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近年来,太仓市积极推进农村劳务合作社发展,为农民就业增收开拓新的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劳务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使这一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在促进农民增收和服务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最近我们组成联合调查组,对全市农村劳务合作社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调查表明,发展农村劳务合作社,这是苏南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地区促进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和稳定就业的有力举措,是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有效途。  相似文献   

2.
“三变”改革是农村产权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近年来,张掖市甘州区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载体,盘活农村资源,增强发展活力,涌现出了长安镇前进村、党寨镇下寨村、上秦镇徐赵寨村等一批先进典型,走出了一条具有地域特色的兴村富民之路. 主要做法 推进资源变资产,盘活资源要素.致力于挖掘农村闲置资源资产,提升农村资源要素潜在价值,激活农村发展动力,围绕盘活农村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资源要素,采取存量折股、增量配股、土地入股等形式,积极推进集体资产入股,充分盘活集体农林场、荒滩等集体资源,引导农民以土地人股形式加入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推动农村资产股份化、土地股权化、资源资本化.  相似文献   

3.
定兴县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要求,加快推进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探索出一条党支部领办土地专业合作社“定兴模式”。截至目前,全县246个有耕地村已经全部成立土地专业合作社,总入社面积6.6万亩,进一步提高了农村集体经济收入水平,增强了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相似文献   

4.
将土地交给合作社,农民答应吗?入社后,农民收入提高了吗? “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依照这项原则,2010年5月,崇州市隆兴镇黎坝村十五组30户农户自愿以101.27亩土地承包经营权人股,成立杨柳土地股份合作社。到2013年5月,入社土地达506亩。2012年该社社员每亩平均分红1201元。2010年以来,崇州市运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引导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人股成立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份合作社,按照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经营模式,从事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经营,有效解决了农村现有劳动力与现代农业要求不相适应、农村耕地经营粗放的问题,加快了现代农村发展步伐,促进了农民增收,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安通 《当代贵州》2020,(12):24-25
实践证明,"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是符合贵州实际、行之有效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既发挥了龙头企业连接大市场的作用,又发挥了合作社组织农民、管理农民的优势,同时还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充分调动了企业、合作社、农民的积极性,有力推进了全省脱贫攻坚进程。  相似文献   

6.
目前导致中国农村社会不稳定的第一因素,还是土地问题。通过改革,国家应明确宣布:在土地确权的基础上,农民土地承包权永远不变,承包权可以转让,可以抵押,可以继承,也可以允许农民凭土地组织合作社。但土地的使用须符合国家的规划,例如农民不能随便把土地卖给房地产商来盖房子等。  相似文献   

7.
阮文彪 《学习论坛》2007,23(3):44-45
小岗村的土地经营制度变迁并没有动摇我国农业家庭承包经营这一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也不能说明公司农业或者“土地入股、合作社集中经营”的土地股份制经营就必然是中国未来农业的主体经营形式和体制组织形态。小岗村土地经营制度变迁给我们的启示是:只要是出于农民自愿和不侵犯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及不侵占基本农田,任何形式的土地经营方式和农业经营体制形式都可以尝试。  相似文献   

8.
土地制度是农村的根本制度,土地权益是农民的重要权益。最新一轮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对于保护农民土地权益、依法有序流转农村土地、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确权登记推进过程中,目前还面临诸多困境,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界定不清晰,农民针对"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公平诉求比较强烈,"离农"、"弃耕"农民的土地承包权退出乏力,登记管理遗留问题等。为此,应进一步厘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标准,创新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的实现形式,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救济制度,进而不断促进农村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大方县坚持目标不变、靶心不散、频道不换,探索出"一社两业"巩固摘帽后脱贫攻坚新做法、新思路,持续巩固脱贫攻坚良好态势。"一社"即大力推进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带动群众发展产业增收致富;"两业"即纵深推进产业革命和加强劳务就业扶贫,实现群众稳定脱贫。聚焦合作社带强,提升发展原动力。统筹推进七权同确,量化股份20万户7.08亿元入股村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支持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申报农业产业发展项目、扶贫资金项目95个4909万元,培养打造了凤山乡银川村、兴隆乡菱角村等一批示范点。  相似文献   

