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北宋的宋痒、宋祁兄弟,同为天圣进士,均有文名,人称‘二宋’。比较起来,论文采,宋祁要高宋痒一头,一句‘红杏枝头春意闹’,竟捞了个‘红杏尚书’的美名;论节操,宋祁则比宋痒相去甚远。 《宋史·列传第四十三·宋痒》曾有褒贬:‘痒明谏故实,文藻不逮祁,孤风雅操,过祁远矣。’钱世昭《钱氏私志·宋相痒》的一段轶事,似更能说明这一点:‘宋相痒居政府,上元夜在书院读《周易》,闻其弟学士祁,点华灯,拥歌妓,醉饮达旦。翌日,谕所亲诮之云:“相公寄语学士,闻昨夜烧灯夜宴,穷极奢侈,不知记得某年上元,同在某州吃韲菜煮饭否?”学士笑日:“却须寄语相公,不知某年某月在某处吃韲菜煮饭是为什么底?”’  相似文献   

2.
闲斋 《瞭望》1990,(23)
宋祁的《玉楼春》有“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当时就同“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被认为难得的佳句,传为美谈。宋祁是工部尚书,张先官都郎中。《渔隐丛话》中有一段说:“张子野郎中,以乐章擅名一时。宋子京尚书奇其才,先往见之,遣将命者谓曰:‘尚书欲见“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子野屏后呼曰:‘得非“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耶?’遂出,置酒,甚欢。盖二人所举,皆其警策也。”后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认为,“红杏枝头春意闹”好就好在个“闹”字,“云破月来花弄影”妙就妙在个“弄”字,着此一字而“境界全出”矣。 但是,在文艺创作和评论上都颇有造诣的李渔(他的《闲情偶记》是一部很有价值的艺术理论著作),却偏偏不买这个帐:“有蜚声千载上下而不能  相似文献   

3.
在深化企业改革中,洛阳铜加工厂有一部分党员、党员干部落聘或成了编外人员。但他们并没有忘记自己曾在庄严的党旗下宣过誓,没有辜负党的培养教育,向党和人民递交了一份闪光的答卷。“只有编外人员,没有编外的党员”前不久,在“洛铜”子弟中学党支部召开的“党带群”经验交流会上,编外教师宋新喜向大家作的“只有编外的人员,没有编外的党员”的典型发言,赢得了与会者的阵阵掌声。宋新喜今年38岁,1983年入党,曾搞过8年舞台美术、6年商业美术,又在“洛铜”中学当美术、摄影教师3年。他听说企业进行三项制度改革,学校也要减人,自己是党员,又有搞装修的一技之长,应该为领导排忧解难。于是,他就主动找  相似文献   

4.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他喜欢这样的诗句,并用心以自己的工作去实践诗的意境。他因此荣获《半月谈》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和全国“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光荣称号。 (一) 1992年初,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视察南方的谈话把我国经济建设推向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新阶段。这年5月2日,宋书信同志受命担任了太钢党委书记。他此时的心情是复杂的,既为上  相似文献   

5.
“现在家里有钱又有粮。我老婆来信说,今年家里光卖山药蛋就收入三、四百元。我再也不用为家里生活发愁了。”宋有益说,“我准备给她买件雪花呢大衣过年。明年还想再盖几间房。”这个壮实的汉子是西山矿务局杜儿坪矿采煤一队的副队长,他来自雁北山区,到矿上已有十四年了。西山矿务局有六万多名职工,大部分和宋有益一样,家属在农村,自己单身住在矿上,人称带引号的单身汉。  相似文献   

6.
周唯一 《各界》2010,(8):84-86
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中,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扣留了蒋介石,发表了著名的《抗日救国八项主张》,但这“八项主张”的起草人是谁,却鲜为人知,他就是杨虎城将军的秘书宋绮云。  相似文献   

7.
岑燮钧 《各界》2011,(7):49-51
宋孝宗赵奋是感到累了。5岁时,赵奋就被抱养入宫,离开了亲身父母,到36岁做皇帝,在深宫中度过了漫漫的30多年时光。之前,他多次被改名,一直没有明确“太子”的身份。作为宋高宗赵构的养子,他活得不尴不尬。一次皇上送给他和另一养子各十名美女。他猜不透是什么意思,但男人的感觉还是有的。幸亏有老师史浩指点,  相似文献   

8.
久闻民进江苏省委委员、省政协常委、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凌孚教授在物理研究方面顺有建树,他1987年到1989年在加拿大渥太华大学作访问学者时与K.S.SONG教授合作,提出了“自陷态激子偏中心模型及其理论”,带来了晶体缺陷理论的革命性的思维突变,被称为“宋一陈理论”,并被收入英国大百科全书。他本人被聘为美国纽约科学院国际院士,同时还是我国有资格参与诺贝尔奖候选人提名的学者,1992年荣获“省中青年科学家”称号,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9.
今年1月初我就出版工作采访了国家出版局局长宋木文。他今年57岁,原任文化部副部长,在这之前曾经长期担任出版局领导工作,对出版界情况比较熟悉。他于去年12月就任新职后的第一件事是:飞往广西南宁参加全国出版局(社)长会议,在那里提出了就职宣言:“开创提高出书质量新局面。”他说,“十年浩劫”造成的严重书荒、读者买书饥不择食的情况已经过去。现在出版事业进入着重提高质量、调整结构、建立体系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0.
据朱熹的《宋名臣言行录》中记载:宋人吕希哲,其父任过哲宗朝宰相,自己又从师于王安石,要说在官场上的关系,可谓相当多、相当硬。然而,吕希哲不靠这些关系。他说:“我自少年做官以来,谨守官箴,没有求人推荐过我,这一点可以为后生晚辈警戒。”他靠自己的实干和才华,最终被任用为崇政殿说书,即为皇帝讲解历史,当上了“皇帝的老师”。  相似文献   

