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普遍带来环境恶化问题,引起人们对环境的关注。环境与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也引来环境恶化问题,但经济发展也提高了人们的环保意识和为环境保护提供了经济支持,环境与经济既对立又统一,解决好两者的关系是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环境与资源是公共产品,必须在政府的主导下,制定和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激励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构建完善的资源和排污许可的市场交易体系,实施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才能促进环境保护、经济增长二者的协调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王树静 《前进》2004,(7):28-29
学发展观在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搞好“五个统筹”,其最终目的是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实现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人的全面进步,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树立科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为环保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相辅相承。生态环境保护得好,经济发展才有后劲,经济发展的成果才有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才能不断得到改善。同样,只有经济不断发展,我们才能拿出更多…  相似文献   

3.
从生态哲学上看,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可以实现双赢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是当前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悲观论者总是把二者对立起来,认为经济发展是环境破坏的根源,人类在二者面前只能取其一,要么获取经济发展牺牲生态环境,要么片面强调环境保护导致经济停滞不前。乐观论者认为,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不应当自寻烦恼。但是,在今天人类发展面临资源环境危机的时刻,这种观点显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不可分割的,通过完善环保法律,实现环保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是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应构建完善《环境保护法》信息机制,提高《环境保护法》自我实施机制,构建完善的第三方实施机制,推进生态经济转型和环境保护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5.
吴玲  李翠霞 《中国发展》2007,7(2):11-15
当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遇到不可协调的矛盾时,如何有效实施环境保护制度创新,从而实现“保护环境是经济上必需的”,是环境保护激励制度创新中的重要问题。文章探讨了中国环境保护激励制度的创新原则,建构了改善中国环境保护激励制度创新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6.
<正>"环境治理力度太大致使经济下行"的说法,站不住脚。无论是从环保资金投入拉动经济增长实践来看,还是从环保措施倒逼高耗能高污染行业退出,催生并加速了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来说,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及优化作用都是显而易见的。越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越要增强"绿色定力",倒逼经济转型升级,挤掉粗放发展水分,释放绿色驱动红利。环境保护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但绝不是造成当前经济下行的主要因素。环境保护确有可能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淘汰落后产能带来  相似文献   

7.
工业兴州战略是州委、州政府在认真分析州情和落后地区推进工业化、现代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我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发展工业不可避免地要消耗资源,排放废弃物,但不是说发展工业,污染就无法避免。实践证明,工业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是辩证统一的,在传统工业模式下,经济对环境是一种负回馈关系,而在新型工业模式下,经济对环境则是一种正回馈关系。也就是说,在新的发展模式下,可以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经济发展了,可以为环境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环境保护好了,经济发展就可持续。因此,我们要妥善处理好工…  相似文献   

8.
韩永清  徐永平 《前沿》2003,(12):160-162
环境保护问题是关系我们的生活质量以及社会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 ,搞好环境保护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但搞好这些工作 ,就要首先提高领导干部的环境保护意识。要提高领导干部的环境保护意识 ,就要分析目前领导干部环境保护意识中存在的问题 ,采取有力、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在对峙中 环境保护是关系我国长远发展和全局性的战略问题。我们应把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实际行动上贯彻国家实施的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使地方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得到有效的转换。而有些地方的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近日在对宝鸡市开发区内的宝鸡市阜丰生物科技公司的调查中就深深地感触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0.
进入"十二五"时期,由转变发展方式为主导的中国经济大变革已经拉开帷幕,如何强化环保作用,以环保优化经济发展,以环保来保障和改善民生,成为中国环保事业面临的重大课题。面对新形势新挑战,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本质上是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离开经济发展谈环境保护必然是"缘木求鱼",离开环境保护谈经济发展势必是"竭泽而渔"。破解我国的环境问题,需坚持创新、独辟蹊径,积极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保新道路。  相似文献   

11.
《松州》2010,(2)
农村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引发了一些环境问题,妥善处理农村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有利于农村乃至地区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本文以基层环境保护工作者的视角剖析农村环境问题,提出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2.
《小康》2017,(31)
正十二年前,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十二年过去了,浙江的实践证明,绿水青山不仅可以变成金山银山,而且破解了在传统工业经济系统内无法解决的诸多难题。首先,破解了环境保护与财富增长不能兼得难题。经济发展要靠资源、能源来支撑,看起来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矛盾的,浙江依靠转型发展,在"取"与"舍"、"放"与"活"中深入践行"两山"重要思想,最终获得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用实际行动破解了这对矛盾。  相似文献   

13.
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视角,阐述了发展高速铁路在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和推动低碳经济发展,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全国城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值此第二次全国城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召开之际,谨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为我国环境保护与城市建设事业付出辛勤劳动、做出贡献的广大干部、群众和科技人员致以亲切的问候。城市是经济集中、人口稠密、环境问题较多的地区,随着经济发展、对外开放,城  相似文献   

15.
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环境保护工作孙应刚环境保护是关系遗福还是留祸千秋万代的大事,且与社会经济发有着必然的联系。纵观各地经济发展状况和效益,可以说这一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环境保护的整体来看,其质量尚没有随着经济的大发展而取得显著成效,污染发展的...  相似文献   

16.
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生态环境是加快库区经济发展的基础。要实现库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矛盾;这是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近年来,云阳县把县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紧密结合,以加快林业事业发展作为发展生态经济的重点,营造青山绿水,建设秀美山川,在保护生态环境中寻求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中改善生态环境;努力把云阳建设成为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强县。一、基本县情确立了林业优先发展的地位云阳县位于重庆东部,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  相似文献   

17.
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智慧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扬 《岭南学刊》2010,(3):64-67
智慧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知识经济之后的第五大经济发展形态。所谓智慧经济,从学理上来说,是指集科技、信息、知识、环境、文化、伦理、道德于一体的战略性经济、创新性经济。它更加追求经济发展对环境保护、人类福祉深切关怀和人类自由发展的核心目标。在发展智慧经济时,应把握好创新型经济、学习型经济、知识型经济和超越型经济四要素。  相似文献   

18.
司春燕 《桂海论丛》2007,23(2):91-93
社会法的产生直接导源于对预防和抑制社会两极分化现象蔓延此类社会问题之呼唤,社会法的目的就在于对贫者与弱者提供法律上稳定的补给、救助与支援。消费法律关系是具有社会法属性的法律关系,民事法律无力调整实质上不平等的消费法律关系。行_政法与经济法的调整也不能实现消费者权益的最大保护,形式平等、实质不平等的消费法律关系应当由社会法调整。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对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认识不正确或认识不够,实践过程中欠发达地区单纯的经济增长行为,是清水江流域污染的原因,而并非是资源为共有制的必然结果。强调社会统一管理是解决环境恶化,是促进经济建设、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陈赟 《前沿》2007,(9):58-60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为之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经济竞争的加剧使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严重困扰着全人类。因此,将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起来,建立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业制度与政策,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为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空间是我们所面临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