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法,对山东省74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了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发现:(1)父亲、母亲情感温暖理解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学业成就水平;(2)父亲、母亲惩罚严厉与父亲、母亲拒绝否认显著负向预测大学生学业成就水平;(3)大学生心理资本显著预测大学生学业成就水平;(4)大学生心理资本在父母教养方式对学业成就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计敏敏 《山西青年》2022,(16):187-189
为探讨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学生交往焦虑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使用了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s-EMBU-C)、交往焦虑量表(IAS)对陕西省某高职院校(以下简称:Y校)32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该受测群体的人口学指标对于他们的交往焦虑没有显著的影响;父母教养方式中父亲和母亲的拒绝因子和过度保护与受测大学生的交往焦虑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而情感温暖因子与学生的交往焦虑则没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城乡初中生社交焦虑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中文修订版的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儿童社交焦虑问卷对城市和农村初中872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农村初中生的社交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城市初中生,女初中生的社交焦虑水平边缘显著高于男初中生;2城市父亲的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和拒绝否认程度显著高于农村父亲,父亲对男孩的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和拒绝否认程度显著高于女孩;3城市母亲的情感温暖与理解、过分干涉与保护和拒绝否认程度显著高于农村母亲,母亲对男孩的过分干涉与保护、拒绝否认程度显著高于女孩;4在控制初中生性别的影响后,只有父亲的过度保护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城市和农村初中生的社交焦虑。结论:父亲的过度保护对城市和农村初中生的社交焦虑存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初中学生的宽恕特点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采用Hearland宽恕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对269名中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在宽恕他人维度上,性别和年级差异显著,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八年级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年级;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对宽恕他人有正向预测作用,母亲的惩罚、严厉因子对宽恕他人有负向预测作用。父亲分量表中的拒绝、否认因子和母亲分量表中的过度干涉、过度保护因子对宽恕自己有负向预测作用。由此可见,初中女生比男生更容易宽恕他人;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能够促进初中生宽恕他人的特质;消极的父母教养方式能够阻碍初中生宽恕他人的特质。  相似文献   

5.
以267名在校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中文佛罗斯特完美主义问卷及自我妨碍量表,探讨了父亲教养方式、完美主义与自我妨碍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父亲教养方式五个维度(不包括偏爱被试)中除惩罚严厉外,其他各维度均与自我妨碍显著相关,其中情感温暖与自我妨碍存在显著负相关,过分干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与自我妨碍存在显著正相关。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担心错误、父母期望、行动的疑虑)与自我妨碍呈极其显著正相关。(2)复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父亲教养方式通过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的部分或完全中介作用影响自我妨碍。  相似文献   

6.
章建森 《党建文汇》2007,(10):34-34
大学生卖菜挣钱面对贫困 段军鹏父母是上世纪90年代进城的失地农民,家里除了段军鹏和他父母,还有一个今年上高二的妹妹。母亲为了照顾儿女,只在孩子假期的时候给人做做粉刷,挣点钱,全家主要生活来源,是靠父亲段权利在街头刻章、修表,一个月只有三四百元的微薄收入。  相似文献   

7.
<正>雷蕾,10岁,逊克县实验小学学生。父母离异,与患有脑血栓的父亲一起生活,家里主要靠低保金维持生计。该生学习刻苦,讲文明、懂礼貌。陈天莹,8岁,逊克县第三小学学生。因父母离异,与父亲一起生活,后来父亲车祸身亡,相依为命的奶奶常年卧病在床,生活十分贫困。该生勤奋好学,积极向上,表现良好。王新阳,9岁,逊克县第三小学学生。母亲体弱多病,不能劳动,全家只靠父亲一人外出打工供她和姐姐上学。该生上进心强,学习刻苦,成绩优秀。李雪鑫,11岁,逊克县第三小学学生。父母离异,母亲改嫁,父亲至今下落不明,爷爷  相似文献   

8.
采用问卷法对40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考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父母教养方式与创造思维的关系,结果表明:(1)家庭SES与父母温暖理解和干涉保护、创造思维显著正相关;(2)在控制了学生的性别、年级和城乡差异的影响后,父母温暖理解在家庭SES与创造思维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父母温暖理解在家庭SES与创造思维之间起补偿作用;(4)父母温暖理解在家庭SES与创造思维之间的调节作用不显著。这表明家庭SES与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密切相关,而父母温暖理解在其中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滞后的"补偿作用,但"同步的"压力缓冲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贫困大学生的生活事件、抑郁与缺陷感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抑郁量表(SDS)与缺陷感量表(FIS),对766名贫困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其生活事件应激相对较大,抑郁倾向较为严重;不同类型的贫困大学生的生活应激与抑郁心理存在一定的差异;贫困大学生的生活事件、缺陷感与抑郁心理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生活事件并不直接导致贫困大学生抑郁心理的产生,而是通过缺陷感对抑郁产生显著的间接预测效应。  相似文献   

10.
正李鑫焱,8岁,萝北县第一小学学生。父母离异,与母亲和多病的姥姥姥爷一起生活,仅靠母亲打工维持生活。该生性格开朗,学习刻苦,成绩优良。王明慧,9岁,萝北县第二小学学生。父母离异后,由体弱多病的奶奶抚养长大;父亲患有肺结核,干不了重活,家中生活贫困。该生聪明懂事,活泼开朗,学习自觉性强,有很强的领悟能力。霍然,11岁,宁安市第四小学学生。父母离异,家中没有住房,父亲没有固定工作,仅靠打零工维持生计。该生学习刻  相似文献   

