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什么现在鲜明地提出树立新发展观的问题王梦奎撰文指出,现在鲜明地提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因为:第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在新的发展阶段,人们各方面的需求也比过去高得多,并且日益多样化;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为逐步满足这种要求提供了可能性。现在提出的许多问题过去提不出来,提出来也解决不了。过去那种基于全力以赴甚至不惜代价解决温饱问题的发展观念,需要有相应的转变。第二,体制环境的变化。现在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是体制转轨过程中的问题。过去那些植根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发展观念,经济体制改革初始阶段所产…  相似文献   

2.
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的挑战和任务,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发展要求.作为五个统筹之一的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既是全人类发展经验的总结,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化建设经验的总结;既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也体现了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根本需要.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鲜明地提出要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落脚点在“人”,归根到底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人民既是发展的受益者,也是发展的决定力量。要加快发展,就必须解决好发展的主体问题,最广泛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鼓励人们奋发向上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4.
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的挑战和任务,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发展要求。作为五个统筹之一的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既是全人类发展经验的总结,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化建设经验的总结;既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也体现了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根本需要。  相似文献   

5.
王梦奎撰文指出,现在鲜明地提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因为。  相似文献   

6.
吉宏  杨太康 《求实》2006,(3):38-40
我国社会的改革与发展已处于一个关键的历史阶段。经过几十年的社会经济发展,我们已积累了巨大的社会物质财富,但社会深层次的矛盾并没有解决。以传统的发展观来解决社会问题已无法推动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因此,要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就必须牢固树立新的科学发展观,并在实践中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7.
论新发展观的科学蕴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发展观的新发展,是新的科学发展观.新发展观有其新蕴涵,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必将促进中国的新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发展观与“以人为本”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工业化时代以来,在发展问题上,伴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强烈反差,人们的认识愈来愈清晰发展的真正含义是人的发展,即以人为本的发展,这是新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新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改革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深化对人的本性认识,使最广大人民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把关心人、尊重人、解放人、发展人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关键在于要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只有以人为本,才能求真务实,只有求真务实,才能更好地以人为本。一、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人是社会生产的主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根本利益放在突出的位置,集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首先,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生产力是人们在劳动实践中解决社会…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已从以解决温饱问题为主要目标的生存型阶段进入到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重点的发展型阶段。这一发展阶段的历史性提升,既是改革开放带来的伟大成果,也对新阶段改革的目标、任务、方略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下世界经济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我国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1.
对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若干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新的发展观,这个发展观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社会发展相对迟缓.存在这个问题既有体制上的因素,也有思想认识的原因.现代化既要求经济的繁荣发展,而且要求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发展实践蕴涵着发展观的时代演进和深刻变迁。从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劳动权为本的生存性发展观确立,到改革开放后以温饱为基础追求共同富裕价值目标的小康观实践,再到美好生活为指向的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的全面小康观,社会发展观的演进都是基于中国社会怎样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凝结于"人民性"这一重心,着力于满足人民幸福的共同需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为指引,坚持以生态文明为统领的发展路向,将在现实性上助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一致。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鲜明地提出了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问题,是一个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到促进经济社会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重大进步。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确立发展观,就是我们党关于发展的基本观点和主张。中华人民共和国一成立,发展问题就提上了中国共产党的日程。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央作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并逐步形成了…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提出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价值取向.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些重要思想的提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新境界,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准确把握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地位,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 :“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这一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是基于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经验和教训的总结 ,基于对世界各国发展经验和教训的汲取 ,基于对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正在凸现甚至已经十分突出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的深刻认识。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适时性、重要性众多文章已从…  相似文献   

16.
缓解和消除贫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现在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从我国的未来发展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当前,我省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虽然数量不多,但是解决起来难度很大,初步解决温饱的群众,巩固温饱成果的任务也很艰巨。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只是扶贫开发、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个阶段性胜利,巩固扶贫成果,在这个基础上实现小…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执政党治国治理社会根本理念的转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的十六大以来,发展、发展观、全面发展观、新型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等词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完整而明确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并对它的内容做了表述,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简要地说,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持续的发展,就是“四个协调发展”或者“五个统筹发展”,就是社会和谐发展。这种以人为本,全面、协调…  相似文献   

18.
关于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过程中提出的新论断,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成果,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探索。这里就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谈几点学习体会。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呼唤科学的发展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生产力发展十分迅速,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2003年国内生…  相似文献   

19.
中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日常生活中,人们感受着小康;而来自国家统计局的那些翔实的数字,又明晰地展示了人民生活变迁的生动图景。2001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900美元。鼓起来的“钱袋子”改革开放之初,“万元户”是富有的代名词,如今,“万元户”早已过时。1990年至2001年,中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2%,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了一倍多。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余额,1990年只有7034亿元,现在已超过8万亿元。降下来的恩格尔系数过去,中国人首要的问题是解决温饱问…  相似文献   

20.
以往由于对发展的理解不够全面,在具体的工作中往往存在对经济发展比较重视,对社会发展重视不够;对当前发展比较重视,对长远发展重视不够;对增长速度比较重视,对经济效益重视不够等情况。解决这些问题,根本的要求就是转变观念,真正树立起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并以此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