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新时期创造的新的社会经济关系结构、新的社会共同体及新的价值体系,冲击着现行宪法规范。同时,近年来取得的宝贵经验和丰硕成果,以及党的十六大所提出的新思想新理念,使得现行宪法的修改成为必要。本次修宪体现出“条文最多、内容丰富;以人为本、彰显人权;与时俱进、接轨国际”这样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2.
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为进一步推进我国改革和建设事业的发展,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我国现行宪法制定于1982年。它总结了建国以后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体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指导了新时期改革开放与经济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保证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健康发展。实践充分证明,我国现行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好的一部宪法。随着我国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发展,根据党和国…  相似文献   

3.
《理论与当代》2004,(3):64-64
▲宪法修改:是指宪法正式施行后,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与变化,出现宪法规范与社会生活发生冲突时,特定机关依据宪法的程序,以明示的方法对宪法典的条文或文句进行补充、调整的活动。从一般意义上讲,宪法修改存在的基本条件是:一是成文宪法的存在。不成文宪法体制下  相似文献   

4.
贾清 《理论研究》2012,(6):6-7,50
“八二宪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完善的一部宪法,通过规定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奠定了依法治国的基础。这部宪法始终坚持与时俱进,通过四次修正案,全面促进了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确立为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宪法至上”的政治认同和“依宪执政”的政治选择将成为宪法政治建设和发展的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5.
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现行宪法,施行16年来,这部宪法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正如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植根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科学一样,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也需要根据新的发展和变化作必要的补充和修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6.
《理论与当代》2004,(3):58-5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四年来,除建国前夕全国政协一届一次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有人称为“约法”,实际上是临时性的宪法)外,先后有四部宪法,即一九五四年宪法、一九七五年宪法、一九七八年宪法、一九八二年宪法。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由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  相似文献   

7.
谭波  张增辉 《学习论坛》2023,(2):120-129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法治理论的高质量发展,更需要宪法的高质量发展。新时代背景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的高质量发展都要依托宪法的高质量发展,这也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对宪法发展的新要求。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的宪法高质量发展体现在宏观层面的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中观层面的宪法指导下法治体系的统一和微观层面的合宪性审查的推进。  相似文献   

8.
2003年10月14日胜利闭幕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并决定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再次修改宪法(简称修宪)部分内容即将在今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进入法定程序。这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全党全国人民关注,举世瞩目。为了进一步了解有关这次修宪的一些情况,本刊记者采访了我国著名宪法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许崇德。  相似文献   

9.
靳力  段秀卿 《奋斗》2004,(5):51-52
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的诞生,以宪法的方式确立了我国基本的宪政制度,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1954年宪法的一些基本内容和重要原则,为后来宪法和宪政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关于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重要论述,表明党对宪法的规律性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这对新时代宪法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创新贡献重大,为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宪法建设的部署提供了充分的法理基础与现实依据。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揭示了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战略思维,宪法运行的政治引领以及宪法功能的制度构建,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展示出认识论与方法论相统一的理论特色。基于党的二十大报告法治中国建设的视角研究习近平法治思想对宪法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性发展,有助于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理论与话语体系奠定理论基础,更有助于深化宪法实践、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宪政发展的原动力。现行宪法在改革开放中诞生,也在改革开放中发展。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宪政在民主、法治与自由三个方面均已取得很大成就。尽管中国宪政还存在明显不足,但展望未来,中国宪政的前景是十分光明的。  相似文献   

12.
张正德  喻中 《探索》2004,(3):135-139
宪法是社会变革的一只晴雨表 ,社会变革的模式直接影响到宪法的模式和宪法自身应变的方式。在阶级对抗处于社会主要矛盾的革命时期 ,宪法表现为革命宪法 ;改革年代 ,宪法呈现出改革宪法的特征 ,宪法规范与改革实践的冲突常常出现。因此 ,清醒地认识当代中国以修宪为主要方式的合宪性社会变革、以“良性违宪”为表现形式的违宪性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及其趋势 ,有利于把握宪法的与时俱进与保持其稳定性、权威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五大报告第一次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着重地提了出来,这是对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治国方略的重大进步,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依法治国的根基。依法治国,不仅要求有完备的立法,更要求有完善的宪法监督机制,保障宪法的有效实施,否则依法治国就无从谈起。完善宪法监督制度至关重要。一、宪法是依法治国的根基,保障其有效实施意义重大依法治国是党的治国方略。所谓依法治国,就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  相似文献   

14.
坚持依法执政所要解决的若干深层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今世界上,一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的发展都与这个国家的执政党所采取的政治体制、治国方略和执政方式有很大关系。党的十六大强调“坚持依法执政,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这标志着党的执政方式已由“以党代政”转到“依法执政”的正确轨道上来,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提供了重要的政治前提和根本保证。所谓“依法执政”,是指在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执政党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对国家事务进行治理。换言之,是说执政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根据党的十六大报告的精神,“依法执政”的基本原则是: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  相似文献   

15.
吴信 《北京党史》2011,(2):8-10
党的各级领导班子是党的组织的骨干力量以及完成党的各项任务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思想政治建设是领导班子建设的灵魂。在中国共产党90年的发展历程中.通过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不断提高领导水平,推进党的事业健康顺利发展,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因此,认真梳理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关于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理论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提出“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历史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既是对社会主义文明内涵的极大丰富.又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的重大发展。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写入宪法.既是作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指导原则,又是科学发展观在宪法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7.
《党的建设》2018,(8):26-29
党的十九大概括和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这是党的十九大最重大的理论创新、最重要的政治成果、最深远的历史贡献.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郑重地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实现了从党的指导思想向国家指导思想的转化,实现了国家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指针.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以来,曾颁市过四部宪法,其宪政建设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几十年风雨历程。现行宪法(即“八二宪法”)已经颁布并贯彻实施十六个年头了,然而现行宪法的有效实施和进一步完善有待努力。一、贯彻实施宪法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具备诸多条件,而树立法律的权威,使法律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则是最关键的一条、法律至上则要维护宪法至尊地位。因而,依法治国的核心就是依宪治国。党的十五大报告对于什么是依法治国作了科学…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法治思想从政理、法理和学理层面对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进行了多维创新,为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引与理论支持。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明确了根本性政治原则、奠定了系统性法治思维、筑牢了长期性制度保障,在实践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应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宪法制度体系、全面落实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即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宪法商谈是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的理论模型与实践路径,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规范价值。在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下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应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中心,以宪法商谈建制化路径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作用,构建多领域多层次多元化的宪法商谈形式,培养公民的观念性宪法世界。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坚持"两手抓"的策略,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赋予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内涵,实现了发展与创新,形成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体系.这一理论创新体系,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