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内陆城市要重点突破开放;搞好开放,重点是要结交一批外商朋友。”合肥市长钟咏三的这番高论,是他从实践中尝到甜头的经验之谈。且看他是如何结识一批外商朋友的——游轮上请来邱永汉被台湾人称为“企业家之师”的邱永汉,是台湾著名经济学家和大实业家。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泊头市市长阎兴华是汉族干部,可他被回族老乡称为“穆斯林的好‘朵斯提’(朋友)”,阎兴华说自己同回族有缘。自1976年以来,一直在回族地区工作。从献县到孟村再到泊头,每一处都留下他密切联系回族群众的故事。 阎兴华一向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1976年,他担任了河北献县本斋乡的党委书记。这是民族英雄马本斋的家乡。由于当时极“左”路线的影响,在这个回族乡,饭店和机关食堂却都是汉民的,乡机关  相似文献   

3.
纽约专电 “当熊猫来到纽约时,纽约人都要着了魔。”说这话的不是一般平民百姓,这是美国最大城市纽约的市长郭德华2月4日在市政厅亲口对本刊记者说的。 “但我不相信纽约市能有人比我更喜欢熊猫,”市长又笑嘻嘻地补上一句。原来这位62岁的犹太裔市长还是个有名的熊猫迷。其实,说来也有意思,这位市长在1980年参观北京动物园之前,还从未见过熊猫的“芳容”。那次,据他回忆,一下子看见了大约15只活生生的熊猫。可是他究竟是什么时候  相似文献   

4.
五十四岁的陈希同担任北京市市长已经一年半了。一九八三年三月二十四日,陈希同在北京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发表了“就职演说”。人民代表们从这不足七分钟的讲话里,看到了新市长励精图治的决心。陈希同具有大学文化水平,在担任市长之前,曾在北京市担任过公社书记,县委书记,副市长、市委常务书记等职务。他就任市长后的十六个月里,接连办了几件事,赢得了群众的赞扬和支持。  相似文献   

5.
在海南省,熟悉琼山市市长吴亚荣的人都说,这是个“学者型”的市长。近几年来,吴亚荣在担任市长之余,先后在中央及省级报刊发表了40多篇经济论文,他撰写的《琼山特区县级经济探索》一书已由中央党校出版,他的另一本专著《彩色农业——琼山典型剖析》也已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付排。他在县长、市长工作岗位中,潜心探索县级区域经济的发展之路,并付诸琼山的经济建设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此,记者就县级区域经济的发展问题,走访了吴亚荣市长。  相似文献   

6.
“有难事,打市长公开电话。”这几乎成了抚顺市老百姓的一种共识。市长公开电话怎么会在市民心中有这么崇高的声誉?带着疑惑,带着惊奇,我采访了抚顺市市长公开电话办主任——付新志。付主任在他的办公室接待了我,他指着撂在办公桌上厚厚的登记薄说,自1987年抚顺市市长公开电话开通以来,电话办共受理电话49383件,办理48395件,办结率达98%;市领导批示近千件,  相似文献   

7.
阜新来了个“胖老头” 不少市民管他叫“胖老头”,其实他才五十有五,有点发福,威严而不失慈祥。 这就是到阜新任职近两年的市长王亚忱。王市长8年前曾在朝阳重型机器厂当过厂长,是中国改革中最早探索改革企业内部分配和承包经营制的企业家之一。  相似文献   

8.
从称市长体重说开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位在县里当医生的朋友闲谈中告诉我,最近几年,他一直承担着为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例行体检的工作。他发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干部身体超重,而其中很大一部分在走上领导岗位之前是不超重的。由于超重,带来了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等一系列“富贵病”,公费医疗,花费巨大。 这让我想起某杂志曾刊登的一篇介绍荚国高韦甘化市的市民们给市长称体重的趣文。文章说该市市民认为,市长是市民的公仆,理应鞠躬尽瘁地为市民服务,这样就会消耗大量体力,减轻体重。因此市长在宣誓就职后和离职前,都必须在众多市民代表面前称体重──如…  相似文献   

9.
王军 《瞭望》2005,(22)
杨保军,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参与了许多城市的规划,是许多市长的高参。近年来,市长们迷上了大马路,让他十分着怠。他有着一流的口才,他不断向市长们提出忠告,却每每陷入“说了也白说”的境地。他揭示了大马路费而不惠的一面,同时对现象背后的问题进行思考。他说,不顾实际地修大马路是愚蠢的;同时感慨,中国文化有追求大的喜好, “什么酒馆,哪怕再小,也敢叫大酒楼!”他认为,大马路失去人的尺度,增加的不仅仅是城市问题;追求所谓的气派,“这是跟科学、民主不沾边的”。  相似文献   

10.
市井人语     
《侨园》2017,(3)
正电梯问题朋友搬家移住沈阳市某小区19楼。开始很高兴:“楼高有好处啊:干净、风凉、肃静。”但不久他很痛苦地告诉我:“这电梯真坑人啊……”原来,朋友住19楼,每天上下楼必定坐电梯,但电梯隔三差五“罢工”,朋友不是从19楼走下来,就是从1楼走到19楼。他有严重的心脏病,如遇电梯坏他就要遭罪。这简直成了他的一块心病。好在每次电梯坏了都能修好,但没几天又坏了。朋友找到物业经理大喊:“修一次几天就坏,你们不是糊弄老百姓吗?难道非等电梯出了大事你们才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最近翻阅旧报,有一则新闻引起笔者联想。这则新闻说的是重庆市区一小学三年级学生给市长蒲海清写信,说他家因没有通电,每天在微弱的烛光下做作业,希望蒲爷爷早日给他家带去“光明”。蒲市长接信后立即批示有关部门,很快,这小学生家便灯光灿烂。看了这则旧闻,笔者深...  相似文献   

