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晏建怀 《各界》2014,(2):66-67
一 李迪是濮州鄄城(今山东鄄城县)人,聪明颖慧、博学多才,当年还是毛头小予时,他曾以自己的文章为“敲门砖”,希望拜见文坛领袖柳开,柳开读了他的文章后,过了好久才出来,惊喜地对李迪说:“读君之文,须沐浴始敢见。”  相似文献   

2.
王晓华 《各界》2010,(5):85-86
造就曹厨子 北伐胜利,蒋介石登上最高权力宝座,谭延闿很知趣,让出国民政府主席职位,做行政院院长。  相似文献   

3.
曾纪鑫 《各界》2014,(5):55-59
一 苏颂以政治家立身,位居人臣之极——宰相;今日则以科学家闻名于世,在科技领域创下七项世界第一。 在以官为本、以权为准的中国古代社会,科学技术属于不入流的“旁门左道”与雕虫小技。像他这样政治、科技并举的“双料人才”,在中国古代社会,恐怕还找不出第二人。他那位于厦门市同安区的故居芦山堂,大门两旁有副楹联写道:“尚书御史翰林第,将相公侯科学家。”  相似文献   

4.
北宋徽宗赵佶,这个风流的官家在他所扮演的诸多角色里,除了帝王这个角色最是不肖外,其余如书画家、诗词作家:艺术鉴赏家、虔诚的神仙方术崇拜者、蹴鞠爱好者及运动员等等,表现都极为优异,  相似文献   

5.
孙雅彬 《各界》2013,(1):3-3
北宋初年,宰相赵普曾派人到秦陇地区抢购木材。虽然该地区林木密集,巨树繁茂,是出产木材的好地方,但按照当时的木材管理政策,严禁私自买卖,无论官民违者一律重罚。那些年,为了木材丢掉脑袋的例子不在少数。  相似文献   

6.
宝禅 《各界》2013,(8):45-48
唐朝贞观十一年(637年)的一天,长安城中传开一个消息:刚刚当上治书侍御史的马周,居然订购了一座豪宅,价值两百万钱。初唐官员工资不高,也没有多少贪污的机会,马周不过是中级文官,并且出身寒苦,如何拿得出这笔巨款?很多人在背后窃笑不止,等着看马周最后不能收场的窘态。但事情出现了神奇的转机,  相似文献   

7.
刘肃勇 《各界》2014,(3):72-74
萧绰曾许配韩德让 其父毁约改嫁辽景宗 萧绰,契丹族名萧燕燕,953年生于辽王朝契丹族外戚世家,父亲萧思温与辽太宗长女燕国公主成婚后,即升任太宗朝文秘官,辽四世穆宗耶律璨当朝,萧思温以穆宗姐夫再升为辽南京(今北京)留守,成一方封疆大吏。  相似文献   

8.
中国历史这个大酱缸,无奇不有。公元777年(唐大历十二年)3月.宰相元载伏诛。从元载家起出来的赃物之中,最骇人听闻、最莫名其妙的那八百石胡椒,摆满了大理寺(最高法院)偌大一个院子时,连唐代宗李豫的眼睛都直了。  相似文献   

9.
帝制时代,皇权通吃一切,外戚接近皇帝,成为最高权力拥有者的私人代表,就等于踏入了通向权势的快车道,摆在桌面上的法律、规章等等,基本就不算数了。历史上,一步登天的外戚数不胜数,但掌握多大的权势,需要对应多大的能力。外戚上升速度太快,未必能够自如应对随之而来的复杂局面。  相似文献   

10.
孙丕扬62岁时,于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5年)出任吏部尚书。他的职责是协助皇帝,选拔德才兼备的官员,将他们安排到适当的岗位上。明朝在名义上没有宰相,孙丕扬的职务当时位居中央六部尚书之首。除了皇帝,他简直就是天下最大的官了。  相似文献   

11.
王旦任宰相,寇准任枢密使,王旦常说寇准的好话,寇准却常说王旦的坏话,宋真宗告诉王旦,王旦也不生气,还说寇准忠诚直率。后来,寇准被贬到地方任职,天高皇帝远,便摆起了老资格。每当生日,他都搭建彩棚,大摆宴席,那些揣着红包寿礼的大小官吏常常把府上挤得水泄不通,高调而铺张。他喜欢华丽的农服,  相似文献   

