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贵州提出加快实施"3个1工程",即推动100个示范小城镇提档升级,培育和创建100个省级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加快推进全省1000多个小城镇高质量发展,促进山地特色城镇化进程。一山一水一小镇,一田一园一风情。贵州大地钟灵毓秀,深秋时节景致天成。10月25日,第八届全省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暨推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黔东南州凯里市召开,"高质量发展小城镇、建筑业,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成为响亮的主题。行走山水间,一批批环境优美、配套齐全、特色鲜明的示范小城镇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2.
特色小镇     
近年来,贵州积极构建美丽乡村、绿色小镇、山水城市、和谐社区的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蓝图,围绕“生态、生产、生活”下功夫,初步形成了具有贵州特色的小城镇发展经验. 7月27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拟公布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名单的公示》,贵州黔西南州贞丰县者相镇、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镇、贵安新区高峰镇、六盘水市水城县玉舍镇等1 0个小镇跻身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名单.加上去年10月入选第一批全国特色小镇的贵阳市花溪区青岩镇等,目前贵州已拥有15个全国特色小镇.  相似文献   

3.
王法 《当代贵州》2017,(50):24-25
自2014年底获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后,都匀市全面推进城乡规划、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一体化,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不断提升,先后荣获2015年度、2017年度“中国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 目前,都匀市已构建起“泛都匀”城市格局,打造出一批山地特色小城镇和民族村寨,建立了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形成了“园城合一”的产城融合发展模式,做实了道法自然、生态优先的山水桥城.  相似文献   

4.
正贵州省积极构建美丽乡村、绿色小镇、山水城市、和谐社区的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蓝图,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特色小城镇发展新路。今年10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全国第一批特色小镇,花溪区青岩镇、六枝特区郎岱镇、仁怀市茅台镇、西秀区旧州镇、雷山县西江镇等5个小城镇入选,数量位居西部省份第二位。贵州入选的5个小镇,全部从全省100个示范小城镇中产生。2012年,贵州省委、省政府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提出建设"5个100  相似文献   

5.
正小城镇是大战略、大名片、大产业,贵州以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为引领,走出了一条具有新时代特征、具有山地特色的新型城镇化之路。小城镇位于农村之首、城市之尾,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对于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贵州以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为引领,以人的城镇化为中心,以高质量发展为关键,以改革创新为方向,走出了一条具有新时代特征、具有山地特色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相似文献   

6.
人的城镇化最终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在人的全面发展中新兴小城镇文化建设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新兴小城镇文化建设促进人的城镇化。从人的城镇化视角分析,目前小城镇文化建设还面临农民文化素质较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落后,传统城镇化模式存在缺陷等问题。搞好小城镇文化建设,应由片面追求城镇规模的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小城镇的文化建设和推进人的城镇化为中心,实施新兴小城镇文化发展战略,打造具有文化特色的小城镇,完善小城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支持群众参与小城镇文化建设,真正使新兴小城镇成为以人为中心的具有较高品质的宜居宜业之所,实现人的城镇化。  相似文献   

7.
<正>"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坚持产业兴镇百姓富、特色靓镇生态美,全面推动小城镇建设提质升级,高标准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开创多彩贵州新未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近年来,贵州积极构建美丽乡村、绿色小镇、山水城市、和谐社区的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蓝图,围绕"生态、生产、生活"下功夫,初步形成了具有贵州特色的小城镇发展经验。  相似文献   

8.
正示范小城镇和城市综合体为城镇化提"质"记者:2012年11月,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提出推进100个示范小城镇和100个城市综合体在内的"5个100工程"重点发展平台建设。目前,100个示范小城镇和100个城市综合体建设取得哪些进展?  相似文献   

9.
正在新的发展起点和历史机遇下,贵州城镇建设从示范引领迈入特色提升,更加注重文化品牌培育,借力“文化+”促进新发展。2012年,贵州启动100个示范小城镇建设,贵州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驶入快车道。打造了一批彰显贵州地域特色、民族特点、时代特征的绿色小镇。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公布的“全国第一批特色小镇”名单中,贵州花溪区青岩镇、六枝特区郎岱  相似文献   

10.
<正>水城县立足山地特色,融合山体、水体、文化、旅游等重要元素,打造山水相依、城景相融、产业相连的山地特色小城镇。2014年以来,水城县深入贯彻落实贵州省、六盘水市城镇化建设推进大会精神,立足山地特色,坚持顺应自然、依山就势、依山傍水的理念,围绕"中国凉都·生态水城"主题,融合山体、水体、文化、居住、产业、就业、旅游等重要元素,打造山水相依、城景相融、产业相连的山地特色小城镇。全面推进玉舍、发耳、龙场、南开、米箩、野钟、保华、化  相似文献   

