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9年9月27日.第一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决议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都定于北平.自即日起改北平为北京。定都的问题,早在这年3月.中共中央经反复斟酌和征求意见,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经毛泽东提议.采取投票表决方式,作出了新中国定都北平的决定。3月25日中共中央从西柏坡迁至北平。为迎接新中国的诞生,北平市200万人民。在市委、  相似文献   

2.
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定,中共中央办公地点由西柏坡迁往古都北平。3月21日,中共中央华北局、北平市委、市政府和北平驻军,在北京饭店召开迎接中央进北平会议,成立了以叶剑英、聂荣臻、程子华、刘亚楼、李克农等五人组成的中央迁平组织委员会,由叶剑英主持工作。  相似文献   

3.
1949 年 1 月 31 日,北平和平解放。3月 5日至 3月 13 日,中共中央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会议之后,党中央由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迁往北平。 1949 年 3 月 24 日中共中央由西柏坡迁往北平途经涿县( 现涿州)。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当晚住在城内粉子胡同路北公安局院内(即今县府街学校)。第二天起程离涿赴北平,县委书记王成俊、公安局长张铄等迎送中央领导同志。 3月25日凌晨二时,三列专列从涿县车站一路不停地直达北平 社会部部长李克农。他们对从西清华园站。尽管这一天没成为节 柏坡到北…  相似文献   

4.
1949年3月25日这一天,是我们中央警卫团跟随毛主席、党中央进北平的日子,是我们从最后一个农村根据地——河北平山西柏坡进入大城市的日子,也是我们从长期战争环境转入相对和平稳定环境的日子。  相似文献   

5.
何明 《学习导报》2011,(10):33-34
中南海的新主人1949年,中国革命胜利在即,关于共和国的都城问题,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决定放弃南京,建都北平(今北京)。1949年1月31日,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北平和平解放。这座古城迎来了自由民主的春天。随着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中共中央决定进驻北平。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向北平进发。  相似文献   

6.
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闭幕不久,中共中央机关即准备从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迁往北平.3月23日上午,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从西柏坡向北平进发.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共高层领导人分乘中型吉普,经唐县、保定,于25日凌晨,抵达涿县火车站.  相似文献   

7.
《党史纵览》2007,(3):55-56
中央机关在七届二中全会后离开西柏坡,于1949年3月25日进驻北平.5月13日,陈云急赴北平,就任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主持全国财经工作.  相似文献   

8.
1949年3月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定都北平:“我们希望四月或五月占领南京,然后在北平召集政治协商会议,成立联合政府,并定都北平。”  相似文献   

9.
周进  伍佳 《北京党史》2009,(2):29-30
一 1948年底,中国人民解放军包围北平城。1949年1月22日,傅作义将军接受北平和平解放协议。1月31日。北平国民党军队开出城外,听候改编。2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举行盛大入城式。北平的和平解放标志着平津战役的胜利结束,北平的和平解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定都北平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迅时等中央领导同志率领中共中央机关、人民解放军总部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3月25日到达北平,进驻香山。6月15日,毛泽东开始在香山、中南海两地办公。9月中旬,毛泽东迁居中南海。中共中央在香山时期正处在特殊的历史阶段,是一个旧的历史阶段即将结束,同时也是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的开始,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从基本胜利向全国胜利的过渡。因此,做出了特殊的历史贡献。党中央在香山领导全党贯彻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决议,实现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各项战略任务,完成了历史赋予的伟大使命。中共…  相似文献   

11.
《新长征》2014,(3):34-34
1949年3月5日早晨,党中央结束了辗转农村指挥全党全军的战斗生活,在毛泽东主席率领下,来到了北平,下午将在西苑机场检阅部队,接见工农商学兵各界代表和民主人士。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结束后,中共中央准备迁往北平。这时,北平已在1949年1月31日和平解放,华北局和华北人民政府已先搬到北平办公。刘少奇同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于3月23日离开西柏坡。25日,乘火车到达北平。在颐和园稍事休息后,前往西苑机场,同前来欢迎的各界代表及民主人士一千多人见面,并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随后,中共中央机关暂时驻在香山。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11,(7):39-39
1949年1月6日至8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决定,在北平解放后,必须召开第七属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以确定组建新中国的有关事项。经过充分准备,中国共产党于同年3月5日到13日,召开了新中国成立前最后一次中央全会。  相似文献   

14.
西苑阅兵     
1949年3月25日,晴空万里。北平西苑机场,2万多名雄壮威武的人民解放军官兵,正在等待着一个伟大的时刻。初春的北平,洋溢着寒意,穿着刚拆洗  相似文献   

15.
65年前.1949年3月23日,西柏坡,土坯房前,老槐树下,握别依依不舍的父老乡亲,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动身前往北平。春风料峭.朝阳流金。毛泽东面带微笑,大手一挥:“进京赶考去!”  相似文献   

16.
今年3月23日,是党中央、毛主席离开西柏坡,“进京赶考”63周年纪念日。1949年春天,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从此,中国共产党踏上了建设新中国的新征程。60多年来,西柏坡精神、赶考精神一直鼓舞着石家庄人民,  相似文献   

17.
1949年1月31日,有着数千年历史文化底蕴的古都北平和平解放,一个崭新的新中国蓬勃欲出。在这关键历史时刻,一代伟人毛泽东高瞻远瞩,把新中国建都的目光逐渐锁定在北平城。3月23日,春意盎然,满怀胜利喜悦的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离开工作生活近两年的西柏坡迁往北平,拉开了建设新中国的帷幕。  相似文献   

18.
"赶考"路漫漫 54年前,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导人离开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动身前往北平.临行前,毛泽东对周围的人说:"同志们,我们就要进北平了.  相似文献   

19.
1949年1月31日,北平宣告和平解放。1949年2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举行北平入城式。  相似文献   

20.
高小林  綦军 《新长征》2009,(3):62-64
北平解放后,解放区人口已占全国的44%,人民解放军已壮大到近400万人。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结束后,中央书记处初步决定1949年3月底将中央机关迁入北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