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杨建忠  吕涛 《群众》2007,(4):78-79
3月的江南,处处都有郁郁葱葱的风景。从江阴市区沿澄杨公路东行10余公里,便来到闻名遐迩的乡村都市——江阴市周庄镇三房巷村。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很难想象“乡村”和“都市”这两种迥然  相似文献   

2.
苗成斌  柯华龙  赵扬波 《群众》2023,(14):44-45
<正>文化如何赋能乡村振兴,让乡村“美”出新高度?响堂,一个曾经“鸡犬相闻”的传统村落,如今成为人们追求田园梦想的现代版“桃花源”。南京市浦口区响堂村以美丽田园为韵、村落肌理为形、艺术文化为底,让一朵栀子花飘出“共富香”,一杯村咖啡唤醒“新时尚”,一间老民宿体验“慢生活”,一座讲习所滋育“新农人”,探索着都市近郊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特色田园乡村梦从这里点染、升腾、激荡,精致乡村与乡野潮牌、传统村落与现代文明、地方物产与时尚业态相互交融,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响堂探索在山谷里放射出新时代的光芒。  相似文献   

3.
《今日浙江》2012,(17):66-67
今年以来,衢州市委、市政府按照“四美”、“三宜”的要求,积极开展“浙江省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美丽乡村示范乡镇”、“美丽乡村精品村”和“美丽乡村‘五美’农户”创建活动,初步形成了市、县、乡、村、户一级抓一级与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县与县、乡镇与乡镇、村与村、农户与农户之间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江山市被评为首批“浙江省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龙游县通过了省有关部门先进县的评审验收,农村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荆州市城南开发区白龙村,一个城市的近郊村。来过白龙村的人都说这里是“都市里的村庄,村庄里的都市”。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白龙村已成为一片生机盎然、后劲十足的开发热土。白龙村的发展,有力地诠释了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生产发展、村民富裕。很难想象十年前白龙村还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落后村,那么,是什么因素促使一个落后村变成现在文明富裕的乡村都市的呢&走访白龙村的村民,大家都异口同声地把白龙的变化归功于他们的好领头雁:优秀省人大代表、村党总支书记——陈锐,一个四十开外、中等身材、脸上写满白龙村在上世纪90年代…  相似文献   

5.
商湉 《重庆行政》2020,(1):62-65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脱贫攻坚下的“依法治村”成为乡村治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从长远来看,法治是乡村治理体系的基本制度保障。因此,梳理和分析乡村治理法治化的问题以及明晰乡村治理法治化的法治困境成为探索脱贫攻坚下“依法治村”的基本任务。一、脱贫攻坚下“依法治村”的制度价值(一)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客观需要脱贫攻坚背景下的“依法治村”需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进行,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也是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6.
《重庆行政》2013,(6):I0039-I0039,F0003
近年来,重庆市沙坪坝区曾家镇按照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和谐发展要求,实施“以点带面”建设战略,以建设宜居、宜业、直游的“三宜”美丽乡村为目标,突出虎峰山村建设,以中心重点辐射带动周边,构建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形成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发展模式。2013年,虎峰山村成为首批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乡村。  相似文献   

7.
白益民 《小康》2024,(10):14-15
<正>近年来,遂昌县立足资源优势,通过打造“三创共融”的生产共同体“、三乡共建”的生态共同体、“三治共享”的生活共同体,推动乡村生态、生产、生活的系统性重塑,这实际上也与浙江的“三位一体”理念不谋而合。三井村是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积极探索民族乡村振兴新路径的样本之一。当地立足自身资源优势,打造生态精品农业、乡村休闲旅游等产业,符合遂昌县确立的“一村一策”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8.
<正>“这里的环境太美了,就像到了世外桃源……”到龙镇村游玩的游客们感叹。初春时节,游客穿行在龙镇村,目之所及,乡村美景令人流连忘返。春天的龙镇村,一派美丽和谐的宜居乡村新景象。近年来,在连续实施的“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宜居乡村”建设活动中,容县各地悄然发生变化,村民们惊喜地发现,村子已经不再是以前的模样,村容整洁、道路干净、人民富足……这些都得益于容县各地挖掘当地特色  相似文献   

9.
汪万德 《重庆行政》2013,(6):102-103
根据重庆市“美丽乡村”建设目标要求,石柱县拟定2013年启动6个“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到2017年建成30个、2020年建成50个经济活跃、环境优美、乡风文明,具有民族特色的“美丽乡村”。2013年,按照重庆市申报要求,石柱县将冷水镇八龙村、王场镇双星村、崃镇寺院村、三河镇拱桥村、沙子镇沙子村申报为首批“美丽乡村”市级示范村。  相似文献   

10.
胡妍 《小康》2023,(20):80-81
<正>三亚市吉阳区坚持党建引领,探索积分制创新乡村治理模式,激发人才活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在乡村开启“景区时代”,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打造了博后村、大茅村、红花村等远近闻名的乡村振兴“样板村”。近年来,三亚市吉阳区坚定不移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和海南省委、省政府关于打造“自贸港乡村振兴样板”的决定要求,蹄疾步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以实际行动践行“老乡”嘱托,探索出独具吉阳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相似文献   

11.
四访韩村河     
今年春天,我又一次来到了被称为京郊第一村、乡村都市的北京市房山区韩村河村,访问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村党委书记田雄同志。望着田雄那坚毅的面庞,听着他  相似文献   

