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5年,俄罗斯转向亚洲的政策饱受争议。俄罗斯这一政策肇始于乌克兰危机之前,是基于现实政治和经济利益的考量。乌克兰危机导致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关系恶化,加速了这一政策调整趋势。俄罗斯精英阶层深刻认识到,以平等条件融入欧洲已无可能。俄罗斯未来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与中国等亚洲大国开展全方位合作。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越南在经济变革过程中的出口业绩。本文分析的主题是,国内政策转变和世界贸易格局变化在决定出口的趋势与格局方面所起的互补作用。这种分析提出了这样的明显证据:当市场力量被释放出来(尽管仍受到一定程度的约束)时,各种专业化模式必然是正如标准贸易理论所预言的那样。相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在改革的早期阶段,国家居间促成的努力确实对制成品出口的新格局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3.
随着东欧共产主义国家的崩溃和原苏联的解体,留下来的是否只有资本主义模式呢?或者还有另一条既非资本主义也非旧马克思主义的道路呢?是否存在经济和政治发展的第三条道路,甚至可能是更好的一条道路呢?越南正在竭力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而如果说有哪个国家称得上已经找到了那条比较理想的道路的话,那就是越南。拥有人口7,700  相似文献   

4.
首先要填饱肚子人民吃不饱。越南当局较大的忧虑是千方百计地给他们提供食物,对意识形态方面的考虑是比较少的。胡伯伯在他神圣的遗言里写得再清楚也没有了:“我只有一个愿望,一个最主要的愿望……就是使我们所有的同胞都能得到温饱。”  相似文献   

5.
日本经济结构从1987年起将发生重大变革:由现存的以出口为主导的结构向以内需主导的结构转变。现存的经济结构是明治维新以来经过长期积累与演变形成的,也是缺乏资源的日本由工业化走上发达国家道路的历史产物。要变革这种结构,非短期内所能实现,至少要花费10—15年的岁月。这不仅会引起日本内部的变化,也将对亚洲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越南:日本亚洲外交的新重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4年8月底,日本首相村山富市访问了东南亚4国,其中对越南的访问被外交界、新闻界认为是“本次东南亚之行的最关键一站”,充分表明以“重视亚洲”为旗号的村山内阁对外政策的重点方向。 战后初期至70年代初期,日本对越南的外交政策是服务于美国的亚洲战略的。70年代中期越南战争结束和越南统一以后,为尽快打入越南及印支市场,日本政府表现出超越美国对越外交的自主倾向,1977年8月,福田首相访问东南亚6国,在马尼拉发表题为《我国的东南亚政策》的演说,提出“福田主义”三原则,同时指出“排斥社会制度不同的印支各国是不明智的”,  相似文献   

7.
1975年北、南越南的统一把一个具有巨大农业潜力的地区(湄公河三角洲)纳入北部社会主义经济的范围并大大地提高了提供可销售剩余产品以支持国家工业化努力的可能性。这种潜力之所以变得更加重要,是因为自六十年代早期集体化以来,北越农业长期遭遇到土地缺乏、气候不稳、土壤退化以及七十年代中期出现的生产率下降问题。自六十年代以来,农业在北部的工业化方案中没能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且显然甚至于不能保证农业人口过上温饱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对越南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在80年代中期以来,越南实行革新开放政策,主动融入世界经济,国内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同时,经济全球化也对越南的经济安全和政治安全提出了挑战。本文在简要介绍越南主动融入世界经济的过程后,着重分析经济全球化对越南的积极影响和对其经济安全和政治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一、革新的进程越南经济革新最早可追溯到80年代初,越南在世界经济改革浪潮的影响下,开始实行尝试性革新。1980年下半年,开始在海防市郊搞“水稻联产承包到组到人”的革新试点,1981年1月越共颁布10O号决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农业承包制。同时在工业方面逐步推行以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和财政自主权为主要内容的“松绑”措施。到1985年又进行了物价、工资、货币革新,但由于革新措施不配套,非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造成市场混乱,出现恶性通货膨胀。1986年越南通胀率高达587%。1986年12月,越共“六大”通过了在整个社会政治…  相似文献   

