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黔西县在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推行“选派、选拔、选聘”工作机制,不断充实农村人才队伍,切实解决村干部后备力量不足、素质不高的问题。“选派”就是选派县直和乡镇事业单位的大学生到村工作,时间为两年。2006年.在县直和乡镇事业单位选派109名大、专科毕业生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或村民委员会主任助理。通过这些大学生的示范引路,把村干部培养成为生产发展的带头人,生活宽裕的带领人,乡风文明的倡导人,管理民主的推动人,村容整洁的管护人,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选拔”就是在现任的村干部中,选拔年轻的村两委成员、村级后备干部、优秀农村青年、农村经济能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或返乡复退军人等参加各种学历培训,着力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  相似文献   

2.
会泽县认真落实干部选拔任用有关规定,坚持“四个严格”全面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严格标准重选拔。严格按照“好干部”标准,重点把好动议提名、民主推荐、考察、讨论决定、任职等关口,不断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科学性。严格教育强素质。创新培训方式、优化培训内容、加强培训管理,采取送教下  相似文献   

3.
全国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正在按照中央的部署逐步展开,发展势头很好。把学习教育引向深入,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农村基层,把各级领导同志和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的思想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上来,对于我们在新世纪开好局、起好步具有重大意义。根据河北省农村工作的实际,在这次学习教育活动中,我们强调要特别在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中,切实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为此,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把加强理论武装与学习经济、科技、法律知识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整体素质。乡村两级干部是党在农…  相似文献   

4.
咨询台     
《先锋队》2000,(4)
中央对选拔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有哪些政策精神?大同读者王晓东问 :中央对选拔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有哪些政策精神?省委组织部马评答 :选拔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 ,接受教育和锻炼 ,是党中央、国务院近年来提出的一项重要政策和措施。去年国务院以国办发[1999]50号文件提出要“采取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支教、支农、支医、扶贫或到企业锻炼 ,参加农村基层工作”。中组部、人事部、财政部、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于去年6月联合下文进一步对选拔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有关问题作出具体的规定和部署。提出从199…  相似文献   

5.
《江淮》2008,(8)
近年来,来安县始终把村干部队伍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环节,坚持以农村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工程为载体,着力在农村基层干部选拔使用、培训提高和激励保障等方面下功夫,有效拓宽  相似文献   

6.
四中全会提出:要建设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拓宽农村基层干部来源,选拔优秀党员担任村党组织书记,推进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鼓励转业退伍军人到乡、村工作,及时调整软弱涣散农村基层党组织班子。  相似文献   

7.
《党课》2007,(4):5-5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事关全局,至关重要。一是要高度重视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做好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要靠包括村干部在内的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重视基层、加强基层、服务基层,进一步关心爱护广大农村基层干部,为他们的工作生活创造良好条件,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发展能力强、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新型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执行政策、推动发展、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重要作用。二是要突出加强村干部队伍的能力建设。要采取切实措施,解决村干部有能力办事、能办成事的问题,提高村干部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构建和谐农村的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定期轮训村干部要形成制度,组织部门要精心组织,逐级落实责任,按要求、按计划抓培训。培训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按需培训,确保取得实效。要不断创新选拔村干部的方法,既要注重从农村致富能手、复员退伍军人、乡土人才中选拔村干部,又要注重把熟悉农村的优秀县乡机关干部以及热爱农村的优秀高校毕业生安排到村工作。  相似文献   

8.
向郢 《党建文汇》2005,(7):17-17
2001年以来,新疆自治区党委重点在南疆四地州的292个边远乡镇推行了以乡镇干部“轮岗、轮训、轮休”为内容的“4211”工作机制,即每个乡镇的领导干部和机关干部,常年有四分之二的人坚持在工作岗位(节假日不休息),四分之一的人参加学习培训和异地挂职,四分之一的人在家轮休,除异地挂职的干部外,其他干部一般一个月轮换一次。同时大力加强和充实乡镇力量,2001年至2004年,全区先后从大中专毕业生、社会“五大”生和优秀退伍军人中考录干部4165人,  相似文献   

9.
把报载,河南省驻马店市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启动“大学毕业生干部计划”,鼓励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职,首期先聘2699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到基层担任村干部,用5年时间基本实现全市每个村至少一名高校毕业生担任村干部的目标,从而优化农村基层干部队伍,造就一支年轻、文化高、能力强的村级干部。对于这种做法,笔者认为有借鉴,应大力提倡。作为农村基层组织的农村党支部和作为农民自治的村委会,肩负着带领农民发展经济奔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艰巨任务,责任十分重大。村官素质如何,能力大小,直接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实践证…  相似文献   

