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贺珍佑 《大连干部学刊》2006,22(1):23-24,25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答记者问上曾引用了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的“穷人经济学”的话,并结合中国发展的实际,对舒尔茨关于“穷人经济学”观点作了新的阐释,其内涵极为深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温家宝总理的“穷人经济学”观,是中国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
陈抗行 《小康》2005,(5):3-3
教育的问题由来已久,对于教育的审视正在不同层面和角度展开并深化,但没有哪一种角度比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记者招待会(3月14日)上的一番话更贴近当今中国的现实——温总理说:“我想起了诺贝尔奖获得者、一位经济学家叫舒尔茨的一句话,他说世界大多数是贫困人口,如果你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那么你就会懂得经济学当中许多重要的原理”。温总理进而补充:“世界大多数贫穷人口当中,又主要是以农业为生计的。如果你懂得了农业,那你就真正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温总理没有直接提教育,但舒尔茨的“穷人经济学”的精髓正在于通过教育以提升穷人的…  相似文献   

3.
三言两语     
我想起诺贝尔奖获得者舒尔茨的一句话,世界上还有很多贫困人口,如果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就懂得了经济学当中的许多重要的原理。世界上的大多数穷人,主要以农业为生计。如果懂得了农业,就真正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温家宝总理在回答有关“三农”  相似文献   

4.
信息速览     
观点集萃时事报告穷人经济学在今年两会闭幕后的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说:“我想起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的一句话。他说,世界上大多数人是贫穷的,所以如果我们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也就懂得了许多真正重要的经济学原理。进一步讲,世界上大多数穷人以农业为生,因而,如果我们懂得了农业,也就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温总理说,我深知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在中国的极端重要性。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会有全国的现代化。温家宝说,现在我国农业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阶段,要对农民…  相似文献   

5.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回答记者有关"三农"问题的提问时,引用了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的一段话:"世界上大多数是贫困人口,如果你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那么你就会懂得经济学当中许多重要的原理.世界大多数贫穷人当中,又主要是以农业为生计的.如果你懂得了农业,那你就真正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  相似文献   

6.
有此一说     
邓伟志批评『富人理论』对社会生活勿『片面关注』全国政协常委邓伟志教授在引述舒尔茨《穷人的经济学》中关于“一个社会的消费者中穷人太多、富人太富,迟早要出问题”这个观点时说,贫富差距各国都有,并将长期存在,问题是差距不能太大,因为贫富悬殊会成为社会的振荡器。邓伟志  相似文献   

7.
温家宝总理曾经殷殷呼唤有关专家们去研究研究“穷人经济学”,即,多多站在大众的角度、“穷人”的角度去思考经济问题,多去给“穷人”出出“经济学”的主意。总理此论深具现实针对性,既语重心长又一针见血。回过头去看看,这些年,的确有那么一种“富人经济学”大行其道。倒不是嫌我们这个社会富人多了。多才好呢,多多益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8.
贫富差距扩大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有关国际组织统计,在最近5年里,全世界贫困人口从10亿增加到13亿,有10多亿人缺乏安全饮水等基本生活条件,每天有7.5亿人挨饿。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的《穷人的经济学》写道:“一个社会的消费者中穷人太多、富人太富,迟早要出问题。”2005年4月7日,世界粮食计划署向中国提供的最后一批小麦运抵深圳港,标志着中国接受外国粮食援助25年后,将结束这段历史。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均GDP增长了5倍,中国贫困人  相似文献   

9.
方小方 《半月谈》2004,(4):54-55
统筹城乡发展,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根本之举。必须跳出“三农”看“三农”,统筹考虑工农业发展,对城乡人力资源进行统筹开发:要运用工业思维,改造传统农业;要发展县域经济,工业反哺农业;要以人为本,大力开发既能在农村致富也能进城务工的新型农村人才。  相似文献   

