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论宪政的人性基础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宪政与法治的人性基础问题—开始并且始终是思想家们关注的问题之一。如果我们撇开思想家在这一问题上思想的细微差别 ,从总体、宏观上总结 ,不难发现 ,他们对宪政与法治的人性基础的思想是立足于这样一种双重的人性假定或预设。即人性有恶的一面 ,因而权力成为必要 ,而对权力的执行者、权力也必须加以限制 ,权力是一种“必要的恶”(洛克语)。另一方面 ,人性又有善的一面 ,因此 ,人是目的(康德语) ,应当尊重他们作为人所应有的尊严 ,去保障他们的生命、自由与财产等基本权利。这两方面的统一生长出了宪政与法治的基本精神即对权力的限制…  相似文献   

2.
魏磊杰 《法学评论》2024,(3):182-196
西法东渐初期,吸纳西方传教士的既有做法,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晚清士人秉持一种通经致用的比附之法,以图借助先秦法政思想重构新的普遍主义世界观,最终达致有效应对西方殖民现代性知识“入侵”之目的。经历百年沉寂,伴随中国崛起,当代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学者在新的世纪赓续了这一知识传统,此等“春秋国际公法”观背后的思维逻辑又被重新发现和调用,以求在学术层面有效推助各自学科本土化之同时,亦能在政治层面为业已进入后现代性时代的人类社会提供一种更为公平的世界愿景。对中国知识精英调用先秦法政思想的百年历程进行系统梳理,可为当下必然需要依托传统法政资源塑造的中国国际关系/国际法新观念的对外投射提供诸多镜鉴。  相似文献   

3.
卡尔·罗杰斯是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他的理论核心是强调对人的尊重,人的价值、情感、自我实现。他首创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在心理治疗领域创立了“以来访者为中心”的治疗观。  相似文献   

4.
邹立君 《法律科学》2006,24(1):163-168
富勒将他有关良好秩序的研究界定为“有关良好的秩序以及可运行的社会诸安排的科学、理论或研究”,并将其命名为eunomics。eunomics本身既有实质的问题指向———关注公平的、公正的和尊重人之尊严的秩序,同时又是作为一种法律研究的方法在起作用。富勒对这一研究方法的具体践行主要体现为对法律程序的研究。富勒对良好秩序的研究以手段与目的关系的讨论为前提,该研究本身可被看作是对现代性的反思,同时也体现了对现代二分思维方式的克服和超越。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后现代法学研究及其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后现代法学是继现代西方法学三大流派之后又一独具特色的法学思潮。中国法学要创新发展不能不注意吸收后现代法学的合理内核。“非本质主义法学”、“人文主义法学”、“视角主义法学”等后现代法律思维方式能够使我们对中国法学诸多基本问题进行深刻的反省。  相似文献   

6.
论人本法律观的科学含义——发展权层面的反思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学术界对人本法律观中的“人”、“本”和“人本”这三个基石范畴存在不少分歧与模糊认识。本文认为,从逻辑起点上讲,人作为人本法律观的主体,应当是“自然人”、“理性人”、“社会人”和“政治人”以及“生态人”五方面的统一。从内在特质上看,人本法律观是一种理想的法律价值观而非工具论、是一种理性的法律本质论而非抽象的本原论、是一种科学的法律方法论而非简单的具体操作方法。从价值选择上说,人本法律观旨在实现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权利,发展权体现了人本法律观的主体性要求、浓缩了人本法律观的客体性特征。  相似文献   

7.
高文盛 《法学评论》2005,23(4):31-35
后现代法学思潮的兴起标志着当代法哲学思维的一次重大转向,它主张视角多元和反本质主义,不承认法律具有固定的含义和本质,认为法律的普遍性是虚拟的“宏观话语”,反对普适主义的超验法律观。从价值的观点看,后现代法学采取一种更加开放和自由的方式来界定正义,强调微观的、具体的、实践的正义,从而对司法活动提出了新的审视。由此,在法治建设中出现了诸如程序本位与正义的冲突,如何向弱势群体运送正义等问题。后现代主义的新思潮有助于我们对以往的正义观进行反思,启发我们给正义标准以现实的人文关怀,以便更好地推进我国的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8.
百姓呼声     
新学期开始一个多月了,我们不禁想起了那些父母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们,新学期这些孩子会有父母陪伴在身旁吗?在编辑本期稿件前,我们在诸多读者来信中惊讶地发现,全国各地竟然有那么多人都在关注着留守儿童,为他们的学习生活建言献策,他们有人民教师、机关干部、还有同样远在他乡打工的农民工们。本期百姓呼声栏目选登一组来信,以飨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9.
如果没有高墙电网和哨位,云南省第二女子监狱看上去更像是一所学校——这所1999年才宣告成立的学校共有3000多名女生和300多名教师,教师们(监狱警察)的平均年龄不足30岁,学生们(押犯)的平均年龄也只有36岁。这所学校形同一条育人流水线,端头输入的是被人们视若残渣余孽的顽固罪犯,端尾输出的却是能遵守法律、自食其力的“社会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女二监就是一座专门回炉“监狱人”并向社会输出合格“社会人”的学校。  相似文献   

10.
在东方这个文明古国,教师是个很受人尊敬的职业,可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队伍的组成却变得复杂,比如:公办教师、民办教师、支边助教教师、代课教师,其中代课教师又有“临时代课”和“长期代课”之分。不管把教师分为几个等级,但他们都从事着同一项“希望工程”,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可是.3月27日,在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一声代课教师“清退令”,把这个长期工作在边远贫困乡村的、几乎被都市人忘却的“弱势群体”一下子推向改革浪尖,引起举国关注。  相似文献   