11.
焦点人物     
《瞭望》2005,(25)
宋鱼水:因百万重奖再引社会注目据中国青年报6月14日报道,早已知名全国的优秀人民法官宋鱼水因获首届“首都杰出人才奖”而得到100 万元重奖再次引起公众的高度关注。38岁的宋鱼水独立办案11年来,公正高效地审理了各类民商事素件1200余件。今年,她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模范法官”荣誉称号,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北京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北京市人事局局长辛铁樑说, 这次评选体现了北京市“不拘一格选人才”的理念。但有关学者认为,法官是国家财税负担的公职人员,政府用纳税人的钱来重奖官员,似有商榷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岑燮钧 《各界》2011,(11):56-57
大宋帝国的夜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东京城到处是“天上人间”,吹拉弹唱,流行歌手群星璀璨,流行音乐一波未去一波又来,只是苦于词作者人才欠缺。在这样的背景下,文艺青年柳永正好钻了空子。他的词一写一个准,不要说发表,订购的都有了,  相似文献   

13.
朱元璋对宋讷委以国子祭酒之任,对他的严以治学已经不疑,但道德品质如何,乃至于私室独处时的所思所想,似乎仍不能完全地放心。史载,他曾命画工偷偷摹绘宋讷平居时的模样,某日所见,则是一副正襟危坐,面含怒气的形容。次日召对,太祖便从容问道:“昨天为什么生气呀?”宋讷闻听不觉一惊,回答说:“诸生有趋踣者,碎茶器,臣愧失教,故自讼耳。且陛下何自知之?”于是,“帝出图”,讷唯叩首敬服而已。  相似文献   

14.
张嵚 《各界》2011,(3):65-68
在春秋五霸里,有一个人的“上榜”,更像是安慰奖——宋襄公。  相似文献   

15.
心平无险路     
开元五年(717年),唐玄宗把宰相宋璨找来,交待他一件私事。 玄宗的才情高,孩子也多,给王子起名字,给公主起邑号也颇费脑筋,就把这事托付给了宋璩,让他各取30个备用,临了,他又特别嘱咐说,“你在这30个之中,单给我想一个漂亮的名字和一个漂亮的邑号,要与众不同才好。”原来此时他正宠爱武惠妃,心里非常喜爱和她生下的小王子和小公主。  相似文献   

16.
“春到人间草木知”(宋·张 )。不知不觉中,庭院的小草,路边的小草,便都染上了一层淡淡的绿色,然后越来越深,越来越深。而为什么我们却对春天没有这样的敏感?可能是大家都太忙了,忙于生活,忙于事业,忙于回家,忙于过年。 “春在枝头已十分”(宋·罗大经)。”终日早春不见春,芒鞋踏破陇头云;归来笑掂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真有意思,踏破芒鞋,满地寻春,却不知腊梅报信,春在眼前。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很多,停一停,嗅一嗅,就会有所发现,甚至“柳暗花明”。 “春风如醉酒,著物物不知”(宋·程致道)。美酒飘香,沁人…  相似文献   

17.
戚其璋 《侨园》2014,(2):12-13
在甲午战争前敌诸将中,有一位年龄最大的年逾七句的老将,人称“白发将军”,他就是四川提督宋庆. 宋庆,字祝三,山东蓬莱泊子宋家庄人。1854年,年已35岁的宋庆,闻同乡宫国勋在安徽亳州做州官便去投奔,宫国勋见他为人老诚,又有壮志,命他统带练勇,与捻军对抗。积功至花翎游击。1860年,晋升总兵,赐毅勇巴图鲁勇号。1867年,赏穿黄马褂,换格洪额巴图鲁勇号。  相似文献   

18.
遨游历史 《各界》2011,(1):56-59
说到皇帝怕老婆,隋文帝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一个,唐高宗李治应该也算在其中。但怕老婆的皇帝并不只他们两个,只不过他们两个比较有名气而已。南宋的宋光宗就十分怕他的皇后,尽管宋光宗这个人没有什么知名度,要是说起他十个人最少有九个不认识他。而他的皇后——李风娘,同样也没几个人知道。  相似文献   

19.
岳珂和秦埙     
最近读《桯史》由作者岳珂想到年龄虽比他大,但相去不远的秦埙,并进而想到他们各自的祖父——人们都知道的岳飞和秦桧。 岳珂生于宋孝宗淳熙十年(一一八三年),是岳飞第三子岳霖的儿子。他生时距岳飞之死四十一年,被徙往岭南的岳家已返回内地,岳飞也已得到平反,被追谥为“武穆”了。但丢家毕竞受了很大的打击,岳飞、岳云被杀害,全家在岭南生活了约二十年。岳珂致力于学问,留下的著述如《桯史》《愧郯录》等,保留了不少有价值的史料。人们称赞他“论识高致,辞藻雄深”。同时他也写诗填词,有《棠湖诗稿》行世,《全宋  相似文献   

20.
1913年3月20日晚22时,宋教仁从上海搭火车赴北京,当宋走至车站入口的剪票处,宋刚伸手去取收票员剪完之车票时,突然一声枪响,宋大叫:“我中枪了,有刺客。”只见一个穿黑呢军装的矮汉子,从人群中不顾一切地窜逃。当时,宋的朋友黄兴等立即把宋送到附近沪宁铁路医院医治。当晚动手术钳出子弹,发现子弹有毒,伤势十分严重。22日晨,因弹毒剧发,不治身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