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更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而农民政治参与是实现农村基层管理民主的重要途径.但是,农民政治参与还存在诸如受封建文化影响大、村民选举秩序混乱以及民主监督不力等问题,本文拟从发展农村经济、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扩大农民政治参与途径和做好宣传等方面,对解决农民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
刘锡 《学理论》2013,(15):368-369
在当前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期,雅安市雨城区中里镇农民思想道德建设涌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深入研究、认真分析,切实做好中里镇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动全镇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深入推进。  相似文献   

3.
申良平 《各界》2008,(10):94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要发挥亿万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作用.这是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发挥好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确保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必然要求.当前制约农民影响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的不利因素,一是农民自身素质不高;二是对农民的主体地位认识不足;三是现行体制机制仍然影响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强调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4.
发挥农民的主体性,确保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一环。在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农民的主体性还没得到真正有效的体现,要将新农村建设向纵深推进,必须重视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性,并从完善各种政策与制度入手,让农民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5.
殷玉明 《学理论》2010,(3):15-16
推进农村管理民主,完善乡村管理体制,为农民当家作主提供制度性平台,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自实施村民自治以来,农村基层逐步形成了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体系,农村基层管理民主的氛圈日渐浓厚。但管理民主仍处在起步阶段,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不仅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梁春燕 《学理论》2011,(27):57-5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要提高农民素质,农民素质包括农民的身体素质、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等方面。首先阐述了新农村建设中提高农民素质的基本内涵,进而分析提高农民素质与新农村建设的紧密关系,最后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中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在政府、社会和农民组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体格局中,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主体,农民主体性的强弱决定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效度。在实践"十一五"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需要客观、冷静地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格局,认清核心主体——农民弱位的事实,培育具有自我发展主体性能力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要提高农民素质.文章首先阐述了新农村建设中提高农民素质的基本内涵,进而分析提高农民素质与新农村建设的紧密关系,最后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中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韩国新村运动取得的成就给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迪:一是政府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二是农民应当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三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强农民生活伦理建设。  相似文献   

10.
农民政治心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着良性互动关系,农民政治心理现代化能否顺利实现是我国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通过对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政治心理的透视,明确农民政治心理现代化对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从而有效构建农民政治心理现代化的长效机制,扎实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通过对以陕西为例的调研认为,当前西部农村基层干部总体情况是好的,他们对党的新农村建设方针和党的农村政策高度认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得到了农民的认可。但是,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也存在着一些与新农村建设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对于存在问题的解决,要着重加强各方面的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是极为重要的因素,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农业的主人也是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涉及亿万农民切身利益的伟大事业,建设新农村要靠党和国家的新思路,关键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3.
张志  陈树凯 《求知》2008,(7):34-35
发展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第一要务.但是.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也同样不容忽视。要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而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从农村基层做起。为全面掌握农民的思想状况,探讨新时期做好农民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最近.宝坻区委宣传部调研组深入新开口、马家店等乡镇.以召开座谈会为主要形式.就当前如何做好农民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14.
农民素质高低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资金投入、农民教育体系建设、师资力量、教育内容和方法等方面深入分析目前我国农民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同时分析比较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农民教育的经验和启示,对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进行农民教育提出措施和建议,力图的在理论与实践上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教育问题研究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农民文化利益是中国农民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各种文化方面的诉求及利益实现的问题。关注农民文化利益,重视农民文化权利,完善农民文化权益实现的体制和机制,有利于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整体推进,有利于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个体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有利于助推经济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型农民,新型农民不仅仅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较高的民主意识也是其所必须具备的特征.农民民主意识的提高对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民主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民对民主的理解比较模糊,农民参与管理的意识及民主监督意识不强等.农民民主意识提高缓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农民自身因素的影响,也有农村文化教育薄弱及对民主、法制知识宣传不到位的原因.这种状况如果不加以改变,势必影响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建设:终结“三农”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炳生 《团结》2006,(4):29-32
200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2006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新农村“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负责同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的讲话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的要求,涵盖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主要方面。从这些重…  相似文献   

18.
刘源 《学理论》2009,(15):158-159
农民文化权利是中国农民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各种文化方面的诉求及利益实现的问题。关注农民文化利益。重视农民文化权利。有利于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整体推进,有利于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个体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有利于助推经济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9.
转换思路 创新机制 推进新农村文化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永新 《民主》2006,(8):22-2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要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还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的精神生活水平。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力。建设农村文化就是增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软实力”。面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潮的到来,有必要认真总结农村文化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研究和遵循农村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与时俱进地更新工作思路,建立长效机制,以人为本,切实提高农村文化建设的实效,全面发挥文化在建设新农村中的传播知识、凝聚人心、提高农民素质、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两亿四千万农户、八亿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积极、高效地参与是新农村建设的生命力所在。没有农民的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一定意义上说,新农村建设本身就是对乡村农民参与的一种社会动员。发扬民主,让农民有效参与同其切身利益相关的新农村建设是决策民主化、公开化和科学合理化的重要保证。本文观察和分析了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现实基础,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农民自主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