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兴国 《传承》2010,(3):14-15
西安事变爆发后,在主力红军军事部署重大调整的背景下,配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这一时期红西路军的军事战略方针。在重要的历史转折关头,中央从全局出发,要求西路军东返,以配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应该说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2.
高兴国 《传承》2010,(27):16-18
从一个新的视角来审视西路军战略方针演变的历史经验教训,论述制定和实施战略方针必须遵循知己知彼的原则,必须体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目的,必须正确判断和预见战争的不确定性,必须准确把握和充分调动战争的精神因素。  相似文献   

3.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在国共和谈局面出现的背景下,河东主力红军的局势日趋好转.此时,西路军奉命继续西进,在临泽、高台地区重建根据地.红五军高台失利后,西路军面临更加恶化的局势.中央为西路军提出了便利击敌、保存实力的行动方针.红西路军在实施这一战略方针时,有得也有先.  相似文献   

4.
高兴国 《传承》2010,(6):6-7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在国共和谈局面出现的背景下,河东主力红军的局势日趋好转。此时,西路军奉命继续西进,在临泽、高台地区重建根据地。红五军高台失利后,西路军面临更加恶化的局势。中央为西路军提出了便利击敌、保存实力的行动方针。红西路军在实施这一战略方针时,有得也有失。  相似文献   

5.
高兴国 《传承》2008,(2):8-11
1936年10月25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红三十军、红九军、红五军和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奉军委命令组成西路军,进军河西走廊,执行打通"国际通道"的重大军事任务。本文主要通过阐述宁夏战役计划形成的背景、经过和红四方面军一部奉命渡河实施宁夏战役的情况,分析宁夏战役搁置给渡河部队在地理分割、独自应对困难、失去后方依托等方面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1936年10月25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红三十军、红九军、红五军和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奉军委命令组成西路军,进军河西走廊,执行打通"国际通道"的重大军事任务.本文主要通过阐述宁夏战役计划形成的背景、经过和红四方面军一部奉命渡河实施宁夏战役的情况,分析宁夏战役搁置给渡河部队在地理分割、独自应对困难、失去后方依托等方面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黄生秀 《前沿》2013,(17):196-198
毛泽东自始至终关心和关注着西路军,在西路军失败之前领导党中央对西路军展开了政治营救和军事营救,在西路军失败之后,又领导中央对西路军被俘红军指战员展开了各种形式的营救。文章对毛泽东的这些营救活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打通共产国际路线"从口号变为实际是1935年11月张浩(林育英)回陕北之后的事.张浩向党中央传达了斯大林的指示:不反对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北方(外蒙方向)和西北(新疆方向)靠近苏联.随后中国红军的渡河和西路军的组成就是这一指示的结果.如果苏联、斯大林不更改这一指示的话,尽管通过甘、凉、肃道路艰辛,困难重重,但到达新疆、接通苏联,取得援助还是可行的.然而西路军西进之中却得到了这样的指示: "远方来电正讨论帮助你们,但坚决反对退入新疆."可见,中共中央及中央军委之所以要组织西路军西进是因为要打通苏联,是因为有苏联、斯大林的许诺,要给接近苏联的红军以军用和其他物资的援助.西路军长时间呆在河西走廊、不进不退、不接近苏联的一个很重要原因仍然是苏联、斯大林的指示,即坚决反对西路军退入新疆.这种出尔反尔的指示是导致西路军失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陈永清 《前沿》2013,(16):146-149
西路军军政委员会第一次向中央提出请求军事援助是1937年1月4日,此时,西路军尚有万余人。而中央组建援西军是1937年2月27日,出发是3月5日,此时,西路军不足四千人,已经基本失败。从提出到实施军事援助已经过了三个月。文章分析了中央为什么迟迟没有军事援助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1936年10月下旬至1937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在征战河西走廊期间,根据党中央"打通国际路线"和"建立河西革命根据地"等指示,始终把建立"地方苏维埃政权"作为一个重要任务。因此,从奉命西渡黄河到最后西征失利,红西路军先后在甘肃永昌、山丹、临泽、高台等4县建立了苏维埃政府,并建立了相应的各区、乡、村基层苏维埃政权。红西路军在河西地区积极开展建政工作及取得的成效,为西路军战略任务的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今年春节前,笔者拜访了回河北省大厂县探亲的西安著名回族学者冯福宽老先生。冯先生向我讲述了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马德涵。说的是1937年初马德涵遵照周恩来的指示,利用自己的特殊人际关系,在我党营救红军西路军被俘将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蓝蔚锽 《传承》2013,(6):22-23
1936年11月,红西路军进驻甘肃省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的永昌县,在此驻扎的40余天,建立了西渡黄河以来的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为西路军西进做了大量工作。当时负责在永昌县建立苏维埃政权的"黄部长"究竟为何人,目前一些材料和回忆录的说法不一。笔者经考证,初步判断"黄部长"为黄继勇同志。  相似文献   

14.
皖南事变发生后,由于中共采取了"政治攻势、军事守势"的策略,使蒋介石陷入了舆论的强烈谴责之中,在政治上陷入了空前被动的局面;而中国共产党则取得了国共关系的主动权,日益成为坚持团结抗战的决定因素和领导力量。从对事变前后中共中央若干文件的分析与思考,可看出中共在事变前后所实施的正确策略和对形势的充分估计,是实现国共关系主动权转换的直接与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5.
袁成亮 《长白学刊》2008,(6):110-112
1936年6月,张学良向中共提出入党申请。中共考虑到“逼蒋抗日”策略方针的落实,考虑到争取整个东北军的计划,考虑到张学良的个人安危,故没有批准张学良的申请,但同时作出了“拟将来许其入党”的决定。尽管这一决定没有得到共产国际的认可,却使张学良增加了对中共的信任,产生了某种归宿感,为其最终发动西安事变提供了心理支持。  相似文献   

16.
程昭星 《新东方》2010,(5):63-67
发生在沈阳的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整整69年。在半个多世纪里,世界上,尤其是中日两国都发生了巨大的、深刻的变化。但中国人民是不会忘记历史的,特别是更不会忘记“九一八”事变这段创痛深刻的历史。历史是一面镜子,抗战的历史一直是中国人民生动丰富而又刻骨铭心的爱国主义教材,今天我们研究这段历史,对于借鉴既往,教育后人,  相似文献   

17.
徐徐  徐祝林 《前沿》2011,(22):152-154
西安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以文化为导向开发旅游地产的优势明显。通过对西安旅游地产文化导向型开发条件的分析,提出结合资源优势、打破僵化模式,从文化价值、文化风格、文化消费等方面制定科学的开发策略,从而实现西安由观光型城市向休闲型城市转型。  相似文献   

18.
在西安事变中,国民政府内部分化为“主战派”与“主和派”,但两派的分歧主要停留于事变应对方式不同意见的层面。为了维护其共同利益,“主战派”与“主和派”进行了实质上的互动合作。“主战派”、“主和派”的协作与南京政府战和两面手法的配合运用,对西安“三位一体”局面构成了较大压力,成为张、杨妥协放蒋和事变最终和平解决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巡抚的军事职权是督抚制度的重要内容,因缺乏专门研究,一直模糊不清。明清时期巡抚军事职权有其独特内容,因地区差异和形势变化发生不断的演变。  相似文献   

20.
韩伟 《传承》2015,(2):22-23
延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并用"延安作风"打败了"西安作风",最终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延安作风也并没有过时。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针对当前存在的党内脱离群众的问题,继续坚持和弘扬党的群众路线,开展党内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