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空降"干部是一个形象的比喻,主要是指从上级部门或外单位调任某岗位的领导干部。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推进,干部"空降"渐成常态,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政部门中,"空降"干部群体在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激发官场活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人民论坛调查显示,八成以上受调查者表示关注"空降"干部群体。然而,当我们试图深入走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虽然"空降干部"的做法日趋见多,但还没有见到哪个部门或地方出台这方面的详细规定。因此,在实际过程中,人为操作的空间就很大去年7月份,我和日本京都大学的一位教授交流,他认为中国的各级政府的领导和公务员充满了活力,改革创新的意识非常强,其中的干部交流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既然如此,为什么现在很多地方干部对目前的"空降"干部做法颇有微词,社会各界也对此提出很多质疑?我认为,关键  相似文献   

3.
肖楠 《人民论坛》2012,(7):14-17
调查结果八成以上受调查者表示关注空降干部群体"反腐型"、"能人型"空降干部最受欢迎受调查者认为"避免山头主义,防止派系斗争"是空降的最大好处受调查者认为完善"空降"制度最需"增加透明度"  相似文献   

4.
人民论坛:您如何看待"空降"干部?"空降"干部是否限制了基层官员的上升空间?陈明:中央、国家机关干部到地方交流任职,是干部培养与选用的重要创新,有利于通过较为全面的实践,培养选拔熟悉国情、能驾驭复杂局面的干部,提高和改善中央国家领导机关负责干部的素质,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中央国家机关加强与基层的沟通,  相似文献   

5.
做好这"五化",空降就摆脱了现在时好时坏、亦敌亦友的局面。就不会出现一人空降一批人受伤;挂职变任职、朋友成对手的情况对"空降"干部制度的改进意见,归纳起来有"五化"。首先是要规范化,变无规矩的空降为有条件的空降。总的来说,空降一定要统筹考虑和统一安排。加强调研,在扎实掌握大量的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顶层设计,这样才能做到规范化。这种交流应该有一个基本的度,应该根据中央干部交流总规划、地方可承受能力以及干部交流的实际情况划一  相似文献   

6.
在决定派"空降"干部到地方时,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对这些地方的政治生态、工作状况、发展局面等治理状况做一个专业性的诊断。这种诊断是让"空降"干部发挥积极作用的必备工作,只有做好了,才能对症下药随着"空降"干部的增多,人们对他们的作用褒贬不一。有的认为它是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7.
依据不同空降形式的分类:第一类可以分为中央的空降和地方的空降。原先的空降是从中央调往各地方的空降,慢慢地各省、市、县也在进行一些空降委派,随后一些系统的部门也开始对下进行空降了。第二类是军队的空降,是军队干部到地方的空降。主要是50年代的"三线建设"。这类"空降"干部的素质比较高,到了基层就能发光发热,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空降干部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依据、历史渊源和历史经验,而且体现和反映了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政策导向和未来走势,已经不是需不需要的问题,而是如何谋划,如何完善,提升其科学化水平的问题2010年至2011年中共中央组织部先后二次推出了"中央与地方干部双向交流"的重大举措,打破了"空降"干部的传统模式,出现了新的趋向:"空降"干部由过去的上级任命指派转向民主推荐和公开竞争选拔;由"自上而下"的单向交流转向"自上而下"和  相似文献   

9.
干部交流制度是我们党历经90多年风雨依然保持蓬勃生机的重要法宝之一,是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个宝贵经验。"空降"干部大多是中青年干部,是党和人民事业的战略接班人。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经过艰苦复杂环境磨练、重大斗争考验、实践证明优秀、有培养前途的大批年轻干部能够不断涌现出来,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空降"干部是加快培养优秀中青  相似文献   

10.
《小康》2016,(19)
正干部双向交流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项重要的惯例性政治现象,"空降干部"是我党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个法宝。8月24日,一批中央国家部委正司局长空降地方省区市,担任市委书记、市长等党政正职。譬如,国务院国资委综合局局长刘南昌调任河南三门峡市委书记,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院长曹淑敏调任江西鹰潭市委副书记、代市长,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局长张德华空降云南玉溪市代  相似文献   

