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平案与国际刑事司法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风 《中国法律》2009,(3):18-20,71-74
余振东、许超凡和许国俊是中国银行广东分行开平支行的三任行长,在1995年到2001年期间,先后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用银行资金4。82亿美元。2001年10月12日案发后,上述三人立即潜逃。随后,中国内地、香港特别行政区、美国和加拿大的司法机关进行丁长达8年之久的缉捕逃犯和迫缴资产活动。2002年12月21日余振东在美国洛杉矶落网,2004年4月16日被遣返回国,  相似文献   

2.
据《三湘都市报》报道,南京龙潭监狱里关押着39名处级以上贪官,他们入狱后的“表现”着实令人“刮目相看’;曾主管普法教育的某市原副市长因受贿罪被捕入狱后一直向干警嚷嚷自己是无罪的,管教干警与他进行交流时发现,这位副市长竟是一个法盲,对法律条文一无所知。曾身居高位的某贪官,入狱后不仅对干警们指手划脚,还要求干警进入他的临室时要喊“报告”。对这位贪官的自不量力,干警们只好花很长的时间来给他“纠偏”。  相似文献   

3.
江曾培 《检察风云》2013,(17):36-37
近些年来,社会上不断有惑人的"大师"横空出世,这些"大师"都标榜为"神通广大",或能手到病除,起死回生,或能预知未来,化凶为吉,一时迷惑了不少人,后来却一一被揭露为骗子。骗子怎么会成为"大师"的?一个重要推手,是官员与名人的盲目崇拜和吹捧。拿近日又因一些名人拜访而重新暴  相似文献   

4.
特大经济罪犯李真在被捕受审期间,致信专案组,建议用“非常之举”进行反腐斗争,实行“宽严并举”,给交待彻底的腐败官员一次机会。(2003年10月29日《南方都市报》)  相似文献   

5.
朱国亮 《政府法制》2012,(32):40-40
因奢侈穿戴频致贪官落马,有地方纪委已开始组织学习奢侈品知识,意在从奢侈品着手治理反腐。  相似文献   

6.
《法律与监督》2010,(5):4-10
打黑与反腐同步推进是重庆“打黑除恶”专项斗争最大的亮点。在近日召开的“涉黑性质犯罪与法律控制理论研讨会”上,国内知名法学专家和司法实务界人士高度评价了重庆打黑除恶斗争,共同认为重庆此次“打黑除恶”斗争取得巨大胜利,其中最大的工作亮点是体现了打黑与反腐同步推进,深挖细查了黑社会性质犯罪背后的保护势力。  相似文献   

7.
与其说提出裁判可接受性是司法裁判的一个规范性要求,不如说它所揭示的实质是司法的信任危机。虽然司法机关采取了包括司法大调解等诸多改革举措,但并未根本上化解这种危机,反而陷入了进一步恶化危机的困局。要突破这种困局,走听众指向的司法改革道路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即将听众的价值纳入到司法改革制度空间,从而在整体上推动改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金泰 《政府法制》2010,(14):44-45
反贪污、反腐败,各国都有自己的高招。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的"反腐",靠的就是愿者上钩式的"钓鱼"。特工们扮成形形色色的"高官"、"富商",混迹于官场和商场。他们不是"送礼"就是"索贿",很像那么回事。不过,谁要是心存邪念中了招,等着他的就是一副手铐。  相似文献   

9.
贪官到底是“聪明人”呢,还是“蠢人”?回答这个问题,恐怕不少人对此都会有点儿犯难,甚至一时语塞。因为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要真正回答得准确,却又不那么容易了。  相似文献   

10.
史兴庆 《法制与社会》2014,(10):167-168
2006年前后,栏目剧曾经火爆荧屏,后来迅速跌入低谷,自2011年以来,又陆续出现了一批栏目剧,其中以法治栏目剧最引人注目,这批新兴起的法治栏目剧努力追求真实性,拒绝猎奇,主打民生牌,有法理点和警示意义,无论在美学特征,还是社会追求上都有别于以往的法治题材栏目剧。  相似文献   

