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儒学思想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法律文化源远流长,对世界法律文化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学是以“仁”思想为形上依据的,这一点已成为学界共识,但儒学“仁”思想的源流及含义并不清晰,见仁见智。本文以文献研究与分析论证相结合的方法,对儒学“仁”思想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揭示出“天→道→天(道)人合一→仁”这一中华传统文化(包含法律文化)形上依据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
罗斌  刘少夫 《法制与社会》2011,(29):13+15-13,15
以儒学思想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法律文化源远流长,对世界法律文化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学是以“仁”思想为形上依据的,这一点已成为学界共识,但儒学“仁”思想的源流及含义并不清晰,见仁见智。本文以文献研究与分析论证相结合的方法,对儒学唯”思想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揭示出“天→道→天(道)人合一→仁”这一中华传统文化(包含法律文化)形上依据的发展过程。本文介绍的是“天→道→天(道)人合→”的思想演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罗斌  刘少夫 《法制与社会》2011,(30):16-16,20
以儒学思想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法律文化源远流长,对世界法律文化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学是以“仁”思想为形上依据的,这一点已成为学界共识,但儒学“仁”思想的源流及含义并不清晰,见仁见智。本文以文献研究与分析论证相结舍的方法,对儒学咋,思想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揭示出“天-道-天(道)人合——仁”这一中华传统文化(包含法律文化)形上依据的发展过程。本文介绍的是“天”思想在《易经》、《尚书》、《诗经》等原始文献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目从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以后,由于儒家思想“可与守成”,可以在巩固政权、维护统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汉以后大多数朝代的统治者都极力推崇儒学。他们对原始儒学不断加以改造,使之成为封建统治的思想武器,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精神枷锁。在近两千年时间里,儒学一直处于统治地位,它对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  相似文献   

5.
<正> 朱熹一生以继承儒学为己任,被后世称为“真儒”、“大儒”。他立足于儒学,依据儒家伦理思想、政治思想,批判地吸取佛老,以“理”为核心,构建了包括他的法律思想在内的一个庞杂的思想体系。本文不打算分析朱熹法律思想的逻辑结构,仅就他的法律思想的几个范畴谈一点粗浅看法。朱熹法律思想的最高范畴是“理”,围绕“理”又有四个基本范畴,即德、礼、政、刑。什么是“德”?他说:“德字从心者,以其得之于心也。如为孝是心中得这个孝,为仁是心中得这个仁,若只是外面凭地中,心不如此,便不是德”。朱熹在这里把“德”  相似文献   

6.
人本与民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重在分析儒家文化中人本、民本思想发展的历史源流及其内涵。文章认为,早期儒学可称之为“人学”;“人学”的基础就是人本思想,而在孔子以后的不同时期的儒家学说中,人本思想始终是一个重要内容。儒家的人本思想与近代西方文化中的人本、人权思想有一定的差别。进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本思想。民本思想强调的是一种“集体人权”。儒家的民本思想重点探讨两个问题:君民关系中“以民为本”的观点和实施民本思想的举措。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霸言》篇可能是完成于齐襄王时期,而不是“写于田齐强盛之时”;是具有儒家倾向的谋略学说,而不是“齐法家的政治、军事作品”。《五辅》篇可以从一般地定为“作于战国”,进一步确定为作于公元前318年至公元前283年之间;它不是“齐法家之作”,而是吸收了法家思想的儒家理论。《君臣上》篇不是“齐法家著作”,其主导思想是儒学。《形势解》篇并不是“无疑属于齐法家学派”,而是吸收了法家、道家思想的儒学作品。  相似文献   

8.
刘毅 《刑警与科技》2005,(11A):107-109
韩愈说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里的“预”字可以理解为一种预见性。预见性在我们生活中的意义一目了然,这是一个不需要花费太多心思就能明了的道理。但是在今天,韩愈的“预见性”理论的意义已经不仅仅在于它告诉了我们一个生存的道理,对于那些深谙儒学的企业家来说,能够将“预见性”理论融汇贯通于企业的战略战术中使之成为企业致胜的力量,那才是对这一理论的最好诠释。我们有幸从广州金鹏集团在安防领域的搏杀中读到了金鹏副总裁杨学军对韩愈理论的成功诠释。短短两三年的时间,这个安防领域的新军即以板卡为突破口,一跃成为中国DVR板卡行业的第二大开发和生产.型企业,这一切都源自金鹏对视频监控市场的预见和把握。[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儒学已经融入现代化中国的社会意识中,儒学现代化问题也引起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他们结合时代的发展,把传统的儒学思想改造为新的儒学思想,而这种经过改造的儒学新思想,它的命运在于主动的回应现实问题,"兼容"现实,从而内在地发展和更新儒学,提高儒学的"核心竞争力"。在此,将国内外有关学者研究的主要儒学思想加以分析、综合,展现目前学者对儒学现代化思想研究现状的认识,同时为以后人们对儒学现代化思想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1988年,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云集法国,并在发表的《巴黎宣言》中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这不仅是人类痛彻的感悟.也是在深刻的反省中认识到了人类必须用文化的理性良知去解决社会现实中的矛盾与冲突。在世界文化遗产中.最能够体现文化的理性良知的莫过于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华传统的儒学文化。在中华传统儒学文化中最具精华的部分则是孔子倡导的合和思想。  相似文献   