10.
2019年以来,平罗县抢抓全国农村改革试点县机遇,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农民自愿、坚持土地集体农民所有,大胆探索创新,完善体制机制,在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上打基础、在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上下功夫、在促进农民多元增收上增措施、在推进乡村振兴上见实效,统筹推进各项农村改革,不断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实践探索及初步成效开展农村各类产权确权,夯实农村改革基础。  相似文献   

11.
<正>按照中央部署要求,山东省东平县承担了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任务。近年来,东平县立足实际,主要围绕以土地股份合作为重点的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大胆探索实践,在确保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前提下,通过积极引导农民入社、农地入股,推动了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和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极大激发了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12.
王新  葛天慧 《前线》2009,(7):49-50
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激活农村土地资源是农村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来,平谷区认真贯彻中央和市委精神,积极探索以土地专业合作社的形式创新土地流转模式,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
抓好农村建设扶贫.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造张家界世界旅游精品发展目标的基础性工作。如何实现农村建设扶贫的科学发展,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尽快从根本上改变全市农村的整体面貌,有其自身规律可循,在具体工作中,应切实做好“加减乘除”四篇文章。  相似文献   

14.
上海浦东新区书院镇支部创建合作社,引导农民种植;支部领导合作社,帮助农民销售。他们找到了农村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结合点,推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进程,实现了农民的增收致富,推动了新农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5.
当前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矛盾很多 ,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土地使用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一些基层干部认为 ,一家一户传统的土地经营 ,不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不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不利于长期有效的投资 ,所以 ,随意改变土地承包关系 ,再加上一些地区在与农户签订土地使用承包合同上 ,操作不规范 ,群众意见很大 ,集体上访事件时有发生。这些都给农村工作造成不良影响。二、国家、集体和农户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矛盾。在农村 ,国家、集体、农户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实际上涉及到农民的权利和义…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大团镇自主经营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着总体经营规模较小、带头人引领作用不明显、合作社内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大团镇党委为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更好地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积极探索实践"支部+合作社+农户"党建新模式。通过"插管式"组建、"双向式"运作、"扇面式"服务,合作社党建不仅增强了合作社党组织的凝聚力,同时充分利用政策、资金帮扶等有利资源开展技术指导,帮助合作社建章立制、健全管理、完善机制,提高市场竞争力,解决农户实际困难,实现了农村党建、合作社发展和农民致富的共赢。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邯郸市峰峰矿区峰峰镇结合镇情实际,做实五篇文章,推进了乡村振兴战略落实。打造特色产业,做好产业振兴文章。峰峰镇围绕城郊型农业的特点,因村制宜,做好农字文章,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通过农民土地股份合作社、引进大公司实行产业化经营、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廖富洲 《学习论坛》2010,26(2):59-63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也存在着流转行为不规范、流转机制不完善、流转管理不到位、流转主体不明确、流转用途不合法、流转意愿不强烈等问题。稳步推进土地流转,必须加强引导,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强化规范管理,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规模经营主体,探索建立农村保障机制。要注意不可急躁冒进,始终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9.
正玉屏自治县通过整合碎片化土地、复垦荒地等举措,高效推进土地综合利用,扶持引导企业、合作社、大户流转土地,因地制宜发展油茶、黄桃、中药材、蔬菜等特色高效农业,让侗乡大地涌动绿色浪潮,改变了过去"土地盼产业"窘境,呈现出"产业等土地"的新景象。  相似文献   

20.
农民专业合作社"天然的益贫性"决定了其将成为农村扶贫开发的重要推动力量,其对提高贫困农户的组织化程度、优化扶贫资源配置、提升扶贫效益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合作社如何参与扶贫行动是当前需要重点探讨的问题。文章以QZB茶叶专业合作社为例,探索了合作社参与扶贫的三个重要问题:为什么参与扶贫行动,如何配置扶贫资源以及如何带动贫困农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