10.
地方动态     
河北石家庄:积极构建关爱农村基层干部工作机制。一是在政治上尊重农村基层干部。建立健全农村干部参政议政制度,注重选拔政治素质好、议政能力强的农村干部,通过合法程序,推荐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选拔特别优秀的村党组织书记充实到乡镇领导班子,优化乡镇领导班子结构,稳定农村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我们在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中,由于认识上的偏差,通常把对农村干部工作的重点只放在了乡镇一级;而对村—级干部队伍建设重视不够,对村干部的管理没有像对国家正式干部一样进行规范化管理,正如有的人所说“没拿村长当干部”。这就导致了村级干部整体素质普遍不高问题的存在,已经成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阻碍因素。 根据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代要求,结合当前农村工作实际,村级干部应在以下四个方面加强素质提高。 一是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是跨世纪农村干部必须具备的…  相似文献   

12.
为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选任乡镇领导干部力度,进一步树立重视基层的导向,建立和完善来自基层一线的干部选拔培养链,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2010年,我省16个州市的91个县(市、区)拿出134个乡镇(街道)副乡镇长(副主任)职位,面向村(社区)干部进行公开选拔。  相似文献   

13.
为积极破解农村基层人才匮乏的难题,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黔江区从2004年开始实施“一线培养工程”,并把选派“大学生村官”和机关干部到村任职作为“一线培养工程”的主体内容,积极探索加强基层工作与培养提高干部双赢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4.
龚伟 《新湘评论》2002,(9):32-32
农村基层干部是农村基层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是带领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骨干力量。加入WTO,必将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为使农村基层干部适应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我们必须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强化对WTO有关条款的学习,强化四种素质、树立四个观念,从根本上转变那些与WTO“游戏规则”不相适应的传统观念、工作习惯和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5.
2008年以来,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按照中组部的要求,结合宁夏实际,选拔聘用了200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担任“村官”,其中有半数是女同志。这些大学生到村任职后,为农村基层组织注入了活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明亮 《探索》2003,(6):34-35
农村基层干部是党在农村工作的骨干力量 ,处在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第一线。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素质状况 ,对党和政府与农民群众的关系 ,对整个农村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 ,关键在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充分发挥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一、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 ,努力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与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很好的结合起来 ,笔者认为应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要明确“三个代…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丹棱县把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作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不断提升村党支部书记队伍整体素质。拓宽选拔任用渠道。让村党支部书记政治上有“奔头”。近年来。通过定向招考和定向公选,从村(社区)公开选拔9名干部进入乡镇领导班子和乡镇公务员队伍。  相似文献   

18.
实施「四位一体」改进用人制度吉林市龙潭区委常委、组织部长郑金锋造就一支高素质跨世纪的干部队伍,最重要的是做好培养和选拔一大批能担当重任的优秀中青年干部工作。几年来,我们龙潭区委一直把培养和选拔高素质的中青年干部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采取“学习培训——定...  相似文献   

19.
郭远君 《求实》2003,(Z1):120
近几年来,干部“走读”现象在一些乡镇不同程度地存在,特别是临近县城附近乡镇较为普遍。这些干部“走读”现象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给乡镇工作的全面开展带来负面效应。为了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促进农村各项工作全面发展,必须刹住干部“走读”现象。造成干部“走读”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策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仅凭自己多年从事乡镇工作的体会对干部“走读”现象剖析一、二。 一、造成干部“走读”现象的原因 1、宗旨意识较淡薄。个别“走读”干部往往把组织的信任、群众的期望抛在了一边,把在乡镇工作当作是“发配”,认为自己吃亏,导致不是一心一意干工作,而是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日钟,甚至当了和尚不撞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十分淡薄。 2、生活、办公条件差,距县城近。乡镇生活、办公条件简陋,工作环境艰苦,业余精神生活单调,与县城灯红酒绿、歌舞升平的氛围相比真是天壤之别,“走读”干部普遍心理不平衡,难以耐得住寂寞和清贫,存在攀比心理。  相似文献   

20.
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做好干部选拔工作,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江总书记在《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中所提出的基本原则,多管齐下,综合治理,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我认为,当前要重点抓好四要:一要树立鲜明的干部选拔导向。选用一个人就是一个信号、一个榜样与一种导向,它要经得起实践和社会舆论的检验。根据党的干部路线、干部政策和《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有关规定,我认为在干部选拔导向上要牢牢把握好“德才、实绩、公认”这三条原则,并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让大家体会到“德才”是干部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