10.
作为工业经济运行的血液,石油显然是一种战略商品,在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中占有极其重要和独特的地位;而作为一种基础能源产品,石油目前约占全球能源消费的40%,它的价格变化牵动着经济领域的每一个方面,事实上,石油价格的巨幅波动、尤其是持续上涨一直被视为能够显著影响全球通胀和经济发展的一种负面因素。作为正在崛起的亚洲,其内部的石油供需矛盾尤显突出,既有的应对策略和合作框架已无法应对持续高油价的现实,因此,对于亚洲能源需求大国而言,建立能源合作机制,参与博弈来代替完全的市场定价接受者地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崛起之际,国际上出现了"中国威胁论"、"中等国家论"、"中国机遇论"和"责任大国论"等观点。然而,这些有关中国崛起的话题,只是集中于中国是否具有威胁亚洲和世界安全的能力,缺乏对中国如何评价自身崛起以及有无威胁周边国家意图的分析,而且没有分析中国周边国家对中国崛起的认识和应对。本研究依据对中国及其周边7个国家的舆论调查,比较分析中国及其周边国家对中国崛起的认识,证明有关中国是威胁或者是机遇等观点都太过片面。  相似文献   

12.
伊拉克战争的非对称性、美国一厢情愿输出民主,以及美国政策目标的模糊性,使美国在伊拉克遭遇了类似越南战争的艰难处境。而美国囿于诸多结构性矛盾,目前只能继续奉行既定强硬政策,从而在伊拉克陷入更深的困境。“伊拉克综合症”已经对美国的霸权地位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1992年有关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历史性决定,显然最好地反映了东盟六国(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加强其经济合作的决心。而且,鉴于当前地区一体化的全球性趋势、国际竞争日益加剧以及必须通过充分放宽对本地区贸易与投资的限制来保持国际竞争力和经济活力,这个决定是正确的。因此,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设想就是通过把东盟内部的关税率降至0-5%以及在预定日期(这个日期已为了对付新的经济挑战而提前了)之前取消东盟成员国之间的数量限制和其它非关税壁垒,从而把各个东盟成员国的市场结合成一体。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在寻求摆脱经济落后状态并争取经济独立的道路,经济学家也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他们曾把希望寄托在“国有化”的战略上,试图通过强有力的政府来振兴民族经济,从而走向繁荣富强。然而由于国际、国内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过数十年的努力,仍未彻底摆脱贫困与落后。80年代世界经济的相对衰退给各国的经济发展笼罩了阴影,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力图摆脱  相似文献   

15.
自70年代末,世界上许多社会主义国家逐渐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浪潮冲击了奉行传统模式的越南,叩开了越南因循守旧、闭关自守的大门,改革使其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并取得了一定成效。越南的经济改革是在越共领导下进行的,坚持了社会主义道路。一、越南经济改革的措施越南1976年实现南北统一以后,一直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模式,把国家力量主要用  相似文献   

16.
越南经济具有其他发展中国家相类似的特征,它经历了缓慢的经济转型:由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这种经济转变始于1979年,并于1986年在革新的旗帜下确定下来.除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短暂的时期,越南经济改革的方向和之后的势头从未改变和间断过.这一改革的收获就是过去6年中GDP年平均增长为6%.  相似文献   

17.
在八十年代的最后几年,越南领导人在决定国家政策时常被经济上的考虑所制约,在击败美国和实现南北统一14年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仍然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大部分越南人的生活水平比1975年以来的任何时候都要低。不断下降的人均年收入在180至300美元之间,失业率达20%至30%。粮食生产停滞不前,通货膨胀上升。越南戴上了“最不发达国家”的帽子。越南是少有几个在战后重建时期经历经济下降的国家之一。它与北朝鲜,是仅有的两个拖欠国际债务的共产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18.
一、经济状况 自1986年采取改革政策以来,越南经济迈入了新的阶段。1986~87年因气候不正常而停滞的农业生产其后业已恢复,急剧的通货膨胀1989年以后也已不断消除。由于外资引进的扩大,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从3%增至1989年的8.0%,1990年虽一时有所下降,但其后重又超过8%,工业生产的增长率也有提高。  相似文献   

19.
越南政府颁布关于发展农业生产的一系列政策中,有两项被越南经济学界认为是“有明显作用”,“开创农业新的发展局面”。这就是1980年以来实行的“包产到组”“包产到劳”承包制以及1984年初强调的鼓励和引导发展家庭经济的指示。前者已有不少文章详细介  相似文献   

20.
从"冷战式经济结构"中成长起来的日本经济是畸形的,患上了难以治愈的经济肥大症,其矮小的骨骼已无法支撑起超肥胖的身躯.经济全球化,改变了全球经济生态环境,日本经济犹如难以适应环境变化的恐龙,在困境中挣扎.已到了崩溃的边缘的日本经济,对全球经济构成了巨大威胁.十年经济不景气是日本经济自然瘦身的过程,并还将不断地"瘦身"下去,直到回归正常的"体型".日本将因此而潇洒地走向没落,沦为"亚洲的英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