11.
《时代潮》2000,(8)
目前,企业在干部任免上普遍实行"聘任制",从理论上讲,"聘任制"落实了企业用人的自主权,打破了干部的终身制,但在实际干部管理中,"能上不能下"的问题依然存在。不合格干部"出口"不畅,滞留在干部队伍中,影响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如何深化干部制度改革,解决干部"出口"问题,增强干部市场竞争意识和不进则退的危机感,石家庄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初步尝试,推行了"末尾淘汰制"。  相似文献   

12.
要空降那些能够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开明的干部,要空降那些关注民生、德才兼备的、有能力的干部。有了这样的要求,才能促使空降干部成为一种推进民主法制和民生的手段一般来说,在民主法治充分发展的社会中,干部主要由公民投票选举而产生。如政务官员是各地自下而上选举产生,事务官员则是聘任;党内的领导也  相似文献   

13.
何代文 《创造》2003,(6):12-12
今年初,县级换届,一大批优秀干部走上了不同级别的领导岗位。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领导者事业的成功,必须从上任初开始。那么,新任领导者如何扮演好角色,打开局面呢?笔者以为必须做到"六要六不要":一、要确定目标,不要随心所欲。作为新任领导者,首先要考虑将自己所在地区、部门办成什么样子?把干部和群众带到什么方向去?自己所在地区或部门从长远看应当如何发展?从中期和近期看要做好哪些事情等等。这就要求我们的新任领导必须确定工作目标。目标确定,才能把全体干部职工担负的工作任务从模糊化为形象,从抽象化为具体,从复杂…  相似文献   

14.
干部喜欢读书吗?人民论坛调查显示75.5%的受访者选择"喜欢"或"非常喜欢"。但干部读书状况不容乐观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5.
干部压力大是个“伪命题”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的转型,各类群体面临的压力在不断变化,领导干部究竟面临怎么样的压力境况呢?普通民众是怎么看待干部压力的?干部们"夜不能寐"的压力真正与公众诉求契合吗?近日,人民论坛杂志联合新浪网、人民论坛网联合展开干部压力调查,共有  相似文献   

16.
怎样加强干部宏观管理?本文试从三个方面谈点认识。一、自觉遵循干部宏观管理的基本规律是前提加强干部宏观管理,首先要从千变万化的干部管理活动中找出能全面把握大局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探索和认识干部管理的基本规律。掌握住干部管理的基本规律,就抓住了干部宏观管理的“纲”,而避免管理停留在诸如方法、方式等这  相似文献   

17.
空降干部制度的改革是中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寻求良善治理、巩固执政基础的积极努力,其所遭遇的问题反映了国家转型发展的两难困境"空降"干部是中共由来已久的重要传统,是中共进行革命和治理国家的有效策略。这一传统的形成与中共早期的组织性质和革命路径有关,与中共建政以后的目标追求和治理方式有关,只有置于特定的历史进程及相应的社会背景、制度体系之中,我们才能把握此项策略的生成逻辑与运作机  相似文献   

18.
举目海内外,凡成功的企业,其企业宣传亦是成功的。因此,企业宣传对一个企业的生存、成长和发展的确是十分重要的。 那么,企业宣传担负着什么样的任务呢? 笔者认为,它担负着企业内、外两个方面的艰巨任务。 企业对内的宣传任务,主要有六个方面:其一,企业精神的宣传。其二,政策宣传。其三,法制宣传。其四,企业管理的宣传。其五,企业员工素质的宣传。其六,信息宣传。  相似文献   

19.
"空降"干部因为缺乏基层历练,面对不熟悉的环境,容易面临各种各样的考验。一是水土不服,难以施展拳脚。对当地的风土人情不了解,在方言土语、民间风俗、人情世故、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诸多不适应;对地方工作的特点特色、重点难点、问题症结等缺乏充分认识,要融入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比较困难,工作起来难免缚手缚脚,容易导致"桔生淮北则为枳"。  相似文献   

20.
开始创业的你,能否快速进入状态呢?刚开始当老板的人,大多知道必须加强技术、财务、营销、员工等方面的管理,但某些经营诀窍似乎并不是一夜之间可以领悟的。想要创业快速成功,不妨试着从以下10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