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黄是同事们送给黄崇君的一个雅号。老黄其实一点都不老,刚刚步人人生的而立之年。尽管他常常自称“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可一副稳重的黑框眼睛、随时随地亲切的笑脸,加之慢慢悠悠的一口普通话,使黄崇君三十岁年纪却拥有了与年龄不相称的稳重,久而久之,老黄这一称呼也就叫开了。  相似文献   

2.
钱雨伶 《检察风云》2013,(22):71-72
初见时,瘦小身板,斑驳银丝,他是一位慈祥的长者;生活中,笑声爽朗,爱交朋友,他是大家眼中的热心肠;工作时,一丝不苟,勤恳敬业,他是百姓心目中的优秀检察官……他就是上海市崇明县人民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检察官,全国检察机关反渎职侵权“优秀侦查能手”黄新平,同事都亲切地称他为“老黄”。  相似文献   

3.
天才的口气     
李敖的字典里大约是查不到“谦虚”两个字的,其火爆的表达方式为:“五十年来和五百年内,中国人写白话文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他还说:“想佩服人,我就照照镜子。”爱尔兰才子王尔德的口气同样大得惊人,他当年去美国,入境时海关官员问他有什么物品需要申报,  相似文献   

4.
吉红 《法律与监督》2007,(12):16-18
2006年,城口县检察院迎来了两桩喜事,该院控申科干警杨德玖荣获重庆市总工会“劳动创新奖章”,他所在的控申科获得了市级“文明接待室”的荣誉称号。人们在对杨德玖交口称赞时,无不佩服他锲而不舍的敬业精神和执着的工作热情。  相似文献   

5.
沉痛的玩笑     
我刚毕业被分配到市工商局纪检科当纪检员。那时正赶上中央 加大反腐力度,离高检发出的贪污受贿者投案自首的最后期限还有 9天,气氛相当紧张。 科长老杜平时喜欢串门聊天,说笑逗乐,常常逗得整栋大楼里笑 声不断。可这会儿,我们纪检科成了谁也不敢踏的地方,老杜也不好 去串门,这可憋坏了他。 那天我和老杜等着下班,就在这时老黄推门进来了。老黄是个体 科科长,50多岁,局里的先进,老黄送来一份年终总结,一脸的戒备, 放下材料就要走,被老杜叫住。  相似文献   

6.
30年前,卢日玲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忻城县大塘镇先后任大塘镇大塘村生产队队长、村团总支书记、副村长、村委副主任。那个时候的他,"勤"字当头,把工作干好干实,群众都佩服地称他"卢主任"。由于在村里工作成绩突出,1991年1月他被团中央评为"全国新长征突击手"。20年前,1991年,卢日玲被破格录用为国家干部,任思练  相似文献   

7.
替亡子维权     
2011年,92岁的张利民老先生彻底打赢了人生中这场特殊的战役。握着法官的手,他潸然泪下。作为法官,我佩服这位老人用诉讼的形式延续了儿子的“生命”。  相似文献   

8.
廉痴     
在反腐倡廉战线上,廉痴老黄的事迹够不上轰轰烈烈, 然而他为了捍卫一笔账目的清白而疯癫,又不能不让人在感慨之余对他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9.
金老作品《笑傲江湖》中有个任我行,他有三个半佩服的人,我抄金老一次,也把王朔列为我最佩服的人,要说佩服的地方,不止三个,有四个半。  相似文献   

10.
这里讲述的是一个老乡党委副书记热心普法的故事。 1996年,黄祖康从已经干了数十年的乡领导岗位上退居“二线”了。说实在的,已经工作了整整41个春秋,身患有高血压、关节炎等多种疾病,终于有机会可以好好歇歇了。谁曾想,职务退到了“二线”,“一线”的工作还是找上了他。“三五”普法开始后,乡党委任命老黄担任了乡普法办公室主任职务,因为他是老政法书记、是“一五”“二五”普法的指挥者、内行人,又在全  相似文献   

