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特朗普政府以来,美国以中国为假想敌、不断调整在亚太的军事部署,安全战略态势从离岸平衡转向中心主导,军事基地布局从一线拒止向二线打击延伸,军事同盟结构由权威等级向利益扁平化发展,总体军事基调愈益锐化,呈现出霸权转型之势。美国亚太军事霸权转型大体遵循以权势霸权弥补制度霸权失效、借力同盟增加权力安全距离的思路,最终目的在于霸权护持。然而,美国亚太军事霸权转型效果并不理想,虽取得短期成效,但同盟嫌隙持久存续,秩序重塑漏洞百出,美国的霸权主导难以维系,被迫逐渐向霸权护持过渡。  相似文献   

2.
一、冷战后美国亚太军事安全战略的变化 (一)美国在亚太面临的新的安全形势 1、冷战结束后,亚太地区安全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军事安全态势呈现出新的局面。美、日、中、俄、东盟间的相互关系开始全面调整、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之交,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活动日益频繁:军事演习不断,对台军售增加,今年4月撞机事件后,8月下旬,美国在南海海域又进行了一次双航母战斗群作战演习。自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在亚太的军事部署屡有大的动作,使人不得不对美国在亚太的军事战略和部署给予更多的关注。 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最早可追溯到一个多世纪以前。1898年美西战争后,美国取得了原西班牙的殖民地关岛和菲律宾,从而初步在西太平洋地区建立起军事立足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遏制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扩张”,美国在欧洲组建北约组织,与苏联对峙,在亚洲则拼凑以美国为首的军事联盟,对中国进行封锁和包围,从而逐步建立起以美日、美韩、美澳、美菲、美泰等军事条约为基础的亚太前沿军事体系。  相似文献   

4.
美国亚太军事力量调整的特点、原因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中得手后,对其全球战略部署进行调整。其中重要的一环是对亚太地区特别是西太平洋地区的军事部署和指挥体系等作了大幅度调整,旨在强化联盟关系,增强灵活性,构建力量投送能力,提升部队整体作战能力。这一调整将加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控制力,对地区和国际安全形势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政府奉行的内外政策,既要利用和拓展新兴市场以重振本国经济,又要使新兴市场的发展不至于挑战美国的战略地位。在亚太战略中,尤以如何应对经济崛起的中国以利于美国的经济振兴,成为奥巴马政府最重要的经济考量。本文着重探究美国对亚洲的经济政策考虑和战略意图之间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军事维度展开深入剖析,认为奥巴马政府试图通过全球层面上向亚太倾斜,区域层面上从东北亚向东南亚、南亚及大洋洲扩展,同时扩大驻亚太美军规模并保持亚太美军的绝对技术优势,从地理和能力两个维度推进亚太军事“再平衡”.虽然未来美国军事重心向亚太转移的大方向不会动摇,但考虑到外部掣肘、财政紧缩、军队瘦身以及华盛顿的政治僵局等因素,短期内美国亚太军事“再平衡”能否取得明显进展仍是一个未定之数.  相似文献   

7.
自奥巴马政府执政以来,美国在深化与亚太盟国关系方面显现新思路,包括采用更具灵活性的方式拓展与盟国的合作渠道、整合盟国与伙伴国的战略资源等。美国亚太同盟呈现出向软同盟拓展、向影子同盟衍生和向分权趋势发展等特点。美国强化同盟关系的新做法,加大了地区国家间战略消耗,但能否达到其预期目标还受东盟平衡政策等因素制约。面对新形势,中国需继续保持战略定力,以两手对两手,妥善应对美国亚太同盟关系变化带来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8.
美国亚太战略新态势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后冷战时期,西太平洋亚洲地区是美国全球战略的关键和重点地区之一。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和世界战略格局的深刻变化,特别是亚洲的加速崛起,美国加大了对亚太地区的战略经营,其战略部署重心明显向亚太倾斜,旨在新的形势下,以强大军力作依托,压制竞争对手,确立对亚太地区的单家战略主导,以为其实现独霸世界的全球战略目标夯实基础。美国强化亚太战略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牵制因素多,其总体目标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9.
美国新政府亚太安全战略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嘉 《国际观察》2001,(3):16-20
美国新政府上台后的亚太安全战略关系到中国国家安全.对美国来说,亚太今天的重要性没有变,美国在该地区的国家利益没有变,亚太地区对美国的挑战没有变,因此,美国新政府的亚太安全战略基本框架将保持不变,但同时也将对上届政府的战略进行调整.美国新亚太安全战略的思路是以实力和国家利益为基本原则,以威慑和反应为主要特点,以加强同盟关系为主要支柱,以中国是战略竞争对手为理论起点,将中国视为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的防御重点.  相似文献   

10.
刘鹏 《亚非纵横》2012,(5):42-46,60,62
近期美国防部长帕内塔在亚太安全会上详细阐述了美国新的亚太防务战略。与此同时,美军在亚太地区的各项活动全面展开,在防务、外交、发展等多个领域同步推进。综合美国的官方战略文件、高层领导的讲话以及美军的实际行动来看,奥巴马政府新的亚太防务战略已经形成并进入实施阶段。  相似文献   