12.
去年末的一个星期日,辽宁省朝阳市市长刘相荣一清早就来到双塔区孟克乡农民王树春家,同他唠家常,谈生产,这位全国科技致富能手是刘相荣担任市长以来结交的第100位联络员朋友。 说起刘相荣交朋友的事,还有一段缘由呢! 去年4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著名企业家刘相荣被选为朝阳市市长。从厂长到市长,从企业界  相似文献   

13.
据悉,某地一位新到任的市长,在下乡了解工作的过程中,当一些乡镇领导用“中华”、“玉溪”等名牌香烟向市长敬烟时,他总是摆手拒接,而是拿出自备的“红塔山”牌烟来抽。不管这位市长这样做的意图如何,但是他的行为却很自然地影响了一些基层领导,纷纷仿而效之,一时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应该说,在一些地方,有一定职务的领导者,抽“中华”、“玉溪”牌香烟者已并不鲜见,就算自己不抽的,往往也备有这样的好烟用以敬客。这虽不能说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但似乎已构成交往中的“常规”。不管这些烟的来路如何,但抽这种高档烟造成的浪费,已是不争的事实。人民群众对此颇有议论,因为三四十元钱一包的高档烟,靠自己的  相似文献   

14.
“铁”市长     
西安有个“铁”市长,名声很大。我们在去西安的火车上就听到一些关于他的传说,什么铁市长快刀斩乱麻、治理脏乱差呀,铁市长换锅呀,铁市长罚了省委二百元钱呀,等等。说的人眉飞色舞,听的人聚精会神。我们对这位素不相识的铗市长不禁肃然起敬,并决定去采访他。  相似文献   

15.
露馅儿     
舒展 《民主》2001,(11)
沈阳市前市长慕绥新召开新闻发布会,一位香港记者发现他从西服、领带到皮鞋,全是世界名牌;这位记者纳闷:“他这个市长月薪一两千元,而这一身行头,至少也得数万港元。他怎么会有这么多钱?”记者在报道中,就这么随手提了一笔。一查,案情大得惊人!该市前常务副市长马向东到澳门豪赌,输得精光,但他毫无惊恐沮丧之色,这又引起人们的疑问。慕、马的这种摆在明面儿上的反常现象,有关部门为何视而不见呢? 前年8月初,胡长清从南昌飞到昆明,代表江西省政府为昆明世博会江西馆日主持开馆仪式。他还接受了中央  相似文献   

16.
吴国桢在民国时期先后担任过南京政府的汉口市长、重庆市长、外交部政务次长、上海特别市长、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国民党当局撤退台湾后,他于1949年12月出任“台湾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兼任“行政院特别政务委员”;1953年4月,因健康原因和工作需要辞去台湾省“主席”之职,5月离开台湾飞美。  相似文献   

17.
李勤 《瞭望》1993,(44)
“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能只喊在嘴上。说一千,道一万,发展才是硬道理!”面带笑容的重庆市委书记孙同川,开门见山地对记者说的这句话饶有韵味。7年前,45岁的孙同川从四川仪表总厂厂长任上走向市一级领导岗位。在3年副市长、5年市长任内,他和原市长、市委书记肖秧一道,为振兴山城经济不遗余力地工作。今天,  相似文献   

18.
“如果我不当市长,就不会犯罪”——前不久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的四川简阳市原市长王善武如是说.他的结论是这样产生的:我官小一点的时候还很谨慎,后来官越做越大,各方面的约束却越来越少……于是栽在市长职位上.由此使笔者想到最近去世的北京市副市长李润五.这位身在大都市,又主管经济工作的高级干部,组织上为他配备的车,他从不让家属坐,就是顺路搭乘也不行;女儿大学毕业,要他帮助联系工作,他说:“你要服从分配.”他家的家俱连一些普通职工的都不如,他下基层常常是在食堂里吃一碗面条……也正因此,许多北京市民为他的去世流了泪.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个市的市长,应有多 大管事的权力?过去,一般可说. “全市的事情都归他管。”最近,河 北邯郸市“改招”了。为了推行行 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机制,使全 市行政权力行为规范、运行公开、 结果公正、监督有力,着手明确市 长权力界限:一是将市长“无边”  相似文献   

20.
李珮 《瞭望》1987,(44)
几年以前,市民们还把能同市长通一次电话看成荣幸的事。现在,重庆市许多市民对此习以为常。“54444”,24小时内时时都为人们提供这样的机会。 “54444”,这一重庆市长的公开电话,是前任市长于汉卿于1984年2月设立的,现已通话3万多人次,平均每天40多次,成了重庆市2万多部电话中最为人们熟悉的电话之一。市民通过电话提出意见5000多条。据现任市长肖秧介绍,提出的问题有90%得到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