11.
2007年10月5日,在湖南省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住了3个月院的黄国初终于出院回家了.看到他躲过了死神的威胁平安归来,乡邻们无不感叹道:"老黄这一辈子,多亏有个孝顺懂事的女儿." ……  相似文献   

12.
在辽宁省开原市没有人不知道王志勇的,都知道他是敢做敢为,勇于办案,善于办案的纪委书记;在开原市纪委没有人不佩服王志勇的,都佩服他有情有义,关心干部,爱护干部,是老百姓的知心朋友。   王志勇 1998年 1月担任开原市纪委书记,带领全市纪检监察干部结合开原市党风廉政建设实际,不断研究新思路,探索新方法,实践新措施,一砖一石构筑反腐长城。他亲自制定的领导干部述廉评议、廉政鉴定、询问诫勉等 5项制度的实施,对规范和制约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他组织的百日查百案活动,促进了基层纪委办案工作,案件查…  相似文献   

13.
喜从天降     
小刘大学毕业进机关工作不知不觉已熬过八年。八年里,科室同事升迁的升迁,跳槽的跳槽,只有他,原地踏步,有工作忙工作,工作忙完就看书,不管他人说三道四,也不理妻子怨他不思进取,反倒自得其乐。这么些年来,小刘是表彰没戏、奖励无缘、职务不升,倒是眼镜片圈数多出不少。  相似文献   

14.
有位朋友曾对我说,他下苦功通读过《二十四史》;另一朋友则说,他从头至尾读过《列宁全集》。两位朋友的刻苦精神及耐得住寂寞的劲头令我佩服。同时,也引发了我要谈论读书体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在巴山蜀水某地一任小山的平人腰上,一棵树冠交织、枝丫横生的老黄像树,像一把巨伞,孤零零地立在那里。1996年秋天,老树下增添了一座新坟,在秋日惨淡阳光的照射下,格外醒目。随着瑟瑟秋风的掠过,树叶不断地飘落在坎上,发出沙沙的响声,像伯语,像哭泣,像在跟世人诉说着什么。新坟落成二个月后的某日下午三时左右,一阵阵汽车的引擎声打破了空旷山野的寂静、一会儿,在山间的公路上出现了一个车队,向着黄桶树的方向统蜒着开了过来。在距离小山四五里处,车队停了下来,从车上下来几十个人,有军人,有警察,有干部模样的人。他有1…  相似文献   

16.
赃官还有值得"佩服"的吗?有!起码对笔者这样"思想境界"不高的人来说. 或曰:你"佩服"号称"广西王"的成克杰吧?此人位高权重,还有美人李萍相偎相依,索贿数千万元.我说,否!他的手段不高,正当他高升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时,东窗事发,落个人财两空,一命归西,可怜可叹可悲,只能赢得我的嘲笑,哪能赢得我的"佩服"!  相似文献   

17.
《人民调解》2012,(8):52-F0002
李公奎:老百姓知冷知热的“贴心人” 李公奎是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汪沟镇司法所所长,从1989年从事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以来,在汪沟镇司法所一干就是22年。22年里他扎根基层、脚踏实地地做基层司法行政和人民调解工作,当地群众都夸他是老百姓知冷知热的“贴心人”。  相似文献   

18.
李燕 《法治纵横》2011,(18):30-31
刘刚(化名)在传销机构的半年里,就像电影《盗梦空间》中的情景一样,由几十个“老师”不间断地给他打造两三年就能赚上百万的富翁梦,让他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最终,他丢掉了稳定的工作,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妻子离他而去。  相似文献   

19.
"我超佩服":女生追帅哥   李翔1979年2月8日出生于上海市长宁路一个干部家庭,与他一同出生的还有一个比他大20分钟的孪生哥哥李涛.1998年,李翔从上海十三中学毕业后,顺利考入上海大学国际经贸管理系,他哥哥李涛也考上了上海另一所大学. ……  相似文献   

20.
1950年,在美国学习、工作的钱学森提出要回到新中国,立即受到美国政府严酷的政治迫害,在长达5年的时间里失去了人身自由。当局还经常对他严加审讯。千方百计逼他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员”。已公开的美国联邦调查局档案曾这样记载一次审讯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