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我们学习和借鉴西方市场经济的理论和政策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对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给予关注,并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但其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误解和不适当的态度,妨碍着我们正确对待新自由主义思潮.我们要区分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中的合理因素和谬误成分,区分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所涉及的利益和立场在不同时间、不同范围、不同对象上的差异,区分理论界与政策决策当局认识的异同、学术界认识与"华盛顿共识"的异同,区分新经济自由主义的国内政策和国外政策的异同,注意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与国家干预主义和保护主义经济政策的交替、转换和灵活运用.发展中国家学习和借鉴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必须注意:要将市场化与市场自由化、全面市场化区分开,将对外开放与对外全面自由开放区分开,将市场化、产权改革与全面私有化区分开,将市场化与快速市场化和快速自由化区分开.  相似文献   

2.
西方主要国家的资本主义迄今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 ,分别对应自由市场经济、现代 (社会 )市场经济与已现端倪的国际 (性 )市场经济。同时 ,西方的国家经济职能理论也相应地分为从理性主义国家职能 (说 )到乐观主义国家职能 (说 )再到怀疑主义国家职能 (说 )的三步更替。本文认为 ,伴随着市场经济与现代西方国家经济职能理论的同步演变 ,现代意义上的经济法才得以在西方的国家经济职能实践中产生与发展———产生于理性主义国家职能 (理论 )转变为乐观主义国家职能 (理论 ) ,发展于乐观主义国家职能 (理论 )向怀疑主义国家职能 (理论 )的更置。并进一步阐明从怀疑主义国家职能说到当代新经济自由主义理论的演变并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趋国际化 ,推动经济法得以进一步发展并渐趋成熟。  相似文献   

3.
经济法学基本理论研究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法学界在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上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混乱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对中国经济法现象缺乏独立的思考,对中国国情和中国经济法的基本任务认识模糊,理论建构与时代发展严重脱节.中国经济法不是成熟市场经济的产物,而是伴随着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在建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部门法律.中国经济法的主要任务或功能不是调整"市场失灵",而是为了推动竞争性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不是为了强化国家干预经济的职能,而是要用法律手段规范和制约政府行为;不是以公共利益否定私人利益或以私人利益否定公共利益,而是要与民法、行政法等部门法一起形成良性互动机制和市场法治秩序,最终切实保障市场主体的正当权益不受非法侵害.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末逐渐兴起的新自由主义改革浪潮,其背后有一整套看似逻辑周延的新自由主义理论作支持,主张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实现经济自由化、私有化和市场化。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常常以各种国际援助附加条件形式强迫发展中国家接受这些改革主张,这给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金融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本文试图在对新自由主义理论本身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分析如何抵制其对我国金融安全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作为哈耶克自由主义理论中核心概念的"自生自发秩序",它对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曾经起过推波助澜的作用,本文对其内涵、优势、弊端一一作出阐述,并指出其对今天正在大力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民主法治建设和市民社会建设的中国来说,无疑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由于新自由主义理论的勃兴和市场机制的内在张力,国际社会步入了国际化市场经济阶段。国际化市场经济要求国际社会建立国际竞争机制解决国际市场失灵。在"洛克式"的国际体系下,借助全球治理理论建立一个多层次的国际竞争治理网络模式是国际社会现实的选择。多层次的国际竞争治理网络模式可以借鉴经济学的联邦财政理论和体制竞争理论确定各个层次的管辖权划分。  相似文献   

7.
西方社会从自由市场经济到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根据我国实践并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本文从市场经济的基本制度和政治分权制度两方面对限制国家干预经济的权力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8.
高世辑  秦海 《法人》2004,(6):119-119
相对于西方的国家监管模式来说,中国市场经济的国家监管本土化色彩较强,即在政府有序退出的同时,尽快建立通过政府监管矫正市场失灵的机制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假冒伪劣现象以各种形式贯通商品生产和流通的各个环节,而且越来越猖獗,逐步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颗毒瘤。但是本文认为,假冒伪劣并不是与市场经济相伴而生的,当然也不是的它的衍生物。市场经济作为一种有效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经济体制同时,也不能忽略它自身也有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因此,我们必须刻不容缓的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法律对于假冒伪劣的规制。  相似文献   