11.
<正>春天的气候,乍暖还寒,我却感觉格外温暖,这或许是刚刚完成了一份特殊的金秋助学补助档案,心情也变得无比愉悦。说起这份助学补助,的确费了一番周折。受助这份2000元助学金的主人翁是一位家住一师十四团,在云南大学就读的大学生周小强(化名)。小强的父母离异,小强跟父亲一起生活,父亲在2012年生病去世。小强的母亲在外地再婚后,女儿患有精神疾  相似文献   

12.
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问题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主要表现贫困大学生是指那些在校期间支付学杂费和生活费比较困难或基本生活费得不到保障的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一部分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上贫困导致“心理贫困”,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自卑感。在校园集体生活中,贫困大学生与其他生活富裕的学生朝夕相处,日常生活消费的反差巨大,总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同学间不经意的一句玩笑,都会深深地刺伤他们的心灵,强烈的自尊渴望与脆弱的情绪情感相交织,无形中加大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有的人因此而常常感到自卑、压抑;有的人对自己勤工助学劳动持鄙视的态度,自己…  相似文献   

13.
正爸妈离开我们已经三四年了,几年里感觉父母依然在我身边,从未远离,那温暖的笑容是我脑海里最美的画面。每次照镜子,看着我与母亲酷似复制的长相,怀念他们陪伴我近40年的每一天,满满爱的能量。我的父亲是甘肃人,与小他10岁的母亲结婚后生育了我和弟弟两  相似文献   

14.
亲子沟通对于亲子关系的协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选取襄阳市288名初中生为对象,采用亲子沟通量表,对初中生与父亲/母亲的亲子沟通现状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初中生在与母亲/父亲沟通上均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与父亲在亲子沟通问题性上的得分边缘显著高于母亲;与母亲/父亲沟通的开放性和总质量与学习成绩、上学意愿和亲子关系均呈显著的正相关,而与母亲/父亲沟通的问题性与学习成绩、上学意愿和亲子关系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笔者建议加强亲子沟通,尤其是对初二学生以及与父亲之间的沟通。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对24名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弹性团体辅导,辅导前后采用心理弹性量表进行测验,结果发现,实验组在总分及自我感知、对未来的计划和社会资源等三个成分上得分均有显著提高,对照组在各个成分上均没有显著差异,这说明团体辅导对提升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弹性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10月7日,农五师八十九团妇联组织30名巾帼志愿者,分成两个小分队为阿拉西加浦贫困家庭及乔丽帕单亲母亲拣拾棉花,不计报酬,共拣拾棉花1.2吨,以实际行动为贫困母亲送去温暖和关爱。该团巾帼志愿服务队成立于8月15日。成立之初,就组织  相似文献   

17.
正张艳涵,11岁,明水县滨泉凤亭小学学生。父亲因车祸失去劳动能力,靠母亲打工维持生活。该生学习特别刻苦,品学兼优。高瑞,11岁,明水县滨泉凤亭小学学生。父亲身体残疾,母亲有智力障碍,全家靠低保金维持生计,生活极其贫困。该生能乐观面对生活,品学兼优。史洪研,10岁,明水县滨泉凤亭小学学生。父亲患有脑梗,失去劳动能力,靠母亲摆摊卖菜和打零工维持家用。该生聪明懂事,学习刻苦,课内外表现都十分优秀。王子晴,9岁,鹤岗市大陆小学学生。父母离异,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全家仅靠爷爷  相似文献   

18.
正◆张越一,8岁,鹤岗市红军小学学生。几年前父亲病逝,去年母亲又患乳腺癌,治病的花销使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该生学习努力,聪明懂事。◆亚金星,10岁,萝北县第四小学学生。母亲肢体残疾且患有精神障碍症,靠父亲打工维持生活,姐妹俩都在上学,家庭极其贫困。该生学习努力,成绩优秀。◆杨焱婷,9岁,绥芬河市第三小学学生。父母离异,跟随因患病不能从事体力劳动的母亲生活,十分艰难。该生学习刻苦,成绩良好。◆贾淋钥,9岁,北安市庆华学校学生。和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家里没有住房、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生活非常困难。该生学习努力,聪明懂事,品学兼优。  相似文献   

19.
正◆姚涵,8岁,孙吴县第四小学学生。父亲由于意外事故致残无法劳动,家中地少人多,还有大量外债,生活贫困。该生热爱学习,成绩优秀。◆李文新,8岁,海伦市爱民乡中心小学学生。母亲患有精神疾病,家中靠父亲种几亩地维持生计,生活特别贫困。该生热爱学习,积极努力。◆乔佳蕊,8岁,海伦市爱民乡中心小学学生。父母在外地打工,跟爷爷奶奶住在一起,全家靠爷爷收废品维持生活。该生学习努力,团结同学,乐于助人。◆胡雨萱,9岁,肇州县双龙山乡中心小学学生。母亲患病,靠父亲外出打工维持生活。该生聪明懂事、学习刻苦,能很好地完成各项任务。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614名贫困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的总体水平以及自我效能感、韧性及乐观三因子水平均与普通大学生无显著性差异,但在希望因子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贫困大学生存在对未来充满希望,但又缺乏面对现实的自信心的矛盾心态,高校应以积极心理资本为教育导向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其心理资本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