11.
近段时间,由网络曝光导致贪官被查处的案例频频出现,不少人为之叫好,认为民间反腐力量壮大与官方反腐力度加大齐头并进,反腐前景大可期待。也有人对此表示不安,认为网络曝光导致贪官被查,大多是官场权力斗争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2010年12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发表首份《中国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白皮书,全面、系统介绍了反腐败和廉政建设基本情况。白皮书介绍,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2003年至2010年,中国公众对反腐败和廉政建设成效的满意度平稳上升,从51.9%提高到70.6%;公众认为消极腐败现象得到不同程度遏制的比例,从68.1%上升到83.8%。  相似文献   

13.
邵景均 《检察风云》2011,(13):19-20
当前,我国反腐败斗争的总体态势是,成效明显和问题突出并存,防治力度加大和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并存,群众对反腐败期望值不断上升和腐败现象短期内难以根治并存,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我们既要看到反腐倡廉建设取得的明显成效,又要看到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更加有力的举措坚决惩治腐败、有效预防腐败,进一步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
黄丰盛 《西部法苑》2001,(10):34-36
随着我国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许许多多的社会腐败案件曝光于众,给世人以警示和教育。在五花八门的腐败案件中,人们不难发现许多的腐败案件与“官”有关: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特别在我们的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中,有的或为人不正、或为事不正、或为官不正,他们确确实实闹出了一些令人啼笑的怪事。  相似文献   

15.
向贤彪 《中国监察》2013,(21):61-61
纵观近年来一些党员干部的贪腐之路,发现他们背后往往站着一些所谓的“大师”。贪官与这些“大师”称兄道弟、沆瀣一气,上演了一出出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和丑剧。  相似文献   

16.
桂田田 《政府法制》2014,(31):22-23
10月10日,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黄树贤首次以“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办公室负责人”的身份亮相并接受媒体采访。据悉,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办公室成员由中央纪委、最高法、最高检、外交部、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中国人民银行等八单位负责人士组成。  相似文献   

17.
王琳 《政府法制》2012,(12):37-37
转型期的中国,司法领域从不缺少新鲜事。最近就有两件事,在法律界引起广泛关注。一是东莞第二人民法院面向全国借用法官,在他们的“租借广告”中不但承诺说“报酬从优”,还能向被借法官所在的原法院支付借用费。二是1月9日开庭的贵州前政协委员黎庆洪涉黑案中,出现了5名“空降检察官”。此案由贵阳市小河区人民检察院起诉至小河区法院,但6名公诉人却有5人系贵阳市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员。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在“熟人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私人关系构成了一张张“关系网”。在求人办事时,人们往往倾向于寻求已有的和正在建立的各种“熟人”关系。“有熟人好办事”便是“熟人社会”的经典话语。“人情网”对制度执行的干扰,是无法回避的社会现实。因此,当我们在对反腐败制度设计与实践进行反思时,就不能不研究这一深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及其对廉政制度建设的影响,并设法破解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9.
微博对腐败问题的精确打击,背后有一个有力的抓手。事实上,目前,纪检监察和检察机关这样的反腐败职能机构,对微博曝料之重视、介入之迅速、查处之严厉,是空前的。  相似文献   

20.
5.中央严明纪律、严纠"四风"、严惩腐败,众多贪官纷纷落马,广大群众切身感受到了变化。但还是有那么一些人唱衰反腐败,声称反腐搞得再猛、贪官抓得再多,也没有什么用。这种不顾事实的错误言论,或者出于认识上的浅薄,或者本来就另有所图。"反腐无用论"的消极观点,认为腐败积重难返、反不胜反,而这种观念的产生又是基于其毫无缘由的悲观态度。具体表现为三种情形:一种是对党和国家反腐败能力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