11.
唐勇  王章 《实践》2013,(6):33
近年来,土默特右旗按照新型工业强旗与文化生态立旗并重的发展思路,牢牢把握打造包头市城乡统筹示范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新型工业基地和内蒙古西部商贸物流中心、文化休闲中心的发展定位,着力加快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商琴 《当代贵州》2017,(50):44-45
瓮安县按照“融贵阳、连成渝、入长江、接珠三角”的战略构想,坚持“黔中区域次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依托“四纵十八横”的城市路网骨架,实施“北调南育西控中改东扩”,瓮安狠抓城镇建设,一座山水辉映、环境优美、活力繁荣的生态宜居新城在画卷中央屹然矗立;猴场、建中茶旅休闲型、珠藏商贸集散型、平定营生态田园型等一批特色山地小城镇错落有致地萦绕轴心,交相辉映出一幅绚丽多姿的新型城镇化美景. 以高位布局为引领,苦干实干加油干,瓮安城乡面貌正在人们惊喜赞叹的目光中加速蝶变.  相似文献   

13.
正在小城镇建设中将"产"作为"城"的根基和引擎,将"城"作为"产"的依托和载体,充分发挥小城镇的规模效应和带动效应。贵阳市花溪区孟关乡在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的征程中,不断改革创新实现突破发展。在小城镇建设中将"产"作为"城"的根基和引擎,将"城"作为"产"的依托和载体,充分发挥小城镇的规模效应和带动效应,贵阳南大门一座产城互动发展的现代化生态示范小城镇正崛地而起。  相似文献   

14.
吕跃  王铁清 《当代贵州》2017,(50):38-39
冲破农民入城的“篱笆墙” 当代贵州: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是以人的需要和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城镇化.贵定县的小城镇发展新路,如何突出人的核心地位? 张丽芳: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我们秉承“小城镇、大战略”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立足城市与乡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坚持群众是城镇化建设的主体.围绕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按照生活、生产、生态“三生融合”发展的要求,严守生态红线,切实将贵定的生态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推动三产融合,打造乡村民宿、催生旅游业态,推动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通过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和农村“三权”改革,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增强城镇人口聚集和吸附能力.出台《户籍制度改革》系列政策文件,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入推进农村产权交易试点改革,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制定农村产权交易制度,激活生产要素,保障农业人口转移后山林、土地、宅基地等权益,冲破农民进入城镇的“篱笆墙”,使农民有能力进入城镇,有条件居住在城镇,有机会在城镇发展,真正融入城镇生活.  相似文献   

15.
正目前,黔东南州有13个示范小城镇列入全国重点镇,笔者以黔东南特色小城镇建设为切入点,分析总结其主要做法及成效,为我省特色小城镇建设提供经验借鉴。一、主要做法(一)科学定位,高起点规划特色小镇凯里市按照"针对实际、科学合理、统筹协调、抓好当前、兼顾长远"的思路,以增强特色意识和精品意识为重点,完成了《凯里—麻江中心城区下司片区近期建设规划(2016—2020)》编制。丹寨县通过产品、业态、营销、服务、管理、交通等国际化路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12月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安顺市被国家发改委等11个部委正式列入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城市行列,成为全国25个地级市的试点城市之一,也是我省唯一获得的国家新型城镇化地级市试点。开展试点以来,安顺市根据国家试点方案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近期作示范、长远探路子"的要求,以山水田园型、绿色生态型、宜居宜游型、开放创新型和历史文化型"五型城市"建设为目标,抢抓机遇,大胆探索,大胆改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为例,剖析了当前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小城镇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所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路径选择,也可以为周边少数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最大潜力,其建设的重点和难点莫过于县域新型城镇化.本文以湘南地区的道县为例,从城镇蓝图规划化、农村人口市民化、农业机械化产业化、企业“引”“育”一体化及人文生态可持续化五个层面进行探析,期翼对县域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们姜堰市白米镇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全镇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先后荣获省级科技、文化、体育、质量管理、绿化等项工作先进乡镇称号,并被命名为省级新型示范小城镇和泰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回顾几年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我的体会主要有三点.  相似文献   

20.
陈晨 《世纪桥》2014,(12):87-88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只有切实坚持惠民、利民、聚民,才能确保新型城镇化建设顺利、和谐推进。黑龙江省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积极稳妥扎实的推进,就要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引,秉承以人为本、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原则,走出一条独特的龙江新型城镇化道路,才能带动了全省重要战线和主要城市经济的全面跃升,谱写惠民、利民、聚民的美丽乐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