劳作,通婚互市,繁衍生息。身处这一特殊的环境,银井一组党支部团结、带领全体党员和群众,积极发展生产,全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边境线上树立起了一面鲜红的旗帜。  相似文献   

19.
<正>我们高文村有2个自然寨4个村民小组,共有111户546人,是一个壮族聚居村。虽然村子拥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植被茂密,但过去一直是从江县穷得出了名的地方,群众生活十分贫苦。如何改变"捧着金碗讨饭吃"的现状?如何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2011年,我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后走寨串户,及时了解村民最迫切的需求,帮助干群换脑子、理路子、出点子。本着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尊重群众的意愿,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牵头村两委干部科学合理地编制了《高文村贫困农户产业扶贫发展规划》,确定了果树种植、生猪饲养和  相似文献   

20.
开阳马头寨     
史继忠 《当代贵州》2008,(17):56-56
禾丰乡马头寨坐落在底窝坝子西端的百花山上,清水河绕山而过,前面是一片千亩良田的坝子,山青水秀,环境优美,人道是“银水绕金盆”的好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