11.
余川  陈灿辉 《行政与法》2006,4(3):42-45
“换位思考”是一种要求主体站在客体的立场上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政府通过推行换位思考,可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社会管理的效率和公共服务的质量,避免形式主义,减少决策失误;可进一步增强行政人员的“民本位”、“社会本位”的思想,克服官僚主义的作风;可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自我监督、自我反省和自我纠偏的能力,减少脱离群众、盲目行政与消极行政等不良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与中医理论同样是以中国古代气论哲学为基础的气象文学,烙有中国古代先民的自然观与思维模式的印记,是最有中国特色的文学样式。随着魏晋时期主体意识的觉醒,国人的自然观与思维模式由天人合一向人定胜天发展,呈现出题材上以天气现象为主向季候为主,体裁上由神话、寓言发展为诗词歌赋等更为丰富的样式的阶段性变化。面对现代大学教育分科体制及科学意识的冲击,尽管张君励、梁启超等发起科学与人生观之论战,试图坚守艺术、宗教阵地不受科学侵袭终至于落败,中国现代气象文学创作与研究终究被剔除精神内涵,空余形式与技巧的部分偶有表现。如今,过于关注探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而日趋狭隘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若要有所突破,传承以人与自然关系为思考重心的中国古代气象文学是重要途径,强化气象文学的创作研究也是传承中国文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批评与反思:师生冲突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社会学的分析无疑为师生冲突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认识视角。但既有的研究,却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师生冲突界定理应是“有限定的”而非“宽泛的”,师生差异只是构成师生冲突的一个必要条件,并不必然导致师生冲突;师生冲突的产生尚需对合法性的消解这一充分条件的支撑;师生冲突功能的定位必须是具体的而非抽象的。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二重性的权力,民事执行权在结构要素上可分为执行实施权和执行裁决权两部分,据此民事执行权在组织构造上应该分别贯穿行政权和司法权的制度安排。迄今为止,中国民事执行体制改革的核心是通过设立执行局,在上下级法院之间形成统一领导的管理体制,这是一种内置式的改革模式。中国民事执行体制构建应该符合民事执行权自身的性质和组织、运行规律,尊重法院作为司法权载体的组织与程序构造要求,切合中国当代司法制度改革的整体目的。据此,在内置式改革模式已经得到相当充分的实践但依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执行难题的情况下,外放式的改革模式可成为中国当代民事执行体制进一步改革的必要选择。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Plagiarism is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offences in the academic world. It has occurred as long as there have b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but the recent growth of the Internet has made the problem much worse. Recent studies indicate that approximately 30% of all students may be plagiarising on every written assignment they complete.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volution” is almost always presented as having cataclysmic consequences for education. In post‐secondary circles, perhaps the most commonly apprehended cataclysm is “Internet plagiarism”. Academics at all British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can now test students’ work for cheating using the anti‐plagiarism program Turnitin. The program, run by the Joint Information Systems Committee and thought to be the first national system of its kind, offers free advice and a plagiarism detection service to all furt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 the UK. This article will try to: first, define exactly what plagiarism is; second, give examples and reports on samples of the new plagiarism detection software; and finally suggest strategies that lecturers can use before turning to the new software.  相似文献   

16.
在目前的生态伦理学研究中,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围绕着“人与自然之间是否存在伦理关系”这一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这种争论的一个误区是无不将自然理解为自然物,结果造成了生态伦理的形而上学危机。自然或自然界并不仅仅是自然物,它还是对象性的人,是人本身。据此,人与自然之间必然存在直接的伦理关系。此伦理关系表现为:人自身的异化必然导致人对自然恶和自然对人恶;扬弃自我异化,人与自然界完成本质统一,自然界便成为人的自然界,人亦成为自然界的守护神。  相似文献   

17.
周茜蓉 《政法学刊》2008,25(5):83-90
“以人为本”思想有古老的渊源,并对人类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在现代的提出,与人类历史进入现代史紧密相联。作为一种思想观念,它为现代历史提供思想基础和导向,作为一种制度,它为现代历史的展开提供方式和途径。当代中国的“以人为本”思想作为指导思想的核心内容,既体现了我们对历史发展趋势的理论自觉,也确立了我国明确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由此规定了公安工作的具体方位,它因此给公安工作提供的关键性的思路和方略在于,着重从制度性建设的维度来推动公安工作的现实展开。  相似文献   

18.
法律思维是法律人应有的基本品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法律思维作为一种职业性思维,具有以法律语言为思维语言、以“崇尚法律”为思维定势、以“恪守公正”为价值取向、以理性主义为指导的经验思维、群体性思维等特有属性,因而成为法律人的职业特征和法律职业共同体的联结纽带,作为法律推理和法律论证的核心内容,成为延续法律生命、实现法律价值所必需的具体途径。为培养和维护法律思维这一法律人应有的基本品质,应当特别注意大学法学教育的改革、司法考试的定位、社会法律意识的普遍增强以及现代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以主体间性重构教育过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主体间性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中的人的主体性.教育作为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必须置于主体间性的视域中进行考察.主体间性要求的教育过程是一种"主体-客体-主体"交往实践关系.在这一关系中,学生既是占有教育内容的主体,具有主体性,又是师生交往的主体,具有主体间性.  相似文献   

20.
权利的思维是以理性逻辑为指引的思维,它强调理性化的权利是法律的基石,权利的理性化要求法律不但要关注入,而且要因应人的全面自由与发展的理性需求。其思维的基本逻辑属性是,权利的思维是理性的,它是理性思维逻辑的产物;权利的思维是合法的,是以法律为基本标准的思维;权利的思维是实践的,体现了法治实践理性的基本要求;权利的思维是属人的,是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的法律思维模式;权利的思维是发展的,是体现人与社会发展的的价值导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