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丧失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国家虽出台了相关法律及养老保险政策来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但实施却并不顺利,部分地区农民参保不够积极,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完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可切实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进程中 农民社会保障权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观地反映因社会保障缺失给农民带来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探索相应对策,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体现国家在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基础上保证农民基本生活权益及社会公平的重要工作?本文认为,城镇化进程中社会保障体系的真正实现,只能通过加快城市化、完善整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同时改善城乡人口的比例,使农民在市场中与市民处于平等的竞争地位,才能真正增加其收入,从而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一体化  相似文献   

3.
《中国妇运》2011,(4):38-41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土地权益问题,不仅是关系农民生存发展的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政治问题。农村妇女是当前我国农村的主要劳动力,她们的土地及相关权益状况如何,与农村家庭的生活水平、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4.
李长健  徐丽峰 《桂海论丛》2010,25(2):106-111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绝大部分农民游离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之外,严重影响着农村土地流转。农村土地承担了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养老、就业等社会保障功能,从农村土地流转的前提角度来看,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发展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推进土地流转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5.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社会保障制度是不可或缺的一种社会体系或一种社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社会优抚等方面组成。而所有这一切,进城农民工要想拥有却是极其的艰难。在人们的思维里,农民依靠的是土地,土地已经给了他们社会保障的来源。现实情况是:受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的影响,国家社会保障政策目前只覆盖到城市职工,对其采取强制性社会保险政策,普遍享受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和工伤五大保险,但对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没有采取强制措施,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社会优抚更是无从谈起。进城农民工时刻面临着工伤、失业、疾病等职业与生活风险,一旦风险发生,在城市里却没有社会保障可以依靠,大多数民工选择回乡克服风险。这样,城市农民工在城市无论奉献了多少年,最终还是农民,还是要回到原来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反复在强调一个基本事实:农村土地纠纷已取代税费争议而成为了目前农民维权抗争活动的焦点。土地纠纷为何会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首要问题昵?最直接的原因在于,近20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加快,国家向农民征用了大量的土地。而由于征用补偿标准低,失地农民所获得的土地补偿费不足创业,又没有建立合理安置和社会保障制度,导致数千万失地农民成为了无地可种、无正式工作岗位、无社会保障的流民,并产生了十分严重的社会后果。  相似文献   

7.
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失地农民权益保障存在农村征地补偿标准明显偏低、征地补偿资金分配和管理混乱、就业安置弱化、社会保障不到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失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失地农民权益受损,土地产权的法律界定不清是根本原因,现行征地制度不完善是直接原因,政府以及农村基层组织代理人角色错位是深层次原因,城乡二元体制的制度性排斥是关键因素,农民观念陈旧、劳动技能和素质较低也是重要根源。因此,应从征地制度、安置方式、社会保障制度、政府服务意识等方面加以完善和创新,强化对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  相似文献   

8.
在国家的新农村建设政策中,“三农问题”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然而在现实中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却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大量的失地农民。由于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当前征地工作中存在问题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等原因,造成了失地农民无事可做,经济利益受损,社会保障权益缺失等诸多问题。为了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应构建完善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为失地农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同时加强政府在土地征用过程中的作用,切实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9.
社会保障是国家在风险管理领域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旨在确保全体社会成员基本生存、基本发展和基本尊严之权益。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实现了伟大的进步,但同时也面临城乡差距大、权责不清晰、资源配置不优等制约性问题。要进一步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推进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有效率的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10.
包宗顺 《群众》2014,(7):66-67
<正>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长时期内,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基本上是空白,农民生活主要靠家庭、靠集体、靠土地来保障。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开始重视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先后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及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等建设,并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1.
经过较长时期的探索,我国形成了一套相对有效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体系,实现土地资源保护和农民居住需求满足的兼顾。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是一套系统工程,需与城镇化发展方向、农民需求、土地制度基本属性等相衔接,正确定位农村宅基地功能及其财产价值。推行土地制度改革除了要遵循集体所有制不变的底线之外,还要确保农民利益不受损。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应立足于城乡发展大局,重视宅基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在保留农民退路和降低社会风险的前提下,通过制度完善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2.
西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智广 《前沿》2004,(3):161-164
西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 ,对有效保障西部地区广大农民的基本生活 ,促进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西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着诸多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 ,我们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以健全西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3.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辉煌成果之一。在现代社会中,妇女权益的实现与社会保障制度息息相关。“社会保障”一词系由英文中“SocialSe-curity”翻译而来的,亦可译为“社会安全”。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为了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对公民在年老、疾病、伤残、失业、遭遇灾害、面临生活困难等情况下,由政府和社会依法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的制度。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项目广泛繁杂,各有差异,概括起来一般包括社会保障、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互助和优抚安置等几大体系。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的基本制度…  相似文献   

14.
陈永峰 《前沿》2010,(19):75-77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土地权益是农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和利益,是农民维持生存的最低的生活保障。而现今,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失地农民的数量不断增多,但是我国对于失地农民权益的保护很不到位,农民土地权益受到严重的侵害,所以急需我们对于农民土地权益的保护进行研究,以更好的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本文拟从经济法的角度对我国现今土地制度的现状和缺陷进行评析,对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城中村问题日益成为优化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在武汉市城中村改造的过程中,保障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和住房的村民们的继续生存的权益是城中村改造顺利进行的中心环节。目前,武汉市现有的失地村民安置措施存在着拆迁补偿标准不一、拆迁补偿标准低、针对失地村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的缺陷,无法真正保障他们的权益。因此应制定合理的拆迁补偿标准,实现社会公正和公平,提高拆迁补偿款计算标准,完善"村改居"的社会保障制度,切实保障失地村民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政策瞭望》2004,(4):21-23
在今年的两会提案中,失地农民问题成为政协会议的1号提案。提案指出,由于在征地运动中各地对农民的土地补偿标准普遍偏低,难以维持长远生计,而在当前整个社会就业压力增大、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土地一旦被征占,就意味着农民失去了基本生存保障,就会成为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人员。因此,解决失地农民难题已成为各地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7.
农民权益保护是新农村建设中的关键问题。经济法视角下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权益保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明确土地归属,规划土地市场,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建立利益协调机制,明确经济补偿依据,提高经济补偿标准;以"市场均衡"为目的,建立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国家经济干预,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开通利益表达维护渠道,构建司法救济程序。  相似文献   

18.
正马鞍山市农村实施的社会养老保险,是农民通过个人缴纳一定的劳动所得,同时由集体和政府给予一定的支持,将资金存储累计起来,保障农民在年老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能享有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它是由政府补贴、集体补助、个人缴费三方筹资,向农民提供帮助。保障农民基本生活需要的一项重要经济和社会政策,同时也是马鞍山市社会保障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马鞍山市农村社会养老工作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农  相似文献   

19.
辽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云燕 《前沿》2009,(1):125-127
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稳定协调发展以及尽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报告分析了辽宁省这项制度目前发展的现状、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认为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应该着重在保障标准、资金来源、保障手段和配套政策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20.
《江西政报》2006,(11):30-32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部分集体土地被征用,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日益突出,直接影响了被征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为妥善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和长远生计问题,维护其合法权益,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的有关要求,现就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