12.
渝北地处重庆都市发达经济圈,是重庆都市功能拓展区,近年来,渝北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立足于“服务城市、富裕农村、改善生态”的战略定位,围绕“产业强、农民富、农村美”总目标和“一区三带十基地”总布局,坚持以“特色农业+乡村旅游”联动发展模式为路径,以龙头企业和项目为抓手,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着力建设重庆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将农村“三变”改革与乡村振兴工作紧密结合,聚焦乡村闲置资产资源,大力实施“千村千企”战略,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推动“沉睡资产”重新焕发生机活力,实现“涅槃重生”,推动全县农村集体经济显著增强,农民财产性收入显著增加,形成农民、经营主体、村集体三方共赢局面。2022年,全县百家村企整合流转土地8.2万亩、村集体资金3201.55万元,  相似文献   

14.
郑各庄村位于北京温榆河畔,村域面积289公顷。村南是清雍正年间的平西王府遗址,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如今,郑各庄村环境如诗如画,旅游资源丰富迷人,文化氛围健康向上,多元化的产业发展积极迅猛,一个现代化的乡村都市正在京郊大地悄然崛起。没有文化保证是没有活力的“二十多年前,我们村集体资产不足30万元,人均收入只有五六百元。”郑各庄村村民告诉记者“,我们村能持续发展,多亏有一个好的带头人,那就是我们的村主任黄福水。”据了解,黄福水今年42岁。现任北京宏福集团党总支书记、董事长,郑各庄村委会主任。1984年他从学校毕业后就扎根农…  相似文献   

15.
赵狄娜 《小康》2023,(12):68-71
<正>高原明珠之畔,最美“滇池乡居图”正徐徐展开。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碧鸡街道观音山社区中的百草村和杨林港村,正在逐步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创新乡村治理体系,助力滇池沿岸乡村的生态保护与产业可持续发展。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如今,很多乡村,看得见的是美景,看不见的是治理。  相似文献   

16.
钟岑 《人民政坛》2020,(1):26-27
2019年“十一”假期,大田县屏山乡内洋村迎来小长假旅游高峰,茶香小镇——雾海人家景区“爆满”,创下日接待游客10000人次的新纪录。凭借优越的生态环境、秀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雾海景观,内洋村吸引了大批游客慕名前来游玩,“内洋美”主题公园、农民文化大院、茶叶一条街、村综合服务中心等多个民生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生态乡村旅游开始破题。这离不开大田县人大常委会对生态乡村旅游工作的持续推组织人员考察“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室”动,让生态乡村旅游创建不断深入人心,取得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7.
郭煦 《小康》2024,(3):48-51
<正>乡村体育赛事爆火的背后,是加强村居建设、保护文化传统的实践积累。乡村体育,是全面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内容。连续多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效平台,提出整合文化惠民活动资源,支持农民自发组织开展村歌、“村晚”、广场舞、趣味运动会等体现农耕农趣农味的文化体育活动。2022年夏天,贵州台江县,人口不足2000人的台盘村举办了一场乡村篮球比赛,“村BA”意外出圈。2023年夏天,人口不足40万的榕江县,因为“村超”,  相似文献   

1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出明确要求:“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这给乡村社会治理工作指明了方向。重庆市城口县高燕镇星光村位于全国一类红色革命老区重庆市城口县西北方向,属工与农、城与乡的结合部,乡村社会治理成了星光村乡村振兴工作的难点和痛点。驻村工作队、村支“两委”针对突出问题因地制宜,创办“星光夜校”,让十八平方公里的星光村成为教室,实践成为教科书,人人都是老师,个个都是学生。搭建“星光夜话、星光试验田、星光手艺台、星光图书角、星光志愿服务队和星光夜校公众号”六个共建共治共享平台,让村民充分参与星光村的社会治理,共画乡村社会治理“同心圆”,在建设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方面,做了积极、有效地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中国乡村治理者身份制度及相应的村治模式变迁的长时段视野,分析村干部的制度身份定位与治理模式选择。中国历史上在不能实现官僚化、科层化的乡村治理体制的背景下,以绅士制度和职役制度为基础,在实践中形成了“乡绅—乡役”组合身份治村模式,弥合了乡役治村的身份困境。面向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立足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和新中国成立70多年的干部与治理的制度经验,借鉴“组合身份治村”模式,完善“村干部”的身份制度,综合增强村干部身份的政治属性和行政属性,探索“政治—行政”的融合身份治村模式,是可行的善治之路。  相似文献   

20.
符义雄 《今日海南》2006,(11):42-42
琼海市长坡镇长山园村是一个边远的老区行政村,但那里历来有着浓郁的乡村文艺传统。在解放初期和“文革”年代,这里都曾有过乡村“琼剧团”和“文艺宣传队”。近年来,长山园人打开山门,走出村门,治路、治山、治村,昔日封闭偏僻、贫穷落后的山村呈现出一派大路小道环村通、大车开进家门口、荒坡野岭吐绿金、橡胶槟榔满山坡、胡椒筑起绿宝塔、蕉瓜果菜遍田洋、电视电话进农家、汽车摩托走村乡的新气象。长山园人富起来了,那些“老艺人”、“戏班仔”更坐不住了,自发的业余文艺活动更丰富多彩了。一批年老的“戏班子”和“歌手”、“舞脚”经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