11.
“中正之道”在王艮哲学中是理论层面很高的范畴 ,鲜有人涉猎。王艮通过对“中正之道”的阐释 ,表现出与宋明理学的背离和对古典儒学的复归 ,体现了对主体自觉的唤醒。王艮把治国与治学看成是同等重要的“位天地育万物”的千秋大业 ,这是他能成为近代最早的启蒙思想家的过人之处 ,也是他的社会政治思想的成熟之处。  相似文献   

12.
透析整个儒学发展史,儒学的生命力除了与其意识形态地位有关外,更大程度上在于其中充满现实冲突与融合的现实主义精神。李觏则是在秉承先秦儒家的思想基础上,阐发了“礼统内外”、“礼顺人欲”、“学礼成圣”的思想,继续从理论上系统地深化了儒学的现实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3.
咏康 《法学》1994,(11)
儒学在未来的中国社会里能够复兴吗?以儒学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法律文化能象古代罗马法哪样,成为法制现代化的起点吗?多年来学术界见仁见智,争论不休。郝铁川的新著《儒家思想与当代中国法治》比较令人信服地回答了儒学法文化能否复兴的问题。 全书除序言之外,共有八章。序言“市场经济呼唤法律文化的更新”表明了作者研究儒家思想与当代中国法治这一课题的现实意义,即:它不是发思古之幽情、无病呻吟,而是有感于观念落后于现实的状况而作。第一章“儒家思维方式对当代中国立法技术的影  相似文献   

14.
从王艮的“大成仁学”到颜钧的“大成仁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是作者对泰州学派研究的系列成果之一。主要研究颜钧对王艮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认为颜钧之“大成仁道”在王艮的“大成仁学”基础上更加突出了立体自由、儒学(实为心学)的平民化和实践性  相似文献   

15.
郝育晨 《法制与社会》2013,(28):150-151
“和”文化博大精深,既包括“和睦”、“和为贵”、“爱好和平”的意思,也有“融合差异”、“兼收并蓄”的意思。儒学,作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的文化主流,对于读书人、士族阶层,乃至整个民族和社会生活都有着重要影响,尤其是我国“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更使之与中国古代政治生活价值取向相一致。本文试以儒学逻辑的发展延续为切入点,对其进行归纳整理,阐明我国传统政治文明中重“和”的传统,试归纳“和”文化产生并成为显性价值的原因以及由此引发的再思考。  相似文献   

16.
梁漱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也是我国现代新儒学的开启者。在他的一生中的思想几经转变,开始信奉西洋功利主义,而后转向佛学,最后又转归儒学。他对儒学的研究并不仅仅是对传统的继承,更对儒学进行了创新和发展,成为现代新儒学的开启者。他的新儒学思想主要包括中国文化早熟说和对陆王心学的皈依。  相似文献   

17.
儒、墨、道教学传统比较及其对现代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博大精深的中国教学传统,因其主流与非主流之别,显性与隐性之 异,具有了其化自身兼容并包,多元共生的必然性,与儒学并称显学的墨家之学,其教育内容选择不同于儒学,且以重视创新与逻辑理性思维为特征,并非儒墨显学的道家潜隐之学,其教学传统持自然观而相异于儒墨社会观,其自然观所隐蕴的生命哲学,导此了其独特的教学目的论和方法功能说,以此与当代诸多新教学思想渊源相通,当世界范围内的多元化冲突和谐与共生共荣成为必然趋势的情况下,中国的主流教学传统已不足以负载现代教学的全部意义,有理由认为,中国非主流教学传统在发展中国特色的现代教学,建构中国特色的现代教学理论中,必将与主流教学传统多元共生,成为某种必须的“根本”。  相似文献   

18.
一本精美厚实的法学新书——《儒家法思想通论》(以下简称《通论》)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这是“第一部全面系统论述儒家法思想的新著”(《通论·匡亚明序》)。它的问世,是儒学界、法史学界的一件幸事。作者俞荣根先生是一位年富力强的中年教授,他在儒家法思想这块荒域中开垦了十余年之久。长期以来,他遵师从教,“解放思想,锲而不舍,有的放矢,执着始终”,终于打通古今,集其大成,用自己的心血浇灌出了这一朵学术奇葩,给儒学研  相似文献   

19.
墨子的义利观与现代法的价值取向孙季萍冯立永墨子是春秋末、战国初的重要思想家,是与儒学并称“显学”的墨学学派创始人,他的“兼爱”思想是春秋战国时期关于义利关系论的重要一派主张,在中国思想史上影响久远。墨子“兼爱”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兼相爱,交相利”,...  相似文献   

20.
反贪污贿赂是正义祛除邪恶的斗争,也是智谋与狡诈的角逐;犯罪侦查是法律形式的政治斗争、对敌斗争,是深邃的智慧活动。“三十六计”荟萃了兵家韬略,取克敌制胜之精华,是用智用谋的经典,经历代而不衰。这正是侦查犯罪所需的,为侦查理论所推崇。这一点对于侦查贪污、贿赂等高智能犯罪尤为重要。深信随着反贪污贿赂斗争的深入开展和侦查技能的不断提高,“三十六计”将会在犯罪侦查中得到广泛运用。本文发掘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借鉴“三十六计”中“瞒天过海”的谋略,结合贪污、贿赂犯罪侦查的理论和实践,阐述了贪污、贿赂犯罪侦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