10.
自从乔舒亚.库珀.雷默提出“北京共识”引发了对“中国模式”的讨论以来,域外有学者将“中国模式”作为发展中国家改革发展方式的范本。中国模式的含义、特点、理念和价值取向以及中国模式是否具有普适性都成为讨论的重要话题。正确认识上述问题,对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今天的中国发展及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基于“穷人经济学”的矿业发展新命题,必须就矿难生成的利益博弈,寻求国家与集体与个人、中央与地方、矿主与政府部门和官员之间的合理均衡,有效维护矿工的生命权。  相似文献   

12.
张智勇 《新重庆》2007,(7):14-15
重庆作为典型的“大城市”和“大农村”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地区.城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显得尤其突出。那么.我市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在哪里?笔者认为突破口应在理念上,统筹城乡发展滥觞于“三农”问题.突破于就农论农的理念。统筹城乡发展是以城促乡的理念.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应是城乡互动转化,即加快城市化进程,靠市民化(把农民变市民)解决农民问题;靠城镇化解决农村问题:靠工业化解决农业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论及“三农”问题的解决途径时,用两句话概括,即“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建设,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就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正式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思想,并且将它放在“五个统筹”之首;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两个趋向”诊断,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三个面向”的思想,本质上是一种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强调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的发展观。“三个面向”重点指向现代化、世界和未来,立足于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审视中国的现实和发展问题,其强调的核心是要在开放的系统中确立发展的定位、在比较的选择中定位发展的方向。在这个意义上说,“三个面向”的思想理论,与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都是以人类文明的视野对中国现实和发展问题的观照,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坚持“三个面向”,落实“三个代表”,这不仅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种必然的实践选择,更重要的在于,这是建设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基础和方向。  相似文献   

16.
农村贫困的根源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今年的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说,世界上大多数穷人以农业为生,因而,如果我们懂得了农业,也就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因为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的小康.   ……  相似文献   

17.
城市带动农村统筹城乡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要推动城乡全面的发展,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有新的发展战略。农村不能只在农村找出路,城市也不能只在城市中找出路,必须联系城市发展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办法,从农村发展上寻求解决城市问题的建设,也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以国家助学金为代表的“教育免费午餐”,以撒胡椒面似的平均方式分配,致使贫困生较少的热门文科专业也分得过多的名额,出现了经济学上所说的“富人搭穷人便车”的现象.为此,建议“教育免费午餐”名额应最大限度地向贫困生比例最高的“做蛋糕”性质的艰苦工科专业倾斜,使将来“做蛋糕”的贫困生成为“教育免费午餐”的最大受益者.  相似文献   

19.
荟萃园     
《人大建设》2006,(10):54-55
城市化未必能解决『三农』问题近期出版的《中国合作经济》刊文:最近,在接受访谈时,“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说,我们需要反思。对于城市化,温铁军说,我在很多发展中国家考察过,没有发现哪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是成功的。无论是墨西哥、巴西,还是印度等国,那里的所谓城市化基本上是靠大型贫民窟实现的。中国当然不需要这样的城市化。就算是发达国家,城市化也不能解决其“三农”问题。以日、韩为例,它们的工业化、城市化速度远快于中国。日本今天只剩下558万农民,95%以上的人口都已经城市化了。但是,日本农村不是在衰败吗?农业不是很危险吗?按照一般的经济学理论分析,它的农业是应该破产的。可见,城市化解决不了“三农”问题。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距世界平均水平还有10个百分点的差距。但是,看看中国城市总人口已经达到了多少?5亿多!而欧洲人口才3亿多。我们早已大大超过欧盟国家的人口总量,也超过整个西太平洋地区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总量。城市需要的是高度的资源消耗。有人说中国城市人口应达70%。我们这块有限土地上的资源,能承载得了这么多城市人口吗?  相似文献   

20.
“三农”问题历来是中国的首要问题。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背景下,许多企业家在新农村建设的蓝图上绘出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果说企业带动新农村建设是一种“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形式,那么动员和引导千万个企业家的有效参与,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本刊特选登一组企业家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稿件,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