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传统节日是体现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假日化,是高校创新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的重要机遇。高校引导学生了解、认同、过好传统节日,可在节日的文化性、教育性、时代性、交融性、参与性与体验性上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2.
传统节日是民俗文化的重要表现,每个节日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理解和热爱,给人们带来了精神上的满足。而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趋势下,中国的传统节日面临着被遗忘的困境。在困境中,如何让传统节日焕发出新的生机?笔者认为节日文化与消费文化的结合是一个最好的选择,让节日在消费中实现节日与消费的双赢。  相似文献   

3.
从冬到春是中外节日相对集中的一段时间。比较重要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清明等不一而足,而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则是著名的"洋节"。按说国人过国人的节,洋人过洋人的节,互无干系,各不相扰,无奈几十年来西风东渐,洋节慢慢流行起来,如今大有后来居上占据主流的势头。  相似文献   

4.
边叶宏 《唯实》2009,(8):65-68
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风貌的本真写照,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多元文化这一新的生存境遇中,由于传统节日文化生成的社会根基发生变化、西方社会文化霸权的强势推行,传统节日文化呈现出话语权逐渐减弱的异态走向。因此,在节日法定之后要创生节日文化的内在合法性、时代张力、民族个性、世界品格,以此重建传统节日文化在中国的话语权威,使其得以有效地传承。  相似文献   

5.
节俗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精华,传统民俗节日与旅游开发、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但目前在我国许多地方存在重洋节日宣传、轻传统节日宣传,重经济、轻节日文化内涵的问题,说明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珍惜不够。为此,文章认为政府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全民重视传统节日,从而更好地对其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回族的节日同样是中华民族的节日,回族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节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崔普权 《前线》2008,(3):59-60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从今年起,国家将清明节作为法定节日推出.体现了对中华民族传统习俗的尊重。  相似文献   

8.
《奋斗》2017,(15)
正黑龙江柯尔克孜族的节庆活动应分类为:古代传统节日、近代时令节日、现代创新节日。古代传统节日《中国的柯尔克孜族》一书记载,柯尔克孜族有古代的传统节日。如诺鲁孜节、掉罗勃左节、谢尔乃节等,其中最为盛行的是诺鲁孜节。古代柯尔克孜族欢度诺鲁孜节,帽子上都要插一朵鲜艳的纸花。男女青年并非像今天这样,在一起跳舞唱歌,共度佳节,而是妇女登高远眺,男子在鼓乐声中驰马射箭,跳舞饮酒。近代时令节日  相似文献   

9.
郑娜 《新湘评论》2012,(2):15-16
七夕,一个适合绵绵细雨、遥望银河的日子。"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因为一个古老的传说,两颗相距十万八千里的星星,从此染上了有滋有味的人间烟火,成为穿越时空里永恒的承诺。它无疑是中国传统节日里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同样传承着数千年来中国人对宇宙认识的朴素智慧和对生活的美好追求。  相似文献   

10.
郑娜 《学习导报》2012,(2):15-16
七夕,一个适合绵绵细雨、遥望银河的日子。"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因为一个古老的传说,两颗相距十万八千里的星星,从此染上了有滋有味的人间烟火,成为穿越时空里永恒的承诺。它无疑是中国传统节日里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同样传承着数千年来中国人对宇宙认识的朴素智慧和对生活的美好追求。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准确定位,关系到一个节日的生命力、影响力、美誉度。深入研究壮族"三月三"的定位问题,抓住这个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本质特征,准确地反映壮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使之与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相比显示出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12.
赵书 《前线》2011,(1):58-59
传统节日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文化身份的重要标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集中表现,是大家共有的精神家园。节日民俗是人民的共同约定,具有不怕重复、发自内心、公众行为这三大特点,十几亿人在一个共同时间,怀着共同的信念,办同一件事,说明节日文化是一个伟大而又神秘的力量。  相似文献   

13.
杜丹 《党建》2009,(12):36-37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2007年以来,黑龙江省文明办结合本省实际,组织开展了“我们的节日”主题系列活动,以此揭示传统节日的内在价值,发挥、拓展和强化其功能,激发了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地域归宿感和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4.
干干净净、清清白白,是党员干部从政的追求,也是老百姓对为官者的期盼。"洁不洁,看过节"。能否保持清白人生,每个节日的"节点"都是重要检验。前不久,中纪委要求深化"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治"四风",狠抓"五一"等重要节点。这既是对领导干部的一种要求,也是对其免受"四风"侵染的一种提醒。"四风"表现在平日,猖獗在节日。不注重防范"四风",廉洁从政就会受到影响,党员形象就会受到损害。平时的"四风",为官者多有警惕,而节日"四风"往往蒙着一种温情的面纱,披着一件风俗的外衣,如果没有高度的戒心,缺乏清醒意识、危机意识,就会被“糖衣炮弹”击中,成为“四风”的俘虏,轻者违规违纪,重者坠入腐败的泥潭。  相似文献   

15.
清明是我国特有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我国传统民俗中,清明具有节气兼节日的双重身份,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按照各自的习俗或扫墓祭奠亡故的亲人,或踏青旅游,或植树、放风筝、荡秋千。总之,人们纷纷走出户外,走进大自然,尽情享受春天的阳光、青草的气息和泥土的芳香,清明节已成为一种社会习俗和文化标志。传统的清明节的一些内容,如禁  相似文献   

16.
柴寿升 《求实》2005,(Z1):107-108
节庆是"节日庆典"的简称,其形式包括各种传统节日以及在新时期创新的各种节日.它最初属于民俗学的一个范畴,是世界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的,内容和形式都与当地社会群落密切相关,目的多是处于纪念、庆祝和祭祀.  相似文献   

17.
户力平 《前线》2010,(4):56-57
2006年,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清明节被正式确立为法定节假日。2010年3月8日,市委宣传部又专门主办"清明节文化论坛",汇集各方专家学者意见,激活传统元素,荐推时代新风。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明节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丰富的节日习俗。如今,它不仅仅是一个节气,更是国人祭奠先人、凭吊先烈、抒发对逝者追思和敬仰的节日……  相似文献   

18.
位于黔东民族风情旅游线上的名胜古迹飞云崖,是传统节日“四月八”的主要活动点,那里建有国内首家民族节日博物馆,是民族文化旅游爱好者的好去处。  相似文献   

19.
从冬到春是中外节日相对集中的一段时间。比较重要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清明等不一而足,而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则是著名的"洋节"。按说国人过国人的节,洋人过洋人的节,互无干系,各不相扰,无奈几十年来西风东渐,洋节慢慢流行起来,如今大有后来居上占  相似文献   

20.
2008年12月9日是穆斯林群众的传统节日——古尔邦节,宁夏各地的210万穆斯林群众身穿节日盛装,走亲访友,互道"色俩目",共祝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家庭幸福。清晨,修葺一新的银川南关清真大寺内分外喜庆。9时许,3000多名穆斯林群众身着节日盛装,个个喜气洋洋,从四面八方聚集在南关清真大寺,参加了盛大的古尔邦节会礼,互问"色俩目",表达节日的祝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