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生活了10个春秋。在延安的岁月里,他住的是延安的土窑洞,吃的是延安的小米饭,穿的是延安的粗布衣,在延安留下了一个个难忘的故事。这些故事体现了一位老革命家的情怀,反映了他与延安人民的鱼水亲情。这些故事将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在革命和建设征途上奋进。  相似文献   

2.
正1949年解放军进城,全国青年学生唱起《延安颂》,延安在全国青年心目中既神秘又圣洁,令他们无限向往。1949年以后,"延安出身"成为新社会的"入门券","延安一代"成为新中国知识界的主导群体。"延安一代""延安一代"指大致出生于1900—1925年之间的红色知识分子,他们于抗战前后进入各根据地  相似文献   

3.
《世纪桥》2017,(3)
本次研究重点探讨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和现实意义。文章首先简单介绍了延安时期延安的知识分子概况,随后阐述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再之后,文章通过分析指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现实意义。在文章的最后,对本次研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4.
抗战时期的中国战场,有一盏明灯在闪闪发光,这就是延安。然而,由于封锁和偏见,在世人眼中,延安被蒙上了一层神秘而模糊的灰网。人们渴望撩开这层灰网,了解延安,熟悉延安。于是,便有了《福尔曼延安之行》。这位著名的美国记者访问后,得出的结论是:“延安,中国的希望。”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延安发展壮大,是因为拥有一项核心软实力——民主。民主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红色延安的精神信仰,民主制度在红色延安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实践,民主作风在红色延安的党群关系上得到了生动体现,民主政治生态使红色延安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民主是红色延安的核心竞争力,是红色延安留给党和国家的宝贵政治遗产和精神遗产,对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深刻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6.
延安整风虽然已经过去半个世纪了,但是延安整风精神并没有过时,延安整风所培育和确立的党的三大优良作风至今仍闪烁着夺目的光彩。发扬延安整风精神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搞好党的作风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延安整风培育和确立了党的三大优良作风。首先,理论联系实际,是延安整风的基本指导思想。延安整风自始至终贯穿着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指导思想,毛泽东同志在整风中号召广大干部,学习马  相似文献   

7.
在北京,我见到刚从延安回来的邵华。她高兴地告诉我:延安人民对毛泽东主席的感情是极深的;今天,许多人谈论起他老人家来,还都情不自禁地淌下热泪。 邵华讲的这种动人的情景,也许很多人都是可以想象得到的,因为在战争年代,毛主席同延安人民结下了极其深厚的友情。 但以前我没有到过延安,对延安人民对毛主席的感情——不论过去的还是现在的,都缺乏亲身的感受。我渴望,将来有那么一天,走访延安,亲自领略一番时下延安人对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那种可贵的情怀。 终于,在这个金秋时节,我踏上了延安的黄土地,我投向了延安人那翻滚的感情的波涛之中。  相似文献   

8.
1940年底,杨尚昆从太行回到延安,一直到1947年撤退,在延安工作、生活了六七年。在“难忘的延安岁月”中,杨尚昆直接参与了许多重大决策的制定与实施,对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 “延安整风是很伟大的,不然全党的思想统一不了” 杨尚昆是1940年底回到延安的。那时,延安正紧锣密鼓地准备七大,把各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都  相似文献   

9.
卢毅 《党的文献》2020,(3):114-117
网上不时流传的所谓"抗战期间日机从未轰炸过延安,日军也未进攻过延安"的谣言,与当年国民党的造谣诬蔑如出一辙。事实上,抗战期间,延安曾经遭到日机的多次轰炸,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陕甘宁边区的积极应对下,延安军民不仅减少了损失,还把日军炸弹的碎片和未爆炸的炮弹加以利用,变废为宝。抗战期间,日军曾企图攻占延安并多次进犯,但均未得逞。铁的事实证明,所谓日军从未轰炸和进攻过延安的说法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10.
延安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革命实践中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精神文化和物质遗产,是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体系。发挥延安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对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要实现延安红色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必须把延安红色文化与课堂教学、日常生活、校园文化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1.
王卫 《世纪桥》2012,(19):35-36,38
延安整风是中共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整风,并对建国后整个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延安整风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艺界整风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局部执政时期,构建无产阶级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的必然要求及重要举措。在延安整风运动即将全面展开之时,以讽刺漫画、杂文、墙报等主要形式的延安文艺新潮,则成为了波涛汹涌的文艺界整风的缘起。  相似文献   