11.
张哲馨 《亚非纵横》2012,(5):8-14,59,61
近年来,中美在亚太地区的地缘矛盾和较量日益尖锐,两国在亚太地缘安全上似乎正陷入一种难以摆脱的“合作困境”。然而必须看到,这一困境产生的根本原因既非“大国必因争霸而走向对抗”的历史宿命,也不是中美政治制度差异所导致的对彼此的永恒猜忌,而是中美在对彼此的战略试探和相互适应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战略互疑。令人欣慰的是,两国高层正在通过不断的相互“战略再保证”,努力巩固和扩展双方的战略互信。同时,两国在亚太地区各领域展开的务实合作及该地区其他积极因素均有助于中美在地缘安全上找到一条新型的大国共存与合作之路。未来,两国应通过更多对话及互利合作,进一步巩固彼此的战略互信,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及领导作用的基础上,逐渐整合亚太地区现有的各种安全机制,为各国和谐共处与共同繁荣创造更加安全稳定的地区环境。  相似文献   

12.
2003年东南亚地区军事形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 ,东南亚地区军事形势是总体缓和与局部动荡并存。反恐成为东南亚地区所面临的热点问题 ,各国在反恐合作上有所加强。区域内、外的军事安全合作进一步发展 ,频繁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同时 ,美国加快了在该地区军事存在的步伐 ,并积极谋求新的合作关系。此外 ,各国争相采购武器装备 ,加速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但是 ,在总体缓和的形势下 ,国家间的纠纷、摩擦不可避免。一、面临复杂反恐形势 ,强化区域合作2003年 ,东南亚的恐怖主义组织异常活跃 ,有多个相互联系、组织严密的伊斯兰极端组织 ,如“伊斯兰祈祷团、马来西亚圣战组织(KMM)和阿…  相似文献   

13.
布什政府上台后,大幅度改变克林顿政府的俄罗斯政策,采取驱逐俄外交官、停止向俄提供贷款、削减帮助俄销毁核弹头的资金、逮捕俄白联盟国务秘书、会晤“车臣外长”等行动,并公开宣称俄对美及其盟友构成威胁。美新政府调整对俄政策,导致了美俄关系逆转。面对美咄咄逼人的态势,国力衰微的俄罗斯,虽不能与美进行全面对抗,但也不会毫无作为。然而从总体上审视,美俄关系不会倒退回冷战时期。但是,美俄是世界头号和二号核大国,其关系的变化将会对大国关系和世界格局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台湾问题一直是中美关系最重大的干扰因素,也是中美关系中最敏感的问题。去年7月,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后美国所作出的一系列反应表明,经过1997年下半年以来的调整,美国对台湾问题政策的新框架已基本明朗。这是70年代以来最重大的调整,已经并将对中美关系产生重大影响。一、调整的背景台湾问题这个中美关系中最敏感的问题,因为1995年6月李登辉访美和1996年3月所谓的台湾“总统”直接选举,变得十分突出,对中美关系和亚太地区稳定都造成重大的负面影响。美国政界不得不高度关注台湾问题及其影响,并着手对美国的台湾…  相似文献   

15.
布什政府新的军事战略在安全形势判断、美国在世界上的作用、防务政策目标、战略原则、军事行动样式、军队建设、兵力部署等美国军事战略的主要方面 ,与克林顿政府相比 ,都保持了较多的连续性 ,但也作了重大调整 ,从总体上看霸权主义色彩更浓。  相似文献   

16.
"9·11"事件后,美国战略精英在对华战略上取得了共识,这一共识是对华战略中的自由主义思路、现实主义思路和新保守主义思路的"三合一"。布什第二任期将延续这一对华战略,其中更多地体现现实主义思路和自由主义的思路,而具有"反华亲台"特点的新保守主义的影响将会受到一定的抑制。"9·11"事件后美国对华战略共识的达成冷战后,由于前苏联解体,中美关系的战略基础不复存在,美国对华战略就像美国的大战略一样失去了"定位仪"。美国两个政党之间、主流精英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世界军事安全形势在历经“9·11”反恐战争5周年后开始进入又一个间歇期与转型期,在欧亚大陆的边缘“危机弧”地带甚至全球层面出现少有的震荡局面。面对新的局势与挑战,世界各国更加注重对自身的战略审视,出台具有转折性与全局性的整军举措,从而引发世界军事格局、各国军事思维与军事功能的重新建构。具体而言,美国单边军事力量进一步膨胀,但备受内外因素牵制,世界范围内的军事角逐更趋复杂,核扩散与核升级日益激烈,陆海天空多方位军备竞赛全面开启,使世界军事呈现出单极与多元、合作与竞争、间歇与转型、稳定与流变等多重色彩相互交织的局面。  相似文献   

18.
美国调整全球军事部署与美日同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8月16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调整全球军事部署计划。这标志着美国安全战略的重大变化,目的是加强对世界的控制,必将对国际安全形势和与盟国的关系产生重大影响。驻日美军调整是美国调整全球军事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日同盟正在经历上世纪90年代中期美日安保条约重新定义以来的又一次转变。  相似文献   

19.
美国与欧盟是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集团的盟国.美国对欧盟的基本对策目标是始终保持美国主导下的美欧政治、军事同盟关系.随着国际形势和美欧关系的变化,美国对欧盟的政策经历了多次阶段性的调整和变化.其总体趋势是美国对欧盟政策的负面因素愈益突出,促使美欧关系愈益趋于松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