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盗窃犯罪是一种常见、多发性犯罪,也是当前刑事犯罪主要类型之一,盗窃犯罪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扰乱社会治安秩序。近年来,司法机关虽然加大了对盗窃犯罪打击力度,但盗窃犯罪数量仍然居高不下。笔者对2011年锦州市太和区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的盗窃犯罪案件进行了调查,对盗窃犯罪主要特点及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盗窃数额的大小是表明盗窃行为社会危害严重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盗窃案件定罪量刑的主要依据。因此,在确定盗窃数额标准时,应根据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治安状况来确定。最高人民法陈、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1998年3月26日公布的盗窃犯罪数额认定标准:一、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以500元一2000元为起点。二、个人盗窃公私财物‘缴额巨大”以50O0元——20000元为起。三、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特别巨大”以30000元——100000元为起点。笔者认为,在当前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治安形势严竣,盗窃发案率较高的情况下,从严掌握是…  相似文献   

3.
《法学》1989,(12)
盗窃行为是剥削制度的产物。建国后,虽屡经惩办,但根除这类旧社会污毒并非短时间内所能办到。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盗窃案件始终占刑事案件的首位,近几年来仍呈上升趋势,有的地区已占刑事案件的百分之七十至八十,可见盗窃罪仍是我国刑事犯罪中数量最大,对社会治安危害较为严重的一类犯罪。因此,研究盗窃罪,正确运用法律武器打击这类犯罪,不仅可以进一步发挥法律的震慑和教育作用,同时还有可能逐步减少这类犯罪,从而使刑事案件总数下降,既保护了公私财产,又能维护社会治安的稳定。本文意在进一步发挥法律手段抑制盗窃犯罪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盗窃机动车犯罪概述(一)现阶段我国盗窃机动车犯罪的状况作为一种新型的盗窃犯罪,从当前公安机关所掌握的材料和破获的案件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值得重视。□呈现出沿海地区多,内陆地区少,发达地区多,贫困地区少的分布规律。这与当前我国东西、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紧密相关,与交通业的繁荣密切相关。□从整个刑事犯罪结构来看,盗窃机动车犯罪在整个刑事犯罪中所占的比重还很小,但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交通业的繁荣,发案率却明显的大幅度上升,社会危害性越来越大。□犯罪对象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的生活水平方面来看,主要以摩托车、拖拉机以及其他中低档中小型的汽车、工程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新型犯罪层出不穷,手段花样多,危害后果大,已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突出犯罪和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顽疾。为了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新型犯罪的研究、打击、防范,广东警官学院《政法学刊》近期向社会各界诚征"新型犯罪研究"稿件。征稿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内容:1.新型犯罪活动的特点与规律;2.新型犯罪的打击防范的新机制、新手段;  相似文献   

6.
<正>当前,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新型犯罪层出不穷,手段花样多,危害后果大,已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突出犯罪和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顽疾。为了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新型犯罪的研究、打击、防范,广东警官学院《政法学刊》近期向社会各界诚征“新型犯罪研究”稿件。  相似文献   

7.
当前,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新型犯罪层出不穷,手段花样多,危害后果大,已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突出犯罪和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顽疾。为了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新型犯罪的研究、打击、防范,广东警官学院《政法学刊》近期向社会各界诚征“新型犯罪研究”稿件。征稿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8.
盗窃犯罪多发,严重影响了群众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结合当前盗窃犯罪的现状,我们要进一步研究其特点和法律适用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统一司法,完善各项应对策略,有效控制和打击盗窃犯罪。  相似文献   

9.
当前,一场反盗窃斗争正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各级人民法院积极投身这场斗争,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打击盗窃犯罪,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了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执法活动,有利于反盗窃斗争的深入开展,最近我们通过对100件盗窃案件的调查研究,发现人民法院的执法活动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在审理盗窃案件中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扒窃犯罪日益猖獗,成为影响社会治安和群众出行安全的一大公害,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为有力打击扒窃犯罪,《刑法修正案(八)》将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并列入罪,明确规定只要实施以上行为即构成盗窃罪,且没有犯罪数额、次数的要求。在实务中对于扒窃的界定、入罪标准以及如何处罚争议不断。为此,本刊与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检察院遴选典型案件,共同邀请有关专家,就司法实践中办理扒窃案件争议问题进行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11.
<正>当前,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新型犯罪层出不穷,手段花样多,危害后果大,已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突出犯罪和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顽疾。为了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新型犯罪的研究、打击、防范,广东警官学院《政法学刊》近期向社会各界诚征"新型犯罪研究"稿件。征稿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2.
董燕 《刑警与科技》2005,(2):114-124
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对于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预防、减少犯罪,确保社会治安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当前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一些实际问题,分析研究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及成因,就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开展预防教育,作一些浅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PSYCHOLOGICALANALYSISONTHECURRENTLARCENYOFYOUNGSTERS”当前,青少年犯罪日趋严重,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建设和社会治安的一个突出问题。据调查统计,1995年以来至1996年的8月份,XX市检察机关依法批准逮捕刑事案犯4195人,其中不满18岁和25岁以下的青少年人犯就有1412人.占犯罪总人数的33.7%。从犯罪性质来看,杀人犯罪37人,抢劫犯罪249人,盗窃犯罪793人,盗窃犯罪占青少年犯罪总数的18,9%。现仅就青少年盗窃犯罪的心态作一浅析。一、文化素质低.分辨是非能力差,盲目崇拜金钱的心态从批捕的案犯来看,基于…  相似文献   

