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要求"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贵州作为我国贫困面积最大且程度最深的省份,近年来扶贫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是扶贫开发面临的主要矛盾和深层次问题没有得到较好解决,因灾、因病、因学致贫返贫的情况时有发生。精准扶贫是基于对以往扶贫工作的反思,是指导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指针。一、精准扶贫模式提出的背景(一)以马克思贫困理论为理论  相似文献   

2.
<正>贵州要在扶贫开发方面深入探索,为全国闯出路子、做出样子。近日,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贵州调研,对贵州扶贫开发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希望贵州在深化精准扶贫、提高扶贫成效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使精准扶贫更加精准。贵州省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扶贫攻坚对于贵州意义非凡,扶贫工作始终是贵州发展的重中之重。在精准扶贫方面,贵州进行了许多富有成效的探索,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比如  相似文献   

3.
<正>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是贵州脱贫攻坚的重大战机。攻坚中之坚、啃硬中之硬,贵州作出了"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的宝贵探索。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是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繁重。贵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举全省之力、集全省之智向贫困发起"总攻",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发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打好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教育医疗保障等硬仗,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对20个极贫乡镇开展定点扶贫,攻坚中之  相似文献   

4.
<正>省委十届六次全会专题研究部署扶贫开发工作,充分体现了我省战胜贫困、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的坚定决心。面对在2020年全面完成扶贫攻坚的目标,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财政收入趋缓的条件下,必须要更加注重扶贫开发工作的针对性、聚焦性和有效性,更加注重将宝贵的扶贫资源用在刀刃上,实施精准扶贫模式,做到精准发力,才能真正使这些贫困人口消除绝对贫困进而同步到达小康。聚焦贫困人口科学分类施策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及其致贫原因,运用科学有效程序  相似文献   

5.
邓兆桃 《当代贵州》2016,(31):48-49
正正安县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切工作的统揽,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聚全县之能,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确保打赢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这场输不起的攻坚战。"十三五"时期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彻底解决全国目前尚未脱贫的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的贫困问题。为确保完成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随着中央扶贫工作会议、全省扶贫开发大会的召开,有了"四个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背景下教育精准扶贫面临的问题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帮扶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教育精准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一种模式,属于"造血式"扶贫,它能有效提升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是最有效、最直接的精准扶贫。在教育扶贫开发工作中,由于存在扶贫对象识别模糊、帮扶项目与贫困者需求脱节、帮扶措施缺乏针对性、扶贫资金指向不明、帮扶过程执行不力等问题,当下农村的教育扶贫成效不显著,扶贫效果不理想,乡村脱贫攻坚进程受阻,这将严重影响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目标的实现。通过转变教育扶贫理念,建立精准的教育扶贫对象识别机制,提升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精准实施扶贫项目,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扶贫的治理体系等,可充分发挥教育精准扶贫作用,帮助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理论与当代》2014,(12):17-18
正贵州是全国扶贫开发的主战场,贫穷与落后仍然是困扰全省各族干部群众的主要问题,尽管2013年全省减少贫困人口166万人,有6个县、172个乡镇实现"减贫摘帽",但农村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面貌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按照年人均纯收入2300元的国家扶贫标准,截至去年底,全省还有757万贫困人口,绝对贫困人口总数和贫困发生率都居全国之首。习近平同志强调,扶贫工作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抓住重点,提高精准性、有效性、持续性"。目前贵州省已  相似文献   

8.
正罗甸县农村信用合作社联社紧紧围绕大扶贫战略金融服务精准扶贫行动,积极探索"农信联区、精准扶贫"试点工作,形成"示范园区+公司+合作社+农信社+贫困户"的金融精准扶贫新模式。罗甸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国家级贫困县之一。2015年末,全县有贫困人口12.96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7%以上,贫困乡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正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关键在于精准。贵州"扶贫云"上线运行,实现了大数据对全省扶贫开发工作的精准管理、动态管理、科学管理,扶贫信息公开透明。贵州当前的发展形势,一方面依然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另一方面,依托生态优势,贵州在大数据领域走在了全国前列。对贵州而言,大扶贫是一场输不起的攻坚战,大数据是一场抢先机的突围战,必须协调发展、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逐步形成和完善。中央、自治区、自治州党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吹响了攻坚决胜的冲锋号。新疆和静县贫困人口占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贫困总人口的四分之一,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实现自治州提出的"提前三年全面完成脱贫任务"的既定目标,时间紧迫,任务艰巨。通过调研发现,和静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还存在脱贫攻坚职责履行不到位,贫困人口脱贫内生动力不足,精准帮扶落实不到位,医疗保障问题较为突出,脱贫攻坚政策掌握欠佳等问题。对此,需要健全体制机制,狠抓责任落实;处理好"三个关系",提升脱贫内生动力;强化脱贫措施,细化精准落实等,走出一条符合和静县实际的科学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建始县是革命老区县,是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重点扶贫县,贫困人口数量大、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脱贫任务重。为此,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精神,以精准扶贫统揽县域工作全局,扎实贯彻好省委、州委全会精神,全力实施"五五四四"精准扶贫战略。一、立军令状、绘作战图,计划用"五年时间"  相似文献   

