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今年11月28日,印度联合阵线政府总理古杰拉尔向总统纳拉亚南辞职。12月4日,总统解散人民院,宣布提前于1998年二三月举行大选。古杰拉尔政府是印度1996年5—6月大选后成立的第三任政府,同前两任一样都很短命,这说明印度政坛权力之争十分激烈,不仅在下届大选之前,而且会延续到下个世纪,印度政局将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中。现将古杰拉尔政府辞职的有关背景材料叙述于后。 一、古杰拉尔政府下台的导火线是负责调查前总理拉·甘地遇刺的贾恩委员会抛出中期报告。1991年5月21日拉·甘地遇刺身亡后,印度成立了3个调查其死因的机构,一个叫特别调查组,1991年5月25日成立,由中央调查局领导,1992年5月提出最后报告,指控杀手为斯里兰卡“泰米尔虎”,并控告41人,除已逃亡或死亡的15人外,有26人受审,准备1997年底结案判刑。该调查组没有责难现为联合阵线14政党之一的德拉维达进步联盟或其成员。另一个叫维尔马委员会,由维尔马法官领导,1991年5月27日成立,1992年6月提出结论,认为在  相似文献   

2.
印度的政局危机:背景及其影响陈继东印度高达政府执政仅10个月即被迫辞职,其背景值得分析;古吉拉尔重组新政府使政局危机暂时平息,但仅7个月后又被迫下台,其影响极为深远,应予关注。一、印度政局的第一次危机1997年3月30日,印度国大党宣布撤消对高达政府...  相似文献   

3.
2008年6月10日印度宣布建立综合太空部(ISC),此举是继2007年2月宣布将成立太空司令部以来,印度太空军事化步伐向前迈出的又一大步。印度军事太空计划内容丰富,构想宏大,既有基础研发,也有机构组建,还有军事转型,并已形成一定的发展模式。但总体看,印度的太空计划还受到技术、资金、官僚作风等因素制约,前景并非一片坦途。  相似文献   

4.
1996年6月至1998年大选,是印度联合阵线政府执政时期。联合阵线政府执政时期不长,在国内发展方面建树不大,但在外交政策方面却提出了具有深远影响的主张,被称为“古杰拉尔主义”,这标志着印度外交思想和外交政策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本文拟就“古杰拉尔主义”这一印度的外交政策和思想及其印度外交的影响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古杰拉尔执政对印度政局的影响刘善国印度国大党在今年3月30日突然宣布撤销对高达领导的联合阵线政府的支持,在4月11日的议会信任投票中高达政府以292票反对,158票赞成,8票弃权而失败,高达被迫辞职。国大党在无望单独组阁的情况下决定再次支持联合阵线执...  相似文献   

6.
印度加快吸收外国直接投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印度加快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罗晓向1996年6月,印度联合阵线在其《最低共同纲领》中宣布,印度需要并有能力每年吸收至少10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对于印度来说,这将是一个大飞跃,因为在1995—1996财政年度,印实际吸收外国直接投资仅近20亿美元。而后...  相似文献   

7.
一、独立前的初创时期印度出现第一辆自行车是1890年。但是,直到处于英国统治后期的1938年,印度的自行车仍主要靠从英国进口。当时,少量的自行车也仅仅是供少数身居要职的政府官员享用。也正是这一年,印度向自行车的生产迈出了第一步:上半年在加尔各答成立印度自行车制造公司,制造部分自行车的零件。它是印度自行车工业的最早起点。下半年在孟买和巴特纳相继  相似文献   

8.
印度新总理古杰拉尔刘秀英4月20日,印度总统夏尔马正式任命新当选的联合阵线领导人因德尔·库马尔·古杰拉尔为印度新一届政府总理,并于22日获得人民院的信任投票,从而结束了印度政坛历时3周的危机。颇具教授风度的外交家老来得志的古杰拉尔1919年12月4日...  相似文献   

9.
独立后,印度历届政府根据国内国际的政治经济环境,制定和调整其经济发展战略。虽然这些经济发展战略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但重视农业、强调工业和基础设施发展、开发人力资源以及增加就业、消除贫困等都是各个时期经济政策中反复强调的目标。应当说,这些经济发展战略对促进印度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刚进入九十年代,印度就面临动荡不安的国内国际环境。在国内,由于政局不稳,加上持续多年的教派冲突,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内就走马灯似地更换了三届政府;在国外,西方  相似文献   

10.
印度考古局曾作为英属印度时期主管考古发掘、保护、修复以及碑铭学研究的一个行政机构,是今天印度考古局、巴基斯坦博物馆及考古部的前身。它的发展经历了四个历史时期:第一时期始于1784年孟加拉亚细亚学会成立,终于1861年北印度考古部的成立;第二时期从1861年亚历山大·坎宁汉担任北印度考古部考古总监开始,至1900年结束;第三时期始于1902年约翰·马歇尔接任考古局局长,至1944年结束——这一时期是印度考古局历史上最重要的时期,其制度之完善,发掘之规范,影响了以后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考古局的发展趋向;第四时期开始于1944年莫蒂默·惠勒担任考古局局长,至1947年巴基斯坦、印度相继宣布独立而结束。  相似文献   