14.
<正>当前,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新型犯罪层出不穷,手段花样多,危害后果大,已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突出犯罪和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顽疾。为了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新型犯罪的研究、打击、防范,广东警官学院《政法学刊》近期向社会各界诚征"新型犯罪研究"稿件。征稿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而青少年犯罪却与日俱增。众所周知,当前我国社会犯罪中,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100名罪犯中就有约10名是14——18岁的未成年人,这显然说明青少年犯罪已占相当大的比例,而且人数逐年上升,这不仅严重危害了社会治安秩序,还影响到了国家的稳定和长治久安,更影响了国家的未来.因此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当前一项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通过深入开展农村“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和坚持不懈地开展“严打”斗争和集中整治活动,农村社会治安秩序趋于稳定。但通过“严打”斗争反映出发生在农村的犯罪问题却值得重视,特别是农村多发性盗窃犯罪一一直居高不下,已成为刑事发案的主流。由于发生在农村的盗窃犯罪多以钱财、生活生产资料、生产设施为侵害对象,犯罪动机各异,手段繁多,作案隐蔽,严重侵扰着群众的正常生活秩序。2000年至2()02年7月底,南郑县检察院共依法批准逮捕各类刑事犯罪572人,提起公诉578人。其中批捕盗窃犯罪249人.  相似文献   

17.
反盗窃斗争正在全国城乡普遍开展,在审理盗窃案件中,我们发现,盗窃犯罪一般都伴有破坏公私财物的行为,有的相当严重,造成成千上万的财产损失。以往对盗窃犯罪中破坏公私财物的一般作牵连行为不单独定罪量刑,损失数额巨大、后果严重的也只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当前,盗窃犯罪十分猖獗,盗窃犯罪中破坏公私财物的行为面广量大,日趋严重。如对这种破坏行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广东盗窃汽车犯罪活动十分猖獗,汽车被盗数量逐年大幅度增加.1992年,全省被盗汽车1527辆,比1991年翻了一番;1993年,全省被盗汽车4256辆,又比1992年增长1.8倍,高居全国首位,由此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十多亿元.为了有效地与盗窃汽车犯罪作斗争,笔者对当前盗窃汽车犯罪的特点及侦查对策作些探讨.一、盗窃汽车犯罪的特点1、发案地区主要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大、中城市.经济比较发达的大、中城市,道路四通八达,汽车比比皆是,客观上为犯罪分子盗窃汽车提供了较多的作案车源,是盗窃汽车犯罪的“重灾区”.据统计,在1993年全省被盗的4256辆汽车中,就有3193辆发生在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江门、  相似文献   

19.
为使审判工作更发的服从和服务于“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 保持稳定”的工作(?)严肃执行法律,提高执法水平,切实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搞好综合治理,遏制犯罪、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笔者想就由盗窃犯罪(?)和民事诉讼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一、静等退脏不提诉讼带来的弊端刑法和刑事诉讼法规定由于犯罪行为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被害人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被告人赔偿经济损失.侵害财物的抢劫、盗窃、诈骗、抢夺、贪污、敲诈、勒索等犯罪,都有这个问题,涉及面较广,但其中盗窃案件居多、被害人损失较大,危害社会面较广.因此,由盗窃犯罪引起的民事诉讼问题,尤应  相似文献   

20.
沈惠章 《河北法学》2004,22(10):102-105
盗窃犯罪数量多、危害大。当前的盗窃犯罪表现出新的特点,有其复杂的原因,应当加强防范。适用刑法,首先应当认真分析、正确认定;其次应当量刑轻缓、罪刑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