12.
<正>贫困和落后是贵州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绊脚石",是当前全省面临的主要矛盾。面对现实困境,贵州以"滴水穿石"、"弱鸟先飞"的精神和"马上就办"的作风,上下同欲,坚定扶贫开发决战决胜信心,誓啃剩下的"硬骨头"。用发展思维抓扶贫。贵州转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产业化"四个轮子",跳出扶贫抓扶贫,因地制宜选择扶贫路径,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用精准理念谋扶贫。贵州实施"六个到村到户"和开展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着力解决"扶谁的贫"和"由谁扶贫"的问题,二者实现良性互动。用开放意识促扶贫。从31个中央单位定点扶  相似文献   

13.
<正>习近平总书记今年6月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时,就加大力度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的具体要求。这是在为新时期的扶贫工作画龙点睛。要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在"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级党委和政府确实应该落实好"四  相似文献   

14.
《实践》2017,(4)
<正>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更关键的是看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土右旗按照"四个切实""六个精准"的扶贫开发工作要求,全面落实"五个一批"扶贫攻坚举措,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的总目标,创新扶贫思路,精准脱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棵树拓宽精准扶贫路构树扶贫,许多人对此可能比较陌生。2015年,国务院将构树扶贫工程列入"精准扶贫十大工程",土右旗被国务院扶贫办确定为全国32个构树扶贫试  相似文献   

15.
<正>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国家精准扶贫战略的重要内容,对解决"一方水土不能养活一方人"地区的贫困问题发挥着关键性作用。黔西南州地处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是石漠化特困地区。截至2015年底,该州共有贫困人口43.23万,在其9县(市、新区)中,有7个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在贵州省4个同步小康最困难县中,仅在该州就有3个。"十三五"期间,贵州省确定黔西南州规划实施易地扶贫搬迁33850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38179人),接近该州总人口的1/10。搬迁规模大、贫困覆盖面广、自然村寨整体搬迁为主、城镇化  相似文献   

16.
蒙汉 《新湘评论》2014,(16):28-2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而如果农村贫困人口没有脱贫,就会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后腿,就谈不上分享现代化成果。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关键是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的指示精神,不断提升扶贫开发的精准化水平。贫困底子和扶贫对象要精准。溆浦作为国家扶贫攻坚试点县之一,扶贫任务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17.
<正>精准扶贫是四川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的主题。全会指出,推进扶贫开发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全会刚一结束,省委书记王东明即赴南充检查指导扶贫开发工作,他再次强调要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工作做得更实、做得更细。如何才能把省委提出的精准扶贫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如何才能把精准扶贫工作做实做细?笔者认为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逾7亿人摘掉了贫困帽子。但目前我国仍有7014万农村贫困人口,其中,四川有近500万农村贫困人口。如果把贫困比喻成疾病,那么现在的农村贫困人口就是病得最重、最难治愈的人群。重病需用猛  相似文献   

18.
<正>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提出:"到2020年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全省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任务,并同时要求实施扶持对象、扶贫项目、资金使用、扶贫措施、驻村帮扶、脱贫成效"六个精准"。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实现脱贫奔小康目标,务必要在"六个精准"上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第一,扶持对象精准,这是"六个精准"的基础和前提。当前,进一步做到扶持对象精准,就是要对扶贫对象实施精准化识别、针对性扶持、动态化管理,做到底数清、任务清、责任清。具体说要做好五个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到2020年农村人口全部脱贫。贵州是全国扶贫开发任务最为繁重的省份,是全国脱贫扶贫攻坚的主战场。经过持续不懈的努力,贵州在"十二五"时期减少贫困人口656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4.3%的基础上,2016年又减少贫困人口120.8万人,并对45.8万农村人口实施搬迁。然而,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由于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原因,贵州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农村  相似文献   

20.
精准扶贫:改“漫灌”为“滴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省委十届四次全会提出:"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对贫困地区和扶贫对象实行动态监测管理,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和扶贫目标。"实行精准扶贫,确保到村到户,这传递出我省扶贫开发方式创新转变的新思维、新思路,必将对我省扶贫开发产生深远的影响。怎么定义精准扶贫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合规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