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创新是伟大的系统性工程,其智力依托是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不同于高素质人才,只有拥有创新思维、创新积极性和创新行动:匀等“创新”要义的高素质人才,才能成为真正的创新型人才。结合实际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环节和支撑,更是赋予发展以持续性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柯兴 《瞭望》2006,(24)
在日前举行的两院院士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把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加紧建设一支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这是一种具有远见卓识的创新思维。当务之急是, 清醒地认识我们开掘“第一资源”的紧迫性,并为开掘“第一资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3.
孔九莉 《理论视野》2013,(12):75-77
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就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然而,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现状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在分析创新型人才特征及我国培养创新型人才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规律和路径,旨在为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孔丽苏 《学理论》2012,(33):223-224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以及教育界更进一步的思考、试验、探讨和研究,高校研究性教学已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要举措,成为高等教育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要举措,研究性教学思想是经过长期的辩证、发展、演变而来的。  相似文献   

5.
宋斌  代群 《瞭望》2006,(29)
平均每千名毕业生出一名“两院”院士,“科大现象”令人深思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科大)的信息令人刮目相看:建校48年来,这所高校为我国培养了大量尖端科技创新人才,平均大约每千名毕业生中出现一名院士和七百多名硕士、博士。科大党委书记郭传杰认为,科大“高效培养尖端创新人才现象”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大学、研究所的教学与科研密切结合;二是保持适度规模,办精品大学,施英才教育;三是注重培育大学创新文化。  相似文献   

6.
技术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十一五”期间,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的高技能人才,是我国的产业升级和产业链提升的人力资源保证,是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是高等教育开展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旨在培养具有开拓性人格的创业教育为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提供了有效载体.高等学校通过开展创业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进而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4,(35)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发展的战略核心。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于培养创新型人才。高等院校是我国人才的摇篮,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地,而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一个重要环节,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及品德保障。因此,我们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技创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此,要提高授课教师的思想认识;改进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实施个性教育。  相似文献   

9.
徐萍 《学理论》2012,(31):258-259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命力旺盛的标志,也是国家进步的体现,创新就离不开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而教学创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途径之一。研究型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在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不仅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是创新型人才全面发展的需要,而且是研究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创新教育观念、建设创新型教学体系、建设创新型教师队伍、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激励机制是开展研究型教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我国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周家,这两件大事都离不开人才。正如胡锦涛总书记讲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事业,离不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劳动和创造性实践”。由此可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高层次人才都是稀缺的资源,在人才群体中,高层次人才起着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明锦涛特别强调,加紧建设一支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小学四年级的外孙女拿着自己的英语试题来“考”外公时,当院士的外公答不出“标准”答案。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超导电子学研究所研究员吴培亨告诉《瞭 望新闻周刊》,在院士大会期间,不少院  相似文献   

12.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创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立 《学理论》2009,(2):89-90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培养和争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当前世界各国竞争的重点和焦点。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都进行了有益地探索与实践,但总体来看,创新教育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现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创新型人才目标要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用科学发展观培养创新型人才,无疑是现阶段我国高校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5,(14)
空中乘务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既是一项事关空中乘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系统工程,更是一个事关民航企业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在培养空中乘务专业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要更新对于空乘专业创新型人才的认识,转变培养空乘专业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理念,做好空中乘务专业创新型人才的活力激发工作,不断完善符合空中乘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的考评体系,注意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与市场规律。  相似文献   

14.
中国青年科技企业家管理论坛在深举行1月 11日 ,由中国工程院和深圳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中国青年科技企业家管理论坛在深圳高新技术园区举行 ,共有来自中国工程院的 2 0余位院士和深圳市 2 0 0多家企业中层以上的管理者参加。同济大学教授郭重庆院士在会上指出中国企业大多缺乏一种理念支撑 ,缺乏企业文化和企业制度的建设。当前企业面临的挑战与其说是资金、技术问题 ,勿宁说是一个管理问题。北大教授潘爱华认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公司满足人的理性化追求的一个重要方式 ,为此 ,要建立健全人才体系 ,要完善招聘与甄选制度、人才开发制度、全…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5,(13)
当今时代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高校的重要任务。在知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培养切合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是时代所需。创业教育作为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方面,对于新时代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新时代条件下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新时代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从创业服务机制构建的视角探讨新时代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效性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6.
日前召开的江苏省技术创新大会主席台上,除了5位省领导是“老面孔”外,一溜儿坐着一个又一个的“新面孔”——他们是应邀出席大会的该省在宁的32位两院院士。 “院士是我们的‘家珍’,不但要请他们参加大会,而且还要请他们上主席台,其他省领导可以坐到台下。”江苏省委书记回良玉同志的一席话,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技术创新;无论是东部发展,还是西部开发,一切的一切、关键的关键靠的都是人才。通过制订实施各种政策让院士、让科学家们在经济上先富起来,这无疑是必需的。与此同时,我们还要让两院院士、…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要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文章通过研析科技创新和创新型人才内涵,分析当前我国创新型人才现状、国内外发展形势,提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具体建议:营造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引进海外创新人才和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等。  相似文献   

18.
“钱学森之问”与深化高校教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雁飞  王庆玲 《学理论》2010,(24):254-255
钱学森先生生前多次提出这样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问题就是“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反映出了中国高水平人才培养乏力的问题,切中了中国教育问题的要害。高等学校是培养高水平人才的摇篮,肩负着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历史重任,面对“钱学森之问”必须深刻反思,进一步增强深化教学改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19.
高校的战略使命一直都是以人才培养为首,而培养创新型人才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和国际人才竞争的大格局下,为了适应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地方高校肩负起培养和造就具有农林学科特色的创新人才的重任。总结国内以及国外专家学者对农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成果,积极探索农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途径如下:要把学校教学的重心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上,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学校提倡个性化教学;实施创新教育,注重学生个性培养。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6,(7)
创新型外语人才在长株潭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一方面高校培养的人才无法在就业市场找到合适的岗位;另一方面本地企业无法招募到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基于此,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应:明确长株潭地区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定位;指导高校开设符合人才就业市场需求的专业类外语课程;拓宽产学研渠道,培养能面向市场的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规范教学管理模式,拓宽"双师型"外语教师的培养和引入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