12.
宰相在中国古代作为“百官之长”,所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是辅佐君主处理国家大政的最高行政长官。宰相制度是君主制度的调节机制和必要补充。本介绍了与宰相制度相适应的行政中枢机构的萌发、形成、发展和转换过程,力图在动态描述中把握中央辅政体制的演变规律和发展态势,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晏建怀 《侨园》2013,(6):57-57
<正>每当媒体报道一宗贪腐案,常常伴随着卖官的情节。如最近内蒙古原副主席刘卓志一案中,就曾以64万元卖一市委书记职位,这说明,现在有些人是以钞票作为晋升"敲门砖"的。而在宋朝,许多想谋一官半职的,一般不直接送钱,而往往通过献诗来表达政见,展露才学,博得上司的青睐。宋真宗时期的夏竦,因为父亲战死沙场,被朝廷以抚恤之名,安排出任"三班差使"——一个小武官。夏竦从小博览群书,还写得一手好诗,舞文弄墨才是他的梦想,让他当个小武官,内心别提多憋屈,他希望朝廷改授文职。为此,他天天守候在宰相李沆下朝必经之地,某天终  相似文献   

14.
晏建怀 《侨园》2014,(12):41-41
宋朝名臣,在谏官、御史任上成名者很多,如包拯、赵抃、唐介等。他们均以向皇帝仗义执言、对大臣大胆弹劾而获得朝廷内外的广泛好评,士大夫送给他们一个个亲切的称呼,比如称包拯为"阎罗包老",赵抃为"铁面御史",唐介为"真御史"。那么,这些小小的监察官员,面对手握生杀予夺之权的皇帝和大臣,为什么能够理直气壮而又毫无惧色呢?从唐介弹劾宰相文彦博一案中,可以一窥端倪。  相似文献   

15.
列宁晚年对无产阶级政党在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问题的探索,具有重大历史作用和创新意义.他关于党内监督问题、党的集体领导思想、党的作用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等问题的重要论述至今仍可引为经典,对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刘伟  张展 《学理论》2009,(8):30-32
苏联的官制在列宁时期初步运行起来,在斯大林时期得到发展和僵化,列宁和斯大林时期的官制相比较,二者既有继承,也有异化。分析和比较列宁和斯大林时期的官制特点,不仅可以进一步审视斯大林体制,而且从中能够得出苏共失败的原因。同时,它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改革、执政党的建设也是一个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晏建怀 《各界》2014,(7):2-3
宋代张齐贤出身寒微,家中贫困,人却生得牛高马大,会吃、能吃、怕没吃,常常叹息平生从没吃过一顿饱饭.那时,他唯一一次肚子饱过,是村里大户人家因还愿而设食施斋,他先吃了一顿不要掏银子的,然后见到人家屋外还悬挂着一块牛皮,便乘人不备,偷偷取下,一锅煮了,吃个精光.  相似文献   

18.
辛亥革命结束了专制体制。帝制禁锢思想文化的长久影响却并没有清除。辛亥革命的先驱者们提出了反奴性的任务。人们看到,当时政治未受思想上之淘汰,因而满清虽是推翻了,但民治仍然不能实现。孙中山号召国民当把从前之奴隶性质,尽数)却。陈独秀说,如果不将国民意识中惟官令是从等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完完全全洗刷得干干净净,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我看比登天还难!当时清醒的思想者都在批判专制时候高声呼唤与其相对立的自由。鲁迅曾经指出辛亥革命以来思想文化进程中新与旧斗争的反复与羼杂。他说,中国在进化,只是比较的慢,使我们性急的人,有一日三秋之感罢了。要推动政治文化的进化,我们不能忘记孙中山同志仍须努力的遗言和李大钊的弃陈腐之我、弃专制之我的号召。  相似文献   

19.
南北面官是辽朝统治者出于维护自身统治而创设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就近十多年来对该制度的研究成果做一个简要梳理并在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改进的方面:从事研究的人员不是很多;忽略地方职官及其制度和地方机构的研究;忽略从职官和机构设置后产生的效果这一角度的研究;研究方法单一。  相似文献   

20.
"权臣"现象,就是在行政体系中,最后最高的决策权实际上是被手下的副职或其他官员所把持。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历史中,曾有过宦官干政,外戚专权的现象,也曾出现过大量的"权臣"专权现象,如伊尹、霍光、曹操、诸葛亮、尔朱荣、桓温、秦桧、史弥远、鳌拜等等,权臣现象最终的结果也常常导致权力腐败、政治黑暗,甚至是充满了暴力和血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