10.
加拿大贸易救济法中关于"市场经济地位"的规定主要体现在<加拿大特别进口措施法>的Sction 20中.加拿大当前立法和实践中均无国家整体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地位的概念,也未界定过一国是否为市场经济国家,或在国家层面界定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文章通过对Section 20 调查制度的研究,力图澄清对加拿大贸易救济法中关于"市场经...  相似文献   

11.
论行政监管权与法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监管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十几年间,监管效果并不理想,市场经济和现代监管制度尚未完全建立,监管权力失灵已经开始显现,这种消极现象不可能通过市场经济自身的力量消除,必须遵循法治原则,通过法律对行政权力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深化,社会伦理道德必将随之产生变化。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主体,经济组织或企业必须重新审视自身在整个社会秩序中的位置,遵循社会准则和经济原则。  相似文献   

13.
张昕宇 《政法学刊》2007,24(3):121-124
2007年3月30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原产于中国的铜版纸适用反补贴法,继加拿大之后又一次突破了“反补贴不适用于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定论。文章从有关国际法和国内法规范入手,着重探讨了国外对华适用反补贴的理论依据,指出在我国对外贸易顺差持续走高的条件下,国际对华反补贴已呈风雨欲来之势,寻求应对之策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4.
在网络经济条件下,相关市场的界定要全面考虑产品、地域和时间三个维度。网络效应使得市场对价格的敏感度降低,导致传统SSNIP测试法失效,而应用产品性能测试法和盈利模式测试法能更有效地界定相关产品市场。双边市场特征要求把网络平台两端的市场视为一个整体进行相关市场的测度。网络的普遍存在和全球可达性使得相关地域市场极为广阔,但也因网络接入和网络内容服务的不同性质使其呈现出相异的边界。时间成为网络经济中需要普遍考虑的维度,坚持长远发展原则和可预期范围内原则,结合网络产品的生命周期和知识产权保护期限,最终对相关时间市场的范围作出合理的界定。  相似文献   

15.
秦国荣 《行政与法》2014,(1):101-108
中国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与西方国家有着截然不同的历史起点和内在要求,其历史起点在于我国变革计划经济模式基础上开始的市场经济体制建构,其发展的两条主线为,在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建构中不断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最终建成法治政府和法治化市场经济;在后发式“变法型”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体制转型与法律进步相互促进,在社会关系变迁中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经济法理论及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6.
Common law traditionally contains the formal rationality of commercial law. According to common law tradition, there is no possibility of preventing commercial law from being formalized. Formalization of commercial law in common law system is an institutional demand of market economy and is jointly promoted by the legal tradition of common law countries. The commercial law in the two legal systems indicates that the commercial law is made depending on the market economy and the form of commercial law is restricted by legal tradition. The formalization and assimilation of commercial law are an internal need as well as an inevitable trend in the cours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7.
论美国的市场经济模式与宏观调控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是西方发达国家中混合经济体制的代表。美国市场经济模式的主要特性在于不采用计划等直接手段调控经济 ,而主要依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间接调控。这种模式的形成有其历史根源 ,并深刻地影响着美国宏观调控法的体系和内容。美国的市场经济模式与宏观调控法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并体现出一种规律性 ,对完善我国的宏观调控立法不无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市场失灵与中国经济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河顺 《行政与法》2005,3(12):98-99
市场失灵假设是研究经济法产生、调整对象、体系等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前提。中国的市场失灵问题必须结合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这个过渡期的大的现实背景来理解,以西方经济学的市场失灵假设为基础来构建中国经济法并不完全适合。中国经济法必须立足于转轨时期的现实国情,才能走出一条务实之路。  相似文献   

19.
强化诚信意识 确保我国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市场经济是建立在遵守承诺的契约基础上的经济,诚信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我国的诚信缺失给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因此,必须在全社会强化诚信意识,使我国的市场经济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