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居民是农村文化的消费主体,文化企业是农村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者,提升农村文化消费水平要推动二者良性互动。培育农村文化消费市场要坚持统筹发展,合理分配文化资源;坚持多样化发展,为广大农村地区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相似文献   

2.
《中国妇运》2008,(3):47-48
一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工作,突出文化特色,拓展“双学双比”活动“学文化”的范围和内涵,积极探索有效方式,组织妇女学习先进的发展观念,参与各类文化活动。深入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围绕主导产业和定单农业开展对广大农村妇女的科技培训和科技推广,促进以标准化、基地化、品牌化为重点的现代农业建设,使农村妇女适应所从事产业的需要,把生产技术真正学到手,提高农村各业生产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3.
一、趋势更加明确。城市各行各业的团组织开展城乡青年联谊活动,都根据本行业的特点,为农业现代化服务,广大农村将出现一个巨大的飞跃。二、内容更加丰富。通过输送科学技术,推广科研成果,促进农村的教育建设,共同扶持“两户一体”,  相似文献   

4.
田林 《前沿》2012,(23)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村落文化和村落体育的独特价值被重新认识,对其进行系统地开发和利用有助于农村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全社会的和谐进步.因此,深入研究村落体育文化及其作用机制,对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体育事业的发展、民间文化的繁荣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村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体育发展的根基,任何有关农村的建设都以村落为起点,也以村落为最终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5.
案例背景 2013年,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盲协工作人员在联系广大农村盲人过程中,注意到一个比较集中的意见诉求,盲人生活圈子小,文化生活比较匮乏,连本盲文书都没得读,希望能够得到相应的文化扶助,让他们在生活中增添一些精神食粮. 服务过程 沂水县盲协面对农村盲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经过认真研讨,精心设计了“掌上书苑”文化助盲工程计划,该工程创新思维,把互联网、残联基层专职干事、残协委员队伍、各类图书文化资源进行了架接整合,为广大农村盲人搭建文化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6.
吴成来 《半月谈》2003,(19):48-49
在文化相对落后的农村,如何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对知识和书籍的渴求一直是个难题。近年来,福建省武夷山市在广大农村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创建“一分钱读书社”,把文化扶贫由“送”变为“建”,走出了农村文化扶贫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7.
林嫦 《当代广西》2012,(13):32-3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广大农村地区从解决温饱到迈向全面小康,最终要看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我国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文化发展繁荣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充分发挥乡镇宣传文化站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把乡镇宣传文化站建设成为广大农村重要的思想道德教育阵地、舆论宣传阵地、科技教育阵地和文化娱乐阵地,这是新时期进一步促进农村文化建设,积极构建文化乡镇、和谐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临桂县在乡镇宣传文化站的建设中,通过采取上级扶持一点、县财政配套支持一点、乡镇自筹解决一点等“三个一点”的方法,加大了对乡镇宣传文化站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全县13 个乡镇的宣传文化站的办公环境和文化设施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9.
张笃勤 《学习与实践》2009,(11):126-130
目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和现代文化传播条件有了显著改善,但由于对中央新农村建设目标和农村文化建设要求的理解偏差,在农村文化遗产保护上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如有的地方把新农村建设简单理解为盖新房子建新村,在整治村容村貌和改善道路交通过程中,拆除老建筑迁并老村庄,仿建城镇现代式社区楼房;有的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只进行现代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不顾及传统文化的保护继承,从而造成空前的农村传统文化保存与传承危机。如何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让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这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中需要深入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0.
这里所指的“主流文化”,是指根据党和国家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总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我们所希望并应当实现的在广大农村社会占有主导地位的文化,包括思想、意识、风尚等内容。显而易见,在中国广袤的农村,构建这样一种主流或主导的文化环境,是实现国家农村建...  相似文献   

11.
散布于广大农村的"乡土艺术家"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他们的艺术养分直接来自于农村,和农民有着天然的相通性,是农村文化事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新时期的文化建设中,乡土文化的建设被置于何种地位,应该是我们思索的重点。农村的被忽视和文化的被遗忘,最终导致中国乡土文化的被误读。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使我们有了更充分的理由和条件,将其放置在国家现代化的整体进程中去重新认定和发现:中国乡土文化建设对于中国广大农村现代化事业有何意义,进而如何去获得一种真实的推动。  相似文献   

13.
曾经一个时期,在广大农村,群众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成为被遗忘的角落.以致有些村庄出现了封建迷信、赌博甚至打架斗殴等丑恶现象。对此,部分代表联名提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须把农村文化大院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抓紧抓好,引导农民学习技能、崇尚科学、移风易俗。”这一建议引起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今年以来,桓台县农村文化大院蓬勃兴起。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道靓丽风景。  相似文献   

14.
我国当前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在土地集体所有基础上,在再生产所有环节都能现实地、制度化地体现并实现集体意志、集体利益和共同富裕的经济主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推进农村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不仅发挥着承上启下的巨大作用,而且具有一定的文化创新能力。通过深入调研体会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社会主义制度在广大农村的基石,不仅是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而且是嫁接社会主义文化的最佳土壤,更是巩固、完善我们党执政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5.
落实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广大农村基层干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一批优秀的农村女性进入村两委班子,成为农村改革和建设的领头人。她们艰苦奋斗,勇于进取,用自己的才干和成绩赢得了村民的信任汗水浇开幸福花落实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广大农村基层干部起着举足...  相似文献   

16.
黄志标 《江西政报》2006,(3):47-48,3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赣州市先行一步,从去年9月开始,在全市开展以“五新一好”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活动,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将广大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协调、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我县积极落实赣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把新农村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总抓手,以村镇规划、“三清三改”和村庄整治为重点。推动新农村建设向纵深推进,给农村的发展带来空前活力。全县广大农村呈现出了一派新气象。在实践中我县主要做到了以下几条:  相似文献   

17.
李巍 《乡音》2012,(12):16-16
近几年来,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很快,广大农村基层干部为维护社会稳定和繁荣农村经济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受封建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一些农村基层干部违法犯罪现象日益严重。因此,在开展预防和打击职务犯罪工作中,必须把农村基层干部经济犯罪工作放到重要位置,切实加以重视,为加  相似文献   

18.
根据党的十五大精神和中宣部等10部委《关于继续推进文化下乡的通知》要求,省新闻出版局组织有关部门,先后多次深入到全省广大农村,开展社会调查,于1998年提出了在全省农村组织实施“万村书架工程”的设想: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由省文明委、省委宣传部牵头,组织省直有关部门,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用3年的时间分期分批在全省1万个行政村建立文化科技书架,以改善广大农村缺少文化设  相似文献   

19.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市农村信用联社在全市广大农村开展的创建"信用工程"活动,是实践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开展这一活动,有利于推动我市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发展,有利于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全社会遵循诚实守信的良好道德,改善农村信用环境。"信用工程"的实施,为切实解决当前我市农户"贷款难"和信用社"难贷款"的矛盾探索出了一条新的路子,也为防范金融风险,确保信用社信贷资产安全、高效运行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为了在全市农村开展好创建"信用工程"的活动,  相似文献   

20.
《中国妇运》2003,(6):6-7
为了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村家庭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激发广大家庭参与农村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全国妇联在广大农村开展了“美德在农家”活动。“美德在农家”活动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它与“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是什么关系?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本刊记者就读者关心的问题采访了全国妇联主管这项工作的领导华福周同志。记者:福周同志,全国妇联决定自今年4月起在全国农村启动“美德在农家”活动,据了解,这次活动将历时三年,您作为全国妇联主管这项工作的领导,请您谈一谈它是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