12.
杨尚昆是1940年底从太行回到延安的,一直到1947年撤退。他在延安工作、生活了六、七年。在“难忘的延安岁月”中,直接参与许多重大决策的制定与实施。本文试着对杨尚昆在延安的工作和生活作一简述。“延安整风是很伟大的,不然全党的思想统一不了”杨尚昆是1940年底回到延安的。那时,延安正紧锣密鼓地准备七大,把各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都召了回来。但皖南事变的发生,使形势骤然紧张,会期被迫推迟,杨尚昆等也就留在延安。杨尚昆回到延安不久,中央决定由他协助王稼祥管理华北委员会的工作。8月,中共中央北方局改组,他仍任北方局书记…  相似文献   

13.
《党史文汇》2022,(3):32-33
<正>1937年,党中央进驻延安。随着投奔延安的青年学生不断增多,在其中一部分体育爱好者的组织下,体育运动在延安逐渐开展起来。其中,有1938年的滑冰比赛大会、1941年延安体育训练班开设的滑冰训练课、1943年的延安市溜冰大会等。从延安城穿流而过的延河,在冬天冰封以后,就成宽阔的滑冰场。延安体育会的滑冰场就建在城北大砭沟口延河上。  相似文献   

14.
黎湘 《奋斗》2006,(10):14-16
延安,不仅仅是历史的;延安,也不仅仅是传统的;延安,是现代的,是一个多彩的世界。  相似文献   

15.
1937年1月13日,毛泽东从保安率中共中央机关进驻延安,当天延安各界群众代表在城内最好的“三仙园饭馆”盛情宴请了毛泽东、朱德和中央党、政、军领导人。不几天,毛泽东又代表苏维埃抗日民主政府回请了延安的各界干部群众代表,席间他鼓励延安人民借贷资金,发展经济,公平买卖,繁荣市场,把延安建设成和平繁荣的模范城。延安呈现一片祥和似春、人民安居乐业之景象。  相似文献   

16.
自1975至2011年,学术界关于延安整风运动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文章以中国期刊网篇名含"延安整风"的文献作为分析对象,通过对文献的总体和具体分析,呈现当前学术界关于延安整风运动的整体研究状况,罗列研究成果,分析研究不足,提出深化本专题研究的具体意见,以期为延安整风运动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佳木斯市作为合江省省会,是中国共产党合江省省委和合江省省政府的所在地,被誉为"东北革命文化的摇篮"。这里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东北小延安"红色遗迹遭到了破坏,亟待保护。本文力图通过考察现今佳木斯"东北小延安"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现状;广泛收集"东北小延安"研究资料;寻访佳木斯市东北小延安研究团队,采访研究专家,了解掌握现今"东北小延安"红色资源保护最新动态;提出保护和利用"东北小延安"红色资源的具体见解、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延安时期毛泽东的人性思想是完整而鲜明的,本文通过对延安时期毛泽东人性思想的理论渊源、主要内容和现实意义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将延安时期毛泽东的人性思想展现出来,使大家对于延安时期毛泽东的人性思想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19.
网上不时流传的所谓"抗战期间日机从未轰炸过延安,日军也未进攻过延安"的谣言,与当年国民党的造谣诬蔑如出一辙。事实上,抗战期间,延安曾经遭到日机的多次轰炸,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陕甘宁边区的积极应对下,延安军民不仅减少了损失,还把日军炸弹的碎片和未爆炸的炮弹加以利用,变废为宝。抗战期间,日军曾企图攻占延安并多次进犯,但均未得逞。铁的事实证明,所谓日军从未轰炸和进攻过延安的说法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20.
30年前的那天———1973年6月9日,是延安人民永远铭记的一天。这一天,75岁高龄的周恩来总理陪同越南党政代表团来延安参观访问。这是建国后周恩来第一次也是仅有的一次重返延安。这次回延安,从1947年3月胡宗南进攻延安,周恩来和毛泽东主席一起撤离时算起,到这时已相隔26个年头了。尽管上级一再通知要保密,但周总理要回延安的消息仍不胫而走,迅速传遍了延安城乡,传到了安塞、子长等附近地区。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群众从四面八方涌进了延安城。从飞机场到延安宾馆,从宾馆到南关招待所,马路两边人头攒动。人们翘首期盼、焦急地等待着周总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