11.
1991年6月拉奥政府成立后,立即着手进行经济改革,推出了一系列大胆的改革措施。是什么因素促使拉奥政府这样迅速地进行大胆的改革呢?主要有三个因素:第一,当时印度政府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特别是外汇储备只剩下10亿美元,仅够两周的进口使用;共欠外债720亿美元,相当印度国民生产总值的27%;在国际上的信用等级下降。要不是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91年1月中的紧急贷款,印度几乎会出现拒不履行还债义务的事情。第二,在过去40年里,印度的生产主要是为满足国内市场,这导致低效率和低生产率,人们日  相似文献   

12.
“印度制造”是印度莫迪政府的一项重要经济战略,目标是将印度打造成制造业大国,推动经济保持高速增长,让21世纪成为“印度世纪”.莫迪政府出台一系列举措,改善营商环境,吸引外资,鼓励创新创业.但受基础设施落后、劳动力质量不高、民主政治效率低下等多重因素制约,该战略落实步伐较为缓慢.“印度制造”已成为印度经济发展的重要风向标和晴雨表.  相似文献   

13.
2010年4月世界大事综述如下: 一、吉尔吉斯斯坦大规模骚乱后组建临时政府。6日,吉尔吉斯斯坦反政府骚乱席卷多个城市,吉政府随后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8日,反政府示威者占领总统府,反对派领导人、前外长萝扎·奥通巴耶娃宣布成立以她为总理的临时政府,并推出一系列政治改革计划。23日,奥通巴耶娃宣布将把现在的“总统制”改为议会制,几个月后举行议会选举。  相似文献   

14.
9月1日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在任职一周年前夕突然宣布辞职。9月1日经现任轮值主席国法国提议,欧盟27国领导人在布鲁塞尔召开特别峰会,讨论应对俄格冲突的具体方案。9月2日数千名政府支持者与反政府示威者在泰国首都曼谷爆发大规模流血冲突,泰总理沙马宣布曼谷地区进入紧急状态。  相似文献   

15.
印度联合政府政治浅析邱永辉90年代印度政坛的最大变化是,印度进入了联合政府时代,在1989年、1991年和1996年三次大选中,印度没有任何一个政党取得超过半数的席位。1998年2至3月,印度将举行中期选举,产生两年之中的第5任总理和人民院543位...  相似文献   

16.
今年5月12—13日,印度总理辛格率领庞大代表团访问阿富汗,宣布印度、阿富汗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辛格此访正值巴基斯坦因“基地”组织领导人拉登在其境内被击毙而面临空前国际压力、无力对印度在阿举动做出强硬反应之际,印度、巴基斯坦在阿富汗进入了新一轮博弈。  相似文献   

17.
独立后,印度注意发展海运事业,形成许多重要港口,也建立了一支庞大的海运船队。但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外贸易迅速扩大,印度港口设施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2014年莫迪政府上台以来,印度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加速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对外贸易发展。但是,印度港口设施的改善依然满足不了对外贸易迅速扩大的需要,因此,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印度仍应继续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8.
2004年5月20日印度大选笃定之际,国大党领导的联合进步联盟重新支配国家政治舞台,即开始确立新的发展道路。7月8日,国大党政府公布新预算,其政策重点是扶贫、农业和教育,放慢私有化进程。国际社会对预算显示的政策微调反应低调,但对印度的经济前景普遍乐观。从2002年12月到2004年9月,连续22个月,印度各项经济指标持续向好。  相似文献   

19.
1997年3月30日,印度国大党(英)撤消对联合阵线高达政府的支持。次日,国大党(英)临时主席凯斯里致函夏尔马总统,要求组织以他为首的政府。4月11日,高达政府在人民院信任投票中失败,被迫下台,总统任命高达出任看守政府总理。20日,联合阵线选出新领袖因德尔·库马尔·古杰拉尔。21日,古杰拉尔宣誓就任总理,次日获得人民院信任投票。印度政坛一场延续3周的统治危机宣告结束。  相似文献   

20.
考虑到印度在南亚地区占据的核心地缘位置以及美国“印太战略”的潜在影响,印度综合国力的发展动态将对亚洲甚至世界的力量平衡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故本文基于实际-认知分析框架,关注印度自1947年独立以来在经济、军事、人力资源、科技信息等多方面的实际国力和他国对其国力强度的认知判断,认为印度综合国力的发展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建国前中期(1947—1990年),表现为“国微言轻”,即印度实际国力不足且国际影响力较低;第二阶段是经济自由化改革后(1991—2013年)时期,表现为“外强中干”,即印度实际国力相比之前有了进步,但国际话语权并未有显著提升;第三阶段是莫迪政府时代(2014年至今),表现为“国富民强”,即印度的实际国力与认知国力相比以往均产生了实质性飞跃,向着世界前列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